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338

健康&平安
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常识题目公务员考试题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凯凯妞妞

已采纳

为您推介常见的公考行测常识:

26401、古稀之年:指七十岁

26402、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

26403、期颐之年:一百岁

26404、明清科举考试(起于隋代,盛于明清,清光绪31年废止)

26405、院试(又叫“童试”,县级考试 ,童生参加,考上为“生员”,即“秀才”。)

26406、乡试(又叫“秋闱”,省级考试,生员参加,考上为“举人”。)

26407、会试(又叫“春闱”,国家级考试,举人参加,考上为“贡士”。)

26408、殿试(国家级考试,皇帝主考,贡士参加,考上为“进士”。其中,第一名叫“状元” 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26409、四书五经等,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

26410、元日:正月初一,一年开始

26411、人日:正月初七,主小孩

26412、上元:正月十五,张灯为戏,又叫“灯节”

26413、社日:春分前后,祭祀祈祷农事

26414、寒食:清明前一日,禁火三日(介子推)

26415、清明:四月初,扫墓、祭祀

26416、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划龙(屈原)

26417、七夕:七月初七,妇女乞巧(牛郎织女)

26418、中元: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节”

26419、中秋:八月十五,赏月,思乡

26420、重阳: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免灾

26421、冬至:又叫“至日”,节气的起点

26422、腊日:腊月初八,喝“腊八粥”

26423、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初旧迎新

26424、古代纪年法(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26425、《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诗歌、乃至整个中国文学的一个光辉起点。《诗经》的体例按照音乐性质的不同划分为风、雅、颂三类,从思想性和艺术价值上看,颂不如雅、雅不如风。《诗经》里大量运用了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加强了作品的形象性,获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诗经》的一大特色就是写实的手法和纯朴自然的风格,这种质朴的现实主义传统,是《诗经》对后世最大的影响。

26426、春秋三传是指解释《春秋》的《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三部书的合称。

26427、“孔孟”为孔子和孟子的合称。

26428、孔子,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同时他还开创性地建立了一个包括世界观、认识论等在内的哲学思想体系。

26429、孟子,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有“亚圣”之称。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学宗师。

26430、“老庄”为老子和庄子的合称。

26431、老子,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存世的有《道德经》(又称《老子》),主张无为而治,第一个提出“道”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其作品的精华包含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26432、庄子,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主要思想是“天道无为”。其言论“道未始有封”(即“道”是无界限差别的),属主观唯心主义体系。

26433、荀子,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孔子中心思想为“仁”,孟子中心思想为“义”,荀子继二人后提出“礼”,重视社会上人们行为的规范。在人性问题上,他提出“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

26434、韩非子,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法家学说集大成者、散文家。韩非子继承和发展了荀子的法术思想,同时又吸取了他以前的法家学说,他比较各国变法得失,提出“以法为主”,法、术、势结合的理论,集法家思想大成。法家学说,为中国第一个统一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的诞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26435、屈原,名平,字原。他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他创造的“楚辞”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与《诗经》里的《国风》并称“风骚”二体。

26436、屈宋是先秦楚辞作家屈原和宋玉的合称。屈原是楚辞的开创者,宋玉略晚于屈原,也以楚辞著称,并对赋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后世因以屈宋合称。

26437、司马迁,字子长,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著有《史记》。《史记》记载了从中国上古传说到汉武帝时期上下3000多年的历史,是第一部由个人独立完成的具有完整体系的著作。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史记》无论在中国史学史上还是在文学史上,都堪称一座伟大的丰碑。《史记》的语言艺术,也历来受到人们的推崇,被尊为典范,代表了骈文出现以前“古文”的最高成就。

26438、汉初骚体赋最为流行,后世各代皆有创作。代表作家是贾谊,其主要作品有《吊屈原赋》和《鹏鸟赋》。“汉赋四大家”指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

26439、汉代乐府民歌书写人民切身的情事,情深意真。所谓“乐府双璧”,即《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的合称,汉乐府中最著名的两大代表作。

26440、三曹是对曹操、曹丕、曹植三父子的并称,他们是汉魏风骨的代表诗人,在五言诗歌发展史上处于承先启后的重要地位。

26441、“建安七子”是指东汉建安年间孔融、陈琳、王粲、徐干、朊瑀、应玚、刘祯七位文学家的并称。与“三曹”同为建安时代的重要作家。

26442、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26443、元代文学以戏曲著称,元杂剧以它高度的社会历史价值、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形式体制,开辟了我国戏曲文学的黄金时代。书会才人出身的关汉卿,是元杂剧的奠基人和前期剧坛领袖。

26444、明代文人创作的小说主要有白话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明代的长篇小说代表作品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

26445、清代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思想文化的斗争,给小说创作以深刻影响。清初至乾隆时期是清小说发展的全盛时期,其间产生的《聊斋志异》和《红楼梦》,分别把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的创作推向顶峰。清代是中国古典小说盛极而衰并向近现代小说转变的时期。

26446、鲁迅

原名周树人,是20世纪中国伟大的思想家与文学家。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等。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26447、郭沫若

是现代文学史上足以代表一个时代的诗人与历史剧作家。1921年出版的第一本诗集《女神》,以崭新的内容与形式,开一代诗风,堪称中国现代新诗的奠基之作。郭沫若也成为“新诗第一人”。

26448、矛盾

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矛盾最先创造了中国式的“三部曲”的写作方式,最先是“《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后来有“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26449、沈从文

京派代表作家之一,文学成就集中于小说。代表作有《边城》、《长河》、《湘西》等。沈从文在中国文坛中被誉为“乡土文学之父”。

26450、莫言

莫言,原名管谟业,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寻根文学”作家。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代表作有《红高粱家族》、《丰乳肥臀》、《蛙》等。

常识题目公务员考试题

338 评论(8)

萌萌萌萌瓜

同学,您好,闰年共有366天。是52个星期零2天。普通闰年:能被4整除但不能被100整除的年份为普通闰年。(如2004年就是闰年,1999年不是闰年);世纪闰年:能被400整除的为世纪闰年。(如2000年是闰年,1900年不是闰年);闰年(Leap Year)是为了弥补因人为历法规定造成的年度天数与地球实际公转周期的时间差而设立的。补上时间差的年份为闰年。闰年共有366天(1-12月分别为31天,29天,31天,30天,31天,30天,31天,31天,30天,31天,30天,31天)。注意闰年(公历中名词)和闰月(农历中名词)并没有直接的关联,公历中只分闰年和平年,平年有365天,而闰年有366天(2月中多一天);平年中也可能有闰月(如2017年是平年,农历有闰月,闰6月)。

118 评论(8)

绿兮衣兮

常识是公考行测中的另类存在,是属于理论上基本不可能得满分的题目,这是因为其涉及面太广了。我们绝大多数人的知识都不会如此渊博,不可能做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每年关于常识的教材层出不穷,各种各样的背诵内容让人应接不暇,然而,你即使天天拿着那些所谓的教材背诵,到了考试依然没什么卵用,因为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学习的方向根本就是错误的!明确常识到底是什么国考大纲中关于常识的全部介绍: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对有关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的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及其运用,要求报考者通过分析、判断和推理,选出最符合要求的一项。除了对知识的了解和运用,还要进行“分析”、“判断”和“推理”,这就是重点所在,你需要进行分析和推理。【例题】匾额是中国古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示建筑物的性质。下列匾额与建筑物对应正确的一组是:A.明镜高悬——贡院(镜,公平公正,应该是县衙这种地方,错误)B.万世师表——关帝庙(关羽和老师没有关系,错误)C.还我河山——武侯祠(武侯是诸葛亮,岳飞是抗金,错误)D.正大光明——乾清宫(排除以上,正确)常识题目分类讲解01知识型这类题目一般比较浅显,多是涉及到当年的大政方针或者是热点事件,必须处处留心皆学问。就拿2017年国考来说,就涉及到2016年的大事件,像是“一带一路”、“精准扶贫”、“两学一做”、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奥运会……这些肯定要出一道题。02半知识型这类题目,是选项中设置一些需要知道的知识点,能够加以区分判断,这些知识点对每个人来说不固定,有的人可能知道相关的一句诗词,有的人可能知道其中的历史人物,有的人隐隐约约知道当时的历史背景,然而共同的结果是,能够判断出正确答案。选项一般不算复杂。【例题】下列情形可能发生的是(2014年国考第四题):A.南北朝贵族妇女去佛寺礼佛(南北朝佛教盛行,正确)B.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玉米(玉米不是我国原生植物,错误)C.周武王穿着铁制铠甲伐纣(商周是青铜器时代,没有铁,错误)D.秦朝儿童春天放纸风筝(秦朝生产力底下,错误)03推理型(1)选项判断题这种题题干基本上没内容,内容都在选项之中,然而其特点是:选项看起来都非常的“高冷”,貌似很难,但是经不起推敲,稍加推理验证便原形毕露。【例题】下列历史人物与其著名言论对应错误的是(2016年国考第十题):A.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B.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C.梁启超——国家之主人为谁?即一国之民是也D.曾国藩——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高中历史学过曾国藩不是力推改革的人物,错误)(2)题干推理型①隐形——题干不能用来直接进行推理,而是要转化一下,找出能够推理的核心,然后对应选项。②显性——类似于简单版的定义推理,也就是题干给你的信息足够丰富,能够直接根据题干中的关键点进行选项推理,是送分题。【例题】下列哪项不属于古人的林业思想(2016年国考第十七题)?A.孟春之月,禁止伐木B.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C.凡有地牧民者,务在四时,守在仓廪(说的是林业,这是农业,错误)D.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常识学习注意事项1、学习要深入。常识题本身就没有太多的方法技巧,但就这短短的十几页,也是我研究了很长时间的结果,我觉得虽然浅显,但是也需要反复看,逐字逐句的看,深入理解。如果你觉得理解了90%就够了,有这么一句话——行百里者,半于九十。2、要做到学以致用。方法有了,但这个方法不是你创造研究出来的,那么拿来主义未免会画虎类犬。解决的办法是:多进行实践思考,多用理论去指导自己做题,每天固定的做30道公考的常识真题(必须是国考、省考的真题,模拟题绝对不要做),并对每道题进行分类、推理、研究,相信一周内就能够融会贯通。3、要学会创新。人非圣贤,这些理论也只是我的一家之言。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这个方法也不是完美的,也不能保证你做到100%正确,然而公考就是这种残酷的考试,能多拿0.5分都可能压倒竞争对手,所以要永不满足,即使你掌握了我的方法,你提升了常识的成绩,从而提升了行测的成绩,但是就完全解决问题了吗?未必。所以还需要你更加深入的去研究方法论,补充完善解题技巧,实现方法上的创新。一旦你能够研究出绝大多数人都没见过的有效方法,那么一个足矣让你傲视群雄的成绩必然就是回报了。4.学会总结梳理。不得不说,有些工作亲力亲为确实不太现实,这边有梳理常识考点,3600问,常见的知识还是要考前刷一遍的,并且这边也有常识密押

356 评论(9)

好吃的小蓝

1.2014辽宁省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 您好,华图教育为您服务。 2014年辽宁公务员考试公告已经发布,2014年辽宁省公务员考试招录6971人,其中,公务员岗位5909人,参照公务员管理岗位1062人。2014年辽宁省公务员考试时间安排: 报名时间:2014年3月12日至3月18日 缴费确认:2014年3月12日—3月20日16时 打准考证:2014年4月4日8时至4月12日8时 笔试时间:2014年4月12日 考试安排:上午9:00——11:00 行测 下午14:00-16:30 申论 17:00-18:00 公安基础知识 2014辽宁省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辽宁人事考试网 如有疑问,欢迎向华图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2.2014辽宁省公务员笔试试题及答案 您好,华图教育为您服务。 你好! 2014年辽宁省公务员笔试时间为2014年4月12日(星期六),具体安排为: 上午9:00-11:00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下午14:00-16:30 《申论》 17:00-18:00《公安基础知识》(报考公安系统考生加考科目) 考试真题要在考试后公布,考生可在华图教育官网参考历年的考试真题,也可通过专题库估分系统查看或进行在线智能估分。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各省、市、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申论真题囊括其中,名师精析,完美范文、知识点拓展,让你踏上公务员备考品质之旅!大数据分析,概率计算,最了解你对公考知识点的掌握,最精确预测你参加考试可能得到的分数。如有疑问,欢迎向华图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3.2014辽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解析及下载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 2014辽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解析你可以关注华图网校砖题库。这是部分真题资料。 你看下吧。第三部分 判断推理 3.诉讼标的:是指当事人争议的要求人民法院通过审判予以解决的某一民事法律关系或权利。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属于诉讼标的的是( )。 A.原、被告之间发生纠纷的1 000元的借款 B.原、被告之间发生的名誉受到诽谤的伤害 C.原、被告之间发生的起诉与被起诉的关系 D.原、被告之间发生的抢劫与被抢劫的施、受害关系 3.B【解析】本题的关键词是“民事法律关系或权利”,A项中“1 000元的借款”是诉讼标的物;C项中并非某一确指的民事法律关系;D项则属于刑事法律关系。 只有B符合,而其他选项中的争议已经超出了“民事法律关系或权利”的范畴。参考资料:/liaoning/gwy/。 4.2014年辽宁公务员考试题 您好,华图教育为您服务。 2014年辽宁公务员考试公告及大纲还没有出来,考什么内容还没有确定,不过你可以参照2013年辽宁省公务员考试内容现在进行复习:一、公共科目笔试内容 2013年辽宁省各级机关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考试录用公务员(工作人员)公共科目笔试分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全部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 申论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50分钟,满分100分。二、作答要求 (一)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报考者务必携带的考试文具包括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2B铅笔和橡皮。 报考者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本或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二)申论 报考者务必携带的考试文具包括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2B铅笔和橡皮。 报考者必须用2B铅笔在指定位置上填涂准考证号,用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作答。在非指定位置作答或用铅笔作答一律无效。 三、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介绍 (一)测试内容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内容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等。 常见的题型有:阅读理解、逻辑填空、语句表达等。 数量关系主要测查报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 常见的题型有:数字推理、数学运算等。 判断推理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 常见的题型有: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等。 资料分析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 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 (二)题型介绍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涉及多种题目类型,试题将根据考试目的、报考群体情况,在题型、数量、难度等方面进行组合。 以下是部分常用题型介绍。 1.言语理解与表达 每道题给出一段语言文字,要求报考者根据对这段文字的理解或运用一定的语言文字知识,选出最符合要求的答案。 2.数量关系 第一种题型:数字推理。每道题给出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报考者仔细观察这个数列各数字之间的关系,找出其中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答案中选出最合适、最合理的一个来填补空缺项,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 第二种题型:数学运算。每道题给出一个算术式子或者表达数量关系的一段文字,要求报考者熟练运用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法则,并利用其他基本数学知识,准确迅速地计算或推出结果。 3.判断推理 第一种题型:图形推理。每道题给出一套或两套图形,要求报考者通过观察分析找出图形排列的规律,选出符合规律的一项。 第二种题型:定义判断。每道题先给出一个概念的定义,然后分别列出四种情况,要求报考者严格依据定义选出一个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该定义的答案。 第三种题型:类比推理。给出一组相关的词,要求通过观察分析,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一组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或相似的词。 第四种题型:逻辑判断。每道题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 要求报考者根据这段陈述,运用一定的逻辑推论,选择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4.资料分析 针对一段资料一般有1~5个问题,报考者需要根据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推测和计算,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5.常识判断 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对有关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的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及其运用,要求报考者通过分析、判断和推理,选出最符合要求的一项。 四、申论介绍 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 申论试卷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 申论试卷重点测查应试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 包括: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内容主旨,全面分析给定资料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并能在把握内容主旨的基础上,形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思路或解决方案,准确流畅、条理清晰地用文字形式表达出来。如有疑问,欢迎向华图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5.2014辽宁省公务员考试笔试真题解析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 2014辽宁省公务员考试笔试真题解析你可以关注华图网校砖题库。这是部分真题资料。 你看下吧。第三部分 判断推理 3.反诉:是指在已经提起的诉讼中,被告针对与原诉有联系的行为,提起独立诉讼请求的行为。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行为属于反诉的是( )。 A.老师起诉学生借钱不还,学生起诉老师剽窃 B.原告起诉离婚,被告请求法院确认婚姻关系本来就是无效 C.原告起诉,要求被告按买卖合同交货,被告起诉供货商未能按时交货 D.原告起诉被告居住的房屋所有权是他的,被告请求法院让原告偿还欠款 3.B【解析】本题的关键词是“与原诉有联系的行为”,只有B项符合,而其他选项中被告提起的独立诉讼请求与原诉都没有联系,所以不符合定义。

178 评论(14)

LovefamiliesBB

您好,根据您的问题,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部分可谓包罗万象,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医疗卫生、体育文艺、历史地理、生物化学、物理数学语文等等的,说白了就是天文地理啥都考。

从2021国考常识部分来看,政治法律类占比较大,其他类占比较小,所以复习时候以政治法律类为主,要特别注意时事政治。当然,其他部分也要复习,常识部分还是要靠平时多积累。

对于常识部分来说考前复习基本上作用不大,主要靠平时多积累,考前主要还是以套卷为主,按照考试标准要求自己,每天一套真题。

272 评论(9)

陌陌上阡

是的。闰年有366天,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常识问题,完全是送分题

290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