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珍zero
(1)(会计法)是我国经济法律体系中的一部重要的经济法规,是会计工作的根本法,即会计的"母法",其他形式的会计规范均应以《会计法)为基础,并同其相适应。
会计准则是为实现会计目标,进行会计工作所应遵循的规范和准绳,目前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主要是有关会计核算的基本规定.
会计制度是用来衡量和指导某一特定行业会计核算的具体标准和规范,主要规定各行业应用的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
(2)三者处于不同层次,会计法地位最高,对其他法规,制度起统帅作用;
(3)会计法是制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依据,会计制度又必须符合会计准则的要求和规定;
(4)三者发挥作用的范围不同。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您,望采纳!
Cora菱角
《小企业会计制度》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不对外筹集资金、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不包括以个人独资及合伙形式设立的小企业)。符合《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小企业,按照制度规定可以选择执行《企业会计制度》。若选择执行了《企业会计制度》,就不能同时选择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 《企业会计制度》的适用范围,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除不对外筹集资金、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以及金融保险企业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企业(含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制度》。 新企业会计准则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企业(包括公司)。 上市公司必须使用新的企业会计制度,其他企业可以使用新的,也可以使用旧的,由企业自己决定。
甲壳小咪
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是我国会计规范的两种形式,它们之间有相通的地方,也各有自己的侧重点。 会计准则是以特定的经济业务(交易与事项)或特别的报表项目为对象,它详细分析各该业务或项目的特点,规定所必须引用的概念的定义,然后以确认与计量为中心并兼顾披露,对围绕该企业或项目有可能发生的各种会计问题作出处理的规定。人们学习了一份具体的会计准则,将会熟练地了解特定会计业务的会计处理的全过程。 会计制度则采取另一种形式。它是以某一特定部门特定行业或所有部门的企业为对象,着重对会计科目的设置、使用说明和会计报表的格式及其编制加以详细规范。 从这里可以看到,会计准则同会计制度有两个最主要的差别: 一是规范的对象不同;具体准则按经济业务或项目,制度按一个企业; 二是规范的重点不同:准则侧重于确认和计量,制度侧重于记录和报告,确认和计量的内容有机地体现在会计科目及使用说明中。这样,准则重点是规范会计决策的过程,而制度是重点规范会计的行为和结果。 采用准则的形式可引导会计人员从经济业务的确认、计量开始考虑进一步决定怎样记录和报告(披露); 采用制度的形式,会计人员能直接使用科目进行记录,并按规定程序和格式编制报表。 对比起来,准则比较抽象,比较难学难懂,操作性较差; 而制度比较具体,容易了解和操作。 但准则的优点是“准则比较原则、概括,在表述方式上更接近于国际上通行的会计准则体例,能提高广大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掌握财务会计的全过程,并能举一反三,增强解决新问题的本领; 制度的优点是在表述方式上使用了我国广大会计人员所熟悉的报表加分录的形式,容易被广大会计人员所接受,操作方便,易懂易学。 同时它们两者之间也有相同的地方。首先,会计准则是规范企业会计核算行为的,会计制度也是规范企业会计核算行为的,即两者的功用是一致的。其次,建立和完善会计准则体系的目的,在于确保企业依次进行会计核算能够提供真实和完整的会计信息,为广大会计信息使用者服务。建立和完善会计核算体系的目的也是如此。从这点上讲,两者的目的和出发点也是一致的。再者,在我国,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均属于行政法规,对企业的会计核算行为具有约束作用。鉴于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这种交叉互补关系,应该尽量使之协调统一,要力避制造准则与制度之间新的矛盾。而且它们可以结合起来运用。
大胃王与王囡囡
莫同学你好!能够提出如此专业的问题,想必是专业课代表喔!一、简述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各自的特点。1、几十年来,中国会计法规一直以“会计制度”的形式出现,1992年12月国家颁布了《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先后发布十多个具体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十三个行业)《企业财务制度》(十个行业)简称:“两则、两制”。1999年10月新修订的《会计法》规定,国家实行统一的会计制度。2001年财政部制定《企业会计制度》的颁布实施:打破了几十年来行业会计制度分立,建立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2、2006年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一项基本准则及三十八项具体准则)---供大中型企业执行2011年财政部发布了《小企业会计准则》---供小企业执行。3、根据国家现行会计法规,我国企业根据自身经营规模大小选择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或《小企业会计准则》4、据调查当下还有部分中小型企业使用2001年(乃至更旧日期)《企业会计制度》,甚至不知道《企业会计准则》或《小企业会计准则》是企业会计制度的正确选择。5、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各自的特点?有人提问:《企业会计准则》以条文、条款出现,怎样操作(用习惯了---会计制度---会计科目、会计报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2006年,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包括会计报表、会计科目和主要财务处理)《企业会计制度》---会计人员习惯使用其---会计报表、会计科目和主要财务处理。《企业会计准则》的发布实施,标志着我国企业会计体系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走向趋同。在国际上---只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没有具体的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各自的特点---几十年来,我国企业一直使用会计制度(主要是会计报表、会计科目和账务处理)我国会计法规与国际接轨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而《企业会计准则》其中---规定了---“对企业会计核算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全面规定”有专家称:“确认、计量、记录、报告”这八个字,是我国企业会计制度改革的重大成就。二、应用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有不一致时如何处理?1、《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准则》就是现行的企业会计制度!2、不应是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又参考《企业会计准则》啊!3、企业从《企业会计制度》转换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制度》有不一致时如何处理?---企业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时账务调整有相关规定。
宇过天晴……
(1)(会计法)是我国经济法律体系中的一部重要的经济法规,是会计工作的根本法,即会计的"母法",其他形式的会计规范均应以《会计法)为基础,并同其相适应.会计准则是为实现会计目标,进行会计工作所应遵循的规范和准绳.目前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主要是有关会计核算的基本规定.会计制度是用来衡量和指导某一特定行业会计核算的具体标准和规范.主要规定各行业应用的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2)三者处于不同层次,会计法地位最高,对其他法规,制度起统帅作用;(3)会计法是制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依据,会计制度又必须符合会计准则的要求和规定.(4)三者发挥作用的范围不同.
长杠豆0725
准则和制度的联系、区别我们要正确认识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之间的关系,它们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种规范。两者联系:(1)可统称会计制度。广义的会计制度包括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还包括会计法律法规。各国的会计环境不同,一些国家只采用会计准则,而有些国家如法国和改革前的我国只采用会计制度,来规范各自的会计工作,形成了各有特色的会计制度。(2)都是会计标准。会计标准无非是对各会计要素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依据和准绳,只不过有的标准原则一些,有的标准具体一些。但是它们都可以反映各自运用的会计政策。(3)都属于会计法规。我国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都是由国家财政部门组织制定和发布实施的,因此它们都是同一层次的部门行政法规,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两者区别:(1)规范的目标不同。会计准则规范的目标主要是解决会计要素如何进行确认和计量的问题,同时也规范会计主体应当披露哪些方面的信息;而会计制度规范的目标主要是解决会计要素如何进行记录和报告的问题。确认和计量是记录和报告的前提条件,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进行的,没有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记录和报告就不可能。(2)适用的范围不同。会计准则适用于股份公司的会计处理,而会计制度适用于所有企业。即使在美国也未要求股份公司以外的企业严格执行公认会计原则,我国已经发布的会计准则中,要求所有企业执行的也是少数。(3)规范的具体内容和可操作性强弱不同。由于规范的目标不同,决定了各自规范的具体内容不同。会计准则规范的内容主要是对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进行“定性”的规定,例如在准则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语言:该项收入(或费用)“计入当期损益”。至于记录到哪个科目,则由会计人员自己去判断。而会计制度规范的内容则具体得多。毫无疑问,准则的可操作性较差,制度的可操作性较强。同时,从准则和制度规定的内容来看,准则是对某一类业务的确认和计量加以规定,而制度是对某一类企业或全部企业的各类业务的会计处理进行具体规定。(4)对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不同。由于可操作性程度不同,准则要求会计人员具有较高的职业判断能力,而制度对这方面的要求相对较低。(5)在会计规范体系中的层次不同。准则和制度是两个不同层次的规范,前者(尤其是会计基本准则或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制约后者。根据会计法律法规权威性和内容的不同,我们可以将其层次关系作以下划分:会计法是第一层次,财务会计报告条例是第二层次,会计准则是第三层次,会计制度和财政部制定的补充规定或暂行规定是第四层次。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