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52

南瓜囡囡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初级会计原材料实际成本法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幸福的小猫zz

已采纳

提示1只是提示你在实务处理中还有这种计算方法。采用"期初材料成本差异率"计算的方法。实际题目按常规的公式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成本差异+本月收入材料成本差异)/(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初级会计原材料实际成本法

110 评论(11)

海的晨宝贝

两者都是成本的一种表现方式。计划是为了会计会计可算得方便按经验或实际计划的好的生产成本。而实际就是在实际中的成本。计划成本可能高于等于或小于实际成本。

239 评论(10)

nixiaoyanzz

写法如下:

1、采购时,按实际成本付款,计入“材料采购”账户借方;

2、验收入库时,按计划成本计入“原材料”账户借方,“材料采购”账户贷方;

3、期末结转,验收入库材料形成的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计入“材料成本差异”的借方,节约差计入“材料成本差异”的贷方;

4、平时发出材料时,一律用计划成本;

5、期末,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差异额。

注意事项

1、生产经营领用材料,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2、采用实际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的,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个别认定法计算确定。

326 评论(13)

lavender522

这三个科目都是和材料有关的。区别在于:材料采购仅用于原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的时候,在途物资是指还在运输途中或是尚未入库的原材料。

153 评论(9)

我是朱珠宝宝0

实际成本法和计划成本法的区别:

一、实际成本核算法

1、概念.材料采用实际成本核算时,材料的收发及结存,无论总分类核算还是明细分类核算,均按照实际成本计价。

2、使用的会计科目有"原材料"、"在途物资"等,"原材料"科目的借方、贷方及余额均以实际成本计价,需要采用选定的方法对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进行计算,但不存在成本差异的计算与结转问题。

3、采用实际成本核算,日常反映不出材料成本是节约还是超支,从而不能反映和考核物资采购业务的经营成果,因此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材料收发业务较少的企业。

二、计划成本核算法

1、概念.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时,材料的收发及结存,无论总分类核算还是明细分类核算,均按照计划成本计价。

2、使用的会计科目有"原材料"、"材料采购"、"材料成本差异"等.材料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通过"材料成本差异"科目核算.月末,计算本月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并进行分摊,根据领用材料的用途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者当期损益,从而将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3、日常核算比较简单,可以反映材料成本是节约还是超支,从而反映和考核物资采购业务的经营成果.但期末需要进行成本差异的计算与结转.适用于材料收发业务较多并且计划成本资料较为健全、准确的企业。

这2种方法,是中小企业和大型企业选择的2种不同的购入原材料的入账方法。

扩展资料:

实际成本法和计划成本法的优缺点

实际成本法适用于购货不多的中小企业。因为是按购货金额直接计入帐户,所以可以直接的反应每一次进货的金额。缺点是工作量太大,不适合大型企业。

计划成本法适用于购货很多并且很杂乱的大型企业。因为是根据预先定下的金额计入帐户的,和实际购入的批次、质量、价格波动无关,所以入账很简单。缺点是不能直接反应实际数值,不适合小型企业。那个“材料成本差异”就是计算计划成本法里面因为预先定价和实际价格的差异而造成的不同。因为入账的时候是用计划成本,所以这东东简单的来说就是把计划成本(贷方的材料采购)加上或者减去一个差额(材料成本差异),使得计划成本等于实际成本(借方的材料采购)。

计划成本大于实际成本,称之为节约。

借:材料采购,贷:材料成本差异。

计划成本小于实际成本,称之为超支。

借:材料成本差异,贷:材料采购。补充:材料采购科目和其他资产类科目不同,并非借加贷减,而是借方反应实际成本,贷方反应计划成本。和加减无关。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实际成本法和计划成本法

186 评论(8)

西风华诞

那是计划经济时候用的。特别是在月底材料还没有到仓库时候用的,但是课本上就是这样麻烦。原材料才是我们现在用的,就是入库了课本上的就是购料时,先借材料采购贷银行存款,发票到了入库时:借原材料贷材料采购。在途物资,就是说发票已到货物未到时,借在途物资贷银行你仔细看看书。

95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