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07

remotesummer
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公务员考试的6大误区在哪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爱吃甜的小马

已采纳

机关职位一定比基层职位好、一定要选择热门职位 、要把每到申论题写满 、总分高就一定能进面试 。

公务员考试的6大误区在哪

292 评论(8)

吃货如影随形

我乱入了一次,我一直觉得公务员考试要选择热门职位,实际上冷门职位更好。

183 评论(10)

挂在盒子上723

1. 认为公务员考试数学好提高,言语与逻辑就是纯语文,不好提高。

原因:首先纠正一个很大的错误,言语与逻辑不是语文,他们是有内在的逻辑的,可以说与语文一点关系都没有,大家的词语积累绝对够用了,需要的就是掌握内在的逻辑关系,所以言语和逻辑是很容易提高的。但是反观数学,要分为两个模块,资料绝对是可以提高的,但是数量短期内比较难。所以初学者要纠正对于行测认识上的错误!

2. 不要一上来就啃公务员考试教材

原因:里面确实有一些有用的东西,但是有太多废话,太多根本用不上或者不好用的东西。想象一下,一颗珍珠丢在煤堆里面,还那么容易找到吗?就是这个道理,东西太多,新手根本掌握不住,而且大多数东西也没有用。要是这些大本书能简化成50也的话,我认为可能有用。因此上来先别啃大本书。以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我最开始复习的时候,抱着必胜的决心看过一遍,可是看过之后发现完全没记住啥东西,可以说这是一条弯路。

3. 坑三:不要一上来就狂刷公务员考试题。

原因:船在海上走,考的是智明星,试想一下,要是没有掌握一系列好的方法,仅仅是做题,那就是低水平劳动,不得不承认,行测是有技巧的。所以不能上来就刷题!要是公考初学者的话,先做5套行测真题,认真分析一下,了解自己擅长和薄弱的模块。这时候我建议找到好的复习视频,结合视频学习。学习视频的话,切记多而不深,每一个老师自然都有自己的方法,所以要学透学深。在掌握住基本的方法之后,结合着技巧再进行刷题!

4. 把大块时间用来复习公务员考试常识题!

复习性价比从高到低分别是:逻辑=言语>资料分析>数量>常识。可见常识是性价比最低的复习模块。知识点真的是太广了,很难复习到位,而且看得多了,自然是记不住的,常识只需要跟着真题走,以真题复习就可以,真正考试的时候也不必担心,因为常识的分值比较低,即使只能对一半,也不耽误同学们上70的!

大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考试目标和备考公务员考试计划,祝愿大家考试顺利。更多关于公务员考试的备考技巧,备考干货,新闻资讯等内容,小编会持续更新。

227 评论(15)

茜茜Julie

公务员考试备考有哪些误区?需要注意些什么?

很多考生可能第一次接触国考,并不了解国考的考情一味采用题海战术盲目刷题,做的题不少,但是真正到冲刺阶段进行实战时成绩并不是很理想,浪费了时间也耗没了自己的积极性。

因此在暑期7月8月这一阶段,我们应该确定好自己的目标做好合理的规划,比如说国考考情是什么,有多少个知识点,行测申论各需要多少的时间才能第一遍知识点捋一遍等等,做好详细规划之后也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看一个知识点就要练习对于的题目把知识点吃透;做题时更要做好总结工作,将题目归类做好错题的整理;刷题时要有针对性地刷题,比如说资料分析限时去做在前期就要培养自己的时间观念......只有这样刷题才有意义。

在备考公务员考试过程中,我推荐大家使用上学吧公务员考试题库,帮助我们在备考阶段更有效率。

在遇到自己不擅长的题目面前很多人本能思想是选择回避。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国考对于大多数考生而言行测难度相对较大,而行测理科中的数量关系,对于很多人来说都具有一定的挑战,于是很多考生在复习的过程当中就刻意放弃数量关系的学习,在自己模拟考试的过程当中,将数量关系放在最后作答,时间够以碰运气“蒙答案”为主,时间不够,甚至是不去作答,也不愿为此而多下功夫进行努力,反而美其名曰:学习要抓住重点,避免下无用功。

这其实本质上是懒惰的体现,而我们知道对于自己擅长的科目,提升的空间是有限的,真正需要大幅度提分,一定是自己曾经不擅长的部分,暑假期间没有过多的学习任务与课程,复习时间相对较长,这段时间可以很好地利用起来去提升自己的短板,真正放弃自己的短板的时刻,应该是在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最终达到极限,无法再得到进一步提升的时候,这种时刻往往是在考试之前,如果在临考之前如此短暂的时间进行短板的攻克就显得不切实际,但对于暑期复习来说,回避短板绝对是下下之策。

前期学习过度指的就是很多人制定了详细的计划,从现在开始到考前的最后一天都安排得满满当当,每天学习8个小时中间休息10分钟,很多人想问难道我制定详细学习计划也不对了吗,我每天认真学习也不对了吗,不是这样的我们学习也要讲究劳逸结合,毕竟是一个长线的学习过程,很多人前期学得很认真强度很大,但是中期就已经耗尽了自己的所有力气,在最后冲刺阶段效果不佳,往往到11月份心已经飞了。学习也不能靠蛮力,妙使巧劲能让学习事半功倍,暑期备考要制定好计划更要劳逸结合。

小编建议各位考生还是要根据自身情况做出合理的安排,将考前的时间好好规划,相信避开以上三点误区,踏实学习,严格自律,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192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