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24

抖抖小姨
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三农公务员考试申论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黑糖丸子

已采纳

您好,中政教育为您解答:

2000——2013年的十四年间,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走过了漫长的演变之路.在此中政教育专家通过对国家公务员考试历年真题的研究与分析,总结出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的变化情况,使考生能够全面把握国家公务员考试讯息,深入了解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出题特点.

根据国家公务员申论试卷的改革情况,可以将国家公务员考试演变进程分为两个阶段.2000-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是统一试卷,从2010年起,国家公务员考试试卷进行了全面改革.大纲中明确提出两类考生、两类试卷的划分——省级与市级分开命题,试卷的主题亦有所不同.这意味着国家在笔试环节对不同职位的公务员进行了能力要求上的区分,以便更有针对性地选拔人才.

一、历年申论真题分析

(一)申论主题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题材从选择范围来看主要包括五大方面: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但是从历年真题来看,又有明显的侧重点.  2000-2009年这一阶段的国家公务员考试主题更偏重于经济领域,尤其是2003-2009年几乎都围绕经济问题而命题.宏观经济领域更是命题者的偏好所在,如"三农"问题、耕地保护等.从2010年以来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的主题不再偏向经济,而是将视角更多地关注于社会、生态与文化建设领域,关注于如何实现经济与其他方面协调发展.另外,2010年以后省级与市级采用了两套试卷,其试卷主题也存在差异.总体来看,省级的主题选择趋于宏观,而市级相对而言更偏重于考查具体问题.此外,近几年申论主题越加关注于精神文明领域,文化建设亦是当前党和政府的工作侧重点之一.  据此,我们也许可以洞察到国家公务员考试主题选择的方向与趋势:申论主题的材料通常由某一或某些事件入手,而后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进行论述和挖掘,以小处而观大局.这些事件的社会影响必须是比较广泛的,因为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所考的主题视角较为广阔,所反映的问题必须是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的、并对当前和未来具有重大影响的问题,具有很强的深度性和持久的影响力.过于敏感具体、低层次、只涉及一时一地的问题以及无关全局和长远的观点和事实,都不会成为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命题的选择.  为了体现政府立场和政策方针的指向性作用,申论主题的选择一般会与当前国家与政府所倡导的理论政策、大政方针以及主流价值观相一致.因此,增强对这些内容的认知度有助于把握备考方向.

(二)给定材料

给定材料是申论试卷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命题人进行选取并加工组合而成.材料不是命题人员随意选取的,而是有一定的出处和源头,命题人会将从各处集成的内容进行加工和整理,形成一篇有逻辑、有思想、有深度的申论材料.从最近几年的申论真题可以看出,申论给定材料有以下特点:

1.材料来源的广泛性.给定材料主要来源于权威性报刊杂志、各大主流媒体网站的新闻报道、专家的著作以及政府重要文件报告,但也会根据出题需要选取较为冷门的学术论文和网站转载,材料时效性并不强.

2.申论材料形式的多样性.申论材料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其类型多种多样.根据材料的性质和表现特点,可以把几种常见的材料归结为事件阐述型、采访记录型、数据列举型、政策文件型、理论分析型和图表解释型六种.

3.内容综合性.给定材料在描述对象上可分为国内材料和国外材料.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考试涉及的主要是国内问题,有关国外内容的材料一般是以提供经验或教训的作用而出现的.就所占比重来说,国内材料占主要地位,但是国外材料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申论考试的载体,申论材料不会一味地讲故事,也不会一味地阐述道理,而是巧妙地将事例与分析结合起来,将所要表达的观点穿插在事例中.分析型材料可以是政府文件、国家政策、权威评论,也可以是作者自身的观点或呼吁.这种事例与分析相融合的方式,既让材料富有理论高度,又显得有血有肉、丰满完整.

(三)作答要求

国家公务员考试的申论要求并没有脱出申论考试的一贯题型,还是以归纳概括类试题、综合分析类试题、应用文写作类试题、提出对策类试题、文章写作类试题为主.最近几年不断有新题型出现,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作答难度.

二、命题趋势分析

通过对申论真题试卷的分析,我们可以预测在以后的申论考试中还将继续紧跟大政方针和时事热点,在题型设置上还将会有创新,因此,在备考过程中要做充分准备.

(一)紧跟大政方针和社会热点  在重要政策的大背景下,申论命题通常选取某一角度或某一方面的问题,更有针对性,更加具体化.主题及选材会在紧扣国家大政方针的前提下,与国家的政策走向共同前进.比如十八大报告和1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些新政策和新提法,都是申论主题所青睐的,同时还有社会热点问题考生都应该多加关注.

(二)题目表现形式不断创新  国家公务员考试年年有变化,其中题目的创新算作一大可观之处.近三年接连出现了编者按、观点反驳题、宣传手册、启示型分析和词句阐释等新颖的题目形式.新题型极易成为每年考后的焦点讨论话题,然而虽然每年题型都有变化,推陈出新之作不断出现,但万变不离其宗,从中发掘总结出答题的必备原则才是王道.

1.抓准题型本质是关键.题型的创新是有限度的,题型的内涵不会跳出归纳概括、综合分析、提出对策、应用文写作以及文章论述五大类型题的范围.新题型往往是一种类型题在形式上的变化,其实质是不变的."编者按"即为应用文写作题,"观点反驳题"即是评论型分析题等等.只要抓住了问题的本质,将之归于根本,就不难梳理答题思路,组织答案了.

2.锁住给定材料是根基.给定材料是客观存在的,每道题目都要基于给定材料的内容而设置.无论题型如何变化,都少不了对给定材料范围的限制,答案也是或明或暗地体现在材料当中.因此,考生对此要明确——答案并非毫无凭借.

(三)题量会趋于稳定

往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都是四个大题,其中第一题分两个小问,第一题两问各10分,第二、三题20分,第四题作文40分,而2013年的考试,无论是省部级还是地市级,试卷结构都变成了五个大题,即第一题不再分为两个小问,而是拆分为两个单独的大题,且分值较往年有大幅调整,第一个题目为15分,第二个10分,第三题20分,第四题20分,作文变成了35分.总的来说,题量没有变化,而是分值有了变化,从分值的变化可以看出命题人现在越来越重视对材料解读的基本功,也志在破除广大考生"唯作文论"的观念.

三农公务员考试申论

155 评论(8)

约翰尼德斌

笔试科目:A类职位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B类职位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各职位将标明A类或B类。报考公安系统执法勤务类岗位的,须参加《公安基础知识》考试。其他需要加试专业科目的职位,详见招考职位表。考试内容:《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包括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该测验全部为客观性试题。《申论》主要通过报考者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报考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公共科目笔试范围参照《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8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大纲》。

202 评论(8)

柏林熊77

无电省公务员考试考的申论和历年考试申论一样,可以拿一本儿书看看。

335 评论(13)

橙橙小狐狸

是的。乡镇卷申论试卷命题侧重选取与乡镇发展相关的题材,主要是三农(农业农村农民),工作重点是乡村振兴,与考试职位联系非常紧密,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203 评论(13)

小于吃饭了

第一部分 申论主题分析“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就是指政府施政要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这五个方面整合为一体去考量,而申论主题的类型亦与之相吻合,不会跳出这五大方面。同时,由于对同一问题的认识角度、解决方式不同,主题会出现差异。福建省考申论主题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多领域交叉,重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2011—2018年,福建省考申论试卷主题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大领域,并呈现出多领域交叉考查的特征。如,2018年乡镇卷的“农村经济发展”主题涉及经济和政治两大领域,通用卷的“简与繁”主题涵盖了经济、政治和社会三大领域,2015年的“创新——打破惯性思维”主题甚至囊括了经济、政治、社会、生态四大领域。此外,福建省考申论对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颇为重视,仅经济领域主题就考查8次,社会领域主题考查了7次,其中两大领域交叉考查了6次。多领域交叉命题,增加了考生理解、把握材料的难度。这就要求考生在全面备考五大领域热点问题时,要学会针对同一热点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引申和思考,如此拓展思维,方能游刃有余地应对申论考试。二、通用卷主题富含哲理,乡镇卷主题贴近基层2018年福建省考申论试卷采用分级分类考试,针对不同职位类别选用不同的试卷。通用卷主题延续2017年申论主题的哲理化特色,针对当前社会现实,探讨如何兼顾简单与繁琐。面对哲理性强的主题,考生在备考时不仅要把握热点之间的联系,全面理解各类热点话题,更要层层深入,挖掘其背后的原因、影响,善于分析总结,积累相关素材。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农”问题由此成为申论命题热点。福建省考申论首度考查的乡镇卷,聚焦“农村经济发展”,材料涉及县域特色农业经济发展、农村电商发展、“请农民当老师”活动、动员果农加入合作社等内容。这也为报考乡镇级职位的考生指明了备考方向,即重点关注乡村发展方面的热点话题,如农业现代化、返乡创业、田园综合体建设、厕所革命等。三、普适性强,不强调本省特色作为参加联考的省份之一,福建省考申论试卷的主题近年来都同多省市联考的主题保持一致,且在试卷中并不刻意强调本省特色,而是受政策大环境影响较大。这也意味着,考生在学习积累的过程中,不必刻意积累本地热点话题,而是应该紧跟国内国际发展形势,以更开阔的视角来认识和学习时事热点。在复习积累的过程中,可借鉴其他联考省份的历年真题,研读其中针对同一材料的不同考查角度,以拓宽思路、深化认识。第二部分 福建真题分析福建省公务员申论考试连续多年参加多省市公务员联考,试题一般为三或四道,申论题型涵盖了五大类型。一、真题整体考查趋势2011—2018年福建省考申论共考查36道题,且对归纳概括题、综合分析题、提出对策题、应用文写作题和文章论述题五大题型都有考查,并呈现出鲜明的特点:1.归纳概括题考查频繁整体来看,归纳概括题在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中占比较高,和文章论述题并驾齐驱,达到27.8%。从单套试卷的考查情况看,除2014年外,每年都考查了归纳概括题;并且,2018年通用卷和乡镇卷在其他题型上都有所取舍,但唯独归纳概括题在两套卷中都有出现。由此可见,归纳概括题在福建省考申论中的重要地位。2.乡镇卷侧重应用文写作题在2018年福建乡镇卷中,最后一道题以应用文写作题的形式出现,分值高达35分,且在整套试卷中出现了两道应用文写作题(活动报道和倡议书),这体现了乡镇卷紧密结合基层机关实务的特点。二、五大题型考查特点(一)归纳概括题归纳概括题在福建省公务员申论考试中出现较早,可以说是申论考试中最为基础的题型之一。从近几年考查情况来看,归纳概括题出现频繁,可见其重要性。归纳概括题题量一般为一道,分值多在20分左右;作答字数较少,一般不超过400字,需要考生简练、准确地归纳出题目要点;难度相对于其他几类题型来说较低,在题目中的位置比较靠前。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近几年,申论逐渐加大了对归纳概括题“全面、准确、简明”的作答要求的考查,要求考生在短时间内快、准、全地提取出对应要点,并用简洁的语言进行分类表述,对考生阅读理解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综合分析题综合分析题重点考查综合分析能力,其问法灵活多样,现在已经成为福建公务员考试中难度较高的一种基础题型。综合分析题的题型变化多样,种类繁多且不断推陈出新,其中福建省考申论重点考查了词句理解阐释、启示型分析、评论型分析几种题型,出题形式较为灵活,这也增加了考生作答的难度。在福建申论考试中,综合分析题一般为一道,所占分值基本保持在20~30分。(三)提出对策题近两年,福建省申论考试加强了对提出对策题的考查,考生需对此种题型多加关注。提出对策题要求考生在全面理解给定资料内容的基础上,发现资料中的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有效的对策。从上表可以看出,提出对策类试题分值在15~30分,作答字数在300~500字,具体要求中常出现“针对性强”“建议合理”等,这就提示考生要根据材料、结合实际来提对策,提出的对策要具备现实可操作性,能够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四)应用文写作题近几年,申论加大了对意见、发言稿、报道、倡议书等的考查,我们将其统称为应用文写作题。该类题型出题方式灵活多样,难度不一。通过上表可以发现,应用文写作题在福建省考申论中考查次数并不多,但2018年福建乡镇卷考查了两道应用文写作题,其中倡议书更以最后一道大题的形式出现,总分值高达65分,足见福建省考乡镇卷对应用文写作题的青睐。福建省考的应用文写作题尚未考查过重复的文种,考生在复习时一方面可以参考其他省份真题以及国考真题,研究其近年出现过的应用文写作题型,另一方面可以多接触各类应用文种,了解它们的适用范围及基本结构,拓宽知识面,做到以不变应万变。(五)文章论述题文章论述题是考生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是最容易拉开分数档次的题型。作为申论试题的一道“大菜”,文章论述题在申论考试中的地位可谓举足轻重。文章论述题是对大纲中规定的文字表达能力的集中测查。分值最高、字数最多、难度最大是它的特点。从历年福建省考真题来看,文章论述题分值为40或50分,近年来稳定在50分,字数一般要求在1000字左右。近几年,福建省考文章的题目设计呈现哲理化、个性化的趋势,使考生不易把握写作风格,同时使得分析问题型结构成为写作的首选。

203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