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angJin0727
1、监督的主体不同。会计监督是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监督主体是以单位负责人、会计人员为主的会计机构及其相关人员,会计监督具有监督范围的局部性和监督人员的复杂性,也就是说,会计监督仅指单位内部不同层次、不同级别的人员共同参与的一种内部控制形式。
审计监督则是国家审计机关代表人民政府由审计人员组成审计小组具体实施的、对被审计单位财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的监督,因而审计监督的主体是国家法定的审计机关,相对于会计主体而言,审计监督主体具有权威性和相对独立性,它是在各级人民政府领导之下工作的,是为人民政府的重要组成部门。
2、监督的内容不同。会计的两大职能:反映和监督。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会计职能直至今天演变为集核算、监督、分析、考核、预测等多种职能于一身的重要经济管理活动,与此相适应,会计监督的内容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会计监督除了履行自身的监督职能外,同时还蕴含着会计服务的功能。
会计监督作为单位内部经济监督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不仅存在于机关、企业、事业等使用国有资金的单位,也广泛存在于私营企业、个体企业等非国有资金单位,可以说,凡是有资金运动的企业或组织,就必然存在着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而且随着经济市场化的发展,会计监督在整个会计工作中的地位必将快速提升,会计监督的内容将越来越深刻,监督的覆盖面也将越来越大。
审计监督的内容同样是审计职能的反映,受审计工作特点的制约,审计具有监督、评价、鉴证三项职能,其中审计监督是审计最主要的职能,国家审计机关是政府的职能部门之一,其审计对象和审计范围、审计内容和审计结果必然要与国家相关政策法令保持一致,不得违背《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相关规定。
3、监督的方式方法不同。会计监督是会计工作中的一种专门技术方法,它的方式方法体现在会计工作的各个方面。例如,会计的方法包括会计核算、会计分析和会计检查三个方面,而会计核算又分为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试算平衡、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七个组成部分,是会计工作的主要内容。
审计监督实施前先要编制审计工作方案和审计实施方案,进行审前调查,下发审计通知书,审计过程中要编写审计日记,对查出的问题要进行审计取证,审计完毕后还要向有关部门出具审计报告,有违规问题的要下发审计决定书。就审计监督的具体方式方法来看,审计方式有就地审计和送达审计,审计方法有检查、监盘、观察、查询、函证、计算、分析性复核,正确的审计方式方法是提高审计监督质量和合理规避审计风险的重要保障。
4、监督的后果和各自承担的责任不同。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的后果和承担的责任是各不相同的,首先,从监督的后果来看,会计监督只是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一种手段,对会计监督的结果,会计主体可以执行,也可以不执行,或者说,会计监督是在本单位领导之下实施的监督,其监督的程度和结果受本单位行政管理的制约。
审计监督是独立于会计主体的外部监督,它代表着国家和政府的利益,对于政府审计机关下达的已经生效的审计决定书,被审计单位除按照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外,必须无条件执行,否则就触犯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将受到相应的制裁。
其次,从承担的责任来看,1999年10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四条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根据权利责任对等的理论,会计工作中的责任也必然归属于会计主体,也就是说,对于会计监督产生的责任应由本单位自行承担。
审计监督是审计机关代表政府实施的监督,对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九条也同样作出了明确规定:“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对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这一规定表明,审计监督及其产生的责任应由人民政府或负责审计监督的审计机关负责,这是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的又一明显区别。
扩展资料
从业务控制的角度来看,国有财政资金的监管可分为两个部分: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前者是在会计主体内部,在会计核算过程中由单位负责人、会计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共同实施的内部监督,后者是指来自会计主体之外的相对独立的审计组织在单位会计监督之上对会计工作实施的检查监督,通常包括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内部审计与本单位会计相比,就一定程度和范围而言实际上也是一种外部监督)。
会计监督与审计监督,是对同一经济业务过程进行控制的两个不同阶段,是资金监督全方位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虽然在监督范围、监督内容、监督的方式方法以及监督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但从监督的意义和目标来看却是一致的,即保证国有资金在使用单位内部按照预算规定安全完整的运行。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审计监督
深田和美
由于会计监督与审计监督是具有特殊关系的两种经济监督,是不同层次的经济监督,它们在监督的性质、本质特征和重要性上各不相同,是不能够相互替代的。 一. 会计监督与审计监督的涵义及特征 1. 会计监督的涵义及特征 会计监督是指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凭借经授权的特殊地位和职权,依照特定主体制定的各种合法制度,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过程及其引起的资金运动进行综合、全面、连续、及时的监督和督促,以确保各项经济活动的合理合法,从而得到提高特定主体工作效益的目的。具体讲,会计监督有两层含义:一是利用会计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监督;二是对会计工作本身的监督,二者缺一不可。 2.审计监督的涵义及特征 审计监督是一种独立的经济监督,它是指通过审计、监察和督促使被审单位的经济活动在规定的范围内、正常的轨道上进行。审计工作的核心是审计检查,通过审计,了解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真相,然后衡之以一定的标准判断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是否合法、合规。 二.从内部会计监督与内部审计监督的区别分析两者的不可替代性 它们的区别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两者产生的基础不同。内部会计监督是为了满足人们反映生产活动成果,加强生产经营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内部审计监督则是在生产资料所有权与经营权、使用权等分离后,或说管理者内部出现层次管理后才出现的,。因此,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是其产生的基础。 2.两者的执行主体不同。内部会计监督的执行主体是企业的会计人员。会计监督是会计人员在具体完成会计工作过程中所实施的监督;内部审计监督的执行主体是“独立的第三者”,它不从事具体的经济管理业务活动,而是专门从事经济监督工作。3.两者的独立性不同。企业会计监督与本企业的经济活动有着直接的利益关系,企业会计监督缺乏独立性。内部审计监督是看企业集团全部的经济活动是否合法、合规,以及会计报表的表达是否公允,它不受具体经济业务的限制,且审计人员是独立的“第三者”,它更具有超然的独立性。 4.监督对象不同。会计监督的对象是能够用货币反映的经济活动。而审计监督的对象不仅包括能用货币反映的经济活动,而且还包括不能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其范围远远大于会计监督。 5.监督的权限不同。会计监督对检查出来的违纪的经济业务有不予受理、制止、纠正的权利,还可以向单位领导反映,请求处理等权利。审计监督有检查、调查取证、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的权利,经过领导批准,还可以采取应急措施,向主管部门汇报。 6.监督的方法不同。会计监督是审核和检查企业资金的组织、分配和使用,监督企业原材料消耗及成本费用是否节约或浪费,促使企业讲求经济效益,都是通过会计人员的本身业务工作直接进行的。而内部审计监督则是独立于会计工作之外的一种监督活动,是通过对会计资料的审查,进而监督资金运动的全过程。可见,审计对经济活动的监督是间接的,它必须借助于会计的记录资料,是会计监督的再监督。 7.监督的职能作用不同。内部会计监督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它的主要作用在于控制经济活动过程,减少人力物力的消耗,节约开支,以提高经济效益;正确地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方面利益的关系。内部审计监督是经济监督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作用不但包括“查错防弊”的保护性,也包括促进企业不断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建设性,而且还包括评价会计工作成绩、开脱会计人员责任的鉴定性和公证性。因而,也可以说,审计监督是对会计监督的再监督。
蜜桃红茶
1、两者产生的基础不同。内部会计监督是为了满足人们反映生产活动成果,加强生产经营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内部审计监督则是在生产资料所有权与经营权、使用权等分离后,或说管理者内部出现层次管理后才出现的,。因此,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是其产生的基础。 2.两者的执行主体不同。内部会计监督的执行主体是企业的会计人员。会计监督是会计人员在具体完成会计工作过程中所实施的监督;内部审计监督的执行主体是“独立的第三者”,它不从事具体的经济管理业务活动,而是专门从事经济监督工作。 3.两者的独立性不同。企业会计监督与本企业的经济活动有着直接的利益关系,企业会计监督缺乏独立性。内部审计监督是看企业集团全部的经济活动是否合法、合规,以及会计报表的表达是否公允,它不受具体经济业务的限制,且审计人员是独立的“第三者”,它更具有超然的独立性。 4.监督对象不同。会计监督的对象是能够用货币反映的经济活动。而审计监督的对象不仅包括能用货币反映的经济活动,而且还包括不能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其范围远远大于会计监督。 5.监督的权限不同。会计监督对检查出来的违纪的经济业务有不予受理、制止、纠正的权利,还可以向单位领导反映,请求处理等权利。审计监督有检查、调查取证、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的权利,经过领导批准,还可以采取应急措施,向主管部门汇报。 6.监督的方法不同。会计监督是审核和检查企业资金的组织、分配和使用,监督企业原材料消耗及成本费用是否节约或浪费,促使企业讲求经济效益,都是通过会计人员的本身业务工作直接进行的。而内部审计监督则是独立于会计工作之外的一种监督活动,是通过对会计资料的审查,进而监督资金运动的全过程。可见,审计对经济活动的监督是间接的,它必须借助于会计的记录资料,是会计监督的再监督。 7.监督的职能作用不同。内部会计监督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它的主要作用在于控制经济活动过程,减少人力物力的消耗,节约开支,以提高经济效益;正确地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方面利益的关系。内部审计监督是经济监督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作用不但包括“查错防弊”的保护性,也包括促进企业不断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建设性,而且还包括评价会计工作成绩、开脱会计人员责任的鉴定性和公证性。因而,也可以说,审计监督是对会计监督的再监督。
0脾氣钚壞0
会计监督与内部审计监督的产生基础与主体是不一致的。对于会计监督,它是因企业内部资料的管理监督,生产资料的合理运用而产生的,以更好地服务于经营者产生最大效益为目标。其主体为财务的机构以及所有人员,在执行的过程中,可相互监督管理。对于内部审计监督,其产生于企业的所有权、经营权、使用权等分离后的一个监督机构,其主体为企业所设立的设计机构以及相应的审计人员。因此,大部分内部审计监督是在会计监督之后进行的经济监督活动,会计监督存在于每一笔的经济活动,日常的经济开支,发现违反纪律的行为要给予制止,而在此活动发生之后,内部审计监督才定期的进行监督检查,因此,两者之间又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会计监督与内部审计监督范围是不一致的。会计监督是产生于企业内部财务资料运用以及管理,并且更好地服务于企业自身,以业产生最大效益为目标,但是其监督的对象也只是限于企业财务自身;相反,内部审计监督范围不仅仅是监督财务,并且还会监督工程预算、决算、每个部门的经营管理活动,更会监督单位领导人员的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等,所以会计监督是事前的监督,审计监督不仅仅是事前,也是事后监督,审计监督远比会计监督范围广泛,并且审计监督的内容也包括会计监督,是一个再监督的经济活动。会计监督与内部审计监督独立性不同,同时产生了权利的不一致。会计监督是本企业财务部门的领导所负责的,所有会计人员以及会计机构执行的一项经济监督活动,监督本企业的财务不予接受不真实不合法的凭证,以及抵制违法的会计行为。但是,并未独立于财务,而是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因此,所有会计机构以及会计人员都有拒受、制止、纠正违法凭证,以及向上级反映等权利。内部审计监督无论在什么企业中,都须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地位,其监督企业的凭证、财务报表、工程预算、决算等是否合法,是否公允。一般情况是直接受单位的最高领导和国家审计部门直接负责,并不受企业的业务量等的一些未知因素干扰,一直保持自己独立的位置。因此,其具有检查、调查取证、提出意见,并经过上级同意,还可将其向相应的主管部门汇报等权利,所以两者在独立性、权利上有着明显差异。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