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念1218
一、性质不同研究生入学考试是指有一定学力的人们为获得继续学习深造的机会而参加的考试,是由教育主管部门或招生机构(一般为具有研究生招生资格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选拔研究生而组织的相关考试的总称。公务员考试则是一种文官考试选拔制度,渊源是中国的科举制,后借鉴吸收西方国家现代政治制度,发展为一套成熟的现代官员选拔制度,即国家机关考试的形式,吸收社会上的精英分子参与到国家权力机构中去。我国不管是中央还是地方公务员都正规统一称为国家公务员,具体才分为中央国家公务员和地方国家公务员。中央公务员考试是指:中央、国家机关以及中央国家行政机关派驻机构、垂直管理系统所属机构录用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的考试地方的公务员考试是指:地方各级党政机关,社团等为招录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而组织进行的各级地方性考试。中央和地方考试单独进行,不存在从属关系,考生根据自己要报考的政府机关部门选择要参加的考试,也可同时报考。二、报考条件不同1.对工作经验的要求2013年国家公务员90%以上的招考职位都明确要求报考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基层工作经历。所谓基层工作经历,是指具有在县级以下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村(社区)组织及其他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工作的经历。而考研则属于学历深造,大多数专业对工作经验没有要求,只要符合各院校招生简章的基本要求就可报考。2.对政治身份的要求考取研究生只是单纯的继续深造,不涉及国家政治,而学术又崇尚自由,往往去政治化意识较强,通常目标院校对政治身份没有硬性要求。而公务员职位涉及国家诸多政治、经济决策问题,对政治素质有着明确的要求,许多职位要求报考者是中共党员或中共预备党员。3.对年龄的要求由于国家公务员许多职位涉及特殊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因此对报考者年龄有着明确的限制: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而研究生考试对考生年龄没有硬性要求,部分研院将招收研究生的年龄上限设定在40周岁。三、录取比例相差悬殊每年报考研究生和报考公务员的人数相差不大,都有100多万人,然而录用人数则相差悬殊。从2002年以来,虽然考研的人数逐年见长,从60万发展至今天的160余万人,但录取比例基本保持在3∶1。与此相比,根据国家公务员局发布的数据统计,2013年国考最终报名人数超过150万,最终过审核的报名人数为133万人,职位总体竞争程度约为66∶1,与去年相比已算有所下降,有两个职位只招1人,但报名人数近万。“国家统计局合川调查队业务科室科员”竞争比达到9470∶1,刷新历年国家公务员一个职位考录最高比例。紧随其后的“国家统计局南川调查队业务科室科员2”竞争比也进步9000大关。各省公务员的录取比例也差不多是60∶1,甚至更低。四、发展方向不同一般来说,报考研究生的同学,或者是热爱自己的专业,有志于深化本专业的学习,希望在本专业的科研和学术方面有所成就或者是为了兴趣决定放弃本专业而选择跨专业,一心追求自己人生的乐趣又或是希望过学习提高或扩展自己的知识层次。其未来发展方向,大致以其所学为基础,从事研究、教学者居多。公务员这个职业,能够最直接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公务员晋升职务,应当具备拟任职务所要求的思想政治素质、工作能力、文化程度和任职经历等方面的条件和资格,并以在规定任职资格年限内的年度考核结果为依据,逐级晋升。特别优秀的公务员或者工作特殊需要的,可以破格或者越级晋升职务。 考研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考研考点内容、不清楚考研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啾啾大神
区别太大了,考公务员行测中可能会有一些时事题,分数不多,都是选择。申论考的都是社会热点问题,根据材料申而论之。考研政治包括好几个科目,是一门系统的考试。建议去书店看看真题的题型,就都知道了。
苏州大高中
人生不止有考研一条出路哦吗,考公也是一条明智之选。但考公和考研虽然考试时间不冲突,但要在1年时间内同时备考2场考试,大部分同学一定是心有余力而不足,所以考研和考公我们应该做何选择呢?小学生才会做选择题,我全都要!
一、考公与考研报名条件差异性
考研报名条件要求学历最低学历本科而年龄完全没有限制。考公报名条件要求学历要是大专及以上,而且年龄限制在35岁以下,部分省市要求特别严格,举一个上海市公务员考试报名条件的例子:学历需要大学本科及以上,户籍必须是上海本地户籍,如果是非本地户籍且是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积分达到120分,拥有1年以上居住证才能报考。相比而言考研的报名条件较为宽松。
二、考公与考研竞争比
相比较而言公务员考试竞争格外激烈,考研为平均3个人录取1人,考公最近三年为平均60人录取1人。
三、考公与考研试卷难易程度
考公基本上可以零基础起步,而考研都是实打实的大学课程。考公务员需要考察知识面广,注重常识的积累,题型灵活。公务员申论题目因为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答案,只要主要中心方向对,格式清楚,基本上就能拿高分。考研的难点在于英语,数学上面,这两门学科最能拉开互相的差距,而且很难通过国家分数线。考研有规定的考纲,复习科目较多,内容比较具体。如果用相同时间复习公务员与研究生,那必然是考公相对轻松一点。
四、考公与考研公平性分析
考研的政治、英语、数学是全国统一考试。初试是考试,也就是笔试,只看分数,只要你过了国家线,或者是你所填报学校的自主划线就有资格参加复试。但是复试就说不准了,因为面试时考官是知道考生的名字,还有可能会考你多方面的知识,而且会有一定的潜规则,双非学校有可能会受到歧视,例如北京大学拿到两份名单,分数都是一样,但两个人的学校一个是211学校,一个是双非学校,那么大概率会录取211学校的考生。不过只有你认真的去准备是一定可以过的,如果得初试成绩很高的话,导师对你的印象很好,那么你复试通过的几率就会很大的。反观考公,那绝对是正道的光,绝对的公平。据说有的考官也是头一天才知道考场和面试时的考试地点。面试期间考官都不知道考生的名字,考生在面试时说出自己的名字直接判考试不及格。内部可操作性几乎没有。
优质公务员考试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