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80

guokeren555
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公务员考试下大暴雨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贝贝哈拉

已采纳

对流雨对流雨是当空气强烈受热时,湿热空气膨胀上升,空气中的水汽冷却凝结形成的降雨。赤道地区全年以对流雨为主,我们国家的对流雨多见于夏季的午后。对流雨是大气对流运动引起的降水现象,习惯上也称为热雷雨。因冷暖气流呈上下对流运动而成云致雨得名。对流雨时常出现于热带、亚热带或温带的夏季午后,以热带,亚热带地区最为常见。因日照很强,蒸发旺盛,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至高空冷却,凝结成雨。对流雨雨滴大而重,倾盆急降,且雷电交加,声势吓人。对流雨虽然降雨时间短,但大雨滂沱,往往因排水不及,而成淹水现象。对流雨来临前常有大风,大风可拔起直径50厘米的大树,并伴有闪电和雷声,有时还下冰雹。对流雨以低纬度地区表现最多,降水时间一般在午后,特别是在赤道地区,降水时间非常准确。在中高纬度,对流雨主要出现在夏季半年,冬半年极为少见。对流雨与其它几种常见降水形式在成因,地域分布,降水特点方面有较大差别。对流雨对形成热带雨林有着重大贡献。台风雨台风雨是热带海洋上的风暴带来的降雨。这种风暴是由异常强大的海洋湿热气团组成的,台风经过之处暴雨狂泻,一次可达数百毫米,有时可达1000mm以上,极易造成灾害。台风不但带来大风,而且相伴发生降水。台风云系有一定规律,台风中的降水分布在海洋上也很有规律,但是在台风登陆后,由于地形摩擦作用,就不那么有规律了。风中有上升气流的整个涡旋区,都有降水存在,但是以上升运动最强的云墙区降水量最大,台风眼区气流下沉,一般没有降水。台风区内水汽充足,上升运动强烈,降水量常常很大,台风到来,日降水量平均在800毫米以上,强度很大,多属阵性。台风登陆常常产生暴雨,少则200~300毫米,多则在1000以上。中国东南沿海,是台风登陆的主要地区,台风雨所占比重相当大。对比1.地形雨湿润气流遇到山脉等高地阻挡时被迫抬升而气温降低形成的降水。特点:迎风坡的降水量多于背风坡,雨势一般不会很强,降雨时间也不会太长。2.锋面雨暖气团和冷气团相遇,暖气团被抬升,在抬升的过程中,空气中的水汽冷却凝结形成的降水就是锋面雨。特点:降雨时间长、强度小。3.对流雨近地面层空气受热或高层空气强烈降温,使得低层空气上升,到了高空后,空气中的水汽冷却凝结形成的降水就是对流雨。下对流雨之前常常会刮大风,并伴有雷电。特点:降雨时间短、强度大。4.台风雨台风活动带来的降水现象就是台风雨。特点:台风登陆常产生暴雨。

公务员考试下大暴雨

170 评论(13)

米莱vicky

四大降水形式包括地形雨、锋面雨、对流雨、台风雨。

地形雨:地形雨是湿润气流遇到山脉等高地阻挡时被迫抬升而气温降低形成的降水,对改变局部小气候有重要影响作用,因发生在地形的阻挡作用当中而得名。降水的山坡正好是迎风的一面,称为迎风坡。而背风的一面,因为气流下沉,温度升高,不再形成降水,称为背风坡。相对而言植被和动植物资源较少,光热获得也较少,因此背风坡地区比较阴冷,人们的居住分布和建筑等人文景观也较稀散。地形雨常随着地形高度增高而增加。地形雨如不与对流雨或气旋雨结合,雨势一般不会很强。一般说来,山区的降水量往往多于邻近的平原地区,迎风坡的降水量多于背风坡。

锋面雨:锋面雨是指冷气团和暖气团相遇,暖气团被抬升,形成的降雨,如南方的梅雨北方的寒潮。两种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它们中间的交界面叫锋面。在锋面上,暖、湿、较轻的空气被抬升到冷、干、较重的空气上面去。在抬升的过程中,空气中的水汽冷却凝结,形成降水。锋面常与气旋相伴而生,所以又把锋面雨称为气旋雨。锋面降水的特点是:①水平范围大。沿锋产生大范围的、呈带状分布的降水区域,称为降水带。随着锋面平均位置的季节移动,降水带的位置也移动。例如,中国从冬季到夏季,降水带的位置逐渐向北移动,5月份在华南,6月上旬到南岭—武夷山一线,6月下旬到长江一线,7月到淮河,8月到华北;从夏季到冬季,则向南移动,在8月下旬从东北华北开始向南撤,9月即可到华南沿海,南撤比北进快得多。②持续时间长。因为层状云上升速度小,含水量和降水强度都比较小,有些纯粹的水云很少发生降水,有降水发生也是毛毛雨。但是,锋面降水持续时间长,短则几天,长则10天半个月以上,有时长达1个月以上,“清明时节雨纷纷”,就是我国江南春季的锋面降水现象的准确而恰当的描述。

对流雨:对流雨是当空气强烈受热时,湿热空气膨胀上升,空气中的水汽冷却凝结形成的降雨。赤道地区全年以对流雨为主,我们国家的对流雨多见于夏季的午后。对流雨是大气对流运动引起的降水现象,习惯上也称为热雷雨。因冷暖气流呈上下对流运动而成云致雨得名。对流雨时常出现于热带、亚热带或温带的夏季午后,以热带,亚热带地区最为常见。因日照很强,蒸发旺盛,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至高空冷却,凝结成雨。对流雨雨滴大而重,倾盆急降,且雷电交加,声势吓人。对流雨虽然降雨时间短,但大雨滂沱,往往因排水不及,而成淹水现象。对流雨来临前常有大风,大风可拔起直径50厘米的大树,并伴有闪电和雷声,有时还下冰雹。对流雨以低纬度地区表现最多,降水时间一般在午后,特别是在赤道地区,降水时间非常准确。在中高纬度,对流雨主要出现在夏季半年,冬半年极为少见。对流雨与其它几种常见降水形式在成因,地域分布,降水特点方面有较大差别。对流雨对形成热带雨林有着重大贡献。

台风雨:台风雨是热带海洋上的风暴带来的降雨。这种风暴是由异常强大的海洋湿热气团组成的,台风经过之处暴雨狂泻,一次可达数百毫米,有时可达1000mm以上,极易造成灾害。台风不但带来大风,而且相伴发生降水。台风云系有一定规律,台风中的降水分布在海洋上也很有规律,但是在台风登陆后,由于地形摩擦作用,就不那么有规律了。风中有上升气流的整个涡旋区,都有降水存在,但是以上升运动最强的云墙区降水量最大,台风眼区气流下沉,一般没有降水。台风区内水汽充足,上升运动强烈,降水量常常很大,台风到来,日降水量平均在800毫米以上,强度很大,多属阵性。台风登陆常常产生暴雨,少则200~300毫米,多则在1000以上。中国东南沿海,是台风登陆的主要地区,台风雨所占比重相当大。

对比

1.地形雨:湿润气流遇到山脉等高地阻挡时被迫抬升而气温降低形成的降水。特点:迎风坡的降水量多于背风坡,雨势一般不会很强,降雨时间也不会太长。

2.锋面雨:暖气团和冷气团相遇,暖气团被抬升,在抬升的过程中,空气中的水汽冷却凝结形成的降水就是锋面雨。特点:降雨时间长、强度小。

3.对流雨:近地面层空气受热或高层空气强烈降温,使得低层空气上升,到了高空后,空气中的水汽冷却凝结形成的降水就是对流雨。下对流雨之前常常会刮大风,并伴有雷电。特点:降雨时间短、强度大。

4.台风雨:台风活动带来的降水现象就是台风雨。特点:台风登陆常产生暴雨。

247 评论(11)

哒Q小巧

2020年永安公务员考试,水土流失的形成原因。这个就不太清楚了,应该均匀是由很多方面的。

217 评论(15)

毛毛球英子

1、自然因素。主要有气候、降雨、地面物质组成和植被四个方面。①地形:沟谷发育,陡坡;地面坡度越陡,地表径流的流速越快,对土壤的冲刷侵蚀力就越强。坡面越长,汇集地表径流量越多,冲刷力也越强。②降雨。产生水土流失的降雨,一般是强度较大的暴雨,降雨强度超过土壤入渗强度才会产生地表(超渗)径流,造成对地表的冲刷侵蚀。③地面物质组成。④植被。达到一定郁闭度的林草植被有保护土壤不被侵蚀的作用。郁闭度越高,保持水土的越强。2、人为因素。人类对土地不合理的利用、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定的地形,以致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①植被的破坏。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③开矿。我国水土流失重灾区:黄土高原我国的黄土高原现在是水土流失的重灾区,高原上植被稀少,沟壑纵横,流失的土壤进入黄河,使之泥沙剧增。但历史上的黄河流域并非今天的模样,几千年前,那里森林密布,气候湿润,最初的华夏文明就诞生在这一地区。此后,一方面因为自然气候的变化,降水逐渐减少,另一方面,也因为过度的开发,森林等地表植被迅速消失,水土流失现象日益严重。因为过度的土地开发,导致了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反过来,日益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又导致耕地或牧场的减少。长期来看,过度开发不仅不能给人类带来更多的收益,反而会造成更大的生态环境危机。目前,我国北方和西北内陆等生态脆弱地区普遍存在的过度开荒和过度放牧现象是造成这些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167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