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吸烟的肺
谨慎性原则是在保守主义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不能将其完全等同于保守主义。因为保守主义的信条是:确认一切可能的损失,但避免预计任何可能的收益。算足可能的损失,无视可能的收益。其极端是一贯地、蓄意地、一概地多计费用和损失,少计资产和利润。甚至建立秘密准备,人为操纵利润。造成信息误导。
我想我是海啊
谨慎性要求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做到谨慎,不夸大企业资产是对的。谨慎性也称稳健性或审慎性,是指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保持必要的谨慎,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拓展资料谨慎性原则;谨慎性原则是指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是指某些经济业务有几种不同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可供选择时,在不影响合理选择的前提下,应当尽可能选用对所有者权益产生影响最小的方法和程序进行会计处理,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即所谓“宁可预计可能的损失,不可预计可能的收益”。谨慎性优缺点;(优点);1.有利于进一步挤去资产和利润中的水分,能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的会计信息;2.有利于做出准确的经营决策;3.有利于保护债权人和小股东的利益;4.有利于企业近期少交所得税,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5.有利于对其他基本会计原则的适应性进行修正。(缺点);1.确认与计量难度较大。2.计提被滥用。3.对减值准备的再确认缺乏权威性。4.有的资产按历史成本计价,有的资产按市价计价,缺乏一致性。谨慎性是传统会计中一项历史久远、影响深远但又颇具争议的计量原则。我国自1993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首次引入了谨慎性原则,在2001年新的《企业会计制度》中这一原则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许多体现谨慎性原则的会计处理方法被引进,它对会计实务的影响也日渐凸现,但我国对谨慎性原则的研究大多处于解释运用表层面,本文试图深入分析谨慎性原则的内涵、起源和经济影响,以丰富我们对谨慎性原则的认识。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