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果儿小YO
省考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之类比推理题的作答技巧,如:遣词造句法利用语感对题干给出的几个词项进行造句,再利用所造的句子的结构套用于选项合适的即为正确答案。先横后纵法1)先横,首先分析题干词语内容间的关系。2)后纵,其次再去纵向比较题干与选项形式上的相似性。代入法适用于题干类型是填空式的题目中,因为题干是缺少对应关系的,确定不了关系,需把选项依次代入题干,找对当关系选择正确答案。
永远在路上ing
类比推理是判断推理的一个重要模块,在国考和省考中占10道题的题量,占比较大,是大家需要重点掌握的部分,一般情况下,大家通过学习,能够做对7道题左右是没有问题的,但很难达到100%的正确率。那为了大家能更快的突破做类比的瓶颈期,给大家提供一些做题技巧:
一.位置关系保持一致
【例1】丝竹∶音乐
A.学生∶桃李
B.战争∶戎马
C.汗青∶史册
D.烽烟∶干戈
【答案】C
【解析】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丝竹”泛指“音乐”,二者属于象征关系,且“丝竹”为古代的称呼,“音乐”为现代的称呼。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桃李”和“学生”是象征义,词语顺序与题干不一致,排除;
B项:“戎马”和“战争”是象征义,但词语顺序与题干不一致,排除;
C项:是正确选项;
D项:选项两者都指象征,且为古代称呼,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
这题难度幷不大,在考查象征义,但有同学会把正确答案误选为A或B选项,因为我们对于这两组词比较熟悉,所以就会掉以轻心,但仔细看,虽然A、B也是象征义,但词语顺序和题干不一样,所以,我们在遇到简单题时也不能掉以轻心,仔细是重点。
二.区别并列关系和交叉关系
【例2】玻璃瓶对于()相当于()对于秋播作物
A.石英砂;农作物
B.塑料瓶;水生植物
C.广口瓶;大棚作物
D.饮料瓶;春播作物
【答案】C
【解析】分别将选项代入题干,确定逻辑关系。
A项:“石英砂”是制作“玻璃瓶”的原材料,二者属于原材料对应关系,“秋播作物”是“农作物”,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玻璃瓶”和“塑料瓶”属于并列关系,“秋播作物”与“水生植物”属于交叉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玻璃瓶”与“广口瓶”属于交叉关系,“大棚作物”与“秋播作物”属于交叉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D项:“玻璃瓶”与“饮料瓶”属于交叉关系,“春播作物”与“秋播作物”属于并列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
这题B、C、D选项都是在考查交叉关系和并列关系的区别。一般情况下,如果大家区分不清楚可以来看两者的命名方式,命名方式一致,一般是并列关系,用不同的方式命名则为交叉关系。
三.区别组成关系和原材料对应
【例3】春节∶饺子∶饺皮
A.中秋节∶月饼∶蛋黄
B.清明节∶青团∶青艾
C.端午节∶粽子∶粽叶
D.元宵节∶酒酿∶糯米
【答案】C
【解析】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春节”吃“饺子”,二者属于对应关系,“饺皮”是“饺子”的必然组成部分,且“饺皮”包裹在“饺子”的最外部,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蛋黄”是“月饼”的或然组成部分,排除;
B项:“青艾”是制作“青团”的材料,二者属于原材料对应关系,排除;
C项:“粽叶”是“粽子”的必然组成部分,且“粽叶”包裹在“粽子”的最外部,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D项:“元宵节”吃元宵,而非“酒酿”,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
这道题在考查的是组成关系和原材料关系的区别,选正确答案没有问题,但大家是以对外部这个过程最相似来进行选择的,其实组成关系和原材料对应的区别在于,组成关系本身不发生本质变化,但原材料对应物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难题切记相似性最大
【例4】快∶速度∶慢
A.强∶飓风∶弱
B.手动∶汽车∶自动
C.远∶距离∶近
D.好∶吸烟∶坏
【答案】C
【解析】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速度”有“快”和“慢”之分,三者属于对应关系,且“快”和“慢”属于反义关系,从这层关系来说只能排除D选项,而A、B、C、的区别A项“飓风”是一种自然灾害,而非物理量,“汽车”不是物理量,C项:“距离”是一个物理量,题干“速度”也是一个物理量。因此,选择C选项。
【例5】花束:花()
A.森林:树
B.壳:谷物
C.木头堆:木头
D.植物园:杜鹃
【答案】C
【解析】题干考查主要组成关系,排除B、D选项,而题干“花”堆起来变成“花束”,“木头堆”起来变成“木头堆”,所以选择C选项。考查过程相似。
所以当遇到难题的时候,不要忘记类比的做题原则“相似性最大原则”,和题干进行纵向比较,一般考查过程最相似,主动和被动,抽象与具体。
以上是大家在做类比推理时,容易忽略和难以区分的点,避开这些难点后,大家的正确率应该能得到提升,希望这篇关于“类比推理的技巧”能为大家在做题时提供帮助。
会逃跑的桃子
传统节日,在我国是经过长期发展沉淀下来并进行了总结,形成了我国特有的传统节日,在考试过程中常以常识题的形式出现,比如说前后排序的形式,或者是某个节日喝什么酒等形式,所以,我们对传统节日的顺序、标志和寓意的掌握就十分重要。下面我对中国传统节日进行一下整理,希望能够对广大考生备考有所帮助。
春节:其主要标志为——元旦、桃符、椒酒、屠苏、春联、鞭炮。有几个标志可能大家会不太熟悉,在下面给大家进行一下知识解释和梳理。在我国古代元旦就是过春节,不像现在我们元旦是固定的一月一号,春节是大年初一;桃符在我国是传统的民俗文化,希望在辞旧迎新之际,新的一年没有任何祸难,因此会在桃木板写上“神荼”、或者是“郁垒”二神的名字,以此来祈福好运。后来到今天桃木有压邪驱鬼的作用,这就是最早的桃符。屠苏是古代一种酒名,即屠苏酒,经常在正月初一这一天大家一起饮用,庆祝新年。椒酒是用椒浸制的酒,在我国古代,过节就用此酒向家长敬酒,包含着祝寿、拜贺的寓意。
元宵节:其主要标志为——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猜灯谜、灯火阑珊等,这个节日后来和佛教文化有关,佛教在东汉时传入我国,因为佛堂会在初一十五上香点灯,皇帝觉得这种方式很好,后来演变成了赏花灯、猜灯谜的习俗。
寒食节:其主要标志为——重耳、介子推、寒食。经常有学生将寒食节与清明节混为一谈,这是不对的,寒食节一般在清明节前一天,这一天为了纪念介子推,所以不能生火做饭,吃寒食。
清明节:扫墓、踏青、插柳、放风筝等。主要是为了纪念先祖。
端午节: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雄黄酒。菖蒲是一种水生植物,可以提取其中的精华做芳香油,能散发香气,用来防疫驱邪,一般在端午节这天,把菖蒲叶和艾叶捆一起插在房屋下,防疫驱邪;雄黄是一位中药,可用来泡酒,它可以解毒,是端午节的一种饮品。传说屈原在这一天投汨罗江而死。后人为了纪念屈原在这一天,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也有一种说法是纪念伍子胥的)
中秋节:吃月饼、赏月、团圆、婵娟。婵娟主要是形容月色明媚或者代指明月。在考试中经常出现婵娟。这一天的寓意是阖家团圆。
重阳节:登高、插茱萸、赏菊花、饮菊花酒。菊花盛开的季节在九月份,所以对应好标志,有首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说的就是重阳节,我们现在又叫老人节,主要寓意是祝老人健康长寿。
以上是按时间顺序整理的一些我国的主要传统节日,希望广大考试把各种节日的主要标志和寓意掌握,以方便能够在考试过程中灵活运用,把主要标志和相应知识点掌握了,接下来通过一道真题来进行知识的巩固。
1.关于中国传统节日寒食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农历中的二十四节气之一
B.这一天人们按照习俗吃冷食
C.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的介子推
D.“且分新火试新茶”说的是节日之后的情景
A【解析】寒食节亦称“禁烟节”、一般在清明节前一日,但并不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不要相混淆。在这一天,禁烟火,只吃冷食。寒食节绵延两千余年,源于纪念春秋时晋国介子推。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惟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且将新火试新茶”来自苏轼《忆江南?超然台作》,全词为“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说的内容酒是寒食节过后人们重新生火煮新茶的情景。故选A选项。
优质公务员考试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