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04

来自巴厘岛的松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中税的核算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Bulabula789

已采纳

计入营业税金及附加

会计中税的核算

226 评论(15)

Rita泱泱

会计科目上边设置应交税费,下边分为应交增值税,应交企业所得税,应交印花税,应交房产税,应交土地使用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等。

275 评论(10)

杨枝甘露儿

增值税,应在"应交税费"会计科目中核算。增值税外的税款应通过"税金及附加"会计科目核算

125 评论(8)

此夏若空820

现在所得税一般都是按月计提,按季预缴。你可根据每月利润表的利润总额计提当月应缴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率为25%),具体操作为:在一个季度内根据当月利润表的利润总额计算出应缴所得税,减出上月已提计的应缴所得税,差额即是当月应计提的进入费用的所得税金额。分录为: 1、计提时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缴税费--应缴所得税 2、缴纳时 借:应缴税费--应缴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221 评论(10)

美味一起等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核算第一,确定资产和负债账面价值。指企业资产负债表日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金额,而非原账面价值。第二,确定每项资产或负债的计税基础。第三,确定资产或负债的账面金额与其计税基础之间差额,计算暂时性差异。对于存在差异的,区分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按资产负债表日所得税税率计算该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如果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小于资产负债表日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额,对于两者之间的差额应进一步确认为当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如果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余额大于资产负债表日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额,对于两者之间的差额应予以转销。第四,计算应交所得税。按照税法规定对会计利润进行调整,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按适用税率计算企业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前年度亏损;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适用税率。第五,计算当期所得税费用。根据当期应交所得税和当期进一步确认或转销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计算当期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 当期应交所得税税额+(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当期应交所得税税额+期初递延所得税净资产-期末递延所得税净资产。

328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