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99

smile筱123
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中国公务员考试的历程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草莓天天见

已采纳

公务员(Civil servants),全称为国家公务员,是各国负责统筹管理经济社会秩序和国家公共资源,维护国家法律规定,贯彻执行相关义务的公职人员。在中国,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公务员包括的职业有五大类,这五大类分别为政府组织部门;党委机关;人大、政协机关;群团机关;公检法司部门。职位划分: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行政执法类等类别报考基本要求:(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二)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应届毕业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四)具有良好的品行;(五)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六)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七)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八)具备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公务员考试一般流程为:公告发布、网上报名(提交报考申请、报名资格网上初审、体能测评、网上缴费确认等)、打印准考证、笔试、查成绩、调剂、递补、资格复审、面试、体检和考察、公示和审批。

公务员考试科目:

1.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包括资料分析、判断推理以及言语表达等方面。

2. 《申论》

申论考察的是从事机关单位所具备的基本能力。

考试过程:考试包括笔试和面试,笔试一般都统一命制试卷、统一考试时间,并统一组织阅卷评分。对笔试合格的考生,依笔试成绩高低顺序,按招考职位拟录用人数1:3的比例由人事部门确定面试对象,面试时间会有差异,届时会有通知,并在相关网站公布。公务员省考国考资源汇总百度云网盘资源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Q1hJtHDvElMM4lf20NB-RA?pwd=2D72 提取码:2D73

资源包含:省考和国考公务员的各类学习资料,多种网课机构学习资源,历届真题、考前冲刺、行政能力测试、资料分析、公共基础、综合写作、常识、理论知识、判断推理、数量关系、言语理解、申论、时政、真题资料、面试等等国/省公务员考试学习资料汇总。

中国公务员考试的历程

317 评论(11)

guoqingyi828

每年都有公务员考试,今年已经过去了。你可以查本省人事考试网站查询明年考试的报名办法和时间

158 评论(15)

赵家小燕儿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它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时 1300余年,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科举制度根植于中国的土壤,是中国古代一部筛选人才的机器,它在清代光绪31年(1905年)被废除,但在现代的考试制度中,我们仍然能触摸到科举的强脉余音。目前我国的高考、中考和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在形式上也与科举有一定的关系,而且继承了科举考试公平竞争、择优录用的原则。科举制度不仅是“科举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人们认识今天全国统一高考制度、坚持考试选才的意义所在。 中国公务员制度是在市场经济的建立及社会政治、经济改革的推动下产生的,是社会主义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一个环节。20世纪末中国开始了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历程,到目前为止,经历了调研准备、试点试验和全面实施三个阶段,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如建立起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本框架,基本完成了由传统的人事制度向现代公务员制度的转变等。但是,从根本上讲,中国对于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借鉴与运用只是一种制度模仿或移植,并不是中国社会自然演进而“内生”的制度。它的建立是简政放权的政策性结果,呈现出自上而下、被动性、保守性的特点。而且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忠孝、仁义”的为官准则、三纲五常和宗法儒礼的致仕之道等理念与现代公务员制度内涵的对立与冲突,使得中国国家公务员制度实施与运作所依赖的社会基础显得相对薄弱。因此,中国在国家公务员制度实施过程中,制度变异性较大。 中国的法律相当程度上具有重视成文法的大陆法系的特征。从开始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探索之初就致力于国家公务员制度法规体系的建设。1985年,《国家工作人员法》草拟出台,次年更名为《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暂行条例》。1993年,《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颁布,标志着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建立。迄今,中国已经形成了以《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为主导,由40个左右的单项法规和实施细则为配套的公务员管理的法规体系。中国国家公务员制度法规体系已基本建立。这使中国公务员管理的各主要环节基本达到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中国公务员的责权利也受到更有效的保障。 德才兼备”是中国国家公务员制度选拔人才的首要标准。所谓德才兼备,是“德”与“才”的统一性和不可分割性,既要坚持政治立场、思想品质标准,又要重视公务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国家公务员录用要公开考试、严格考核,对思想政治方面要求严格。在晋升时注重思想政治表现和工作实绩。因此坚持德才兼备标准是中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重要特色之一 四、所谓公务员管理体制,是指对公务员管理权利的配置和划分,及其相应的管理机构的设置,并由此而构成的公务员管理系统。公务员制度是国家政治制度的组成部分,必然取决并服务于本国根本的政治经济制度。 与中央集权的强政府传统相适应,中国公务员管理体制是在中国***的领导下,在中央设立国家最高公务员管理机构“人事部”统一指导监督各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的人事管理工作,各部门、各地区分别建立人事部门,贯彻、实施党的方针、政策、路线和具体办理本部门、本地区的国家公务员的管理事务⑥。地方人事部门既受同级政府的直接领导,又同时受上级政府人事部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这种人事制度的格局是由中央统一领导,又充分发挥地方主动性、积极性,符合中国国情,对推动中国的机构改革和公务员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公务员制度建设中涉及许多具有共性与规律性的问题,英国文官制度改革中的许多方法与措施值得思考与借鉴,关键是立足于中国实际的行政环境,探索促进中国政治文明与经济文明共同发展的公务员建设道路

111 评论(15)

花葬夏季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 。两者区别:国家公务员考试和地方公务员考试之间不存在什么从属关系,考生根据自己要报考的政府机关部门选择要参加的考试,也可同时报考,相互之间不受影响。如:报考者可以报考国家公务员考试,也可以报考江苏省公务员考试,两者不冲突,如果不受户籍限制的话,也可以报考其他省市的公务员,比如河北的考生可以报考浙江省公务员。

177 评论(15)

打怪兽789

国家公务员考试,是我国为了筛选应聘国家公务员的应征者,所进行的一年一度考试,简称“国考”。国考招录公告一般于每年的10月中上旬发布,报名时间一般为10月中旬到下旬。考试时间一般是11月最后一个星期天或12月的第一个星期天。下面,具有十五年公考辅导经验的中公教育就为考生总体介绍一下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基本情况:一、国考发展历程国家公务员考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993年:国务院发布《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在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建立和推行公务员制度。1994年:《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正式颁布,标志着我国正式建立了公务员考录制度。2000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共科目首次增加了《申论》,至此,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共科目统一为《公共基础知识》、《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申论》三科。2001年:人事部下发《国家公务员录用面试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工作部门面试考官资格管理暂行细则》2002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共科目经过改革,取消公共基础知识,变成了两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2004年:人事部决定面向社会公开征集部分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题。2005年:公务员《体检通用标准》正式开始实施,这是新中国第一个公务员录用的体检通用标准,它标志着公务员录用体检标准有了全国统一的“国标”。2006年:《公务员法》正式开始实施,对于界定公务员的范围、规定公务员的条件、对公务员职位进行分类等具体问题做出明确规定。2008年:国家公务员局成立,国家公务员考试进一步规范化。2009年:《公务员录用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处理方法(试行)》公布。从1993年至今,国考在二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不断调整与改进,其考察机制和流程更加趋近规范、合理、公平、公正。二、国考基本流程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流程为:公告发布、网上报名(提交报考申请、查询资格审查结果、查询报名序号、报名确认及缴费)、打印准考证、笔试、查成绩、面试和专业科目考试(面试前公开调剂、面试公告、资格复审、专业科目考试与面试、成绩计算)、体检和考察、公示拟录用人员名单中.公教育版权。三、历年国考招录情况从2009年国考报名审核通过人数突破百万大关以来,报名人数一直居高不下,一路攀升,短短四年就又突破了150万大关,平均竞争比例也从2009年以来一直在50:1以上,公务员考试的火热程度可见一斑。2013年,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合川调查队业务科室科员一职竞争比例达到了9411:1,趋近万里挑一,吸引了国人的眼球,赚足了“热”度。 中公教育专家每年都会对国家公务员考试进行每日报名数据分析,并给出科学合理的报考指导,建议考生在2015年报考的时候要时时关注报考动态,合理选择职位,科学报考。

349 评论(11)

wangqinglin0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面试历经四个阶段 目前处于专业专项时代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从历史脉络上看,经历了“无序答题”、“套路化答题”和“非模式化答题”“专业专项答题”四个阶段:1、“无序答题”阶段——2005年以前公务员考试初期,考生不知如何理解考题,回答慌乱。2、“套路化答题”阶段——2005年-2009年,考生了解了大量的面试题目,总结一些面试规律,并抽象出一定答题结构与套路,表达较为流畅。但这种套路化答题形成了“千人一面”,不能抓住面试提问关键,准确分析问题,回答问题。3、“非模式化答题”阶段——2010年-2011年,其本质是首先弄清提问意图,准确分析问题,正确地提出解答题目的观点;摒弃虚无化的套路,刻板僵化的答题结构,凸显个性特色。4、 “专业专项答题”时代——2011年10月10日,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负责人指出在考录工作中“组织专家对海关、国税、铁路公安等部分中央直属机构职位进行分析,单独命制了体现本系统特点的面试试题。”官方明确提出公务员面试“专业化”特点,由“题目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回归到了人才测评的标准上来,国家鼓励各部门自主命题。分系统考察专业能力 形式分结构化和无领导国家公务员考试的面试阶段一般分为专业科目考试和面试,在考试实践中只有大约20%的职位要求专业科目考试,所以对于大多数考生而言面试就成了面试阶段的主要考查与备考内容。2011年首次提出组织专家对某些机构职位单独命制体现本系统特点的面试试题。近年来,单独命制国考面试试题的系统有:国税、铁路公安、海关、银监会、中央党群和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出入境检验检疫、海事局、外交部、审计署、证监会和统计局。其他如出入境边防检查、气象、邮政、水利、民用航空等则统一命题。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阶段的面试一般又为分结构化面试和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两种形式,大部分职位的考查以结构化面试为主,有少量职位考查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或者先考无领导小组面试再考结构化面试。结构化面试亦称标准化面试,是一种对试题构成、测评要素、评分标准、时间控制、考官组成、实施程序和分数统计等各环节,事先按要求进行规范性设计的面试方法。考官按照预先设定好的一套试题以问答方式同应试者当面交谈,根据应试者的言语、行为表现,对其相关能力和个性特征作出相应的评价。主要有综合分析题、情景应变题、人际关系题、组织管理题、自我认知题、形式新颖题等题型。无领导小组讨论主要是通过给一组考生(一般是5-7个人)一个与工作相关的问题,让考生们进行一定时间(一般是1小时左右)的讨论,来检测考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辩论能力、说服能力、情绪稳定性、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非言语沟通能力(如面部表情、身体姿势、语调、语速和手势等)等各个方面的能力是否达到拟任职岗位的综合要求,由此对考生作出综合评价。在无领导小组讨论中,评价者不给考生制定特别的角色,也不制定谁是领导,也不指定每个人应该坐在哪个位置,而是让所有考生自行排位、自行组织,评价者只是通过安排考生的活动,观察每个考生表现,来对考生进行评价,这也是无领导小组讨论名称的由来。命题有传承有创新 考察更具系统针对性近五年来,国家公务员面试形式稳定,延续结构化和无领导小组讨论的形式。结构化试题常考题型和面试时间稳定:综合分析、组织管理、应急管理、人际沟通的题型频繁出场,每套题的题量固定为3—5道,面试总长控制在20—30分钟之内。但是,国家公务员面试每年面试都会在传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比如题目对考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考察更加明显和集中,需要考生更加注重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提问方式更加隐蔽,考生需要仔细甄别问题的实际意图,答题不跑偏;突出材料的重要性,加大的材料题的题量。随着分级分类考试的深化和发展,尤其是2015国考行测首次进行分类出题后,国考面试出题将继续加大区分度,考察更具系统针对性,从部门工作实际出发,结合部门特点和岗位职能,全方位考察考生是否与部门职位精准匹配。分系统单独命题,首先意味着面试考试会出现很多涉及相关专业知识的考题,比如国税常考税务题、银监会常考金融相关题、铁路公安则会考察刑侦类型题;其次意味着对社会热点的考察更具有部门系统针对性。每年的面试题都会涉及社会热点,考生需要时时关注本系统的新闻热点,并对社会热点有自己的见解和思考,才能体现自身符合本系统的能力需要。因此,准备2015国考面试,需要考生了解面试形式,紧跟面试趋势,分系统准备考试。这样才能适应专业专项的要求,体现自身与部门职位精准匹配,证明自己是业务能力强、职业素养高的公共事务管理人才。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298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