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steria1221
关系:基本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动态会计等式资产=权益 =负债+所有者权益
收入-费用=利润 会计 等式 之间的关系: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静态公式: 资产=权益, 即 资产=负债(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
动态公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即 资产=负债+所有者利润+收入-费用,即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利润+收入。其转化的关键便在于“利润”。
继续改一个
会计等式有
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2、收入-费用=利润
3、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会计等式提示各会计要素之间的联系,是复式记账、试算平衡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反映资产负债表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的等式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反映利润表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的等式是:收入-费用=利润。
扩展资料:
会计等式通俗解释:
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该等式的右边反映的是企业的钱从何而来,即钱的来源;等式的左边反映的是钱都花去哪了,即钱的去向。
从“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中得知,一家企业的“资产”是由“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组成的。换句话说,企业资金的来源是负债与所有者权益。
例如,企业刚成立之初,需要资金购买办公设备、租用办公室等。这些东西都需要真金白银去购买的。这些钱最常见来自于公司创始人、股东的投资、从银行那里获得的贷款等。这些就分别对应公式里的“所有者权益”和“负债”。
2、利润=收入-费用
一家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收入”,同时也会产生一定的“费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会产生收入,因生产管理等原因也会产生各种费用。用收入减去费用,得到的是利润。
利润的去向或者以“股利”的形式直接分派给股东,要么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留存在企业中,形成“留存收益”。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理解这个公式主要是从“所有者权益”入手。因为“所有者权益”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企业股东实际投入的钱,二是上文说讲到的利润留存于企业中形成的“留存收益”。而留存收益是来自于企业的“利润”,正确来说是“净利润”。因此可以将上述公式理解为:
3、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进一步将公式变形,就会衍生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这一会计公式。这也叫做会计的动态等式。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会计等式
迷茫老男人
静态公式: 资产=权益, 即 资产=负债(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
动态公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即 资产=负债+所有者利润+收入-费用,
即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利润+收入
其转化的关键便在于“利润”。
扩展资料:
所有者权益与债权人权益比较,一般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
1、所有者权益在企业经营期内可供企业长期、持续地使用,企业不必向投资人返还资本金。而负债则须按期返还给债权人,成为企业的负担。
2、企业所有人凭其对企业投入的资本,享受税后分配利润的权利。所有者权益是企业分配税后净利润的主要依据,而债权人除按规定取得利息外,无权分配企业的盈利。
3、企业所有人有权行使企业的经营管理权,或者授权管理人员行使经营管理权。但债权人并没有经营管理权。
4.企业的所有者对企业的债务和亏损负有无限的责任或有限的责任,而债权人对企业的其他债务不发生关系,一般也不承担企业的亏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所有者权益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