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凉凉2779
1、白酒属于复合计税范畴白酒是消费税=84000*20%+7000*2000*0.00005=175002、委托加工黄酒的消费税=30*240=72003、小轿车消费税=250000*(1+25%)/(1-9%)*9%=30907该酒厂应纳消费税税额=17500+7200+30907=55607会计分录:借:应缴税费——应交消费税 贷:银行存款
红桃小K子
某酒厂2007年2月发生如下业务:(1)销售自产粮食白酒7000公斤,取得收入84000元(不含税),包装物计价500元;(2)委托加工黄酒30吨,发出材料成本10000元,加工费用8000元,受托企业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黄酒收回后直接销售。(3)本月进口小轿车一辆,气缸容量为2500毫升,到岸价折合人民币250000元,关税税率为25%。(4)要求:计算该酒厂应纳消费税税额,并作出关于消费税的会计处理。1、应纳消费税=(84000+500/1.17)*20%+7000*2*0.5=23885.47元。借:营业税金及附加23885.47贷: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23885.472、应纳消费税=30*240=7200元(从量计征)借:库存商品25200贷:委托加工物资18000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72003、假设到岸价格通过了海关的审查组成计税价格=250000*(1+25%)/(1-9%)=343406.59元应纳消费税=343406.59*9%=30906.59元,增值税=343406.59*17%=58379.12借:固定资产401785.71(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增值税)贷:银行存款401785.71拓展资料一、消费税1. 消费税(Consumption tax/Excise Duty)(特种货物及劳务税)是以消费品的流转额作为征税对象的各种税收的统称。是政府向消费品征收的税项,可从批发商或零售商征收。消费税是典型的间接税。消费税是1994年税制改革在流转税中新设置的一个税种。消费税实行价内税,只在应税消费品的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环节缴纳,在以后的批发、零售等环节,因为价款中已包含消费税,因此不用再缴纳消费税,税款最终由消费者承担。消费税的纳税人是我国境内生产、委托加工、零售和进口《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规定的应税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2. 消费税是以特定消费品为课税对象所征收的一种税,属于流转税的范畴。在对货物普遍征收增值税的基础上,选择部分消费品再征收一道消费税,目的是为了调节产品结构,引导消费方向,保证国家财政收入。二、基本特点1、消费税征税项目具有选择性。消费税以税法规定的特定产品为征税对象。即国家可以根据宏观产业政策和消费政策的要求,有目的地、有重点地选择一些消费品征收消费税,以适当地限制某些特殊消费品的消费需求,故可称为消费税税收调节具有特殊性;2、按不同的产品设计不同的税率,同一产品同等纳税;3、消费税是价内税,是价格的组成部分;4、消费税实行从价定率和从量定额以及从价从量复合计征三种方法征税;实行从价定率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销售额X适用税率实行从量定额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销售数量X单位税额5、消费税征收环节具有单一性;6、消费税税收负担转嫁性 最终都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Leven小万
(1)月初材料成本差异=98000-100000=-2000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月收入材料的成本差异)÷(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成本)×100%=(-2000+8000)/(100000+200000)=2%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180000*2%=3600本月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发出材料计划成本+发出材料负担材料成本差异=180000+3600=183600(2)1、第1年计提坏账准备:1000000*3‰=3000 借:资产减值损失 3000 贷:坏账准备 3000 2、第2年发生坏账损失 借:坏账准备 9000 贷:应收账款--甲单位 4000 贷:应收账款--乙单位 50003、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1200000,计提:1200000*3‰=3600,但由于第一年计提数3000元不够支付损失数9000元,因此,在第二年末时应补提第一年多损失的6000元,即,第二年末共计提9600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9600 贷:坏账准备 9600 4、已冲销的上年应收账款又收回 借:应收账款--甲单位 3000 贷:坏账准备 3000同时: 借:银行存款 3000 贷:应收账款 3000 第三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800000,800000*3‰-(3600+3000)=-4200 由于第3年收回已前冲销的坏账3000元,因此,年末坏账准备的贷方余额已经为6600元了,而当年按应收账款余额计算,只能将坏账准备贷方余额保持为2400元,因此,应将多计提的4200元冲回。借:坏账准备 4200 贷:资产减值损失 4200(3)(1)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 10000(2000000*0.005)贷:坏账准备 10000(2)2002年应收账款余额为2400000所以2002年末坏账准备计提数应为2400000*0.005=12000因为以前计提使坏账准备贷方余额为10000所以2002年末在计提2000元即可,所以2002年末分录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 2000贷:坏账准备 2000(3)借:坏账准备 15000贷:应收账款 15000(4)因为2003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22000000,所以到2003年末应收账款应计提即坏账准备贷方余额为22000000*0.005=110000,而在2003年末之前应收账款为15000(借方)-10000(贷方)-2000(贷方)=3000(借方)而根据2003年末应收账款余额要求2003年末应计提110000元坏账准备,所以2003年末在计提110000+3000=113000元即可,所以分录为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 113000贷:坏账准备 113000(5)借:应收账款 10000贷:坏账准备 10000借:银行存款 10000贷:应收账款 10000(6)2004年末应计提坏账准备2500000*0.005=125002004年末前应收账款坏账准备为贷方110000+10000=120000,所以2004年末应冲回计提坏账准备120000-12500=107500,所以分录为借:坏账准备 107500贷: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 107500(4)1、原材料月初余额40000,则计划成本下的数量是 40000/10=4000公斤 实际成本=原材料借方+材料成本差异借方=40000+500=40500元 ,材料成本差异借方表示超支,贷方表示节约。所以实际单价=40500/4000=10.125元/公斤 2、4月5日 发出材料100公斤,则计划成本下发出货物金额=100*10=1000元 发出材料成本差异(10.125-10)*100=12.5元借:委托加工物资 1012.5贷:原材料 1000材料成本差异 12.53、购买甲材料实际单价=61000/6000=10.167元/公斤 计划成本下总金额=6000*10=60000元。则因为材料未到,记到材料采购中借:材料采购 61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10370贷:银行存款 713704、验收入库的时候,发现短缺,那实际单位就会提高,因为数量少了。所以,实际单价=61000/(6000-20)=10.201.则计入材料成本差异的金额为(10.201-10)*5980=1201.98 计入原材料的金额=5980*10=59800 有些小数点,你可以佘略借:原材料 59800材料成本差异 1200贷:材料采购 610005、当月材料成本差异率=(当月月初材料成本差异+当月入库材料成本差异)/(当月月初材料计划成本+当月入库材料计划材料成本)=(500+1700)/(40000+59800)*100%=2%本月发出材料应付担的成本差异=本月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5000*2%=100借:生产成本 100贷:材料成本差异 100这里借方,看实际情况决定,有管理费用,制造费用等,看领用原材料的部门和比例分配。我为了简便,只记了一个科目。本月月末库存材料实际成本=本月月末库存材料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月末结存=(40000-1000+59800)+(500-12.5+1200-100)=98800+1587.5=100387.5(5)借:委托加工物资50000贷:原材料50000借:委托加工物资22000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进项3740贷:银行存款25740借:委托加工物资8000贷:银行存款8000借:原材料80000贷:委托加工物资80000(7)2010.1.2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000应收利息 40贷:银行存款 1012.77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27.23A公司2010年1月2日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成本=992.77+20-40=972.772010.1.5,收到之前的股利借:银行存款 40贷:应收利息 402010.12.31期初摊余成本=992.77+20-40=972.77应确认的投资收益=972.77X5%=486385(元)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48.6385-40=8.6385(元)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8.6385应收利息 40贷:投资收益 48.63852011.1.5借:银行存款 40贷:应收利息 402011年12月31日摊余成本=972.77+8.6385=981.4085(元)应确认的投资收益=981.4085*5%=49.0704(元)借:应收利息 40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9.07042012年1月5日借:银行存款 40贷:应收利息 402012年12月31日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27.23-8.6385-9.0704=9.5211投资收益=(972.7700+8.6385+9.0704)*5%=49.5239借:应收利息 40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9.5211贷:投资收益 4.952112013年1月1日借:银行存款 1040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000应收利息 40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