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32

yidiandian100
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公务员蜡烛题考试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pang小妞

已采纳

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题,牛吃草问题的解法:追及型牛吃草问题:一个量使原有草量变大,一个量使原有草量变小。公式:原有草量=(牛每天吃掉的草-每天生长的草)*天数。相遇型牛吃草问题:两个量都使原有草量变小。公式:原有草量=(牛每天吃掉的草+其他原因每天减少的草量)*天数。极值型牛吃草问题:在同一草场放不同的数量的牛有不同种吃法,求为了保持草永远都吃不完,那么最多能放几头牛。公式:利用原有草量=(牛每天吃掉的草-每天生长的草)×天数,求出草的生长速度,最多的牛的头数=x。多个草场牛吃草问题:在不同一草场放不同的牛数有不同种吃法,其中每头牛每天吃的草量和草每天生长的量都不变。公式:通过最小公倍数寻找多个草场的面积的“最小公倍数”,再将所有面积都转化为“最小公倍数”同时对牛的头数进行相应的变化,转化成原有草量相同的标准的牛吃草问题。标准的牛吃草问题:在同一草场放不同的数量的牛有不同种吃法,求牛的头数或天数。公式:原有草量=(牛每天吃掉的草-每天生长的草)×天数。一般设每头牛每天吃的草量为单位1,草的生长速度为X,牛的头数为N,天数为T。即,原有草量=(N-X)*t.

公务员蜡烛题考试

229 评论(9)

Ares填词人

蜡烛在空气燃烧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化学变化,还伴随着物理变化,如蜡烛的融化,单就这句话而言应该不算错,而答案是错的,说明这道题目考查的是,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过程中是否单单只有化学变化。

222 评论(10)

小黑鬼佐二

公务员考试中,很多题型都可以使用赋值法的,例如我们的工程问题,行程问题,经济利润问题,而这几类题型在考试中都属于比较热门的考点,因此赋值法在公务员考试中是比较重要的方法。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叫赋值法,它跟方程法有不同之处,方程法是设未知数X、Y,而赋值法就不直接设未知数了,直接给予其一个常数,例如给予一个10或者100,这种方法叫做赋值法。当然我们肯定要明白的,赋值法不能随便赋值的,其题目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因此我们来了解一下赋值法使用的条件:

第一、满足“A=B×C”的比例形式,只给其中一个量或者未给定任何一个量。这情况可以使用赋值法。

来了解下什么叫做“A=B×C”,例如我们比较熟悉的行程公式:路程=速度×时间,或者工程问题里的公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或经济利润公式里的:总利润=单利润×销量等等,这些都是满足“A=B×C”的形式,如果只给其中一个量或者未给定任何一个量时,可以使用赋值法。接下来我们通过一道例题看下赋值法怎么应用。

【例】口袋里有一些钱,买豆浆刚好可以买10杯,买油条刚好可以买15根,如果一份早餐要包含一杯豆浆和一根油条,则最多可以买几份这样的早餐?

根据题干条件:无论买豆浆还是买油条,钱=单价×数量,而材料中只给出了数量,因此我们可以使用赋值法。而赋值法有几个原则,第一个不变量赋值,第二个是最小公倍数赋值。

而题干中口袋里的钱是不变的,因此可以赋值口袋里的钱为30元(10和15的最小公倍数),求出豆浆的单价30÷10=3元,油条的单价为30÷15=2元,则一份早餐5元,最多可以买30÷5=6(份)。

这就是赋值法好用之处,比方程法设未知数,可以提高做题速度。接下来我们通过一道真题来巩固一下知识点。

【例】某日停电,房间里同时点燃了两支同样长的蜡烛,两支蜡烛的质量不同,一支可以维持4小时,一支可以维持7小时。来电时,发现其中一支剩下的长度是另一支剩下长度的4倍,请问这次停电时间是多久?

A.2.5小时B.3小时

C.3.5小时D.3.8小时

解析:第一步,本题可看成工程问题,满足“A=B×C”的比例形式,只给其中一个量,用赋值法解题。第二步,A蜡烛可维持4小时、B蜡烛可维持7小时,赋值蜡烛的长度为28,则A的燃烧效率为7、B的燃烧效率为4。第三步,设这次停电时间为t小时,由于A的燃烧效率较快,可知B的剩余长度为A的4倍,列方程:28-4t=(28-7t)×4,解得t=3.5。因此,选择C选项

第二、赋值法使用的第二种情况,题目未给出明确数值,只给定分数、百分数、比例、倍数,考虑赋值法。

接着我们来通过一道例题来巩固一下知识点:

【例】某公司组织员工义务献血,有一半的员工都参与了献血。该公司员工中男性与女性的比例为3:2,参与了献血的员工中男性与女性的比例是7:3.则未参与献血的员工中,男性与女性的比例为()。

A.1:1B.2:1

C.3:2D.2:3

解析:题目中没有给出具体数据,可以使用赋值法,根据赋值法第三个原则:按比例赋值,材料给出男性与女性的比例为3:2,可赋值男性员工有60人,女性员工有40人;一半的员工都参与了献血,则参与了献血有50人;参与了献血的员工中男性与女性的比例是7:3,则参与献血的男性有35人,女性有15人。因此未参与献血的员工中,男性与女性的比例为(60-35):(40-15)=25:25=1:1。选择A。

通过上述几道例题相信大家对赋值法使用的条件有所了解,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灵活应用,顺利拿下公务员笔试~加油!

117 评论(14)

卓木木收藏

公务员考试中的逻辑判断题型多种多样,对于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解题技巧。其中,有种以科学实验为命题素材的特殊题型,根据实验对象的不同可以细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单一实验对象型,即是在一个实验对象上进行试验,得出一系列的结论;第二种是对比实验对象型,即有两组或两组以上的实验对象,通过对比实验而后得出一系列的结论。下面笔者结合两道真题为大家介绍行测答题技巧。医生给一组等待手术的肾结石患者服用他从胡萝卜中提取的胡萝卜素制成的胶囊,每天三次,每次10毫克。4周后发现这组病人的结石明显变小,有的几乎消失。医生由此推测,胡萝卜素有缩小肾结石的功效。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医生的结论( )A.服用胡萝卜素的肾结石患者的年龄在40~60岁之间B.服用胡萝卜素的肾结石患者中有少数人的病情相当严重C.胡萝卜素不仅存在于胡萝卜中,也存在于圣女果、火龙果当中D.还有一组相似的等候手术的肾结石患者,没有服用胡萝卜素胶囊,他们的结石没有变小【思路分析】公务员考试视频课程平台“学宝云课堂”的老师认为,本题是单一实验对象型。“医生给一组等待手术的肾结石患者服用他从胡萝卜……4周后发现这组病人的结石明显变小,有的几乎消失。”这是实验内容,而后得出结论“胡萝卜素有缩小肾结石的功效。”本题同时属于加强类的题型,那就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加强,第一个方面可以说明样本选择正确,具有代表性。第二个方面补充新的论据,使结论成立。题干论据是正面论据,如果进一步补充反面论据,即指出“没有服用胡萝卜素的患者肾结石没有变小”,就能够更有力地支持医生的结论。由此可知,D项正确。A、B、C三项均为无关项,无法支持医生的结论。经典真题2 有研究显示,高果糖溶液会损伤小鼠神经元,导致学习能力受损。将小鼠分为两组,实验组每天喂食高果糖溶液来取代饮用水,对照组则同时喂食高果糖溶液和欧米伽脂肪酸。六周之后,训练两组小鼠走迷宫,对照组可以很容易学会,而实验组则非常难。因而可以认为,欧米伽脂肪酸能保护小鼠免受高果糖溶液的损伤。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是得出该结论的前提( )A.高果糖溶液浸泡下的大脑神经元易出现萎缩B.欧米伽脂肪酸可以增进小鼠记忆力C.实验前两组小鼠学习走迷宫的能力不存在差异D.实验中两组小鼠均接受了大量的走迷宫训练【思路分析】本题是对比实验对象型。“将小鼠分为两组,实验组……,对照组……六周之后,……对照组可以很容易学会,而实验组则非常难。”通过两组实验对象在一段时间的对比之后得出一个结论:欧米伽脂肪酸能保护小鼠免受高果糖溶液的损伤。而学宝云课堂的老师认为,本题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就应该是在实验前两组实验对象不存在差别,C项当选。通过上述两道例题,想必大家对科学实验类逻辑判断题的解题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学宝云课堂的老师为大家作系统总结:1单一实验对象型 1.加强支持型方法1:说明样本选择正确、具有代表性;也可以继续增加样本,使样本数量充足。方法2:补充加强结论所需要的其他论据,以使结论成立,比如经典真题1中用到的增加枚举论据或者指出没有遇到与之相反的情况。2.反驳削弱型方法1:说明样本不准确,或者指出样本较为特殊,不具有代表性,无法推广到整体。方法2:指出实验主体与结论主体不一致。方法3:指出实验方法不合理。2对比实验对象型 1.加强支持型方法1:指出两个样本在实验前完全一致。方法2:指出所得出的结论没有受到其他因素影响,仅因为两个样本实验内容不一致。2.反驳削弱型方法1:指出两个样本在实验前不一致。方法2:指出所得出的结论受到了其他因素的影响。

122 评论(9)

蓝色琴弦

判断推理在行测考试中占比分值很高,有将近30分的分值,而这是要求考生必须争取全对的题型。但是判断推理题难度相对较高,特别是图形推理与逻辑判断失分严重,想要考到满分并不是那么容易。因此冲刺阶段需进一步掌握判断推理技巧,拉开与对手的分数差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分数突破。1、图形推理。在推理判断题型中第一部分就是图形推理,这种题型如果能找到规律的话就很容易解题。但是往往考生没有办法第一时间找到图形中的规律,导致浪费大量时间也没有答对。图形推理要发现规律并不难,考点就那几种反复来回地考。首先,考查图形对称性,这个考点近年来已经很少出现了,因为相对来说难度很低,即便考查也只有一道题。通常考查对称性的题图形比较规整,能够直接看出来规律,只需要考生用笔将对称轴画出来就能够解题。其次,考查位置规律,通常会给考生一组图形,这些图形看起来一样,只不过内部一些小图形位置会有所变化,只需要看清楚内部图形位置变化规律就能够答对,通常都是考查顺逆时针变化规律。再次,考查样式规律,这种题型通常是给定黑白两种元素,需要考生发现黑白图形相加存在的规律性,相对比较简单。只要见到规整的黑白图形,优先选择图形相加就可以了。最后,考查元素规律,常见的考查方式是不同元素数量、图形开闭性、一笔画等,考查元素规律的题通常图形不规整,见到日字变形优先考虑一笔画,其他图形考虑元素数量与开闭性就能答对。2、定义判断。这类题型通常会给出一段句子,根据句子的定义从选项中选出与给定句子意思相近的选项。这类题目难度相对较高,因为句子比较长而且涉及定义比较晦涩难懂,考生在定义判断题型会失分较多,解答技巧如下。首先,用笔在句子中圈出重点条件,通常定义需要满足几点要求,将这些要求用笔圈出来有助于解题。其次,查看选项中是否满足题干中的条件,需要注意选项必须全部涵盖定义的条件才是正确选项,只满足一点或者几点不是正确选项,很多考生容易掉入出题人陷阱。3、逻辑判断。这类题相对比较难,题型考查种类也比较多,包括翻译推理、真假推理、排列组合、削弱加强题等。做这类题需要根据不同题型有针对的采用技巧解答,翻译推理题需要我们将给定题干翻译成简单短语,并利用箭头指向明确推理过程。需要考生掌握一定的语言翻译知识,包括前推后、后推前、肯前否后等知识点,因此考生需要将语言翻译规律背下来才能够顺利解答。真假推理题相对简单,只要找到题干中的矛盾项就能够顺利解题,矛盾项必然一真一假,利用其它给定条件就能够快速解题。不过排列组合题相对难度较大,一方面是篇幅较长内容较多,不容易记住各段句子的内容,另一方面是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分析推导能力。这类题的解题方法是从选项入手,首先,判断首句与尾局,通常总结性句子用于首尾句,带有转折性的词语不能做首尾句。其次,找到句子中主题一致的句子,这种句子可以进行捆绑排列。最后,从选项入手利用排除法确定正确排列顺序。削弱加强题的解题技巧,先确定题干论点与论据,可以用笔圈出来有助于记忆。看选项是加强削弱论点还是论据,优先选择加强削弱论点的选项,没有论点可以选择加强削弱论据的选项,这样得出来的结论,只要中间过程没有失误,就一定能够拿到分。4、类比推理。通常考查考生对词义与词性的掌握程度,常见考查方法是给出两个名词或动词,让考生填入两个词组与给定词组具有逻辑性。解题方法是用给定词组与选项词组作对比,选择逻辑与词性相近的词组,可以用造句的方法帮助解题,例如蜡烛与灯泡用来照明,自行车与汽车用来代步等等,掌握给定词组的词性与词义很容易解题。

197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