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51

新月之垣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假设的意义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他们的快乐

已采纳

1.会计主体假设,是指会计人员面对变化不定的社会经济环境所做出的一些合理推论(亦称环境假设),是收集,加工处理会计信息所需依据的基础观念. 2.会计主体假设的意义在于:经营上或经济上具有独立性或相对独立性的单位.如果是盈利性经济组织,就是一个企业;如果是非盈利性的单位,就是一个事业、机关、团体单位.会计主体假设把会计处理的数据和提供的信息,严格地限制在这一特定的空间范围,而不是漫无边际的,同时也从根本上确认了会计信息系统立足于微观,主要为微观经济服务的属性.

会计假设的意义

228 评论(15)

桐叶封弟

同学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会计假设:又称“会计假定”或“环境假设”。它是指会计人员面对变化不定的社会环境做出的合理推论,是会计核算的前提条件依据这些假收集和加工出来的会计信息,就可以满足会计报表使用者制定经济决策的需要。会计假设包括了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货币计量假设。

希望高顿网校的回答能帮助您解决问题,更多的USCPA相关问题欢迎提交给高顿企业知道。

高顿祝您生活愉快!

125 评论(8)

苏州小熊

会计假设是指在特定的经济环境中,根据以往的会计的实践和理论,对会计领域中尚未肯定的事项所作出的合乎情理的假说和设想。包括: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分期假设和货币计量假设。

223 评论(8)

会舞蹈的兔子

看到好文章,想保存怎么办!下载APP会计核算的四大假设及其意义suweikushuc阅11346转482010-11-26 分享收藏会计核算的四大假设及其意义问题现象: 会计作为一门学科、一种手段,我们都知道其有四大假设,那么这四大假设的内容分别是什么,有什么意义呢解决方案: 会计基本假设包括四个内容: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1、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立场和空间范围。会计人员应站在企业立场反映企业的资金运动,而不是站在所有者立场反映所有者的资金运动。一定要将企业资金和所有者资金区分开,会计主体就界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2、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出现破产现象,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在现实中,实际上根本无法准确预计未来,所以会计上提出了这样一个假设。比如将固定资产购入后,预计使用年限20年,企业无法保证今后的20年不会出现破产清算的情况,所以假设持续经营。 3、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活动期间划分为若干个首尾相接,间距相等的会计期间,通常情况下,会计分期是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例如,2007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在我国的会计实务中,会计年度是指1月1日至12月31日。在会计核算中的具体表现:权责发生制、待摊和预提、应收应付的做法都是基于会计分期假设。4、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 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其他计量单位包括劳动量度、实物量度等。会计核算的四大假设及其意义问题现象: 会计作为一门学科、一种手段,我们都知道其有四大假设,那么这四大假设的内容分别是什么,有什么意义呢解决方案: 会计基本假设包括四个内容: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1、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立场和空间范围。会计人员应站在企业立场反映企业的资金运动,而不是站在所有者立场反映所有者的资金运动。一定要将企业资金和所有者资金区分开,会计主体就界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2、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出现破产现象,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在现实中,实际上根本无法准确预计未来,所以会计上提出了这样一个假设。比如将固定资产购入后,预计使用年限20年,企业无法保证今后的20年不会出现破产清算的情况,所以假设持续经营。 3、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活动期间划分为若干个首尾相接,间距相等的会计期间,通常情况下,会计分期是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例如,2007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在我国的会计实务中,会计年度是指1月1日至12月31日。在会计核算中的具体表现:权责发生制、待摊和预提、应收应付的做法都是基于会计分期假设。4、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 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其他计量单位包括劳动量度、实物量度等。会计核算的四大假设及其意义问题现象: 会计作为一门学科、一种手段,我们都知道其有四大假设,那么这四大假设的内容分别是什么,有什么意义呢解决方案: 会计基本假设包括四个内容: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1、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立场和空间范围。会计人员应站在企业立场反映企业的资金运动,而不是站在所有者立场反映所有者的资金运动。一定要将企业资金和所有者资金区分开,会计主体就界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2、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出现破产现象,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在现实中,实际上根本无法准确预计未来,所以会计上提出了这样一个假设。比如将固定资产购入后,预计使用年限20年,企业无法保证今后的20年不会出现破产清算的情况,所以假设持续经营。 3、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活动期间划分为若干个首尾相接,间距相等的会计期间,通常情况下,会计分期是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例如,2007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在我国的会计实务中,会计年度是指1月1日至12月31日。在会计核算中的具体表现:权责发生制、待摊和预提、应收应付的做法都是基于会计分期假设。4、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 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其他计量单位包括劳动量度、实物量度等。

286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