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50

babyfaceonlyme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公司会计的收入包括哪些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墨亦成诗

已采纳

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收入包括的会计科目: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公司会计的收入包括哪些

271 评论(12)

口秋口秋

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290 评论(12)

六月的橙子

企业收入来源具体有:销售货物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转让财产收入,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以及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接受捐赠收入、其他收入。企业取得收入的货币形式,包括现金、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及债务的豁免等。拓展资料:净收入和营业收入有何区别?1、性质不同:净收入是扣除业务成本、税款及其他开支以后的个人或公司行号的所得或收入余额。营业收入是从事主营业务或其他业务所取得的收入。2、计算公式不同:净收入公式是日每万份基金净收益=(当日基金净收益/当日基金份额总额)*10000。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3、意义不同:营业收入是企业补偿生产经营耗费的资金来源。净收入则不是。按收入总额核定应纳税所得额的收入总额如何填写?按收入总额核定征收应纳税所得额是收入×应税所得率×税率,不允许减除成本费用。收入就是每个月申报的增值税销售收入与营业税营业收入的合计政策依据:国税发〔2008〕30号《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办法》(试行)采用应税所得率方式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应纳所得税额计算公式如下:_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应纳税所得额=应税收入额×应税所得率或:应纳税所得额=成本(费用)支出额/(1-应税所得率)×应税所得率营业净收入=总收入-总支出?这个总收入和总支出怎么算?最简单的就是总收入-总支出=营业净收入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根据我国规定,企业的利润一般分为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三个部分.1.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支净额2.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投资净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资产减值损失3.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净利润是企业当期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费用以后的余额,即企业的税后利润。

229 评论(15)

青藤6970

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营业外收入”科目包括:1、接受捐赠收益;2、汇兑收益;3、固定资产盘盈收益;4、盘盈存货实现的收益。

292 评论(15)

随风思恋

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收入包括的会计科目: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收入”会计要素定义:一、“收入”会计要素定义: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二、《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原则”规定了收入的定义如上所述。根据收入的定义,收入具有以下特征:1、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日常活动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例如工业企业销售产品、销售材料;商业企业销售商品;安装公司提供安装服务等均属于企业的日常活动。明确界定日常活动是为了将收入与利得相区分,日常活动是确认收入的重要判断标准,凡是日常活动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应当确认为收入,反之,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入不能确认为收入,而应当计入利得。比如,处置固定资产属于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净利益就不应确认为收入,而应当确认为利得。再如,无形资产出租所取得的租金收入属于日常活动所形成的,应当确认为收入,但是处置无形资产属于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净利益,不应当确认为收入,而应当确认为利得。2、收入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应当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不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经济利益的流入不符合收入的定义,不应确认为收入。例如,企业向银行借入款项,尽管也导致了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但该流入并不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而使企业承担了一项现时义务,不应将其确认为收入,应当确认一项负债。

323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