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33

shmilyflying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计提通俗易懂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猫19820728

已采纳

计提就是计算和提取。按规定的比率与规定的基数相乘计算提取,列入某科目。有时候,费用已经发生,但还没有支付,这种情况下就要计提。例如企业的员工工资不是当月发,是下个月发,这种情况下,为了使财务报表真实的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就要计提。否则就虚增了利润。计提时机发生在:1、在权责发生制前提下,预先计入某些已经发生但未实际支付的费用。2、根据制度规定,计算、提取有关的(留存、减值)准备。3、预计某些应付账款。4、其他符合会计制度的预计项目。扩展资料:2001年初,在财政部最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中,企业要计提的会计准备从四项扩大到了八项。因此,过去的"四项计提"就将会被"八项计提"所取代。(这"八项计提"也将在上市公司2001年中期报告中反映出来。)新增的四项计提包括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具体来讲包括如下,1.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就是,企业在期末应按照委托贷款本金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计量,对可收回金额低於本金的差额,计提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在资产负债表上,委托贷款的本金和应收利息减去计提的减值准备后的净额,并入短期投资或长期债权投资项目。2.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就是,企业应在期末对固定资产按照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计量,对可收回金额低於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3.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是指,企业应当在期末因技术陈旧、损坏、长期闲置等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於其账面价值的无形资产,应当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4.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是指,企业在建工程预计发生减值时,如长期停建并且预计在3年内不会重新开工的在建工程,也根据上述原则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可见,新增的四项计提,同样是遵循了谨慎性原则所做的会计处理,而且准备的计提也能较为真实公允的反映公司的财务经营状况。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计提

会计计提通俗易懂

126 评论(14)

丹凤眼女汉子

“计提”是 会计学 常用的一个词汇, 它是 “权责发生制原则”的一种体现。“权责发生制原则”要求 是哪个期间 的费用 就要由 哪个期间 承担,而不以 该费用 是否支付 货币资金 为条件。比如,8月份的工资,8月份 未发放,在 9月份 发放。 这笔费用 计入哪个 月份呢?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尽管8月份 未发放, 也要 计入 8月份,因为 它属于 8月份 应当承担的 费用。既然 8月份 未发放,又属于 8月份 承担, 那这笔 工资费用 就要在 8月份 “计提”出来。所谓 “计提”,就是 “计算提取”。 也就是 将“ 某费用 提前 计入某个会计期间” 的意思。那么,计提 工资的 分录 就是:借 :管理费用 (或还有 其他 科目)贷: 应付职工薪酬

201 评论(13)

冰箱在说话

通俗理解的话,两种跟你解释一下:一是还没有实际发生,但却为本期存在的,像计提工资,这个月的工资,这个月并不会发,但这个工资是本月发生的,根据权责发生制,所以要计提出来,形成本期的成本与费用。二是,这个科目最终的形成结果并不会表现在这个科目上,所以要计提出来,结转到别的科目去,比如计提折旧,这个月生产,机器确实是使用了,所以需要折旧,折旧最终是要反应到成本里面去的,所以要计提出来,然后结转到成本里的制造费用。工资计提:借管理费用—工资(写字楼、车间经理、主管)生产成本—直接人工(普工)制造费用—工资(车间班长、技术员、文员)贷应付职工薪酬次月支付:借应付职工薪酬贷现金银行存款折旧计提:借管理费用—折旧费制造费用—折旧费贷累计折旧本月结转: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贷制造费用—折旧费管理费用的工资和管理费用的折旧费,是在损益的管理费用里面,月末直接结转到借方的本年利润。

346 评论(15)

果冻爱之梦

一项费用支出,其受益期往往不是与支付时在同一个会计期间所以,有些费用支出是预付的,受益期在支付之后有些费用支出是累积起来支付的,受益期在支付之前在支付之前的,一般是按摊销方法,将该费用摊销到各受益期间的费用里去。 而款项支付在后的,就需要预先在各受益期先做费用,形成负债,最后累计支付,这种情况就是计提,例如:本月员工上班,应该放工资,但是一般在下月发放,也就是说,本月的工资是本月发生的费用,但实际支付却在下月所以将工资做进本月的操作就是计提

193 评论(11)

奔跑的流沙包

计提就是计算和提取。按规定的比率与规定的基数相乘计算提取,列入某科目。

有时候,费用已经发生,但还没有支付,这种情况下就要计提。例如企业的员工工资不是当月发,是下个月发,这种情况下,为了使财务报表真实的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就要计提。否则就虚增了利润。

计提时机发生在:

1、在权责发生制前提下,预先计入某些已经发生但未实际支付的费用。

2、根据制度规定,计算、提取有关的(留存、减值)准备。

3、预计某些应付账款。

4、其他符合会计制度的预计项目。

2001年初,在财政部最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中,企业要计提的会计准备从四项扩大到了八项。因此,过去的"四项计提"就将会被"八项计提"所取代。(这"八项计提"也将在上市公司2001年中期报告中反映出来。)

新增的四项计提包括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具体来讲包括如下,

1.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就是,企业在期末应按照委托贷款本金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计量,对可收回金额低於本金的差额,计提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在资产负债表上,委托贷款的本金和应收利息减去计提的减值准备后的净额,并入短期投资或长期债权投资项目。

2.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就是,企业应在期末对固定资产按照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计量,对可收回金额低於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3.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是指,企业应当在期末因技术陈旧、损坏、长期闲置等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於其账面价值的无形资产,应当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4.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是指,企业在建工程预计发生减值时,如长期停建并且预计在3年内不会重新开工的在建工程,也根据上述原则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可见,新增的四项计提,同样是遵循了谨慎性原则所做的会计处理,而且准备的计提也能较为真实公允的反映公司的财务经营状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计提

328 评论(15)

冬日红葉

简单点说就是按权益发生制,费用发生了,但是还没支付。

162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