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卡7031
您好,此题解题思路如下:首先,计算14年末摊余成本。13年末摊余成本:1000+[1000*10%(实际确认的投资收益)-59(应收利息)](利息调整额)=1041万元14年末摊余成本:1041+1041*10%-59=1086万元(此题保留到整数位,尾数省略)因为提前收回部分本金,摊余成本改变,因为会计上不改变实际利率,故需要调整现有的账面余额,而余额以未来收回的现金流现值确认。(此题均保留到小数位)15年末收回[625+59(15年整年利息)]/(1+10%)+30(本金剩一半,利息减半)/(1+10)^2+(625+30)/(1+10)^3=1139万元1086和1139之间的差额53万元,就是需要调增的债权投资账面价值。
谦谦妈妈2015
您好,根据新金融工具准则,金融工具由以前的四分类调整为三分类。其中债权投资核算的是是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不以出售该金融资产为目的的金融资产,类似于旧金融资产中的持有至到期投资,故以摊余成本进行会计处理。
借:债权投资——成本(面值)
债权投资——应计利息(或“应收利息”)
债权投资——利息调整(或在贷方)
贷:银行存款(实际支付款项)
2.债权投资的后续计量
企业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对债权投资进行后续计量。
①应收利息=面值×票面利率、
②投资收益=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③利息调整摊销=①-②(挤)
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应当以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确定:
(一)扣除已偿还的本金。(二)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三)扣除累计计提的损失准备(仅适用于金融资产)。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收回的本金-(收到的利息-投资收益)-减值损失
期末计息并摊销利息调整:
借:应收利息(或债权投资——应计利息)
贷:投资收益(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债权投资——利息调整(或在借方)
债券持有至到期,收回本金及利息:
借:银行存款
债权投资减值准备(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贷:债权投资——成本
——利息调整(或借记)(计算)
应收利息或债权投资——应计利息
投资收益(最后挤出来)
对于金融资产的运用,收益和损益一般都是通过“投资收益”进行核算。您说的“利息收入”应该是“财务费用”的下级科目,我们一般在以下两种情况在涉及摊余成本计量时运用到”财务费用“:
月球的球球
1、手续费不同
旧四类类金融资产中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手续费是要借记收益的,而其他新三类是计入初始计量金额的。
2、计入成本不同。
旧四类金融资产在买入时买价中包含的应收股利都不计入成本,而是借记应收股利。
新三类金融资产需要计入成本。
3、减值准备不同。
旧四类交易性金融资产是不提减值准备的。
新三类交易性金融资产需要提减值准备。
4、账面价值不同。
旧四类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价值等于账面余额。
新三类金融资产账面价值等于账面余额减去已经提的减值准备。
扩展资料
在1993年最新公布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中,从统计目的出发对金融资产作了以下分类:
⑴货币黄金和特别提款权;
⑵通货和存款;
⑶股票以外的证券(包括金融衍生工具);
⑷贷款;
⑸股票和其他权益;
⑹保险专门准备金;
⑺其他应收/应付帐款。
SNA中的金融资产;实际是按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资产负债表记录的这些统计对象所有金融资产和负债。
对每一部门来说,资产负债表显示的是该部门为筹集资金发生的金融负债和该部门已经获得的金融资产,它提供了有关一个部门金融手段运用程度及该部门在债权、债务关系中所处地位的双重关系。
主要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项、股权投资、债券投资和衍生金融资产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金融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