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nlll1020
在职人员备考公务员应该要抓住有限时间,找准切入点,提高复习效率,这样才更有可能考上公务员。可以参考以下方法:
1、每周一做一套行测真题,严格按照时间作答,做完后对答案,对各模块的情况有个大致了解。
2、周二到周五,每晚划出一个小时的时间分模块对试卷进行分析,查漏补缺。申论每套题的作答时间是150分钟,可以放在周末作答,作答完了之后认真分析,分析试卷的材料选择、问题设置、作答技巧。
3、周二到周五,每天可以抽出半小时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做申论积累,看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的分析材料或节目,还可以再抽出一年时间看看做过的申论真题,看真题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做适当的调整,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难的不是计划的制定,而是对计划不折不扣的执行。
拓展资料:公务员笔试考场要注意哪些事项
(1)考生必须带齐准考证、身份证,方可进入考场。
(2)考生自备橡皮、2B铅笔、黑色字迹的钢笔、签字笔。
(3)严禁将寻呼机、移动电话、电子记事本、计算器等带有记忆性的、有运算功能的或有通讯功能的电子设备带至座位。
(4)考试开始30分钟后不得入场,考试实行全程封闭,考试期间,考生不得提前交卷、退场。
(5)考生必须遵守考场规则,若有作弊行为,将被取消考试资格。
月球的球球
总的来说,考上公务员,我觉得需要“小镇做题家般”的努力~~~~~~
其间参加多次事业单位考试,并进入市直事业单位工作,然后在职考上公务员。下面分享考公经验和想法,一起交流( ` )
一、做好备战公考的思想建设防线
二、笔试学习
总体来说,行测每个模块都花时间针对的练习和学习。想要进面,行测没有65及以上是很难的。稳住强项(我觉得资料分析、逻辑判断、言语比较重要),确保速度和正确率,再拔高弱项,这样行测分数就比较有把我了,我就是这样。
——资料分析
我觉得资料分析是相对容易拿分的,15-20道题,基本每道题1分,共15-20分。这个模块的分值安排一般是最大的,一般设置在试卷的最后一个模块,这是出题者的套路。所以,正式答题前有5-10分钟的浏览试卷时间,说是看看有没有页面残缺,其实这个时间就是送给考生的。我们可以利用这个5-10分钟的时间来直接跳到资料分析模块,阅读题目材料,增强大脑对文字和数据的熟悉情况,用最好的考试状态去攻分值比较高的模块,是提分的技巧。
——言语理解与表达
这个模块也是35-40道题,站总体量也很大,但是这个模块的分值不是很高,一般在0.6-0.7分/道题。这个模块有一个特点,就是会出现文字特别多的题目,所以要快速阅读,圈重点,节约时间。当时练习和考试的时候,一度让我做到怀疑认识。所以我就是反复的钻研理念真题,理解真题,思考和总结非常重要。
——判断推理模块
35-40道题,占总题量很大,里面还细分到图形推理、定义判断、逻辑推理、类比推理等。这里题目的分值也是很巧妙的,0.6-0.8分之间,每道题分值不同,所以答题过程也要区分重点,重点要拿下自己擅长的模块的分值。个人认为逻辑推理是比较难的。这模块的要点也是要多练习,也有技巧,比如图形推理记住“点线角面数”等方面去思考。这种题目我也会做错题本,多巩固多理解,定期回头看看。
——常识判断模块
15-20道题,每道题0.5-0.6分。这个模块是一眼过的内容,看到题目和答案,知道则选,不知道则过,总体分值相对较低。平时我就是花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听每日播报新闻,看看热点热搜,因为重在平时的积累。
——数量关系
一般20道题,包括数字推理题、数学运算,每道题分值比较高,0.9-1分一题,也是最难的,耗时最久。不过,也有相对简单的,所以遇到难的题的时候要跳过,先做容易的,不懂的就根据技巧去懵了。
我申论学习的时间相对比较少,因为我感觉申论的变数很大,申论不适合题海战术,但是要理解、积累素材,丰富大脑,要领悟。不要出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窘境。所以,我每天晚上花2小时时间看半月谈、看官方的报告,看平时摘抄的素材,什么金句、先进人物事迹案例,热点时间评论等等,有很多的规范用词,拿出小本子抄录。我不喜欢临时突击,每天花时间,积少成多,用量变来达到质变的效果。而且,这种学习方式对后面的面试很有帮助哦!!
当然,申论套题也是有练习的,3-5天写一篇大作文,每天练习总结概括题目。资源哪里来呢,某宝是有卖的,我的是免费的。粉笔库上面有免费可以直接下载打印的。所以,个人建议是自备一台打印机,固定的学习app和学习网站,公务员论坛,毕竟省钱也是硬道理。
个人经验觉得还是写议论文容易拿高分。我写申论都是写议论文,用的都是总分总的结构,论点从材料中提炼,或者基于材料引申出来的论点,不可以脱离材料本身。
三、总结
公开之路的不容易只有自己知道,曾经也走了一些弯路,躺了一些坑,也曾经离上岸就差一点点,一路过来有无奈、有伤心、有不理解、也有迷茫~~~~~~但是最后的上岸让我更加成熟了,原来我在专注自己的目标,我享受了奋斗的过程,我体会了成功的喜悦。
我到现在都喜欢的一句话“既然选择了远方,就要风雨兼程;既然选择了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分享给大家,希望每一位在努力备考公务员的小伙伴都你能风雨兼程,梦想成真!加油!!
蓉儿…点滴缘
考上公务员要比你高考还要难,需要你付出更多的努力,考公务员的时候,你就发现你的高考是多幸福的。
我考了三年的公务员,在校考、全职考、边上班边复习考试,我都经历过。每一次我都觉得我很努力了,后来你会发现下一次都比上一次更努力。
第三次考试的时候,我把下班之后的时间都用来复习了。那半年我推了几乎所有的聚会应酬,还有我讨厌的相亲。不断再压缩自己的睡眠时间,到最后一个月的时候,我每天晚上都是晚上12点才睡,早上4点起来学2.5个小时,然后出门上班,有时候在公交车上站着都能睡着,经常坐过站。
为了方便随时记忆,我喜欢把知识点写在便利签上,粘在随时能看到的地方,考试结束后,你会发现我的家里到处都是便利签,五颜六色的,还挺好看,最后我数了一下有1769张。
一、不同科目和不同题型的复习技巧:
1、语句表达
考查重点:排序题与衔接题目平分秋色。省级每年考查3或4题,市地级每年考查4或5题。
备考策略:重点提升句间关系分析能力,掌握解题原则,熟练运用解题技巧。
2、选词填空
考查重点:从考查形式上看,以两空、三空为重点;从考查的词语类型看成语是重点;从考点上看语境分析是重点。
备考策略:选词填空题目是易错题型,需长时间备考。一方面提升文字理解能力,掌握语境分析、词语辩词等解题方法,另外一方面需提升“底蕴”积累。
3、片段阅读
考查重点:从题型上主要考查主旨观点题目。从材料结构上主要考查总分、分总、转折、因果文段。
备考策略:片段阅读是国考中复习重点。要求考生系统性学习、掌握行文脉络分析方法,重点分析句义及句间关系,建立正确解题的思维路径。
4、文章阅读
考查重点:文章类型为社会科学文和科普说明文。题型重点为主旨观点题、细节判断题及特殊小题型。
备考策略:面对文章阅读不要“慌”,核心考查的还是基础题型,重点从解题顺序和阅读方法上下功夫。
二、写一下我的个人备考经验:
1、一定要有复习计划。
复习计划是对时间的合理划分,一定要严格执行,如果在规定的时间里没有完成复习计划,每一次延迟都会让你后面的复习更紧张,压力也就越大。
2、要耐得住寂寞。
考公务员需要的就是时间,当年你决定考公务员的时候,就要跟外面的世界说“再见”了。刚开始的时候,会有很多人找你聚会、逛街、休闲等,如果你没有定力,你的考试计划基本上就夭折了。我当时还是很幸运的,很多人都在支持我。
进了家门,父母什么都不用我干,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老板在我考试之前的一个周还给我放了个假。那段时间调侃自己过得像“山顶洞人”。
3、快速答题不纠结。
行政测试的考题的考点太多,题量太大,一定不要过于纠结某个题目,会哪个做哪个,一看不会或者繁琐的,一定要果断放弃,考试中一定要相信第一感觉。
4、申论考试立意最重要。
申论考试立意对了,分数就稳了。然后要分别用分层次的小论点来论证自己论点,要联系时下热点事例分析论证。
『刻骨銘心』%
我觉得考公务员的时候,你就发现你的高考是多幸福的。我考了三年的公务员,在校考、全职考、边上班边复习考试,我都经历过。每一次我都觉得我很努力了,后来你会发现下一次都比上一次更努力。第三次考试的时候,我把下班之后的时间都用来复习了。那半年我推了几乎所有的聚会应酬,还有我讨厌的相亲。不断再压缩自己的睡眠时间,到最后一个月的时候,我每天晚上都是晚上12点才睡,早上4点起来学2.5个小时,然后出门上班,有时候在公交车上站着都能睡着,经常坐过站。为了方便随时记忆,我喜欢把知识点写在便利签上,粘在随时能看到的地方,考试结束后,你会发现我的家里到处都是便利签,五颜六色的,还挺好看,最后我数了一下有1769张。一、不同科目和不同题型的复习技巧:1、语句表达考查重点:排序题与衔接题目平分秋色。省级每年考查3或4题,市地级每年考查4或5题。备考策略:重点提升句间关系分析能力,掌握解题原则,熟练运用解题技巧。2、选词填空考查重点:从考查形式上看,以两空、三空为重点;从考查的词语类型看成语是重点;从考点上看语境分析是重点。备考策略:选词填空题目是易错题型,需长时间备考。一方面提升文字理解能力,掌握语境分析、词语辩词等解题方法,另外一方面需提升“底蕴”积累。3、片段阅读考查重点:从题型上主要考查主旨观点题目。从材料结构上主要考查总分、分总、转折、因果文段。备考策略:片段阅读是国考中复习重点。要求考生系统性学习、掌握行文脉络分析方法,重点分析句义及句间关系,建立正确解题的思维路径。4、文章阅读考查重点:文章类型为社会科学文和科普说明文。题型重点为主旨观点题、细节判断题及特殊小题型。备考策略:面对文章阅读不要“慌”,核心考查的还是基础题型,重点从解题顺序和阅读方法上下功夫。二、写一下我的个人备考经验:1、一定要有复习计划。复习计划是对时间的合理划分,一定要严格执行,如果在规定的时间里没有完成复习计划,每一次延迟都会让你后面的复习更紧张,压力也就越大。2、要耐得住寂寞。考公务员需要的就是时间,当年你决定考公务员的时候,就要跟外面的世界说“再见”了。刚开始的时候,会有很多人找你聚会、逛街、休闲等,如果你没有定力,你的考试计划基本上就夭折了。我当时还是很幸运的,很多人都在支持我。进了家门,父母什么都不用我干,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老板在我考试之前的一个周还给我放了个假。那段时间调侃自己过得像“山顶洞人”。3、快速答题不纠结。行政测试的考题的考点太多,题量太大,一定不要过于纠结某个题目,会哪个做哪个,一看不会或者繁琐的,一定要果断放弃,考试中一定要相信第一感觉。4、申论考试立意最重要。申论考试立意对了,分数就稳了。然后要分别用分层次的小论点来论证自己论点。
爱宇冰冰
在职复习了一个月的公务员,我是这么上岸的。1.我的目标就是上岸,所以我把去年和前年的职位表以及进面名单找了出来,综合距离、分数、专业相关度选出合适的岗位。2.我的备考时间短,所以我选择直接放弃了行测的数量和常识,专注于提高其他模块的正确率。申论大作文的练习也不多,其他的小题会仔细按照答案订正并重写。3.行测和申论直接听阿甘上岸说学习,这是我拿高分的关键,行测主要就是教技巧,知道怎么做题最简单,我把言语、判断和资料三个模块的技巧过了一遍,然后直接做题,算是尝到甜头了,自己的做题速度快了,三大块最后基本都是80%以上的正确率。申论就是主观题,重点关注的还是材料,能把材料的要点找到并且能有条理的写下来就能拿到70%以上的分数,我主要就是跟着课上的真题做,然后学习老师的思路,把要点找全。4.习题是粉笔《决战行测5000题》和《决战申论100题》。前三周分模块刷题,主要复习知识点、提高正确率,刷题前最好先复习一下该模块的课程笔。工作日中午12:30-14:30限时刷一套资料分析并订正,困了眯一会;晚上吃完饭19:00-23:00两个小时分模块刷行测、两个小时分模块刷申论周六8:00-22:00刷题赶进度周日按时参加粉笔模考+订正5.距离考前最后一周,我差不多已经把5000题刷了70%,申论100题除大作文以外刷了40%。然后开始刷套题。定时做,每天一套行测+一套申论真题卷并订正。因为时间不太充裕,申论大作文只列提纲,周日粉笔模考时再全部写。就这样,上岸了。累是真的累,到最后喝咖啡都没用,但是现在想想,值。
凌空抽筋
随着2020、2021年疫情对各行各业的冲击,岗位降薪、人员裁剪甚至企业破产屡有发生,择业再次成为热门话题之一。尤其对于在职人员而言,往往面临更多的压力,需要综合考虑个人价值的实现、完整晋升机制、家庭以及国家需求等因素,因此在众多择业选择中公务员将成为“宠儿”。在职人员一方面是工作一方面是备考,如何备考、备考多久成为新的焦点,中公教育为各位答疑解惑。一、备考方向俗语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备考前各位考生可以先做近三年考试试题,一方面对自己的能力有清晰认知,另一方面也可以明确考试中各部分题型是什么,考点是什么。因为在职备考时间较紧张,各位考生也可以直接参加中公教育的公开课,短时间了解公务员考试的特点、常考题型以及备考方向等。二、备考内容公务员考试,主要考察两科公共科目,行测与申论。行测:主要考察五部分,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以及资料分析。考生需要学习每一部分的常考题型以及对应的解题方法、技巧。并且在学习时,明确自己的强项与弱项,擅长的部分保持,薄弱的部分进行弥补,扬长避短,整体分值尽量最大化。申论:主要测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考生需要学习不同能力的应对技巧,把握大政方针,学习时事热点。增强思维的深度与广度。三、备课阶段与时长建议各位考生备考按照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专项学习,系统性学习理论基础知识,明确考试重点题型是什么,解决此类题型应用的方法是什么,专项复习时间根据考生个人情况,建议复习时长为7天~10天;第二阶段:刷题练习,通过刷题可以将第一阶段学习的方法和题型对应,同时通过刷题补充知识点,积累技巧,建议刷题10天-15天,如果复习时间充足,可以延长刷题量与刷题时间;第三阶段:还原考场,限时模拟,考生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做题顺序,做题时间,逐步调整,反复该过程直到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优做题顺序和做题时间,建议时长为7天~10天。四、备考方式1、买资料自学:考生可以购买相关考试书籍,合理安排非工作时间,下班后以及休息日,按照三个解读进行学习,需要考生加强自制力,持之以恒。2、报班次学习:考生可以报相关班次,比如在职班次进行面授学习,或者参加网络线上授课,这样可以减少考生备考压力,只需要按照班次的学习进度学习即可,并且与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学习,可以增强氛围感,学习热情会更好。备考要趁早,努力要及时,各位在职考生需要合理安排备考时间以及备课方式,以一往无前的姿态学习,走过严寒酷暑,迎接和煦春日。
优质公务员考试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