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阳高升移门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对于广大参加公务员考试的考生而言,申论都是难点,难就难在,考生不知道怎么样的文章,才是符合考官审定标准的文章,申论备考的迷茫由此可见一斑。广东公务员考试网(http://www.gdgwyw.com/)以历年公务员考试中出现过的一道经典题目为例,为考生讲解申论的评分规则,希望考生在备考申论的时候,能够按照最新的阅卷规则准备,提高通过率。【例题】结合给定材料,以“保护救助流浪儿童是政府和社会的共同责任”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议论文。【打分标准】1、无论从哪个角度写,都必须切合“保护救助流浪儿童是政府和社会的共同责任”,紧扣给定材料,紧密结合社会生活和自身认识,体现申论以论为主、以理服人的特点。2、在具体行文中,可以侧重政府责任,也可以侧重社会责任,但无论侧重哪一方面,都必须兼顾另一方面,体现两者辩证统一的关系。3、联系实际,分析深入、有理有据;条理性强,结构完整、语言通畅;书写工整,字迹清晰,无错别字。【打分细则】1、紧扣“保护救助流浪儿童是政府和社会的共同责任”,结合给定材料和社会实际展开论述。2、体现申论以论为主,以理服人的特点。全文以以论为主,对观点和对策要有评论和阐释,可以夹叙夹议,但不能全篇以叙述为主。注意判定对策性文章:对策是文章的一部分,全文其它部分有议论,无论有没有对对策进行论述,不能算是对策性文章。对策内容所占篇幅较多,则所讲策略不仅要说明应该怎样做,还要说明为什么这样做,或者这样做有什么意义,或者这样做有什么正面效应,不这样做有什么负面效应。只有这样才算是议论。若全文主体部分都是谈对策,且只有干巴巴几条筋谈共同责任,没有分析、阐释和论述,则是不合要求的筋条式文章。3、涉及“保护救助流浪儿童是政府和社会的共同责任”内容的话题十分丰富,但只要谈到共同责任,都是切题的。4、分析深入,有理有据;条理清晰,结构完整;语言通畅,书写工整。5、在具体打分中,可根据细则灵活判断。【打分五类标准】第一类:41-50分内容切题,符合题目规定话题要求,针对性、辩证性强。论点正确、见解深刻,论据充分有力,论证严密,内容全面充实,论政清晰、条理清晰,以论为主。体现申论的文体特点。语言准确流畅,文面整洁,书写工整。上:符合评判标准总体内容要求,符合左列要求。下:定性切题,符合题目规定要求,内容选择得当,重点突出,观点鲜明,逻辑性强,语言表达功力强,政论性风格强,内容有新意。第二类:31-40分内容切题,基本符合题目规定话题要求,议论有一定针对性。论点正确,内容较充实,论政较具体,有针对性,结构严谨,论证条理清楚,表述较好,语言通顺,允许个别错别字和病句。书写清晰,卷面较整洁。上:切题,观点正确,以以论为主,但论述集中较具体,能够针对社会生活和自身实际,语言通顺但又病句和错别字。下:切题,观点正确,但主体内容有些单薄,有叙有议,但不以以论为主,论述较浅,语言通顺不够精炼,有错别字和病句。重点在讲政府责任对策,但有对策分析,评价式阐述,语言看似有抒情成分,但有政论性特点,内容较符合基本要求。第三类:21-30分内容切题,尚符合话题要求,观点较明确,论述较到位,不够深入,结构基本完整,条理较清楚,语言不够通顺,错别字较多。书写不够工整,字迹潦草但能辨认。上:尚能涉及共同责任有关的内容,有较明确的中心观点,但主体内容分散,以论成分较弱,结构完整,条理较清楚,语言表达一般。下:尚能提到共同责任有关的意思,有较明确的中心和观点,但主体内容较分散,或通篇内容单一,着重讲怎么履行,或内容涉及共同责任,但属筋条式对策文章,或重叙述语言表达差。第四类:11-20分内容基本切题,以论缺少针对性,观点不明确,不知所云,假大空套话多,结构不完整且凌乱。条理不清晰,语言表达很差,错别字特多;卷面很差,字迹潦草,难以辨认。上:内容涉及到保护流浪儿童,但不涉及共同责任有关的角度;或主要内容跑题,刚一点到保护救助马上就旁逸斜出,谈另外内容,偷换论题,结构条理逻辑性较差,个别政治性“小伤”,但整体尚可。下:提及流浪儿童之类的话题,但内容不是责任话题,而是其他有关流浪儿童(微博打拐,乞讨儿童);文字一半以上照抄材料,结构不完整,条理不清楚,语言表达很差,错别字特多,字迹潦草难以辨认。第五类:10分以下内容离题,误读给定资料,或与资料内容不相关;语言表达极差,不成篇章的预制板;文字三分之二以上照抄材料,或基本改写、缩写拼凑写成散文、诗歌等其他问题,有政治性硬伤。1、标题未写扣两分。2、字数不足800字,每50字扣1分,最多扣2分。少于500字,一般控制在三类卷以下。3、全文潦草难辨认,按三类卷以下。4、错别字已划分作文等级之中,不再单独扣分。中公教育网站第一时间公布各类公考类信息,建议及时关注,祝考试成功!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贪嘴森淼
您好, 中政行测 和 中政申论 备考平台为您解答!申论作为公务员考试的必考项目,考察的是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考生的模拟行政的能力。公务员是什么,很简单的说,就是为政府行使为人民服务权力的工作人员。公务员的一言一行代表的是政府,那么在我们的申论写作中自然也要具有政府色彩。要使文章站在政府角度首先就要改变平时很多口语化、个人色彩的语言方式,不可以过多的带着个人喜好或情感色彩在里面,文章的表述必须符合“官样文章”的表述特性,立场必须始终站在模拟行政的角度,也就是说,要站在政府的角度,用政府语言说话。另外,申论写作中切记打官腔,说一些“假大空”的话,文章必须立足材料,结合实际来行文,分析论证必须做到有理有据,提出措施必须切实可行。如仍有疑问,欢迎向"中政行测在线备考平台"和"中政申论在线备考平台"提问,我们会及时解答。
岁月静好oO
很简单,三段论第一段,概括全文,比如材料是废止电动自行车,第一段就可以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动自行车已成为普通群众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在2009年末,一纸电动自行车限行令却掀起了轩然大波(因为没有材料,比较简单,就是这个意思)第二段:提出问题,比如,这种限行令的出现,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影响了政府公信,等等(就是把文章里的问题总结一下)第三段:解决问题,材料里肯定有不少段落是解决问题的,把那些东西抄下来,比如江西省采取了拓宽马路的措施,辽宁省限制了机动车上路时间,等等,要分条来写,用,第一,第二,第三,这样的模式第四段,你的感性文采可以用上了,总结全文,主旨升华(一般原文里最后几段会有相应材料,抄下来)不敢说分多高,起码不会拉分,当然,一些固定词语,比如与民争利、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等等这些时髦语,多写几个不是坏事
多肉小西瓜
“打官腔”一词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说是耳熟能详,评当官的说话风格我们可以说他打官腔,在生活中,平头百姓要是说的话听来让人感觉到不是很畅快,我们可以说在打官腔。人人都知道打官腔是个贬义词,但什么是打官腔的具体内容呢,中国的《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不可能有这样的说明,《二十五史》中没有这样的专章专节,连对“官学”有独到见解的李宗吾、柏杨、李敖等人在其洋洋大文之中,也只有片言片语。我本人似乎对这样的习惯语从来就没有深入研究过。只是有一次,我教的一个学生在一本复习资料上有这样的习题,他非要让我说说什么是打官腔,开初我说这样的“习惯语”在高考出现的机率太小,学生们用不着在这样的题目上穷追猛打,他们的主要精力应该用在月考、统考、摸底考、适应性考上,应该对金考卷、猜题卷、押题卷、联考卷细心钻研,一题不漏的做。可不知是这位学生有意考我,还是他天性有不弄明白誓不罢休的习惯,非要让我给他说出几点来。看他那认真的神情,我想我要真的不给他说个子丑寅卯,高考不出现这样的题目还好,要是出现了他又出错的话,这位学生肯定会责备我一辈子,说不定我自己也会后悔一辈子。现在有几所中学不是打着实施素质教育的旗号搞应试教育,有几所中学不是把升学指标作为评价老师的唯一标准,有几所学校不是实行宁愿开除一位老师不愿开除一位尖子生的评价标准、用人标准。何况问我这个问题的学生,据我们老师几次分析、预测他都在“一本”的行列。像这样的学生他就是学校的希望,学校的招牌。学校未来的走向如何,声望如何,上级主管部门说了不算,一校之长说了不算,像我们这样的老师说了更不算,要由他们这样的“一本后备军”说了算。升学率上去了,“一本”的人数多了,学校的声望就好,家长们就满意,学校的财源就会如滔滔江水,至于学生们未来的前途如何,对社会贡献如何,小学不管初中,初中不管高中,高中不管大学,实施真正的互不干涉内政。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之下,许多优生,社会说他们是人才、怪才、鬼才、神童,老师要把怎自己的前途命运,提干晋级押在他们身上。许多优生也自信是一所学校的救世主。每个人的屁股都不是人的屁股,而是老虎的屁股。对优生,我们平时教学只会顺着他们,宠着他们,他们的话就是我们的命令,他们的意见就是我们教学的方向标。稍不顺他们的心,轻则他们到校长处给我们提意见,重则要求校长换老师,不然的话他们就要另攀高枝。只要他们一放话,上自校长,下自科任教师,说好话的说好话,许诺的许诺,老师们掏的掏工资,没有错也要认几条错。在一部分优生面前,像我这样的老师的哪还有什么尊严,甚至消磨了作为一名教师应有的人格。可以说,当今教育的一个最大变化或是说最大的改革成果,就是学生像皇帝,老师像臣民,学生是大爷,老师是孙子,读者诸君要不相信我说的话,你可以到中国任何一所重点中学走一走,瞧一瞧。为了完成这位优生的任务,我不得不挤出时间,在故纸堆中钻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在网上眼珠同鼠标齐飞,面部同显示屏共色。我原以为可以从现成的文章中找到答案,可谁知,书上没有找到,网上全部落空,用“百度”和“搜狗”搜出来的只是同“打官腔”这个词有关的文章或是新闻。这样的东西,那位未来的“北大”或是 “清华”,肯定不满意。为了交差,我只好自己依据平时的所见看感,依照活了四十年的人生阅历,写了下面的文字打官腔的第一个特征是“显摆”,何谓显摆,就是说话的时候,要显示自己好学、有才、记忆力过人,理解力吓人,要显示自己上知国家高级机密,下晓别人的床头秘事。要显示自己对国际大事不仅了解,而且知道详情,要显示自己的对当今社会走向的分析及判定是正确的。要显示自己的理论修养高,要显示自己引用上级领导的话是不差一个字,引用领袖人物的议论可以说出在在多少卷,甚至哪家出版社,哪一页。或许我们许多领导就只知道那么可怜的几句格言,几段领袖人物的言论,在有学问的人面前充不了胖子,但在引车卖浆者面前却是学者的表现,智者的代表。不管对方的文化水平如何,职业特征是不是一样,一股脑儿的道来。你要是认真听他讲话就是尊重领导,听他讲话时开小差就是目无领导。打官腔的第二个特征是文件词汇多.从说话的角度而言,话语中有无文件词汇是区别一个人是当官的或是当平民的外在标准,客观上讲,平头百姓者往往为生计而奔波,他们关心的事是衣食住行,是子女上学和成才,对多如牛毛的红头文件,他们只是被动的执行者。身份决定了他们一般是看不到红头文件,生存条件决定了,他们即使看到了红头文件,也不可能记住那上面的许多内容。只有那些长字号们,一来他们有看文件的资格,二来他们有领悟文件的义务,三来他们有那份闲心。现在的开会往往要学文件,中国的、省市的、通用的、部门的。或许好多人并不是有意要去记那些枯燥的文件条文,只是说听多了,也就记住了,话语中的文件词汇便会滚滚而来。文人写作要厚积薄发,当官的之于文件要薄积厚发。打官腔的第三个特征是老套。时下许多官,他们并不是不知道百姓们对他们的态度,或是说他们文化水平并不是不高,好多官在大学的时候还是高才生。为了显示自己有才,肚子里有货当然不成问题,可自己的知识储备除了大学所学的之外,并没有多少新的知识,当官期间,主要的精力在开会或是打麻将,斗地主。在大学所的知识早忘得差不多了。要来点真才实学的显摆,已没有多少资本。于是乎,他们在讲话的时候,往往只有三板斧。比如抓工业的官,无论中哪种场合他都讲工业,抓教育的官在哪种场都讲教育。所引用的文件就那么几种,所引用的格言就那么几条。甚至所举的例子就那么几个。月月讲话如此,次次讲话如此,橱窗里的展览品就是全部家当。打官腔的第四个特征是“推委”。时下许多当官的都有皇帝的特征,别看他们手机不离手,忙碌不离口,可从他们行踪来看,并没有干多少正事,倒是用在打麻将,斗地主、洗桑拿、陪情人游山玩水、打高尔夫球等方面花的时候多,可当群众上访,有群众来信,他们往往推托自己无时间,连珠似的说自己没空。在一个单位里就是他一个人说了算,可当要他解决某件事的时候,他往往会说,这件事是等讨论之后才算,其实讨论和不讨论都一样,可在嘴上却要说得他是多么的无力和无奈。给人的感觉是他所管辖的单位是多么的民主。当要他承担什么责任的时候,他会列出上百条理由,说他是冤枉的,即便单位损失上千元,他会说这是经验不足,这是在改革的浪潮中必然会带来的结局,或是说这都是手下人的责任。自己的手下有违法乱纪行为,明明是自己的监管无力,或是说根本没有监管,他会推说自己瞎了眼,没有及时看清下属的贪污之心,腐败之举,在说这些话的时候要做出一副后悔莫及的表情,好像无论是国家受损,单位出事全是形势的必然,全是人家的错。打官腔的第五个个特征是“故作高深”。时下许多当官的,或是准备当官的人在说话的时候,不知是不是参透了言多必失的古训,说话的时候,往往是说半句,留半句,要不然只是哼一声。让听话的人不知道他到底要表达什么,反对什么,赞成什么。反正,一切的一切要让听话人自己的推测。给人的感觉是他们一个个都仙人隐士一样。他每句话都是字字千金。当然,要显示自己高深莫测,在说话的时候,往往要面不带笑容,眼不看来者,或看报,或写字,或作思考状。给人一副忙碌样,让来者想说什么又不敢说什么,不愿说什么,说不清什么。打官腔的第六个特征是玩弄术语。当今的官场或是“吹捧场”最爱在术语上翻新。比如酒席上打胡乱说,甚至是现场呕吐,说成是纵情豪放,自己成天寻花问柳说成是风流潇洒,自己写得像秋蚓春蛇,鬼画桃符的字,说成是有个性,有书法价值。自己即便是说的鬼话、胡话,还说这是重要指示。自己蓬头垢面说成有艺术家的气质。好像同一件事在当官和当平民身上会有不同的术语。
优质公务员考试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