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ackstar01234
1、利润问题基本公式利润=售价-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价=成本×(1+利润率);打折率=现价÷原价2、先排除再带代入3、“变化量”本质为增长量,根据公式增长量=现期值-基期值;“变化率”本质为增长率,根据公式增长率=(现期值-基期值)/基期值4、行测计算问题中包含的考点很多,诸如公约公倍数、鸡兔同笼、等差数列、因数分解、不定方程等。
小妖乐乐10
数量关系是历年公务员考试中的难点,针对这类型的题目,我们不可能全部放弃,在平时备考过程中要主抓我们会做的,在考试中找到那些会做的给做出来,其余的靠运气吧。在考试时这类型的题尽量放到最后来做。
YeezyYeezy
在历年的公务员考试中,数量关系一直是广大考生认为最难的一部分内容,在实际考试中,大家的普遍选择的是直接放弃,但是在这里中公教育专家想说的是数量关系其实并不难,大家只要好好学习,掌握解数量关系题的技巧,那么一切就变得“so easy”!数量关系简单来说可以分成两部分:一是思想,二是题型。所谓思想部分,主要掌握的有整除思想、比例思想、特值思想、极限思想及盈亏思想。所谓题型部分,主要掌握的有余数问题、利润问题、行程问题、工程问题、概率问题、几何问题、容斥问题、统筹问题等;比如,就整除思想来说,对于掌握这部分的内容,重点需要掌握整除的判定方法,比如说要判定一个数能否被3或9整除,就可以用弃3,弃9法快速解题。对于7,11,13的判定,我们采用“分割作差法”就可解题。又比如,对于特值思想,特值思想又可以叫做特值法,对于一种方法而言,最重要的是要去掌握这个方法怎么用以及什么时候用,当题干中出现无单位或者一种单位时候,这时候我们就可以考虑用特值法,那具体到怎么设特值,主要有4种设法,分别是设任意数值,设条件公倍数,设单位1、10、100,设极限值。再比如,对于行程问题,对于解决这一类的问题来说,首先我们要掌握的就是行程的基本公式:路程=速度×时间,在此基础上结合画图及一些特定的结论能够快速解题。数量关系题就是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不要钻牛角尖,实在做不出来就放弃,不要在考试中浪费做其他题的时间。
Doubleflower
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题解法,比如:代入排除法从选项入手,代入某个选项后,如果不符合已知条件,或推出矛盾,则可排除此选项。①直接代入:把选项一个一个代入验证,直至得到符合题意的选项为止。②选择性代入:根据数的特性(奇偶性、整除特性、尾数特性、余数特性等)先筛选,再代入排除的方法。图解法图解法运用的图形包括线段图、网状图/树状图、文氏图和表格等。①线段图:用线段来表示数字和数量关系的方法。一般,用线段来表示量与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整个运动过程等,来解决和差倍比问题、行程问题等。②网状图或树状图A.网状图一般由三组斜线组成,各组分别代表一种事物。从各自的顶端向下面走,分布率就从100%向下降。即用一个三角形网状表示某个对象在三个方面的分布情况。B.树状图通过列树状图列出某事件的所有可能的结果,求出其概率。③文氏图用一条封闭曲线直观地表示集合及其关系的图形,能直观地表现出集合之间的关系。其中圆表示一个类,两个圆相交,其相交部分就是两个类的共同部分。两个圆不相交,则说明这两个类没有共同元素。④表格将多次操作问题和还原问题中的复杂过程一一呈现,也可以用表格理清数量关系,帮助列方程。分合法利用分与合两种不同的思维解答数学运算的方法。①分类讨论指当不能对问题所给的对象进行统一研究时,需要对研究对象按某个标准进行分类,逐类研究,最后将结论汇总得解的方法。需注意分类标准统一,分类情况不遗漏、不重复,不越级讨论。一般是多种情况分类讨论后,再利用加法原理求出总的情况数。②整体法A.将某一部分看成一个整体,在问题中总是一起考虑,而不单独求解;B.不关心局部关系,只关心问题的整体情况,直接根据整体情况来考虑关系,这种形式经常用于平均数问题。隔板法解决的是相同元素的不同分堆问题,如果把n个相同的元素分给m个不同的对象,问有多少种不同分法的问题,可以采用“隔板法”。适用隔板法需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①所要分的元素必须完全相同;②所要分的元素必须分完;③每个对象至少分到一个。比例法题目中通常给出多个比例,需通过多个比例之间的联系,将多个比例统一在一起,然后求出答案的一种方法。比例法答题步骤:写出比例,找不变量,统一份数。①写出比例是指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写成比例的形式;②找不变量是指找出多个比例之间的不变量;③统一份数是指将不变量的份数统一成一样的份数。省考备考或参考:2022省考行测大招课
浮生若梦圈
等差数列一直是省公务员考试行测数学运算中常考的一类题型。对于广大考生来说,可能更多的熟悉的是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但在等差数列中还有另外一个重要且常用的求和公式——中项法求和公式。接下来中公教育专家为大家介绍这个更方便、更实用的中项法求和公式。一、中项法求和公式证明对于等差数列,根据等差数列特殊性质:若则可知,则等差数列的前5项;同样根据等差数列的特殊性可知,等差数列的前6项之和。所以我们可以类比出等差数列的前n项求和公式:求前奇数项之和=中项×项数,求前偶数项之和=中间两项的和×项数÷2。二、真题示范1、某商店10月1日开业后,每天的营业额均以100元的速度上涨,已知该月15日这一天的营业额为5000元,问该商店10月的营业额为多少元?A.163100 B.158100 C.155000 D.150000解析:每天的营业额组成公差为100的等差数列,10月共有31天,16日的营业额为中项,依题意16日营业额为5000+100=5100元,根据等差数列中项求和公式,则该商店10月份的营业额为5100×31=158100元,选B。2、某人出差回来后发现办公室的日历十几天没撕了,就一次性撕了十多张。撕后发现这十多张日历日期之和为231,问今天是多少号?A.24 B.25 C.26 D.27解析:撕掉的十多页日历构成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所以这组等差数列的和231=中项×项数;由于231=3×7×11,结合题目一共有十多页所以此次一共只可能撕掉了11页日历,且中项为21。所以今天21+6=27号,选D。
嗨吃嗨胀
行测考试以题量大、时间紧而著称,需要考生在较短的时间中快速答题,因此在行测考试过程中不要在一道题上停留太长时间。总体来说,行测答题要遵循以下原则:1.先易后难原则行测考试总题量在135道题左右,题量较大,按照顺序做往往做不完,因此要先易后难,充分利用120分钟把自己会做的题答对。难易的区分主要根据考生自己对各部分的掌握程度来衡量。例如,对图形推理不是很擅长的考生,答题时可直接跳过图形推理,先做容易做的部分。一般来说,资料分析分值大,总体考量难度并不算太大。在排做题顺序时,可以将资料分析提前做,避免最后因为时间不够,导致易得分题的失分。2.合理放弃行测考试135题左右,放弃10道,甚至20道,都不影响得高分。因此对于费时很多的题可以直接放弃。例如逻辑判断部分的分析推理题目,即便是运用排除法、找突破口法等方法,耗时也较长,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直接放弃。等题目全做完时,还有时间可返回重新作答。放弃也不意味着全盘放弃,如,有的考生会把难度较大的数学运算与图形推理直接全部放弃,这样就不太合理。实际上,可以抓住其中的中低难度题型,例如数学运算中可以抓住数量关系较简单的和差倍比问题,再利用整除性等进行排除。3.不要太纠结行测考试答题时间很紧,所以不要在一道题上停留太长时间,尤其是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的题目,在排除两个选项后,考生在剩下的两个选项中纠结,导致整个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费时过长。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该凭着第一感觉快速选出答案。4.借助“装备”解题图形推理部分折纸盒问题,可以借助橡皮来解答:在橡皮的六个面上依次标上题干图形的小图形,再进行判断。资料分析部分可以用直尺找出条形图中的最大、最小值、排在第几位的值,以及量出高度按比例算出数值等,量角器量出所求的部分对应的角度,进而折算出比重等。数学运算中,有几何图形的话,可以用直尺量出几何图形的长、宽、高等等。5.蒙答案要注意技巧在时间所剩也不多的情况下,对不会做的题目只能选择蒙答案了。实际上,蒙答案也要注意技巧,尤其是数学运算部分。对数学运算来说,蒙答案要把握两个原则:有零不选整、过程量在选项中两个原则。有零不选整,指的是当选项中,有分数或小数、整数出现时,首先把整数的选项排除,将答案锁定在分数或小数中。
草莓宝宝2006
第一,做数学运算题时,首先要区分考题的类型一一目前主要是两种,即算式题和应用题(又叫做文字表达题);其次要充分运用一些常用的数学运算技巧、方法和规律,尽量多用简便算法,特别是心算方法来进行算式题的运算;再次,要调动诸如加、减、乘、除、二元一次或二次方程、简单的几何图形的周长、面积、体积计算等初等数学知识储备,审知考题中的各种数字之间的逻辑关系,然后迅速判知这样的逻辑关系之间实际上存在着一种什么样的数学关系,比如代数方程关系,然后运用相应的解题技能,特别是心算技能迅速进行推算,可以在得到很精确具体的运算结果后再审读四个选项,也可以在大致知道试题结果的时候来审读四个选项。第二,由于数量关系题一般都是要经过计算和推断才能准确地作出选择和答题的,所以计算与推断的质量与速度如何,在此过程中就显得特别重要,而且如果要做好考试,那么一般是跳不过这一基本过程的。不过,面对一时反应不过来的试题,则可以采取先易后难的策略,在顺序上可以先跳过去做其他考题,等逐渐熟悉或适应过来之后再回头去解。以便将有限的时间用于自己会做试题的解答上。有些考生喜欢钻死角,在一道暂时毫无头绪的题目上越陷越深,把不出脚来。在这类考试中,切忌要避免这类情况发生。第三,做数字推理题时,要提醒自己关于奇数、偶数、自然数、质数、小数、分数等数字概念以及数列类型知识的记忆,并保持大脑的活跃和灵动。比如数列题,力争做到一浏览题干就能够断定这道测验题是什么类型的数列。包含着一个什么样的数列规律,进而迅速进行并完成对数列的逻辑关系的具体推知与判断--主要要搞清楚当前这个测验题到底是经过加、减、乘、除还是通过平方、开方、立方、幂等基本运算形成盼常用数列类型;然后迅速扫描四个选项,并根据已知的数差准确推定题干括号中的数字,进而准确地捕捉住其中一个适合的选项。
优质公务员考试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