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86

阿优米酱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小蝌蚪初级会计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mini灵灵

已采纳

小蝌蚪在水里生长的时候是靠腮在水中呼吸的,你捞出来它生长没到变成青蛙靠鼻子呼吸,它暴露在空气中会因为缺氧而死掉,所以说不能从水中捞出来。

小蝌蚪初级会计

133 评论(14)

yechenchao77

养个小蝌蚪不就行了!

360 评论(9)

小马哥686

1、蝌蚪的初级阶段,早期的小蝌蚪,体呈圆形或椭圆形,外形似鱼,尾巴长而扁。

2、长出小小的后脚,末端分化出5趾,大体形状没有变化,眼神可以更灵动,整体形状稍有增大。由于口内尚未出现孔道,不能摄取食物。

以后眼与鼻孔相继出现;头下有吸盘,可用来吸附在水草上。头两侧具有外鳃,有呼吸功能。内有分节尾肌,肌节的上下方有薄膜状的上下尾鳍,能帮助蝌蚪在水中游泳。

3、后脚逐渐伸长,有青蛙后肢的基本形态,尾巴变得更加细长。

4、长出一侧前肢,分化出5趾,嘴巴稍有突出,逐渐能分辨头部和身体,尾巴更细,但整体形态增大。

5、最后四肢全部发育完成,眼睛突出,嘴巴增大,尾巴可带可不带,这时就可以称为青蛙了。

化石记录

尽管蝌蚪的身体柔软不易保存,仍然有发现上中新世的蝌蚪化石,其长度达10厘米(3.9英寸)它们以生物膜的形态保存了下来,并留有硬质的下颚和骨头。

西班牙利夫罗斯发现的蝌蚪化石还保存有碳酸钙形式的脑壳、磷酸钙的神经索,肠子里还有岩石碎屑。

328 评论(15)

cat20121028

小蝌蚪在变成青蛙之前,我们是不能把他从水里面捞起来的,因为小蝌蚪是用鳃呼吸的,离开水小蝌蚪就会死。早期的小蝌蚪,体呈圆形或椭圆形,外形似鱼,具有侧线器官。由于口内尚未出现孔道,不能摄取食物;以后眼与鼻孔相继出现;头下有吸盘,可用来吸附在水草上。头两侧具有外鳃,有呼吸功能。小蝌蚪像一个会游泳的逗号。大大的脑袋乌黑发亮,圆脑袋两侧各有一个圆圆的小黑点,这就是小蝌蚪的眼睛。蝌蚪脑袋前面鼓出一张扁圆的小嘴,一张一合。蛙和蟾蜍的水生幼体。与蝾螈幼体相比,其体短、卵形、尾宽、口小、无外鳃。内鳃被鳃盖覆盖。体色较浅、身体略呈圆形、尾巴长、口长在头部前端的是青蛙的蝌蚪。身体呈黑色而尾巴较浅、体形呈椭圆形、尾巴短、口在头部前端腹面的则是蟾蜍的蝌蚪。脑袋后面长有一条长长的、扁扁的小尾巴,尾巴中间有一条黑色的细细的主脉,主脉上又分出十几根更细的小脉茎,连成一片透明的、浅灰色的薄翼,像网带一样在水中飘动。 蟾蜍的蝌蚪呈黑色,口在头的前端腹面上,青蛙的蝌蚪体色较浅,口在头的前端。蟾蜍的蝌蚪比青蛙的个头小。密集成刚孵化出来的蝌蚪,身体呈纺锤形,无四肢、口和内鳃,生有侧扁的长尾,头部两侧生有分枝的外鳃,吸附在水草上,靠体内残存的卵黄供给营养。以群居为主。当蝌蚪成熟了,它们开始脱变,渐渐长出四肢,然后(对于蛙和蟾蜍)则透过细胞凋亡(控制细胞死亡)逐渐退化了它们的尾巴。群的是蟾蜍的蝌蚪,较为分散的大都是青蛙的蝌蚪。脑袋后面长有一条长长的、扁扁的小尾巴,尾巴中间有一条黑色的细细的主脉,主脉上又分出十几根更细的小脉茎,连成一片透明的、浅灰色的薄翼,像网带一样在水中飘动。

229 评论(11)

小巴布2016

小蝌蚪的资料:

蝌蚪是蛙和蟾蜍的水生幼体。与蝾螈幼体相比,其体短、卵形、尾宽、口小、无外鳃。内鳃被鳃盖覆盖。体色较浅、身体略呈圆形、尾巴长、口长在头部前端的是青蛙的蝌蚪。

身体呈黑色而尾巴较浅、体形呈椭圆形、尾巴短、口在头部前端腹面的则是蟾蜍的蝌蚪。蟾蜍的蝌蚪呈黑色,口在头的前端腹面上,青蛙的蝌蚪体色较浅,口在头的前端。蟾蜍的蝌蚪比青蛙的个头小。密集成群的是蟾蜍的蝌蚪,较为分散的大都是青蛙的蝌蚪。

扩展资料:

蝌蚪孵出三天内不觅食,依靠从卵黄中带来的营养维持生命,过早喂食反而导致其死亡。三天后蝌蚪的活动量明显增加,两鳃盖完全形成时开始觅食,按每万尾蝌蚪投喂一个蛋黄的标准定时投喂,并适当加入一些水中天然浮游生物,如水蚤、藻类。

刚孵出的蝌蚪,身体弱小,对外界环境敏感,特别是水温、水质、光照。当水温低于20℃或高于30℃,水中溶氧不足,pH值高于 8或低于6时都会影响小蝌蚪的生长,甚至造成死亡。

因此,在水质管理上要求:细水常流,清新无污染,水温保持在20~29℃,pH值6~8。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及时调整水的深度,一般以10~15cm为好,每天换一次池水。

光照以室内自然光或室外凉棚下漫射光即可,应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小蝌蚪经过10天的生长发育,体长可长到1~1.5cm。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蝌蚪

208 评论(8)

a田艳恒

有5个阶段。

1,蝌蚪的初级阶段,早期的小蝌蚪,体呈圆形或椭圆形,外形似鱼,尾巴长而扁。

2,长出小小的后脚,末端分化出5趾,大体形状没有变化,眼神可以更灵动,整体形状稍有增大。由于口内尚未出现孔道,不能摄取食物。

以后眼与鼻孔相继出现;头下有吸盘,可用来吸附在水草上。头两侧具有外鳃,有呼吸功能。内有分节尾肌,肌节的上下方有薄膜状的上下尾鳍,能帮助蝌蚪在水中游泳。

3,后脚逐渐伸长,有青蛙后肢的基本形态,尾巴变得更加细长。

4,长出一侧前肢,分化出5趾,嘴巴稍有突出,逐渐能分辨头部和身体,尾巴更细,但整体形态增大。

5,最后四肢全部发育完成,眼睛突出,嘴巴增大,尾巴可带可不带,这时就可以称为青蛙了。

扩展资料:

青蛙常栖息于河流、池塘和稻田等处,主要在水边的草丛中活动,有时也能潜伏到水中。大多在夜间活动,以昆虫为主食,也取食一些田螺、蜗牛、小虾、小鱼等。所食昆虫绝大部分为农业害虫。有人估计,一只青蛙一天可捕食70个虫子,一年可消灭害虫15 000只。

因此,青蛙是一种对农业有益的动物,应提倡保护。在秋末天气变冷时,青蛙带蛰伏在水底或洞穴之中冬眠,翌年春季天气变暖时再回到水中繁殖。繁殖期间,许多雄蛙常聚到一个共同的区域,高声鸣叫,连续不断,这就是所谓的“哈蟆吵坑”。

其实这是雄蛙的一种求偶行为,通过鸣叫来吸引异性,结成配偶。配对以后,雌蛙便开始向水中排卵,每次排卵约3 000—6 000粒;与此同时,雄蛙向水中排出精子。精、卵细胞在水中结合成受精卵,经4—5天的孵化发育成为蝌蚪。

蝌蚪必须生活在水中,以尾游泳,用鳃呼吸,并取食矽藻、绿藻等植物性食物。经过两个月的发育之后,蝌蚪变态成为幼蛙,尾部逐渐消失,体长大为缩短,并开始上陆生活,食性也开始转变为以动物性食物为主。从幼蛙到性成熟大约需要三年时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蝌蚪

160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