•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71

思念你的情意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记账汇率会计变更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咣咣中奖

已采纳

计入财务费用——汇兑损益科目

记账汇率会计变更

325 评论(9)

玲玲--00

记账汇率定义:记账汇率是存在于有外币经济业务的企业,会计记账时可能用到的汇率,以此来处理一些会计账务问题。记账汇率可以是会计记账时当天的市场汇率,也可以是会计记账期内某一天的汇率,如当月内1日的汇率作为当期汇率。记账汇率亦称现行汇率。记账汇率的确定:会计制度规定,外币业务的记账汇率可以选用外币业务发生当日的市场汇率作为记账汇率,也可以选取外币业务发生当期期初的市场汇率作为记账汇率,一般是当月1日的市场汇率。另外,公司财务制度实际上应当规定采取哪一种汇率,业务发生日或者当期期初汇率二选一。企业一旦确定记账汇率就不得随意更改,如果有需要更改的特殊情况,企业需要在财务报表的补充资料中做说明。

360 评论(8)

JoJo爱次肉

为建立和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从2005年7月21日起,中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基于上述原因,一些用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的企业纷纷询问在人民币可能升值情况下,是否需要变更记账本位币?关于记账本位币变更的相关规定鉴于记账本位币变更是一项会计政策变更,故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中的相关规定应适用于记账本位币的变更。该准则第5条规定:“会计政策变更,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法律或会计准则等行政法规、规章的要求;(2)这种变更能够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此外,记账本位币变更应到企业主管税务机关备案,征得其同意。记账本位币确定的基本原则记账本位币是记录和反映一个会计主体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具体计量单位。我们认为,确定记账本位币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每一具体会计主体应以其业务收支的主要币种作为记账本位币;2、在第1款原则的基础上考虑母公司合并会计报表的需要;3、其次应考虑尽可能便于会计报表主要使用者阅读和使用;4、便于会计人员操作,减少折算环节等。记账本位币变更的折算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颁布的《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对外币会计报表折算作出了规定,我们认为,在记账本位币变更时的会计报表折算,也应按此规定执行。(一)资产负债表1、所有资产、负债类项目均按照合并会计报表决算日的市场汇率折算为母公司记账本位币。2、所有者权益类项目除“未分配利润”外,均按照发生时的市场汇率折算为母公司记账本位币。3、“未分配利润”项目以折算后利润分配表中该项目的金额直接填列。4、折算后资产类项目与负债类项目和所有者权益类项目合计的差额,作为外币会计报表折算差额,“在未分配利润”项目下单列项目反映。5、年初数按照上年折算后的资产负债表有关项目金额列示。(二)利润表和利润分配表1、利润表所有项目和利润分配表有关反映发生额的项目应当按照当期平均汇率折算,也可以采用合并会计报表决算日的市场汇率折算。平均汇率根据当期期初、期末市场汇率计算确定,也可以采用其它方法计算确定。如果采用合并会计报表决算日汇率,则须在合并会计报表附注中说明。2、利润分配表中“净利润”项目按折算后利润表中该项目的金额填列。3、利润分配表中“年初未分配利润”项目,以上期折算后会计报表“未分配利润”项目期末数填列。4、利润分配表“未分配利润”项目根据折算后的利润分配表其它各项目金额计算规定。5、上年实际数按照上年折算后利润表和利润分配表有关数字填列。关于记账本位币变更的利弊分析如前所述,记账本位币是记录和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计量单位,故在美元与人民币汇率一定的前提下,无论用哪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及经营成果均不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但在人民币可能升值,汇率有可能变化的条件下,在汇率变动前后,采用不同的记账本位币,则可能对会计报表项目产生一些影响。下面就假设人民币在未来某一时点可能升值,而在这一时点之前把记账本位币由美元变更为人民币可能会对会计报表不同项目产生的影响分析如下:1、货币资金中的非人民币现金(含银行存款)在人民币升值前,按升值前的汇率折算为人民币,在人民币升值后,则会产生汇兑损失;人民币现金(含银行存款),记账本位币在升值前由美元变更为人民币是把人民币还原为本来币种。2、应收款项中的非人民币债务,在人民币升值前,按升值前汇率折算为人民币,由于外币债务最终收回的还应该是外币,故在人民币升值前未收回外币,或虽收回外币,但未兑换成人民币,则在人民币升值后,会产生汇兑损失;应收款项中的人民币债务,在人民币升值前记账本位币由美元变更为人民币,亦是把其还原为本来面目。3、存货及待摊费用、无形资产项目,在人民币升值前,按升值前的汇率折算为人民币,在人民币升值后,其价值不会发生变化。但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结果会导致如果人民币升值前的上述资产在升值之后因领用或摊销而进入当期的费用,则会影响领用或摊销当期毛利率降低(因为上述资产是按升值前汇率折算的,而当期美元等外币收入是按升值后汇率折算的)。4、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项目,在人民币升值之前按升值前的汇率折算为人民币,在人民币升值后,其价值亦不会发生变化。但这样处理的结果会导致人民币升值后,折旧费用增加,而利润减少。同时因为房产税是按照房产原值的一定比例计算交纳的,从而会增加企业的税负。5、负债项目中的非人民币负债,在人民币升值前,按照升值前的汇率折算为人民币,在人民币升值后,会产生汇兑收益;而人民币债务折算后则还原为本来面目。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如果在人民币升值前不变更记账本位币,即人民币债务继续按美元反映,则在人民币升值后偿还债务时,会发生汇兑损失(因人民币债务要按债务发生时的人民币数额偿还)。6、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等权益类账户,在记账本位币变更或不变更其后折算时,均应按发生时的市场汇率折算,故记账本位币变更对其应不会产生影响。7、未分配利润项目,因为本期“净利润”按折算后的利润表中的该项目的金额确定,而“年初未分配利润”,是按照上期折算后的会计报表“未分配利润”项目的期末数确定的。从实质上看,未分配利润项目的计算仍然是按照损益发生当期的汇率为基础分段计算确定的,所以记账本位币的变更对其应亦无影响。8、利润表中所有反映发生额项目的折算均是按照当期平均汇率或折算日的市场汇率折算的,故记账本位币的变更对其应无影响。在假设人民币升值的前提下,在升值前将记账本位币由美元变更为人民币,各有利弊。但从总体上看,我们认为弊大于利。考虑到即就是将记账本位币由美元变更为人民币,母公司合并会计报表时仍需要重新进行折算。所以我们认为,在人民币汇率变动前,变更记账本位币不是十分适宜的。

139 评论(12)

来一块钱包子

记账本位币的变更:1、记账本位币变更的原因。记账本位币一经确定,就应当一贯地使用,不得随意变更。但如果出现一些特殊情况.企业也可以变更记帐本位币。概括地说,企业变更记账本位币的原因主要有两种。第一,由于当初对企业经营的特点缺乏正确的判断而错选了记账本位币,予以更正。第二,企业根据当时企业经营的特点正确地选择了记账本位币,但当前企业的经营特点和经营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些变化明确表明原选择的记账本位币不再适用,而应以新的记账本位币取而代之。变更记账本位币的原因不同,其会计处理就不一样。第一种原因导致的记账本位币变更,应视为一种会计差错的更正,对于会计差错的更正,企业应以新的记账本位币重述原来所编制的会计报表。第二种原因导致的记账本位币的变更,属于会计变更的一种特殊类型,它是因发生的交易或事件与以前发生的交易或事件有实质的不同而采用新的会计原则,这种变更不属于会计政策的变更,故它应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会计处理而不必以新的记帐本位币重述以前年度编制的会计报表。2、记账本位币变更的折算方法记账本位币变更,涉及到两种货币之问的折算。众所周知,外币折算的方法有4种。即(1)区分流动与非流动项目法;(2)区分货币与非货币项目法;(3)时态法;(4)现行汇率法。3、折算损益的会计处理在记账本位币变更的折算中,由于各项目的折算汇率不同,必然产生折算损益。折算损益的处理一般有两种方法,其一足将它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其二是采用递延的方法。记账本位币的变更只是重述原有账项的价值,由此发生的折算损益是一种未实现的汇兑损益,将其计入当期损益,会使报表的使用者误解报表中的净收益信息,使投资者无法评价企业正常的经营业绩。再者,当前的汇兑收益也可能因为汇率发生逆转而为后来的汇兑损失所抵销。故对记帐本位币变更过程中形成的折算损益,采用递延法处理是比较恰当,而这正是现行汇率法的要求。

263 评论(8)

小昕总理

每月月初第一个汇率即为当月记账汇率,可以在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人民币中间汇率查询,网址网页链接

237 评论(13)

两小酒窝

这个看你的工作量 大,如果业务多,你可以年末做一次调整。如果不多,可以每月调整一次。没关系的。

92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