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精灵
22年公务员报考人数超过200万,这个数据是很吓人的。事实就是如此,现在考公的人越来越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那么,考公为何成为了年轻人就业的首选?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
考公为何成为了年轻人的就业首选?
现在的朋友们都面临着就业困境,就业难的问题。很多人为了能够找到一个稳定的工作,就会选择考公务员。考公务员很公平,没有性别歧视,而且学历歧视也不存在。只要条件符合,就能够参加竞争。所以,正是因为考公的公平性导致大家都想考公。然后,一旦考上公务员,就会有一个稳定的工作,有稳定的工资。不仅如此,休息时间也很多,只要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可以休息。工作不是很累,而且加班情况并不多见,很清闲。空闲时间多就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退休之后还可以拿工资,这么好的待遇导致很多人都想考公务员。还有,大家都想考公是因为公务员的社会地位高。众所周知,如果一旦考上公务员,大家就会认为你这个人品行端正,有能力。社会地位是很高的,你会发现,公务员找对象都是很简单的。还有,考上公务员之后升职空间很大。只要你这个人有能力,从基层干到顶级也是有可能的。另外,有些地区的公务员公积金的缴纳比例很高,那么在买房方面就没有压力,让人觉得很羡慕。对于我本人来说,我也一直想要考公务员,所以我也会尽我自己的最大努力去考公务员,因为我也向往这样清闲,待遇好的工作。毕竟待遇这么好,谁不想拥有呢?大家对这件事情又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深田和美
2022年江苏省公务员考试行测考情分析和命题趋势特点。众所周知,省公务员考试笔试公共科目是申论和行测。那么今天上岸鸭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看看关于江苏省近几年来行测考情的变化趋势吧,希望可以通过分析近几年的行测考情趋势和题型分布以及常考点预测来帮助大家更好地准备下一年的省考行测报考,及时调整备考策略,找到备考方向,指定合理有效的备考计划。
了解过江苏省公务员考试的考生应该知道,江苏省考行测历年来都是进行分级分类考试的,一共有三套卷分为A、B、C类,分别对应的是综合管理类岗位、执法行政类岗位以及乡镇基层类岗位,三种不同类型的试卷所对应的难度有所不同,根据考生反应,一般A卷会比较难一些。
结合近几年的江苏省考行测考察题型和考察知识点变化可以知道近年来江苏省公务员考试行测命题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第一个特点就是整体求稳
一、第一个特点就是整体求稳。首先通过对于近几年江苏省公务员考试行测题的简要分析来看,行测整体试卷结构是非常稳定的,从2017年一直到2022年江苏省始终保持分级分类原则,仍然是ABC三类试卷有不同的侧重点和考察点。其次就是从题量上来看,2021年一直到2022年3套卷题目设置都几乎保持不变,一般江苏行测A和B卷都设置有135道题,c卷保持130道题。除了整体题量,在内容和题型的设置上也变化不大,常考点和内在的考察点也是历年来比较常见的。
二、第二个特点就是稳中有变
二、第二个特点就是稳中有变。虽然近年来江苏省公务员考试行测整体趋于稳定,但是仔细看不难发现,在基本稳定的范围内还是每年都在暗含变化的。这种变化会体现在一些细微的地方,比如个别考察题型的难度和考察侧重点会有一些调整,例如A卷的数量关系等板块题型难度逐年都是在提升的,还有一些常识判断题型,命题方向和考察点都具有江苏省的地域特色,更加趋向于生活化,和实际生活联系紧密。
三、第三个特点就是与时俱进
三、第三个特点就是与时俱进。最后就是江苏省近年来省考行测的命题方向一直是与时俱进,结合时代热点的,像一些题目的命题方向就紧贴时事,例如材料题中航天话题,数量关系涉及到市民接种数量、定义判断中的对于“盲盒”、“躺平”等词语的释义等。都在不同程度体现了江苏省命题趋势的实际趋势。领取公务员省考资料
木易木每
没有多少价值。做你所报名省份的真题比较好,多省公务员考试只是同一天考试,考试的内容还是跟各个省份的省情有关。2022北京、江苏、山东等公务员考试落下帷幕,喧嚣过后,2022年多省联考的备考已经被考生提上日程。2022年单独命题省份申论进行分析,总结如下趋势:一、注重分级分类。2022年国考首次出现行政执法类,成为多省分级分类的风向标。分级分类的考查形式,让公考选拔针对性更强,对准公务员们的工作能力要求也更高。纵观独立省份的分级分类情况可知,江苏一直延续分级分类的考查形式,山东虽没有单独设置,却也为综合执法类加试专业科目。在2021年的多省联考中,已有10个省份的执法类为单独考试,预计2022年的多省考试分级分类会更加科学、明确,考生也需要提前做好准备,提升备考针对性。二、强调政治站位。山东卷中强调“要以全局思维治世、以精准思维治理”。我们都不难发现政治站位在作答中的重要意义。在多省备考中,大家需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把握宏观政策,积累政治素材,不断总结积累、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为成为一名合格的公务员打下基础。三、紧随时代大潮。纵观2022年独立省份的考查特点,江苏卷以“新时代、新职业、新作为”为A卷定下“新”的鲜明基调。北京卷以“应急管理”为核心,把握当下城市治理中的痛点与难点,反思时代之殇。同学们在备考过程中,一定要把握时代发展,切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定要在熟练掌握作答技巧的同时,对时政热点话题时刻关注,在题目训练中深化理解,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好效果。四、重视“综合概括”。根据作答对象寻找材料标志性词汇完成作答的“简单模式”早已一去不返。从独立省份命题特点来看,材料多以案例型为主,作答难度不低。这意味着考生要有较强的材料理解能力,同时更需要结合自身知识储备来提炼要点,整理和加工答案,前置核心关键词,方便阅卷人采点给分。同学们在备考时需要加强对案例型材料的找点训练,不断加强综合概括能力训练,做好知识总结积累。五、专注“工作实务”。俗话说得好,术业有专攻。不论是山东B类为“非煤矿山”撰写安全整改方案提纲,亦或是江苏C类对“快递进村难”提出解决对策。从中都能看到共性的一面——对公务员工作实务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在此提醒大家A类材料并非就是“阳春白雪”高不可攀,B、C类也不是“下里巴人”乡土气息浓厚。我们需要以材料为本,把题做透、吃透,方能以不变应万变。
优质公务员考试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