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senalzoe
会计里面“借“”贷”两字来记录货币资金的借贷,财产物资、经营损益和经营资本等的增减变化。或增减变动情况。这样,“借”“贷”两字逐渐失去了原来的含义,只作为纯粹的记账符号使用,用以标明记账的方向。在账户的借、贷两方中,究竟用哪一方来记录金额的增加,用哪一方来记录金额的减少,是由每个账户所反映的会计要素的性质决定的.一.资产类账户资产类账户借方记录企业各项资产的增加额,贷方记录各项资产的减少额,余额一般出现在记录增加额的借方,表示期末某一时点企业实际拥有的资产数额。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的计算公式如下: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借方本期发生额–贷方本期发生额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具体结构完全一致,这两类账户借方记录相关会计要素项目的减少额,贷方记录其增加额,余额一般出现在贷方,反映企业所承担的债务及所有者拥有企业净资产的实际数额。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期末余额的计算公式如下:负债及所有者权益贷方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贷方本期发生额-借方本期发生额三.成本类账户成本类账户的基本结构与资产类账户的基本结构大体一致。四.损益类账户损益类账户按照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收入类账户和费用类账户。实际上“借”和“贷”两个字没有实际的意义,与日常理解的借、贷意思是不同的。它是由意大利人卢卡·巴其阿勒最早阐述出来的,即现代会计使用的“复式记账法”,即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也就是说,复式记账法是可以同时反映资产的流进或流出的,也就是双向反映。
卡布奇诺有点
会计中的借贷是会计中的术语,表明记账的方向。
会计中的借和贷本身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只是纯粹的记账符号,表示会计要素的增加或减少的记账方向。至于“借”表示增加还是“贷”表示增加,则取决于账户的性质及结构。
1.借:一般表示资产、费用、成本的增加;负债、收入、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2.贷:一般表示负债、收入、所有者权益的增加;资产、费用、成本的减少。
在会计中,借贷和我们生活中的借贷不同,要区分开。不要想到没有钱了就去借或者没有钱了就去贷。会计中的借贷只是一个符号。左边是借方,右边是贷方。
借贷记账法指的是以会计等式作为记账原理,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来反映经济业务增减变化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借贷记账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记账对象不再局限于债权、债务关系,而是扩大到要记录财产物资增减变化和计算经营损益。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借贷记账法
晴朗的海01
贷是存款、转入款项或工资收入明细,借是取款、消费和转出款项的明细。会计中的借贷只是个记账符号,要想记住借贷的使用首先要记住资产负债表就可以了。资产负债表左边是资产和费用类,借是增加,贷是减少。资产负债表右边是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那么右边借就是减少,贷是增加。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这样来记忆,等式左边的借增贷减,右边的则相反 借方在帐簿的左侧,贷方在帐簿的右侧。在这里,要牢记一条不变的定律:“借方=贷方”,换句话说,在任何交易中,都必须同时登记到帐簿的左右两侧,其原则如下: (1)资产增加时,记入左侧;资产减少时,记入右侧。 (2)负债增加时,记入右侧;负债减少时,记入左侧。 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二字作为记账符号,并不是“纯粹的”、“抽象的”记账符号,而是具有深刻经济内涵的科学的记账符号。从字面涵义上看,“借”、“贷”二宇的确是历史的产物,其最初的涵义同债权和债务有关。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借贷记账法得到广泛的运用,记账对象不再局限于债权、债务关系,而是扩大到要记录财产物资增减变化和计算经营损益。原来仅限于记录债权、债务关系的“借”、“贷”二字已不能概括经济活动的全部内容。它表示的内容应该包括全部经济活动资金运动变化的来龙去脉,它们逐渐失去了原来字面上的涵义,并在原来涵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升华,获得了新的经济涵义: 第一,代表账户中两个固定的部位。一切账户,均需设置两个部位记录某一具体经济事项数量上的增减变化(来龙去脉),账户的左方一律称为借方,账户的右方一律称为贷方。 第二,具有一定的确切的深刻的经济涵义。“贷”字表示资金运动的“起点”(出发点),即表示会计主体所拥有的资金(某一具体财产物资的货币表现)的“来龙”(资金从哪里来);“借”字表示资金运动的“驻点”(即短暂停留点,因资金运动在理论上没有终点),即表示会计主体所拥有的资金的“去脉”(资金的用途、去向或存在形态)。这是由资金运动的内在本质决定的。会计既然要全面反映与揭示会计主体的资金运动,在记账方法上就必须体现资金运动的本质要求。
爱爱囡囡
借贷是会计中的术语,表明记账的方向。
原来仅限于记录债权、债务的“借”、“贷”二字已不能概括经济活动的全部内容。它表示的内容应该包括全部经济活动资金运动变化的来龙去脉,它们逐渐失去了原来字面上的涵义而转为为一种单纯的记账符号,只表明记账的方向,成为了一种专门的会计术语。
扩展资料:
借贷记账法下,所有账户的结构都是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但借方、贷方反映会计要素数量变化的增减性质则是不固定的。不同性质的账户,借贷方所登记的内容不同,下面分别说明各类账户的结构。
(一)资产类账户的结构
在资产类账户中,它的借方记录资产的增加额,贷方记录资产的减少额。在同一会计期间(年、月),借方记录的合计数额称作本期借方发生额,贷方记录的合计数称作本期贷方发生额,在每一会计期间的期末将借贷方发生额相比较,其差额称作期末余额。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
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可根据下列公式计算:
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十本期借方发生额一本期贷方发生额
(二)负债类账户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与资产类账户正好相反,其贷方记录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增加额;借方记录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额,期末余额一般应在贷方。
负债类账户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期末余额可根据下列公式计算:
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十本期贷方发生额一本期借方发生额
(三)成本费用类账户的结构
成本类账户的结构与资产类账户的结构基本相同,账户的借方记录费用成本的增加额,账户的贷方记录费用成本转入抵销收益类账户(减少)的数额,由于借方记录的费用成本的增加额一般都要通过贷方转出,所以账户通常没有余额。如果有余额,也表现为借方余额。
(四)收益类账户的结构
收益类账户的结构则与负债类账户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基本相同,收入的增加额记入账户的贷方,收入转出(减少额)则应记入账户的借方,由于贷方记录的收入增加额一般要通过借方转出,所以账户通常也没有期末余额。如果有余额,同样也表现为贷方余额。
参考资料:
借贷记账法_百度百科
欧欧里里
一、在借贷记账法中,以借、贷为记账符号,账户的左方是借方,账户的右方是贷方。哪方记增加,哪方记减少取决于账户的性质和结构。根据会计等式: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会计上规定,左方项目【资产、费用(包括成本)】,增加记借,减少记贷;右方项目(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结构相反,增加记贷,减少记借。二、说明1、任何经济业务的发生,都会引起会计要素发生变化,变化的类型可以归纳为四种:(1)等式两边同增,资金总额增加;(2)等式两边同减,资金总额减少;(3)等式左边一增一减,资金总额不变;(4)等式右边一增一减,资金总额不变。但无论如何变化都不会破坏等式的平衡关系。2、在借贷记账法下,通过“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体现了经济业务对会计要素变动影响的这四种情况。下面举例说明类型(1)等式两边同增。向银行借入期限为3个月的借款50000元。借:银行存款(资产增加)50000贷:短期借款(负债增加)50000类型(2)等式两边同减。以银行存款归还上月所欠的原材料款10000元。借:应付账款(负债减少)10000贷:银行存款(资产减少)10000类型(3)等式左边一增一减。收到购买方交来的上月欠的销售货款30000元。借:银行存款(资产增加)30000贷:应收账款(资产减少)30000类型(4)等式右边一增一减。以盈余公积转增资本100000元。借:盈余公积(所有者权益减少)100000贷:实收资本(所有者权益增加)100000
铭钔釺唫
会计里的借和贷可以粗略的理解为“增加”和“减少”但根据会计科目的不同,有的时候借和贷表示的增减方向是相反的。
具体如下:
1、资产类科目:借表示增加,贷表示减少。
2、负债类科目:借表示减少,贷表示增加。
3、权益类科目:贷表示增加,借表示减少。
4、损益类科目:贷表示增加,借表示减少。
5、成本类科目:贷表示减少,借表示增加。
扩展资料
会计监督主要是利用会计资料和信息反馈对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加以控制和指导,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
会计监督除货币监督,还有实物监督。会计监督的内容,是从本单位经济效益出发,对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合法性、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进行的全面监督。
会计监督的目的在于改善经营或预算管理,维护国家财政制度和财务制度,保护社会主义公共财产,合理使用资金,促进增产节约,提高经济效益。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