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原惠津子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一、矛盾关系解答法
(一)题型特征
1:在题干中有多个直言命题,并以对话等形式出现,题干规定几个直言命题中有一真、一假、多真多假等。
2:题干中存在一对或几对矛盾命题。
(二)解题方法
1:分析题干,找出相互矛盾的命题。
2:根据题干所给真假性的论断,判定除矛盾命题之外的其他命题的真假性,进而选出正确答案。
(三)知识点链接
1:互为矛盾的两个命题,一真一假。
2:所有A是B 矛盾命题 有些A非B
有些A是B 矛盾命题 所有A非B
某个A是B 矛盾命题 某个A非B
(四)例题解析
1:在某次税务检查后,有四个工商管理人员有如下结论:
甲:所有个体户都没有纳税。
乙:服装个体户陈老板没有纳税。
丙:个体户并非都没有纳税。
丁:有的个体户没有纳税。
如果四人中只有一人断定属实,则以下哪项是真的?
A.丁断定属实,陈老板未纳 B.丁断定属实,但陈老板纳了税
C.丙断定属实,陈老板纳了税 D.甲断定属实,陈老板没有纳税
答案:C。【解析】在此题中,甲与丙互为矛盾命题,一真一假,根据题干可知,四句话中只有一句是真的,因此,乙和丁均为假话,乙为假话,则真实情况为陈老板已纳税,丁为假话,真实情况为所有的个体户都纳税了,到此可知,甲乙之中,甲是真话,乙是假话。因此答案为C。
(五)解题关键
快速寻找矛盾关系,掌握矛盾性质(一真一假)。
二、反对关系解答法
(一)题型特征
1:在题干中有多个直言命题,并以对话等形式出现,题干规定几个直言命题中有一真、一假、多真多假等。
2:题干中存在一对或几对反对关系的命题。
(二)解题方法
1:分析题干,找出反对关系的命题。
2:根据题干所给真假性的论断,判定除反对关系命题之外的其他命题的真假性,进而选出正确答案。
(三)知识点链接
1:互为上反对的两个命题,必有一假;互为下反对的两个命题,必有一真。
2:上反对关系:所有是 与 所有非
下反对关系:有些是 与 有些非
更多公务员考试信息请登录中公网校网站查看,感谢你对中公网校网站的支持与关注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小苹果草莓心
真假话问题中真真假假,给人一种真到假时假亦真,假到真时真亦假的感觉。但是换个思路说不定咱们可以做的更快一点。下面通过一道例题来说明这道题如何解答,再来说说,怎么换个思路。【例】天使永远说真话,魔鬼永远说假话,人有时说真话,有时说假话。现有天使、魔鬼、人各一位。分别穿着红衣服、蓝衣服和白衣服。他们各自的叙述如下:红衣服:“我不是魔鬼。”蓝衣服:“我不是天使。”白衣服:“我不是人。”由此可见:A.穿红衣服的是天使B.穿红衣服的是魔鬼C.穿红衣服的是人D.穿白衣服的是魔鬼常规的做法是假设法:假设红衣服为魔鬼,那么魔鬼说假话,那么魔鬼说:“我不是魔鬼”,没毛病。蓝衣服说:“我不是天使”,天使说的是真话,那么蓝衣服不可能是天使,他只能是人。接下来,白衣服就只能是天使了,他说:“我不是人”。也符合题意。但是你做这个题一上来假设谁好呢?假设对了,做题就快,假设错了,做题就慢了。所以我想说的是:换个思路。站到说话人的角度,思考这么一个问题:“我要是魔鬼,我都能说哪些话?”我要是魔鬼,我会说的话只有三种可能:1.我不是魔鬼。2.我是天使。3.我是人。回头再看题目,三个人中必然有一个魔鬼,而魔鬼又只能说上面那三句话,这个时候是不是就迅速锁定了红衣服的就是魔鬼。这样是不是就更快了呢?所以有时候在真假话问题中,我们也可以站在说话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A明天你好!
很多同学在判断推理复习过程中,经常会觉得真假话问题毫无思路、无从下手。其实真假话问题技巧性还是很强的,我们在做题过程中,要明确每句话之间有什么联系,找准矛盾关系,理解矛盾关系的最大特征就是互为一真一假,这样再去做题的话就会简单许多了,这有一道格燃教育的例题你可以看下:1.一件盗窃刑事案件中,警方抓获了甲、乙、丙、丁四名犯罪嫌疑人,对他们进行质问,他们是这样说的:甲:是乙作的案;乙:是丁和我一起作的案;丙:丁是案犯;丁:不是我作的案。且四句话只有一句是谎言。如果以上为真,则:A.说假话的是甲,作案的是丙;B.说假话的是丙,作案的是乙;C.说假话的是丁,作案的乙和丁;D.说假话的是乙,作案的是乙这道题中虽然出现了四句话,且只有一句话为真,看起来很复杂。但是其实我们分析每一句话之间的联系,能很快找到丙和丁互为矛盾关系,根据矛盾的定义可知丙和丁必有一真一假,剩下的甲和乙两句话就必为真话了。【答案】C。参考解析:题干中丙丁的话互为矛盾关系,即必有一真一假,故甲与乙的话皆为真话。根据乙的话可知丁作案,所以丁的话为假话。故正确答案为C。
优质公务员考试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