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antha427
试论如何加强会计基础工作
摘要: 会计工作是一项社会经济管理工作,它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会计基础工作是整个会计工作的基石。目前,许多部门机构、许多人也都意识到了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并且也都发出口号要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有了这种意识固然很好,但是,我们采取何种方法、方式才能够实现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目的,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本文将从配备人员、配备人员的工作态度以及英明的领导三个方面来阐述如何加强会计基础工作。
关键词 :加强 基础工作 人才 态度 领导
常言说得好,“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万丈高楼平地起”。还有,通常我们建筑工人建设高楼大厦,首要工作也是把地基打牢做好,如果连地基都没有打好,接下来即使在框架的设计上不管多么的有创意,不管它装潢的多么的富丽堂皇,也是随时都有可能会倒下;这些都揭示了基础工作的重要性。同样的道理,对于整个财务工作来说,会计基础工作是基石,必须要扎扎实实做好,否则,不管最后的结果是多么的好,利润是怎样的大,这种暂时性的成绩终究是掩盖不了工作中的隐患,也是经不起时间的考验的。大量的事实也都证明了最后出现的大问题,很多都恰恰是因为当初大家认为很简单的、很小的一些事情没有做好而导致的。
既然会计基础工作对于财务如此重要,下面我就谈谈如何加强会计基础工作,从而提高经济管理水平,发挥会计所能起到的一些更高层次上的职能作用。
首先,我认为,要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最重要的是给会计部门配备合格的、能力强的会计人员。通常来说,事情始终都是人在作为的,人是主体,人在主宰事情。很简单的一件事情,比方说,一张记帐凭证的制单,可能会因为做事的人的能力低,错误地使用会计科目,导致下边一连串的错误;同样,比如合并会计报表、债务重组等一些相对来说复杂的会计事项的处理,也会因为做事的人的能力强而最终获得正确地处理。另外一点,会计人员的配备其实也是《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内容中的一个方面。但是这个方面总是很少有人注意到,大家平时谈论会计基础工作时候,往往都是凭证的处理,报表的处理,报告的编写等等,几乎没有人会谈到配备的会计人员是否合格,或者说处于目前岗位上的“自己”是否称职。如果一个单位、一个企业在会计人员的配备、任用上都出了问题,那么就可以预见这个企业、这个单位的会计工作是怎么样的一种状况了。配备的会计人员要根据所任的岗位,综合考核其业务处理能力、所受的教育程度、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协调交际能力等等因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先从风险上来说,任用能力强的人要比任用能力差或者一般的人在风险上要小的多。本来是违法违规的一项经济业务,但是由于会计人员的水平局限,不认为是违法违规,于是就可能发生了;其次,从做事效率上来说,能力强的人要比能力差或者一般的人要高的多。再从目前企业对会计部门的需要来说,现在的企业早已经不再是以前那样仅仅要求会计工作单纯地记记帐和出个会计报表那么简单,现在的企业需要财务部门更多地体现管理方面的职能,即根据财务部门提供的数据和资料,企业领导能够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存在哪些问题,知道该如何调整下一阶段的财务预算、如何规避经营中存在的风险以及如何达到利润最大化等。这些目标也要求企业应该配备能力强的会计人员,要求这些人员不仅要懂得会计方面的一些知识,而且对于企业的经营流程要非常熟悉,要有很强的总结分析能力,要能够分担一部分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责任。可以说配备合格的、能力强的会计人员是做好会计基础工作的核心保障,是先决条件。
其次,我认为,要加强会计基础工作,仅仅具备有能力的人还不够,还要时刻培养会计人员对工作的责任感和荣誉感,要让我们的会计人员始终是带着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去工作。会计基础工作往往看起来都是很小的、不值一提的一些事情,比如说原始凭证的审核,记帐凭证的制单等等,我们一提到这些貌似简单的事情往往都是不以为然,认为没什么,态度上不够重视。但是,最后出现问题的时候,仔细推究,我们会发现大多数原因是前面的那些“貌似简单”的基础工作出了问题。何谓“基础”?它是必要的,没有它根本就不行的。试想,如果对原始凭证的审核处理,由于粗心大意而犯了错误,接下来,你的记帐凭证、会计报表、会计报告等都是在一个错误的依据上进行的,何谈正确性!所以,这些“小事情”其实并不小,它可以映射很多问题。按照哲学上的因果论证法则,有果必有因,有因必有果。一个人如果抱着一种消极的或者很漠然的态度去做事情,往往结果也会是很差的。而事实也证明,许多错误往往也正是在我们平时漫不经心的时候犯下的。所以,态度是我们做好会计基础工作的潜在动力,我们会计人员要始终带着一种责任感荣誉感去处理业务。
最后,我认为,要加强并改善提高会计基础工作,还必须具备一个条件,即还必须要由一个英明的领导才行。有这么一个故事,在一个茫茫的大海上,一艘轮船出事了,几个人坐上了救生艇,他们根本看不到能着陆的岸,船上的几个人身强力壮,大家也都是众志成城,但是他们不知道该往哪儿划,这时候,有一个人很果断地站出来,他记得当时出事前轮船经过一个小岛,于是他指挥大家朝着他所记得的方向划行,最终他们顺利到达小岛并被途径小岛的其他船只解救。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想顺利取得成功,一个英明的领导是必不可少的。有了一个英明的领导,他会指导大家省时省力顺利圆满地完成工作;而一个对本企业的会计工作不太懂或者知之甚少的人负责财务工作,要想做好会计基础工作是何其难,至少也会导致大家走许多弯路,更不要提什么改进创新了!所以说,具备英明的领导也是做好财务基础工作的不可或缺的条件。
既然目前许多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还没有达到一个相当理想的高度,那就说明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们任务就是不断地发现并解决问题。当然,凡事都有先后,做事要按次序来,否则,就会出现忙乱的情况,而乱中往往就会带着错,所以,得需要制定计划,做到有条不紊。加强会计基础管理的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制定计划,分阶段、有次序地进行。不是单纯地为了响应国家或者上级部门的号召,提提口号,大家在某个阶段聚集一下学习,然后,随着时间的流逝就流失了。我们一定要在思想上重视,实际工作中牢记点滴要点,全面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把根基扎牢,并且与时俱进,不断夯实,这样才能保证自己昂首屹立在未来经济变化带来的风雨中。
心向着谁
由于企业对预算管理理解具有片面性且缺乏处理实务的经验,在实施过程中会暴露出不少的问题。 肤浅认识,把预测当预算 很多企业的经营者简单地认为将事先的估计或判断,反映到财务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上,就是公司全面预算体系。其实这只是书面形式的预测而已,预算是会计科目或财务报表项目数额的增减变动所不能涵盖的,是由许多部分组成的集合体,包括明确的企业经营战略,根据经营战略编制包括运营(收入、成本费用、收益等)计划、筹资计划、投资计划、人力资源计划在内的企业预算,围绕预算的实施建立的运行监督、部门协调和业绩考核等机制。 流于形式,为预算而预算 虽然有的企业认识到了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但由于对预算管理理解有偏差,认为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是衡量企业管理水平高低的一个标准,不清楚该如何安排和实施预算,只制定了一系列有关预算管理的制度性文件,注重形式忽视实质,使预算形同虚设。 企业实施预算管理是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其核心在于对企业未来的行动进行事先安排和计划,对企业内部各部门、单位的各种资源进行分配、考核和控制,使企业按照既定目标行事,从而有效实现企业发展战略。 理解片面,认为预算是纯财务行为 由于财务预算贯穿全面预算的始终,以至于很多人都认为预算就是财务行为,甚至把预算管理片面地理解为是财务部门控制资金支出的计划。实际上预算虽属计划范畴,但不等于财务计划,它是集业务预算、投资预算、资金预算、利润预算、工资性支出预算以及管理费用预算等于一体的综合性预算体系,预算内容涉及业务、资金、财务、信息、人力资源、管理等众多方面。尽管各种预算最终可以货币形式表现出来,但预算的基础是各种业务、投资、资金、人力资源、科研开发以及管理,这些内容并非财务部门所能确定和左右。 预算能否通过,取决于预算结果是否满意 企业预算审批是企业实施预算管理的核心内容,预算草案能否获准企业高管层或主管部门的通过,成为预算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实际工作中,许多企业的管理层或主管部门在审批预算草案时,都以预算结果满意度作为是否批准该预算的主要依据,只要预算结果在管理层可接受的满意程度之内就会被批准。这本身就不符合预算管理的要求。 预算的审批应注重的是预算草案的编制假设或编制依据是否与企业发展战略一致,预算编制的内容是否完整,预算指标的计算方法、确定原则是否与企业预算制度规定的原则和方法吻合。 偏重模式,忽视内涵与实质 预算编制是企业实施预算管理的起点,也是预算管理的关键环节。实际工作中,企业可选用的预算模式很多(如固定预算、弹性预算、滚动预算、零基预算和概率预算等),应本着实用、便于执行和控制的原则对其进行选择。管理部门实施预算管理时,必须根据具体部门、单位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预算编制方法,不能简化工作程序将预算编制方法模式化,甚至希望通过标准化预算管理软件的应用代替预算编制方法的选择。 成功的企业都有独特的企业战略,《长松企业组织系统》工具包在战略的高度看别人走过的路,打造适合您企业自身的发展方案,共同解决企业战略性难题。 预算是企业对未来经营的整体安排,主管部门、企业和企业职能部门都应该制定较为贴近实际的目标,然而受功利思想的影响,实际工作中不免 会出现急功近利的现象,导致预算编制的主管部门、企业、职能部门之间不够协调一致,从而使各层次、各单位的信息不对称,确定的预算指标严重失衡,导致预算准确性失真。 事实上,预算应是企业实现既定目标和业绩考核的工具。主管部门、企业、企业职能部门的战略目标应是统一的,预算执行的单位间关系也应该是密切协调的,始终围绕整体的战略目标,通过价值链条将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收入、降低成本、控制风险、考核绩效等连接起来,确保预算编制的客观、准确、有较强的操作性。 静态分析,影响预算执行轨迹 实践中,很多企业习惯将年度预算加权12个月来确定月度预算,于是预算执行的进度结果要么远远超过预算指标,要么大大低于指标。可见,预算不应是僵化的、一成不变的,企业应该在预算期内适当的时候进行调整(如按月度滚动或进行半年调整,调整的频率应该视业务性质而定),这样,就可以将当初预算确定时未能预见到的市场或内部环境的变化因素及时纳入考虑范围,以减轻预算执行轨迹的波动。
yuki198611
进入财务集约化时代,会计职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财务人员素质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为适应内外部客观环境发生的深刻变化,努力实现“集约化、扁平化、专业化”管理要求,对公司财务队伍构建以及财务人员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带来了机遇,为此财务人员需从理论与实践、专业与操作、管控与引导出发,全方位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业务管控能力和专业技能:公司层面需为财务队伍提供立体发展空间,纵向和横向都要能有效输送和吸收。优良的财务队伍是“三集五大”深化应用的必然要求,财会队伍建设为公司发展提供坚强的人力保障。一、财务队伍建设的内容(一)提高财务队伍自我学习能力以思想建设作为财务队伍建设和理财文化建设首要工作常抓不懈,打造财务“学习型”团队。思想上,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职业道德培训,深入开展廉洁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强化法制观念和财经法律意识,提高财务队伍的思想修养和理论素养。业务上,树立“学习工作化”和“工作学习化”的理念。(二)推进财务队伍职业化建设通过财务人员职业生涯的管理,匹配个人职业需要与公司发展的需要,为财务人员提供良好的职业生涯发展通道,加强对核心人才的激励,建立公司内部人才梯队,使人力资本不断增值。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