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59

shuijing217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假设4个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龇everything

已采纳

1、会计主体假设。会计上假设企业法是一个独立的实体,会计关注的中心是企业而不是业主、合伙人。会计主体假设产生的原因在于恰当地维护业主投入到企业的资本的需要。 2、持续经营假设。即假定每一个企业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为会面临破产和清算,因而它所拥有的资产将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被耗用或出售,它所承担的债务,也将在同样的过程中被偿还。若企业不能持续经营,就需要放弃这一假设,在清算假设下形成破产或重组的会计程序。 3、会计分期假设。这一假设规定了会计对象的时间界限,将企业连续不断不经营活动分割为若干较短时期,以及提供会计信息,是正确计算收、费用和损益的前提。 4、货币计量假设。这一假设规定了会计的计量手段,指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及其成果可以通过货币反映。它暗示含了两层意思,即币种的唯一性和币值的不变性。

会计假设4个

203 评论(8)

WeiXin呵呵呵

会计主体的作用:所谓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组织。通俗的说就是你现在正在某个单位做会计工作,这个单位就是所谓会计主体。会计主体这个前提非常重要,在会计实务中它界定了会计核算和监督的空间范围:因为有的会计业务,如你单位赊销给某公司的产品,对会计主体来讲是债权。如果对于购货单位来讲,就变成债务了。持续经营的意义:它可使会计原则建立在非清算基础之上,从而为解决很多常见的资产计价和收益确认问题提供了基础。会计分期的意义:界定了会计信息的时间段落,为权责发生制、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等会计原则奠定了理论与实务的基础。货币计量假设:这一假设规定了会计的计量手段,指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及其成果可以通过货币反映。它暗示含了两层意思,即币种的唯一性和币值的不变性。

94 评论(14)

天道酬勤1212

1、主体假设2、持续经营假设3、分期假设4、货币计量假设

141 评论(14)

陈家小鱼儿

1、会计主体假设。会计上假设企业法人是一个独立的实体,会计关注的中心是企业而不是业主、合伙人。会计主体假设产生的原因在于恰当地维护业主投入到企业的资本的需要。 2、持续经营假设。即假定每一个企业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不会面临破产和清算,因而它所拥有的资产将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被耗用或出售,它所承担的债务,也将在同样的过程中被偿还。若企业不能持续经营,就需要放弃这一假设,在清算假设下形成破产或重组的会计程序。 3、会计分期假设。这一假设规定了会计对象的时间界限,将企业连续不断的经营活动分割为若干较短时期,以便提供会计信息,是正确计算收入、费用和损益的前提。 4、货币计量假设。这一假设规定了会计的计量手段,指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及其成果可以通过货币反映。它暗示含了两层意思,即币种的唯一性和币值的不变性。 5、权责发生制假设。将权责发生制放到假设的层次突出了权责发生制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的地位。以权利或责任是否发生为依据来判定、安排经济业务是否进入会计信息系统以及进入会计信息系统后的位置,它高于其他的会计确认原则。

352 评论(9)

孤星泪新民

会计假设,又称“会计假定”或“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指会计人员对尚未确切认识或无法正面论证的经济事务和会计现象,根据客观的正常情况或趋势所作出的合乎事理的推断,是日常会计处理应当具备的前提条件。其目的是为了保证会计资料的有用性、可靠性和合理性。它是对会计核算所作的一种限定,这种限定并不是凭空的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会计所处的客观经济环境基础之上的。会计假设是会计理论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会计核算的前提条件。 会计假设包括: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和货币计量假设四项。 :好像数学中的公理一样,不用证明,而可直接拿过来运用。会计一定要有一个空间,那就是会计主体,也就是特有的工作单位,没有工作单位怎能谈上会计工作,这是我们讲会计的第一个基本前提(即会计假设)。在市场经济下,企业有倒闭的可能,如果企业倒闭了,我们的会计工作就不能延续下去,所以又要假定持续经营的会计前提。持续经营是一条无限制的直线,会计要进行核算工作,无限制的直线会计的核算就难于开展,因此又假设了会计分期的前提,有了会计分期,会计核算工作可以按期进行。企业内的计量单位很多,而会计是用数据来反映企业的信息,没有一个明确规定的计量标准,会计就不能反映企业的信息,所以又假设了货币计量的前提。有了这四个基本前提(会计假设)会计工作就能顺利地开展。 以上,仅供参考!

151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