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45

曼丽nilei
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公务员考试赋值规则公示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fionazhang77

已采纳

你是说哪的啊??可以看大纲 如果你考过的话卷子上都写着呢 也不知道你说的是哪科哪个省的

公务员考试赋值规则公示

330 评论(8)

sherry美享家

招考简单上会写着各个题型各几道题每题多少分总共多少分不过劝你,如果你光注重分数高的题的话,你是肯定考不上的

239 评论(13)

许多多000

巧用“特值法”解决数量关系题一、“特值法”题目中某个具体量的值具有任意性,并且这个量在一定范围内的取值不影响最终结果时,我们可以利用“特值法”进行简化计算。大家一定要注意,取特值时应根据题目的实际需要,选取最有利快速计算的数值。二、题目特点1.题干中出现“任意”字眼,如“动点”“若干”“一批”等。2.题目中出现相对关系,没有或者很少涉及具体数值。如“比例关系”“积为定”“和为定”等。从题型上看,广泛适用于工程问题、行程问题、利润问题、浓度问题等。例题1.2010年某种货物的进口价格是15元/公斤,2011年该货物的进口量增加了一半,进口金额增加了20%。问2011年该货物的进口价格是多少元/公斤?A.10 B.12 C.18 D.24V公答案:B。公考强心记解析:该题涉及的数据出现比例关系,设2010年的进口量为1公斤,则进口金额为15×1=15元。2011年该货物的进口量增加了一半,则现为1.5公斤;进口金额增加了20%,则现为15×(1+20%)=18元,则进口价格为18÷1.5=12元/公斤。例题2.一条隧道,甲单独挖要20天完成,乙单独挖要10天完成。如果甲先挖1天,然后乙接替甲挖1天,再由甲接替乙挖1天……两人如此交替工作。那么,挖完这条隧道共用多少天?A.14 B.16 C.15 D.13V公答案:A。公考强心记解析:该题为工程问题,工作总量不变。可设挖隧道的工程量为20,即甲的效率为1,乙的效率为2。甲和乙交替工作,每一个轮回两人共完成3个工程量,20÷3=6···2,即经过6个轮回12天后,还剩2个工程量,甲挖1天后还剩1个工程量由乙来完成,即挖完这条隧道共用12+1+1=14天。

108 评论(8)

小昕总理

行测得分是通过加权评分的,类似于大学英语四六级的评分规则。简单来说,就是有一个基础分,如果该题目答题答对的人数越多,实际得分就会越少,反之越多。所以,行测题目中一般所谓的难题,“逻辑判断”“资料分析”,答对一道题的分值更高。

当然,大家在做题时要考虑到时间成本。一道难题A,基本分是2分,要花3分钟,答对了可以得2.5分;一道简单题B,基本分是1分,只要花30秒,答对了得0.8分。这其中的权衡取舍,就要看各自的擅长题型和选择了。总而言之,行测考试不是考你会不会,而是考你能不能再同样的时间中答对更多的题目、得到更高的分,不能钻进牛角尖在某一道或某一种题型中浪费过多的时间。

平均行测一道题有50s的答题时间,再扣除填答题卡的时间,实际只能有47s左右,不同难度的题目需要不同的时间,大家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擅长合理分配,合理规划答题顺序和分配时间,就算是难题也不建议用2分钟以上的时间来答,宁愿直接放弃选择一个可能的,把时间节省下来去做更多你能正确解答且花费时间少的,也就是性价比最高的题目。

下面是整理了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分值分布资料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360 评论(14)

萌萌小妹纸

我们先来学习下赋值法的常规应用条件,在A=B×C中,如果只知道一个单位的量,而且问题所求的量单位相同,一般我们就可以采用赋值法来解决,比如下面这道例题:

【例1】某人开车从A镇前往B镇,在前一半路程中,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前进;而在后一半的路程中,以每小时120公里的速度前进。则此人从A镇到达B镇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公里?( )

A. 60

B. 80

C. 90

D. 100

【解析】这是一道行程问题,行程问题的基本公式为S=VT,题目所给的所有数据全是速度,最后求的也是速度,符合我们赋值法的应用条件,那我们就可以挑路程或者时间进行赋值,我们可以赋值一半路程为两个速度60和120的最小公倍数,120公里,那么全程就是240公里,行驶完全程用的时间就是120/60+120/120=3小时,所以平均速度=240/3=80千米/小时。故本题答案为B选项。

学习了赋值法的常规应用,我们再一起来看一下巧妙应用,看下面这道例题。

【例2】老林和小陈绕着周长为720米的小花园匀速散步,小陈比老林速度快。若两人同时从某一起点同向出发,则每隔18分钟相遇一次;若两人同时从某一起点相反方向出发,则每隔6分钟相遇一次。由此可知,小陈绕小花园散步一圈需要( )分钟。

A.6

B.9

C.15

D.18

【答案】B

【解析】这道题目中给了两人在环形道路上追及一次和相遇一次所用的时间,最后求的还是时间,其实这些条件已经满足我们赋值法的应用了,但是题目第一句话给了环形道路的路程,其实这个路程是没有必要给的,相当于出题者给我们给路程进行了赋值,那我们完全可以无视它,然后重新对路程进行赋值,可以把路程设为更简单的数,我们把环形跑道的周长设为6和18两个时间的最小公倍数即可,设路程为18,假设小陈和老林的速度分别为x、y,根据环形追及相遇的特点可知,18=(x-y)×18;18=(x+y)×6,解得x=2,y=1,所以小陈绕小花园一圈所需时间为18/2=9分钟。故本题答案为B选项。

通过这道题目我们会发现,重新赋值后,计算变得很简单,但是我们一定要真正把握可以重新赋值的条件:当满足A=B×C,且给的量求的量单位相同,如果此时题目中还有其他单位的量,那么我们就可以将这个量进行重新赋值,以达到方便我们计算的目的。

希望大家平时一定要夯实基本功,深刻的理解我们平时所用的一些方法和技巧,这样我们在数学运算的学习中,才能更好的把握一些巧妙的方法,来帮助我们更快的解决数学问题。

322 评论(10)

我躲在墙角哭

您好,白山华图为您解答问题呢~过年期间一则新闻改变了大家的备考计划,吉林省上半年考试极大的可能会参加联考。虽然还没有定论,但是在备考的过程还是要向联考的考情有所侧重。联考的数学运算题量较大,春季联考除了2013年数学运算为10道题目以外,其他年份均为15道,所以大家要加大对于数学运算的备考,本文给大家讲解的是数学运算当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解题技巧或称之为解题方法—“赋值法”。赋值法是数学运算中非常常用的一种解题技巧,在基本公式形如“的”经济利润问题、工程问题、溶液问题、行程问题等比例型问题的考察非常频繁,而对于这些比例型的问题经常会用到赋值的技巧,而这些比例问题也是数学运算的重点题型。因此,考生一定重视并掌握赋值法的应用,这样才能在考场中熟练使用,节省计算时间。赋值法的本质是让题目中的未知量变成已知量方便我们求解,一般应用在题目当中未知量较多的比例问题当中,并且当题目出现比例、倍数、分数、百分数等特征的时候应用。赋值法是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对某些未知量赋予确定的值,再推出其他相关量及最终结果的方法,所赋的实际值不影响最终的结果。当题目某些量没有给出具体数值,而只给出比例关系,且具体数值对最终结果没有影响时,我们一般考虑使用赋值法。赋值法以便于运算、取整运算为原则,若题干中有分数,则赋值要选取分母的倍数;若题干中有比例特征,则根据比例倍数进行赋值;一般所赋的值一般赋所给比例数据相关的值。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下赋值法在工程问题、行程问题、经济利润问题、溶液问题等比例题型中的应用。一、行程问题【例1】相遇追及问题甲地到乙地,步行速度比骑车速度慢75%,骑车速度比公交慢50%,如果一个人坐公交从甲地到乙地,再从乙地步行回甲地一共用了1个半小时,则该人骑车从甲地到乙地需要多长时间?()A.10分钟 B.20分钟C.30分钟 D.40分钟【答案】B【解析】题目中已知量较多,所给均为比例数据,采用赋值法进行解题。设骑车的速度为100,则步行的速度为25,公交车的速度为200,则步行速度∶骑车速度∶公交速度=1∶4∶8,所以时间比为8∶2∶1,那么一次步行一次公交共用时间为1.5小时,即90分钟,则9份代表了90分钟,可知1份是10分钟,则骑车需要2份的时间,则为20分钟,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234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