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08

实创佳人
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公务员考试行测解题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我不是小痴

已采纳

名词解释考查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不同于论述和分析,无需长篇大论。根据测算,一般一个名词解释用时5~6分钟,篇幅150~200字最为合适。

简答题一般来说位于试题的第二部分,基本考察对某些重要问题的掌握程度。难度中等偏低。在回答的时候字数一般在800-1000为佳,时间为15-20分钟。在回答论述题的时候一定要有条理性,但是条数不宜过多,在5-8条为主,字数在1500左右,用时为25-30分钟。

简答题定义框架答题法

一、先把简答题题干中涉及到的最重要的1-2个名词进行阐述,类似于"名词解释"。很多人省略了这一点,无意中丢失了很多的分数。

二、按照要求,搭建框架进行回答。回答要点一般3-5点。

三、进行简单的总结。

当遇到自己没有见过,或者复习时遗漏的死角。这个时候不要惊慌。只要你平时认真复习了,基本你不会的,别人也基本如此。首先要有这个自信。其次,无限的向课本靠拢,将相关的你能够想到的内容,有条理的全部列出来,把困难抛给改卷老师。

公务员考试行测解题

80 评论(10)

豆浆煮菠菜

定义判断是公务员考试的常见题型,涉及的定义涵盖范围很广,学习解题技巧是取得高分的关键,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一、核心成分分析 所谓核心成分分析,是指在读定义时画出这个定义的关键词句,例如定义的主体,主观方面的原因、目的、物件、行为方式、结果、特定条件等等。因为这些地方往往是命题人在设定错误选项时会做改动的地方。 例题1:产品召回是指生产商将已经送到批发商、零售商或终端使用者手上的产品收回。产品召回的典型原因是所售出的产品被发现存在缺陷。产品召回制度是针对厂家原因造成的批量性问题而出现的,其中,对于质量缺陷的认定和厂家责任的认定是最关键的核心。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产品召回的是: A、某商家作出承诺,产品有问题可以无条件退货 B、某超市发现卖出的罐头已过期变质,及时告知消费者前来退货或换货 C、因质检把关不严,某厂一批次品流入市场,厂家告知消费者前来退货 D、某玩具厂因某种玩具有害物质超标,向提起诉讼的部分消费者退货赔偿 解析:产品召回的主体就是“生产商”,所以A和B选项主体不合格就可以排除,题干中的行为方式是“主动将产品都收回”,而D则仅向提起诉讼的赔偿,所以正确答案为C。 二、主特征分析 主特征分析是指题干的核心成分比较多,不好画时,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定义的主要特征,然后再对照着选项来进行选择。 例题2:霸王条款是个别商家利用资讯不对称、供求关系不平衡,以及自己的垄断地位将不平等的消费条款强加给消费者。表现为一些经营者单方面地逃避法定义务、违反公平原则、损害合同相对人利益的格式合同中的不平等条款,或者以违反通知、宣告、店堂告示或者行业惯例等形式出现的合同内容。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哪项中的现象不属于霸王条款? A、影楼规定,拍婚纱照时未选中的影像作品及底片、样本归影楼所有,顾客如有需要,必须另行付费 B、某美容院规定,办理美容卡后,如果退卡,已半价消费的专案按全价结算 C、通过活动出售的打折、特价商品不能退 D、吃饭时,拒付饭店餐费,吃霸王餐 解析:本题中的核心成分比较多,如果要画的话可能整个定义都画完了,无法看出区分度,所以可以去概括它的主要特征,其实就是“商家的不平等条款”,所以D消费者的行为明显不符合,所以正确答案选择D。 三、结构分析 结构分析指的是当题干比较长时,很可能涉及两个以上的定义,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巨集观地分析题干机构,如果发现是并列或者总分结构的定义时,要先看提问方式问的是关于哪一个定义的,然后问什么回到题干中重点分析哪一个定义就可以了,可以节省阅读时间。 例题3:对抗,在生态学中指生活在一起的两种不同种类的生物,一方或双方遭受损害的关系。对抗通常是不同生物为占据同一生态位而产生的结果。可分为侵害、抗生和竞争,一种生物受益而另一种生物遭受损害的属于侵害;一种生物遭受损害而另一种生物不受影响的属于抗生;两种生物相互施加不利影响的属于竞争。 以下属于竞争的是*** ***。 A、小菜蛾的天敌蜂把卵产在小菜蛾的幼虫体内。当蜂卵孵化成幼蜂时,幼蜂便会吃掉小菜蛾的幼虫 B、有种鸟儿常在鳄鱼身上寻找寄生虫,而由于掠食者不敢在鳄鱼身边攻击这些鸟类,使得鸟儿更安全 C、池塘中如果蝌蚪的密度过大,蝌蚪会分泌一种毒物,限制其他蝌蚪的生长发育,甚至增加其死亡率 D、萝卜蚜和桃蚜混合饲养达一定密度时,产蚜量均显著下降,但桃蚜产蚜量显著高于萝卜蚜 解析:这道题的题干比较长,所以巨集观分析,发现是总分结构,要先看提问方式,问的是“竞争”,那我们就关注最后一句话就可以了,“两种生物”,则排除C,“相互施加不利影响”则排除A、B,所以应该选择D。 公务员考试行测定义判断解题三大强心剂 一、关键资讯法 所谓关键资讯法,是指通过第一时间来拆解定义项,将拆分出的关键资讯作为判断被定义项的指标要件,以此来衡量备选项是否符合定义的方法。关键资讯是具有代表性的条件,一般出现在状语部分,如时间状语、行为方式状语、地点状语等表现方式。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表现,比如主体、客体等。因此,考生在平时训练过程中应有意识的培养自己寻找关键资讯的能力。 【例1】外部不经济性是指经济活动主体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给他人带来的损失或额外费用,而他人并未因此得到补偿。 下列属于外部不经济性的是*** ***。 A、 某项新技术发明被他人使用,没有得到使用费 B、 桃树花开时,行人都可以享受到花香,但并未向种桃树的人交钱 C、 上游居民大量植树,自己收获了木材又改善了下游居民的水源质量,却未收取费用 D、 农民使用农药过量造成污染,却并没有赔偿受害者 【答案】D。 解析:解题关键在于“经济活动主体给他人带来的损失或额外费用”。A没有给他人带来损失;B行人不属于经济活动主体且也为造成损失;C没有给他人带来损失,只有D符合题目中的定义。所以答案为D。 二、成分解题法 依据成分解题可以将解题思路确定在“运用定义内涵”和“运用定义的外延”两个角度:依据定义的内涵来解题,主要是抓住定义的本质属性,并以此本质属性找到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依据定义的外延来解题,主要是抓住定义本身囊括的事物范围来确定正确的选项,从而解题。 【例2】其他存款性公司是指除中央银行以外的所有存款性公司,主要进行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和创造存款等活动,我国称之为存款货币银行。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其他存款性公司的是*** ***。 A、 城市商业银行 B、 保险公司 C、 邮政储汇局 D、 城市信用社 【答案】B。 解析:根据其他存款性公司的定义,我们可知本定义的内涵为存款货币银行。做题时只需从备选选项中选择不能作为存款货币银行的选项。保险公司不具有存款货币银行的性质,所以选择B选项。 三、“属”加“种差”解题法 一般情况,被定义项=种差+临近的属概念。比如:单身汉***被定义者***=未婚***种差***+男子***临近的属概念***。对“属”加“种差”方法从形式上进行综述就是:通过揭示概念最邻近的“属”概念和“种差”来明确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 【例3】季节变化是指社会经济现象随着一年的季节发生改变而呈现有规律的变动。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属于季节变化的是*** ***。 A、 夏季用电最高于其他季节 B、 冰冻灾害后第二年一般发洪水 C、 瑞雪兆丰年 D、 CPI指数持续上涨 【答案】A。 解析:从本体定义的“属”入手可知本定义“季节变化”是“变动”。 B、C项均未涉及变动的问题,故排除。D项CPI指数持续上涨并未体现定义中的经济现象随季节变化而有规律地变化,故排除。所以答案为A。 公务员考试定义判断的三个误区 误区一:题目简单,忽略练习 大多数考生在复习行测时的关注点更多放在相对较难或者题量较多的数量关系、资料分析、逻辑判断等专项,而对命题机理相对简单、难度相对较低的定义判断和类比推理等题型练习很少。很多考生认为定义判断本身并不复杂,所以没什么好复习的。这种观点建立在对定义判断的直观感受上,其实近几年的定义判断正向着阅读量增大、理解难度增高和选项设错隐蔽三个方向发展,也就是说定义这部分即便是大家可以选出正确答案来,也要耗费很多时间。如果平时不注重阅读速度的训练,不注重适当方法的运用,在考试中解定义判断题可能会超过预期的时间,挤压其他题目的做题时间,让本就不充裕的120分钟变得更加紧张。 应对策略:每天坚持练习一定的定义判断题,结合言语、申论等科目综合提高阅读速度、理解能力和对材料关键资讯的敏感性。 误区二:思维惯性,忽略问法 一些考生在做定义判断时都习惯性地先看题干中定义在讲什么,看完题干才去看问法。这样有两个弊端:第一是可能会浪费时间。定义判断中有很多题目包含多个定义,而最后考查的肯定是其中一个定义,大家如果直接看定义就可能多一些资讯,增加了不必要的阅读量;第二是由于惯性思维,很多考生在看完题干之后预设正向的***“属于”或者“符合”***问法,跳过问法直接看选项,结果可能与题目要求正好相反,让本来可以拿到的分数从手边溜走。 应对策略:做定义判断题首先看问法,确定本题要考查的定义和问题中是“符合”还是“不符合”,再去看题干。如果单独看考查定义本身无法理解,再去看其他定义帮助理解考查定义。从而减少阅读量,看准正负向。 误区三:死抠字眼,忽略理解 定义判断的命题机理就是对某个事物进行情态或特征的描述,因而大多数定义呈现出来的状态就是由一些关键性资讯描述整个定义。很多考生抛开对整个定义的理解,只关注于某些区域性资讯,死盯着一个词有没有体现在选项中,并以此来作为判断标准。这种做法很容易造成考生钻牛角尖、抠字眼的情况,到头来觉得每个选项都有问题或者每个项都可以选。 应对策略:定义判断首先可以依照相应学科的常识来做选择,如果了解相关理论可以直接选择。当没有积累到相关知识时,考生应当从整体把握定义的意思,将不容易理解的定义转换成自己的语言,再筛选出其中的核心成分并以此作答。定义判断侧重积累和理解,大家平时要多看定义判断常考的几个学科***如经济、法律、管理等***的常见知识,结合言语理解知识来练习。

233 评论(13)

水月琉璃007

旺黔诚大树职教给大家解答!

定义判断归属于行测中的“判断推理”模块。定义判断题目涉及范围广,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心理等各个领域,很多同学认为题干内容较专业,读不懂,或读懂了,但选项选不对。

其实,定义判断的很大一部分题目可以通过“关注被定义项、合并同类项、列举排除”3个技巧来搞定。

一、关注被定义项

定义判断解题顺序首先先看问法,题干中可能出现多个定义,但问法可能只问其中某一个定义,此时我们关注被定义项即可。

二、合并同类项

做题时间紧迫,定义又较难读懂时,可以分析选项,将意思相同的同构选项进行合并,将选项归纳为2-1-1或3-1的形式,快速排除。特别关注“1”型选项,因为正确答案极有可能是它。

三、列举排除法

适用于定义较长,题干已经把定义的范围用例子的形式列举出来了,此时我们只需要根据所列举的情形与选项一一匹配进行取舍。

在国考中,逻辑判断、图形推理、类比推理和定义判断是四大常考题型,每种题型均考查10道题。市地级有5道题目是以一题五问的形式考查。图形推理市地级比副省简单。定义判断命题形式更加灵活,以诗句、俗语、古文以及图片等呈现。类比推理侧重考查概念间关系和常识。

大树职教作为贵州本土的专注于公考/编制类培训的企业,有着很多的经验,大家有关于这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问哦!旺黔诚·大树职教在省考面试中已经连续三年拿下省考面试全省第一!

(一)图形推理

1.考查重点:图形共性、数量关系和立体图形。其中图形对称性、相对位置等考查频率较高;立体图形考点多样、难度大,包括空间折叠、三视图、截面图和立体拼接等。

2.备考策略:掌握基础考点,每日一练,培养图形敏感度,明确解题思路。

图形推理看起来很乱,其实都是有规律的。前提是熟悉常考的考点以及它的特征。

1、图形组成相同的,优先考虑位置的规律;2、图形组成相似的,优先考虑样式的规律;3、图形组成不同,考虑数量或属性;

(二)定义判断

1.考查重点:常考社会学、心理学、文学、法学以及管理学等学科概念。

2.备考策略:掌握定义判断核心成分的分析方法,充分理解定义内涵,积累社会热点、拓宽常识储备。

(三)类比推理

1.考查重点:经验常识中的功能关系、加工关系、职业关系,言语关系中的词义关系,逻辑关系中的概念间关系。

2.备考策略:掌握基础考点,常态思维,分析词项间本质关联。积累常识。

(四)逻辑判断

1.考查重点:必然性推理重点考查假言命题、综合推理和朴素逻辑。可能性推理侧重考查加强型、削弱型、前提型;从论证模型上看,求异论证和实践论证等考查频率较高;其中,选项力度比较是可能性推理需要关注的重点。

2.备考策略:逻辑和生活思维大相径庭,需系统性学习以转换思维,大量刷题掌握推理规则和常考论证模型,进而形成高效解题的思维路径。

行测如何能在保证正确率的情况下提高做题速度至关重要。

1、快速抓取有效信息,读懂题干材料

(1)抓取每句话的论述对象,理解句意。

(2)联系上下文,分析句间关系。

(3)把握作者写作意图,判断材料重点。

1、整张试卷各模块的做题顺序

(1)常识积累较少的考生:言语理解-资料分析-判断推理-常识-数量关系。

(2)常识积累较多的考生:常识-言语理解-资料分析-判断推理-数量关系。

当然,做题顺序因人而异,总体的原则是:把自己擅长的模块放在靠前的位置,把会做的题目的分都抓住。在国考中,对于重点拿分的题型要集中注意力,保证正确率达到80%,如:片段阅读15个题、文章阅读10个题、资料分析20个题、逻辑判断10个题。

2、每道题的做题顺序

面对一道题时,我们应先看问法。一方面,通过问法识别题型,进而确定解题方法和选择选项的原则。另一方面,带着问法去阅读材料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此外,考生一定要看清问法中是否含有“否定词”。 比如: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对立互补命题的是( )。这种“选非题”,尤其要当心。

最重要的一点:遇到难题果断放弃。遇到难题时,不要一直纠结而浪费时间,这时候比的是谁先放弃,这类型比较难的题目,最后可以根据选项均匀分布的特点去蒙一个。

合理的放弃是一门学问。行测看的是总体分数,与其在难题上浪费时间,不如把时间用在简单的题目上,避免能做对的题目因为没时间做而失分,给大家两点建议。

(1)评估自身短板,对不同类型的题目进行取舍。比如:对于数学基础特别薄弱的考生,中公教育建议大家是放弃部分乃至全部的数量关系题,放弃每篇资料分析的最后一道小题,直接蒙一个答案。这样可以节约大量时间,从而提升其他模块的正确率,把会做的、能得的分抓住。

(2)划分题目难易度,对无头绪,拿不准答案的题目不过多纠缠,相信第一感觉,快速选择。放弃的题目可以先蒙一个答案并做好标记,最后若有时间再回头解决。

行测考试是一场竞争的考试,高分进面是我们的目的,各位考生在结合自身优劣势的前提下,一定要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得分策略。除此之外,大家要明白,所有的理论都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所有的技巧也都是建立在大量练习的基础上。

以上是旺黔诚大树职教整理的如何提高行测判断推理做题速度的内容,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或者学习更多关于公务员考试/遴选、事业单位\教师\银行\国企招聘等的内容或者想问的问题,小编都可以给大家解答!欢迎大家前往贵州旺黔诚大树教育官网具体了解!

231 评论(15)

huahuaabcabc

注意:蒙题只是最后的手段,遇到能做会做的题目一定不要放过,不要把蒙题技巧奉为圭臬,否则会得不偿失。数量关系1、选项三奇数一偶数,选偶数,相反选奇数2、选项是区间,尽量选中间的两个区间3、极值问题,最小往往选第二小;问最大,往往选第二大。也可以优先代入进行验证.4、如果题目选项中的某两项满足题目中的某个等量关系,那么这两个相关联的选项,极有可能一个是干扰项,一个是正确答案。5、如果有明显的整百整千的数字的选项,先代入验证,此多为正确选项6、充分运用选项,倍数等关系,能秒杀就秒杀。不能每道题都计算,要学会适当放弃。7、敢于设“1”或设具体数值,代入公式求解。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8、年龄问题能代入先代入,或者利用年龄差不变,实在不能解再列方程。9、题目中存在比例关系,在选项中选择满足该比例中数字整除特性的选项为正解10、一个复杂的数学计算问题,答案中尾数不同,直接应用尾数法解题即可11、有几何图形的话,可以用直尺量出几何图形的长、宽、高等辅助计算 (不能带尺子的话就算了) 。12、ABCD均匀分布,可以根据这个规律,没做的题都选未选过的选项13、遇到问法出现最大、最多的题目一般选择选项大小排序第二大数字的选项资料分析1、资料分析部分可以用直尺找出条形图中的最大、最小值、排在第几位的值,以及量出高度按比例算出数值等,量角器量出所求的部分对应的角度,进而折算出比重等 (不能带尺子就算了)资料分析时间不够可以从简单的的图表入手;题目时间不够,可以从简单入手,不做最后判断题目;最后判断题目时间不够,可以从简单入手,看简单的选项的对错。3、先看问题,阅读时勾画关键词4选项全由文字组成的,答案往往是C。5、题干有“约”字的选项一定不是整数6、主要由数字构成的选项,B选项当选概率最大7、中心词阅读,数据略过就好8、A的增长率为a,B的增长率为b,则a、b的混合增长率介于AB之间,不用计算9、资料分析的最后一道综合分析小题,优先蒙C/D;确实没时间,优先看D。10、注意看清楚题目问的是什么,比如水产品养殖业和水产品不是一回事常识判断如果选项中有两个选项互相矛盾的话,答案一般就在这两个选项中的一个;如果选项中有与题干描述相矛盾的,可以排除。2、有关历史事件的排序题可以采用首尾两端法进行判断(从头或从尾判断),即从这一串事件的头或尾进行分析判断,排除不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无需对各事件的具体时间进行分析,这样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可以将各个选项同题目要求进行纵向比较,并根据各自同题意要求差异的大小来确定最符合3、题意要求的答案优先选体现民族自豪感的选项5、不选绝对化的选项。在常识判断%的选项中,有一些选项的说法太绝对,例如出现“必须“禁止”“所有”“只有”等词语,一般情况下该说法错误。而相反如果出现“可以”“一般“可能”“正常情况下”等词语,一般情况下可以初步判断为正确选项6要相信自己的第一直觉,虽然有风险但正确率也是最高的。根据题千中的信息词进行联想,一般与信息词有关联的选项就是正确答案8、多联系生活实际,符合生活中常理的选项一般为正确的言语理解(一) 逻辑填空找,1、从空白处的后面和下个空白处的前面去找,只有一个空白处的,从该空白处后面到结尾去2、排除具有极端语气的词语,语气一般是中庸,但在感情色彩为消极的情况下,则语气要重3、注意找语境中与所填写词语相呼应的词、短语或句子4、重点落在语境与所选词语的逻辑关系上,而不是选项的词语上5、遇到词语辨析,要抓住它们的侧重点,去区分它们的差别选项中近义词辩析方向是从范围不同角度辨析的,选择范围大的7、从语意轻重角度辨析的,选项要么选最重的,要么选最轻的8、相信第一感觉,相信固定搭配(二) 片段阅读1、先读问题,再读题干2、答案一般在首句或尾句。3、细节判断题先读选项,再对照原文,时态、数量、话题、概念、逻辑等方面的错误.4、判断选项时,看主语是否符合题干的论述主体(也就是找主题词)5选项要选积极向上的,极端选项一般不选选项是文中原话不选67、明显不符合常识、伦理、逻辑、法律的都是错的8、启示、告诉、道理材料的片段阅读,不选文字内容层面的选项9、启示、告诉、道理材料的片段阅读,选择激励人的选项或在精神上有触动的选项10、提问方式是选标题的,选择短小精悍的选项11、提问方式是“错误的”,要通读材料再选择选项,不能断章取义“不正确的”12、语句排序先进行首尾句猜测,注意运用关联词判断。(也可以找出连贯的两句,然后排除他项,很多题目不知道首尾句也可以用此得出正确答案。)不能完全信任选项分布,选完读一遍才行或者看前三个顺序对不对13、如果一道排序题有2个以上的句子含有时间词只的时候,我们可以优先考虑用时间去解题判断推理有关折纸盒的问题,可以借橡皮来解答。在橡皮的六个面上依次标上题干图形的小图形,再进行判断。2、定义判断,问符合的,建议在题目旁边打“√”;问不符合的,打“x”帮助解题3、类比推理,不能根据逻辑关系确定答案时,选形式最接近的.4、削弱型和加强型推理题题干中未提到的信息若出现一般为无关选项5、定义判断若出现多定义,不提问的定义不用看6、评价型推理题正确答案一般兼顾双方7、结论型推理题只正确答案一般为语气较弱的。8、排除弱化项只、主观项、论题偏离项,剩下的往往就是正确答案9、图形推理图形本身变化不大的考虑对称、旋转、平移、翻转等10、图形推理题只图形本身变化较大考虑元素数量、加等11、若图形复杂多变且出现怪图,重点考虑共性,如共同元素数量、位置关系等12、立体图形推理一个面寻找特殊面,两个面看特殊面是否相对、相邻,三个面看时针顺序求同消去。13、除了一笔画,还有两笔画,

186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