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ncent'sir
(1)①借:资产减值损失 10000000 贷:贷款损失准备 10000000 ②借:贷款-已减值 10000000 贷:贷款-本金 10000000此处我不明白的是既然已经计提了减值损失了,为何还要做多第②步,这样子不是重复计算了损失了么?答:没有重复计算,第二步是从贷款到贷款,只不过是从正常的贷款转到已减值的贷款,方便管理第二个我不会解释,当年学的时候就和企业会计不一样
冬眠的羽毛
应收账款: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存货: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贷:存货跌价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投资性房地产: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应收账款和存货在计提减值后,在以后可以转回已计提的跌价准备;其他的则不可以转回
PolarBella
一般计提时会计分录如下:
1.借:资产减值损失
2贷:坏账准备
3.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4.存货跌价准备
5.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6.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7.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8.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9.委托贷款减值准备
10.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11.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所谓资产减值准备是指由于固定资产市价持续下跌,或技术陈旧、损坏、长期闲置等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应当将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可收回金额是指资产的销售净价与预期从固定资产的持续使用和使用寿命结束时的处置中形成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中的较高者.
账面价值指固定资产原值扣减已提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后的净额.
资产减值准备应当作为固定资产净值的减项反映.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账务计算方式:
(1)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企业应当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资产的账面价值是资产成本扣减累计折旧和累计减值准备后的金额.
(2)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这个规定主要是为了防止企业以此作为盈余管理的手段.
扩展资料:
所谓资产减值准备是指由于固定资产市价持续下跌,或技术陈旧、损坏、长期闲置等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应当将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减值准备金额。
《企业会计制度》第五十六条规定:“企业应当在期末对固定资产逐项进行检查,如果由于市价持续下跌,或技术陈旧、损坏、长期闲置等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应当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可收回金额是指资产的销售净价与预期从固定资产的持续使用和使用寿命结束时的处置中形成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中的较高者。
账面价值指固定资产原值扣减已提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后的净额。
资产减值准备应当作为固定资产净值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资产减值准备
别针换别墅嘞
综述:
1、借:资产减值损失60000;贷:坏账准备60000。
2、借:资产减值损失20000;贷:坏账准备20000。
3、借:坏账准备7000;贷:应收账款7000。
4、借:资产减值损失27000;贷:坏账准备27000。
5、借:应收账款5000;贷:坏账准备5000。借:银行存款5000;贷:应收账款5000。
6、借:坏账准备33000;贷:资产减值损失33000。
应收账款减值的会计分录,借:信用减值损失(资产减值准备),贷:坏账准备。
信用减值损失是企业因购货人拒付、破产、死亡等原因无法收回,而遭受的损失。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2017年)应用指南,金融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预期信用损失应通过“信用减值损失”科目核算。
因此,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2017年)后,其发生的坏账准备应通过“信用减值损失”科目核算,不再通过“资产减值损失”科目核算。
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计算金融工具预期信用损失。如果该预期信用损失大于该工具当前减值准备的账面金额,企业应当将其差额确认为减值损失,借记“信用减值损失”科目,根据金融工具的种类,贷记 “坏账准备”等科目。
太阳的路
1、借:资产减值损失60000贷:坏账准备600002、借:资产减值损失20000贷:坏账准备200003.借:坏账准备7000贷:应收账款70004、借:资产减值损失27000贷:坏账准备270005.借:应收账款5000贷:坏账准备5000借:银行存款5000贷:应收账款50006、借:坏账准备33000贷:资产减值损失33000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