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大中华
税金及附加是指企业经营活动应负担的相关税费,包括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资源税、环境保护税、土地增值税(注意)、房产税、车船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耕地占用税、契税、车辆购置税等。计提附加税的会计分录:借:税金及附加贷:应交税费—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应交教育费附加—应交地方教育附加实际缴纳时:借:应交税费—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应交教育费附加—应交地方教育附加贷:银行存款期末结转到本年利润借:本年利润贷:税金及附加销售应税消费品企业销售应税消费品应交的消费税,应借记“税金及附加”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科目。城市维护建设税(1)企业按规定计算出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借:税金及附加等贷:应交税费——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2)实际上交时借:应交税费——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贷:银行存款附加税,正税的对称,指随正税按照一定比例征收的税,以正税的存在和征收为前提和依据。如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是以增值税和消费税的税额作为计税依据的。城市维护建设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增值税+消费税)*适用税率税率按纳税人所在地分别规定为:市区7%,县城和镇5%,乡村1%。大中型工矿企业所在地不在城市市区、县城、建制镇的,税率为1%。教育费附加=(增值税+消费税)×3%、地方教育附加=(增值税+消费税)×2%。注意:印花税无需计提,到时候直接支付。
爱吃甜的小马
企业所得税一般都是季末计提,次月15日前申报缴纳,年底结转:1、计提时:借:所得税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2、上缴时: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贷:银行存款3、结转时:借:本年利润贷:所得税
香蕉君诶嘿嘿
一、补计提上年度企业所得税会计分录:
1、补计提时,账务处理如下: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应交税费——企业所得税
2、结转时,会计分录如下:
借:未分配利润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3、支付企业所得税时,账务处理如下:
借:应交税费——企业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二、年底所得税计提与结转会计的分录:
1、年末计提时,会计分录如下: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2、年末结转时:
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费用
3、次年1月上缴时:
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扩展资料:
企业所得税:
1、企业所得税是对我国境内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的生产经营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
2、企业所得税征税对象:企业的生产、企业所得税经营所得、其他所得。
3、企业所得税其他所得指的是利息、股息、转让各类资产收益和租金。
4、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的比例税率,而非居民企业是20%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企业所得税
Rabbit公主
计提附加税的会计分录是:借: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城建税 应交税费-教育费附加 应交税费-地方教育费附加计提时: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贷: 应交税金-城建税 应交税金-教育附加应交税金-地方教育附加缴纳时:借: 应交税金-城建税 应交税金-教育附加应交税金-地方教育附加贷:银行存款
淡淡默默淡淡
计提附加税的会计分录是:借:税金及附加贷:应交税费-城建税应交税费-教育费附加应交税费-地方教育费附加计提时: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贷: 应交税金-城建税应交税金-教育附加应交税金-地方教育附加缴纳时:借: 应交税金-城建税应交税金-教育附加应交税金-地方教育附加贷:银行存款拓展资料:会计分录亦称“记账公式”。简称“分录”。它根据复式记账原理的要求,对每笔经济业务列出相对应的双方账户及其金额的一种记录。在登记账户前,通过记账凭证编制会计分录,能够清楚地反映经济业务的归类情况,有利于保证账户记录的正确和便于事后检查。每项会计分录主要包括记账符号,有关账户名称、摘要和金额。会计分录分为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简单分录也称“单项分录”。是指以一个账户的借方和另一个账户的贷方相对应的会计分录。复合分录亦称“多项分录”。是指以一个账户的借方与几个账户的贷方,或者以一个账户的贷方与几个账户的借方相对应的会计分录。会计分录在实际工作中,是通过填制记账凭证来实现的,它是保证会计记录正确可靠的重要环节。会计核算中,不论发生什么样的经济业务,都需要在登记账户以前,按照记账规则,通过填制记账凭证来确定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以便正确地进行账户记录和事后检查。会计分录有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
摆脱拖延症
借:生产成本-某种产品
贷:财务费用
企业应设置财务费用科目,本科目核算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筹资费用,为购建或生产满足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发生的应予资本化的借款费用,在在建工程,制造费用等科目核算。
企业发生的应冲减财务费用的利息收入、汇兑损益、现金折扣,借记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每张凭证都有相应的会计分录,有了会计分录就会有会计科目,收入或者支出的明细来判定该用什么科目,有些科目容易混淆视听,例如应收预付,应付预收,只有真正理解每个科目所含的意思才能做对每笔分录。
每张发票上都会有相对应的金额,有些时候一个不小心就会看错小数点,从而导致金额对不上,所以做完账之后要先对科目余额表,一般纳税人要看进项与销项是否与国税上面的数据对起来了 在看银行存款的余额与银行明细账余额是否一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分录
老猫啊老猫
补计提上年度企业所得税会计分录:1、补计提时,账务处理如下: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应交税费——企业所得税2、结转时,会计分录如下:借:未分配利润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3、支付企业所得税时,账务处理如下:借:应交税费——企业所得税贷:银行存款应答时间:2021-01-28,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杜拉拉candy
通俗理解的话,两种跟你解释一下:一是还没有实际发生,但却为本期存在的,像计提工资,这个月的工资,这个月并不会发,但这个工资是本月发生的,根据权责发生制,所以要计提出来,形成本期的成本与费用。二是,这个科目最终的形成结果并不会表现在这个科目上,所以要计提出来,结转到别的科目去,比如计提折旧,这个月生产,机器确实是使用了,所以需要折旧,折旧最终是要反应到成本里面去的,所以要计提出来,然后结转到成本里的制造费用。工资计提:借 管理费用—工资(写字楼、车间经理、主管) 生产成本—直接人工(普工) 制造费用—工资(车间班长、技术员、文员) 贷 应付职工薪酬次月支付:借 应付职工薪酬 贷 现金 银行存款折旧计提:借 管理费用—折旧费 制造费用—折旧费 贷 累计折旧本月结转:借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贷 制造费用—折旧费管理费用的工资和管理费用的折旧费,是在损益的管理费用里面,月末直接结转到借方的本年利润。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