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东家1985
2018辽宁乡镇公务员面向公益性事业单位招募3606人笔试时间为2018年9月15日(星期六)具体安排为:上午9:00--11:30《综合能力测试》主要是结合农村工作实际,侧重考查报考人员把握“三农”政策、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的能力。考试时限为150分钟,满分为100分。
王道之战约定
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几组易混淆成语积累 今天,小编为同学们带来逻辑填空中几组极易混淆的成语,它们长得差不多,但意思可能截然不同。准确掌握其含义,有助于同学们在考场上快速锁定正确答案。 1.门庭若市、门可罗雀 门庭若市:门前和院子里像集市一样。形容往来人很多,十分热闹。 门可罗雀:门外可以张网捕雀。形容门庭冷落,没有什么人来往。 例1. 填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回顾网络文学近十余年的发展,尤其是在引入一些商业模式之后,一度________的文学网站,人气徒增,颇有进入西部牛仔时代的味道,虽然极为混乱,但也不乏生机。(2014年吉林省政法干警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试》)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门可罗雀 B. 门庭若市 C. 孤芳自赏 D. 车水马龙 答案:A 2.不刊之论、不经之谈 不刊之论:指不能更改或磨灭的言论。刊:削除,修改。 不经之谈:指荒唐、没有根据的话。经:正常。 例2.尽管诗歌绝无翻译的可能,却大有翻译介绍的必要。有多位前辈时贤对诗歌翻译理论不乏鞭辟入里的_______ 。然而,何谓诗歌翻译的理想形式却_______。(2013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真知灼见 各执一端 B.不刊之论 见仁见智 C.不易之论 各持己见 D.远见卓识 众说纷纭 答案:B 3.鱼龙混杂、鱼目混珠 鱼龙混杂:意思是形容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通常只能形容人。 鱼目混珠: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以次充好。适用对象一般是物。 例3.近年来每逢传统节日、西方节日,抑或是“双11,双12”等人造节日,都成为互联网商家炒作的卖点,成为那些足不出户的年轻网民“买买买”的“狂欢盛宴”。交易额的放量增长带来了快递业的繁荣发展。然而快递数激增、过度包装、违规包装造成的污染及危害愈发_______;假货、仿冒品、残次品_______,随之而来是一些消费者维权困难,因此加强网购平台监管责任迫在眉睫。(2018年辽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有目共睹 层出不穷 B.引人关注 鱼目混珠 C.引人注目 鱼龙混杂 D.备受瞩目 以假乱真 答案:B 好老师、好课程、好服务。
小乖candy
辽宁省考试录用乡镇公务员笔试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
一、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内容:
1、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
2、数量关系。主要测查报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常见的题型有数字推理、数学运算等。
3、判断推理。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常见的题型有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等。
4、资料分析。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
5、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生活等方面。
二、申论考试内容:
1、阅读理解能力。要求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内容,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准确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
2、综合分析能力。要求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作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
3、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要求借助自身的实践经验或生活体验,在对给定资料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和界定问题,作出评估或权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
4、文字表达能力。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运用说明、陈述、议论等方式,准确规范、简明畅达地表述思想观点。
5、贯彻执行能力。要求能够准确理解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及时有效地完成任务。
扩展资料: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全部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申论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50分钟,满分100分。
一、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题型(全部为选择题)
1、言语理解
每道题给出一段语言文字,要求报考者根据对这段文字的理解或运用一定的语言文字知识,选出最符合要求的答案。
2、数量关系
例如数列判断,每道题给出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报考者仔细观察这个数列各数字之间的关系,找出其中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答案中选出最合适、最合理的一个来填补空缺项,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
3、判断推理
例如图形推理,每道题给出一套或两套图形,要求报考者通过观察分析找出图形排列的规律,选出符合规律的一项。
4、资料分析
针对一段资料一般有1~5个问题,报考者需要根据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推测和计算,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5、常识判断
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对有关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的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及其运用,要求报考者通过分析、判断和推理,选出最符合要求的一项。
二、申论题型
1、归纳概括题
(1)单一式概括
一般要求考生就相关材料中的某一特定方面进行概括,通常归纳概括主要问题、现状、危害、原因、影响、特点、重要性、建议等。
(2)综合式概括
综合式概括一般分为两类:一是归纳概括主要内容;二是整理材料并汇报。
(3)语段式概括
语段式概括一般分为两类:一是拟制标题;二是语句填充。
2、综合分析题
(1)词句理解题
一般要求考生对给定资料中的某句话或是某个词结合材料内容进行分析。
(2)观点分析题
一般要求考生对给定资料中提到的某种观点、看法或者出现了某种社会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见解。
(3)启示分析题
一般要求考生准确理解给定资料中出现的现象或问题,并从中得到经验和教训。
(4)关系分析题
一般要求考生结合给定资料,分析两种及以上事物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
(5)原因分析题
一般要求考生结合给定资料,分析产生某一现象或是问题的主要原因。
3、提出对策题
(1)直接提出方案的对策题
一般要求考生针对问题提出对策。这一类在答题过程中,不需要概括问题,只需要提出对策即可。
(2)需要概括问题的对策题
一般要求考生先概括给定材料中反映出来的问题,然后再就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4、贯彻执行题
(1)对策建议类:建议、意见
对策建议类贯彻执行题主要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内容是对策性的。
(2)传达信息类:通知、宣传稿、倡议书
传达信息类贯彻执厅题以传达信息为目的,以要传达的信息为主要内容。
(3)发表讲话类:演讲稿
发表讲话类贯彻执行题重在讲话内容,要求考生根据领导要求确定相应的讲话内容。
(4)新闻传播类:短评、新闻稿、导言
新闻传播类贯彻执行题要求考生根据传播对象,确定行文内容。
(5)汇报情况类:报告、请示、工作总结
汇报情况类公文是上行文,汇报对象是上级,要求考生根据汇报内容确定作答思路。
5、文章写作
(1)命题作文
一般要求考生参考给定资料,以给定的文章题目写一篇文章。
(2)半命题作文
一般要求考生根据给出的一部分标题,补充空缺部分,然后参考给定资料,写一篇文章。
(3)非命题作文
—般要求考生参考给定资料,从某一个特定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
参考资料:辽宁公务员考试网—公务员考试公告
百度百科—行测
百度百科—申论
优质公务员考试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