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p72893325
一、专项刷题
提速,很多公务员考试考生想到了刷题,这确实是一条很多的路径,但是,不掌握刷题方法,再多的刷题也只是增加我们的负担而已。专项刷题应该作为我们刷题的第一阶段。专项刷题指的是一要分行测专项刷题,二要分题型刷题。比如说,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刷题中,每一种小题型要做上20几道题,做每一道题都在心里问自己,这个题题型特点是什么。然后,想一想这种公务员考试题型的最优解决方法是什么。通常来说,一道数量关系题的解题方法有多种,但往往这些方法中间有一些或某种方法能够快速解决问题,哪些题难度比较大。在专项刷题阶段应该做完一种题型后及时总结做好笔记。
二、暗线刷题
在第一阶段的公务员考试刷题,我们都是在知道所刷题的题型下进行的,只需要去分析特点想一想最优方法然后去解决问题。而暗线刷题是指所有题型混合在一起,要求我们确定某个题是什么题型,并用最优方法去解决。公务员考试暗线刷题更具有实战性,通常需要进行多组训练,可以10组一题持续练习20几组。
三、魔鬼刷题
公务员考试专项刷题,暗线刷题后,可以达到面对一个陌生的题时不至于心里发慌。可以从容地判断哪些题大概有些难度哪些题可以大概容易地做出来。一般而言可以在公务员考试时解决大部分的简单题型。但是对于拿高分的考生,也要尽全力去拿下那些难题,只有这些题才是拉开区分度的题。这就需要魔鬼刷题。公务员考试魔鬼刷题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做一定数量的暗线题。在这些题中要有针对性地安排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通常10分钟10道题一组,每组安排2到3个难度较大的题目。
四、套题训练
每个公务员考试专项都进行了魔鬼刷题后,对于自己的优势劣势应该就会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这个时候,需要我们给自己合理安排实战做题顺序,并有规律地进行套题试卷模考,严格限定时间,该舍弃就舍弃那些难题,该拿下就拿下那些容易题。
公务员考试如何提高做题速度小编就说到这里了,祝愿各位考生都能认真备考,祝愿各位考生都能顺利通过考试。更多关于公务员考试的备考技巧,备考干货,新闻资讯等内容,小编会持续更新。
SmartGirl~~
我不是大神,我考公务员考了三年才上岸的,回顾我的考公历程,我觉得我第一年失败的经验更值得分享,希望大家能避免踩坑。一、看各位大神的视频分享。大家都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的更远”,从我决定要考公务员的时候,大家给我的建议就是多听听那些考公大神的建议。看了很多大神的经验之谈之后,我发现其实我没有多少收获,因为我跟大神的差距在于,大神们都有自己经验方法,听着都很有道理,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差异,但是我用不来。二、辅导班可以不报。很多大神都说学习要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就可以,辅导班都是填鸭式的,每天10几个小时的快速讲题,很多人在疲惫的状态下,吸收的知识还是很少的。我第二年的还是报了辅导班,因为辅导班会给你合理的机会,讲课内容确实很多,但是比自己挨个研究大纲和知识点省时省力。辅导班给我的学习计划,我觉得很有用,现在分享给大家:1、理论夯实(35天)试题感知:每天梳理一套试卷,连续5天,感知考试基本内容及出题方式。理论学习: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涉及5类题型,归纳概括、提出对策、综合分析、贯彻执行、申发论述,每6天攻克一个题型,系统学习基本作答方法与作答技巧。2、专项练习(30天)试题精研:每3天攻克一套试卷,进行题目完整作答,并对照参考答案,分析要点作答失误原因,同时分析试卷主题、材料特点、考试题型、题目特点等信息,全面掌握考情。模拟刷题:每3天攻克一个题型,对5大题型的模拟题目分类刷题,对各类题型进行更多出题角度、出题难度的作答,应对考试命题的灵活变化。3、能力提升(20天)查漏补缺:针对自身做题短板,如审题不明确、阅读不细致、要点难加工、表达不规范等,听从专业老师针对性指导,巩固提升。建议以题型为单位总结。方法总结:结合前期大量做题经验,总结各类题型答题流程与答题技巧,加深对题型的理解,形成自身作答思路,提升答题能力。知识拓展:对前期训练题目背后的热点知识进行分析,并对题目整合,如涉及乡村产业发展类题目进行汇总,并将乡村产业发展热点知识系统学习。重点进行练习。4、模拟冲刺(15天)考场还原:每2天为一个周期,完成1套模拟试卷,第一天按照规定时间与要求完成作答,第二天进行问题总结与题目相关知识的学习。时政突破:通过中公考前讲座,掌握时政知识,如领导人系列讲话、中央政策文件或重要会议内容,为考试积累时政素材。凡是考试都要有应试技巧的。毕竟最后看的还是分数,我总结了几条不同题型的解题方法:1、言语理解在做言语理解时,选词填空建议在考试的开头做,凭借分析和积累快速作答,不要反复修改答案,建议平均作答一题一分钟;片段阅读则建议在考试中间段作答,并且要与逻辑判断分开做,阅读后,冷静几秒,再看选项。2、判断推理做判断推理时,图形推理选择在片段阅读、定义判断、逻辑判断等题型直接作答;类比推理题建议每题平均作答时间30秒,快速作答、不要浪费时间;定义判断则在考试中间段作答,建议一分钟一道题,当题干出现多个定义,可比较定义间差异理解定义,没考查的定义可帮助排除选项;逻辑判断建议大家不要与片段阅读题相邻去做,建议可能性推理每题1分钟,必然性推理1.5分钟。3、数量关系关于数量关系题,建议大家最后再做,且不要超过10分钟。优先选择简单计算问题、工程问题、利润问题、行程问题等。如果数量关系学得好的同学,建议做题在15钟内作答,不会的就赶紧跳过。4、资料分析题资料分析题耗费的精力会比较多,按照材料类型,先做图表型材料,再做文字型材料。建议25分钟内做完,每篇材料大概用时7分钟左右,一定要仔细认真多大。我个人觉得公务员考试真的就是“三分准备七分考试”。我觉得心态很重要的,我第二次考试知识应该算是掌握的差不多了,但是上了考场之后就感觉慌慌的,开考半个小时了也没能静下心来,导致了很多题都没有做完。考公务员一定要保持合适的心态。可以说公务员考试也是人一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所以我们适度的紧张是必要的,在这里紧张的目的就是要我们重视它,集中精神进行答题,在考试过程中排除一切杂念。切不可过分的紧张,这样会影响我们的正常发挥。就说这么多吧,仅仅是个人意见哟,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呀。
朶蕾咪灬
我不是大神,我考公务员考了三年才上岸的,回顾我的考公历程,我觉得我第一年失败的经验更值得分享,希望大家能避免踩坑。
一、看各位大神的视频分享。
大家都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的更远”,从我决定要考公务员的时候,大家给我的建议就是多听听那些考公大神的建议。看了很多大神的经验之谈之后,我发现其实我没有多少收获,因为我跟大神的差距在于,大神们都有自己经验方法,听着都很有道理,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差异,但是我用不来。
二、辅导班可以不报。
很多大神都说学习要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就可以,辅导班都是填鸭式的,每天10几个小时的快速讲题,很多人在疲惫的状态下,吸收的知识还是很少的。
我第二年的还是报了辅导班,因为辅导班会给你合理的机会,讲课内容确实很多,但是比自己挨个研究大纲和知识点省时省力。辅导班给我的学习计划,我觉得很有用,现在分享给大家:
1、理论夯实(35天)
试题感知:每天梳理一套试卷,连续5天,感知考试基本内容及出题方式。
理论学习: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涉及5类题型,归纳概括、提出对策、综合分析、贯彻执行、申发论述,每6天攻克一个题型,系统学习基本作答方法与作答技巧。
2、专项练习(30天)
试题精研:每3天攻克一套试卷,进行题目完整作答,并对照参考答案,分析要点作答失误原因,同时分析试卷主题、材料特点、考试题型、题目特点等信息,全面掌握考情。
模拟刷题:每3天攻克一个题型,对5大题型的模拟题目分类刷题,对各类题型进行更多出题角度、出题难度的作答,应对考试命题的灵活变化。
3、能力提升(20天)
查漏补缺:针对自身做题短板,如审题不明确、阅读不细致、要点难加工、表达不规范等,听从专业老师针对性指导,巩固提升。建议以题型为单位总结。
方法总结:结合前期大量做题经验,总结各类题型答题流程与答题技巧,加深对题型的理解,形成自身作答思路,提升答题能力。
知识拓展:对前期训练题目背后的热点知识进行分析,并对题目整合,如涉及乡村产业发展类题目进行汇总,并将乡村产业发展热点知识系统学习。重点进行练习。
4、模拟冲刺(15天)
考场还原:每2天为一个周期,完成1套模拟试卷,第一天按照规定时间与要求完成作答,第二天进行问题总结与题目相关知识的学习。
时政突破:通过中公考前讲座,掌握时政知识,如领导人系列讲话、中央政策文件或重要会议内容,为考试积累时政素材。
凡是考试都要有应试技巧的。毕竟最后看的还是分数,我总结了几条不同题型的解题方法:
1、言语理解
在做言语理解时,选词填空建议在考试的开头做,凭借分析和积累快速作答,不要反复修改答案,建议平均作答一题一分钟;片段阅读则建议在考试中间段作答,并且要与逻辑判断分开做,阅读后,冷静几秒,再看选项。
2、判断推理
做判断推理时,图形推理选择在片段阅读、定义判断、逻辑判断等题型直接作答;类比推理题建议每题平均作答时间30秒,快速作答、不要浪费时间;定义判断则在考试中间段作答,建议一分钟一道题,当题干出现多个定义,可比较定义间差异理解定义,没考查的定义可帮助排除选项;逻辑判断建议大家不要与片段阅读题相邻去做,建议可能性推理每题1分钟,必然性推理1.5分钟。
3、数量关系
关于数量关系题,建议大家最后再做,且不要超过10分钟。优先选择简单计算问题、工程问题、利润问题、行程问题等。如果数量关系学得好的同学,建议做题在15钟内作答,不会的就赶紧跳过。
4、资料分析题
资料分析题耗费的精力会比较多,按照材料类型,先做图表型材料,再做文字型材料。建议25分钟内做完,每篇材料大概用时7分钟左右,一定要仔细认真多大。
我个人觉得公务员考试真的就是“三分准备七分考试”。我觉得心态很重要的,我第二次考试知识应该算是掌握的差不多了,但是上了考场之后就感觉慌慌的,开考半个小时了也没能静下心来,导致了很多题都没有做完。
考公务员一定要保持合适的心态。可以说公务员考试也是人一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所以我们适度的紧张是必要的,在这里紧张的目的就是要我们重视它,集中精神进行答题,在考试过程中排除一切杂念。切不可过分的紧张,这样会影响我们的正常发挥。
就说这么多吧,仅仅是个人意见哟,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呀。
光影碎片
亲,你是想考国家公务员,还是省公务员啊,如果是报考省公务员的话,专科生就可以报名了啊,只是可选的职位不多,专升本的学历有时候在报考公务员里面还是很少被认可的,基本上都要求全日制的本科生,这些公职类的信息,你可以去株洲中公网址里面去找啊,
我是豆豆豆逗
公务员考试对于广大考生来说是一场不错的选择,因此很多人需要去报名考试,初邻考场,需要淡定。
方法/步骤:
1、公务员考试,是一场全国人的竞争,多数人去报考公务员,因此需要积极准备,要不断坚持下去。
2、公务员考试关系到个人的命运,是一个为官的路径,因此努力奋斗,不断的坚持下去,多学,多背,多记下来。
3、公务员是个不错的选择,当前社会工作岗位紧缺,选择公务员,是个有眼光的前景,国家蒸蒸日上,我们也应该为自己的日后努力。
4、考试前,要检查自己所带的物品,尤其是准考证,涂卡笔,这些都要记得带着,不要漏掉。
5、考试前要提前到场,熟悉场地,就跟我们平时考试一样,做到临场发挥即可。6、考试前,不要喝太多的水,尽量中途不要出去,坚持下去,认真答卷,仔细阅读试卷。
7、写文章和题材的时候,要有流畅的语句和一些必要的官方语调,做到稳健。
寻梦的蒲公英
建议行测每个模块的学习顺序按这样进行:言语→逻辑→资料→数量。
由于常识这个模块比较特殊,所以不建议花太长时间准备,每天利用20分钟左右碎片时间去记忆就可以了,我把具体的步骤方法写在下面。
1. 常识判断
(1)不适合投入太多时间。常识判断考察大家平时的积累,范围比较杂,包括法律、政治、经济、历史、人文、地理、科技等各个方面的知识,这个模块由于考察的范围太广,所以不适合花费太多备考时间去准备,建议买本行测常识小册,或者是关注一些发布常识知识的公众号,每天用20分钟左右时间去背诵记忆。记忆常识也可以利用通勤等碎片时间去记忆,花不了太久。
(2)考前关注热点。国考每年都有相当一部分的常识题考察时政热点,所以在考前我们就要去了解这些了,一方面对我们写常识有帮助,另一方面也利于我们准备申论和面试。
(3)掌握必备的技巧和方法。常识模块主要凭借日常积累,但是难免会在考场上遇到很多不会的,所以大家需要掌握一些常用的写题方法,也就是所谓的“蒙题技巧”。很多时候,常识题是可以利用一些技巧推出来的,这样总比自己盲目乱写要好。
2. 言语理解
不少人误认为言语理解这个模块很容易,是从小到大都在学的语文题,所以就没有在这个模块上下太大功夫,实际上这个想法是错误的。言语理解虽然学习门槛低,即使是没准备过公考的小白也能做对一部分,但是这个模块想得满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关于言语理解题我们要把握住两点:
(1)做好词语积累。填空考察词语范围比较广,虽然大部分词语都很常见,但是放在题中往往会有种模棱两可的感觉,不知道该代入哪个词再空中,因此很多人对言语题会比较头疼。所以我们在平时需要多积累一些常用实词与成语,一般考试词汇70%是来自往年真题的,因此我们在写历年真题时,遇到不熟悉的词语,务必要弄清楚含义用法。
(2)提升阅读速度。其实在实际考试中,很多人因为言语丢失的分数其实也不少,因为言语题题目都比较长,导致阅读量变大,所以我们在读题时往往会消耗不少时间,以至于再做后面模块时总感觉时间不够,留下好多题没有写完。所以我们在平时就要训练自己的阅读速度,在做题时有技巧地去读题,先看问题、再读材料,注意关联词、首尾句等。
言语题不少材料都来源于各大新闻报刊,大家空闲的时候可以看看,不会浪费太多时间。
3.逻辑推理
逻辑推理包括图形、定义、类比、逻辑四类不同的题型。大多数人应该是图形推理掌握的不好,但其实图推是最简单的一种题,首先我们需要对图形规律有个大致了解,包括位置、样式、属性、数量、重构等几种不同的规律,然后大量刷题就好了。图推考来考去无非就这几种大题型,题刷的多了,就会发现基本考察的都是几种题型的变换,只要通过刷题掌握熟练,图推也就不成问题。
剩下的都是最有规律的题了,只要把教材上的方法掌握透彻,做题熟练之后就几乎都能做全对,尤其是定义判断,难度算是最小的了,只需要将选项的描述与材料给定义逐一比对排除即可。
4.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算是所有模块中最简单的,很多人都能做到全对。这个模块需要在准确理解各种概念的基础上,熟练掌握做题思路,再通过刷题进行巩固。
这类题型一般思路:阅读材料(圈画关键词)→阅读题干(辨别题型)→定位数据→列出计算式→快速分析或估算。
(1)提升阅读速度。资料分析题目也比较长,因此我们需要训练自己的阅读速度。我们可以先快速地过一遍材料,抓住材料结构,并对其中的关键词进行圈画。这样训练一段时间后,我们就会很容易地定位关键信息,并避免忽略细节造成失分。
(2)学会识别题型。我们可以通过题目的提问方式、时间及关键词等信息,迅速找出其考察点,明白如何计算。例:提问“2009年…… 的比重是……”,此题必然考察“比重”计算,再分析一下时间,若材料给出的是2010年数据,则必然考察基期比重,根据基期比重公式列式即可。
(3)掌握分析估算。一般而言,资料分析的绝大部分题目均可通过估算或者分析得到,所以我们需要掌握各种分析和估算方法,考试中常用的估算包括:截位、直除、特殊分数、放缩、公式等。大家在备考时,需把重心放在速算技巧的使用上,千万不要硬算或者借助于计算器,这样对资料分析毫无帮助。
5.数量关系
数量关系模块对数学基础以及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其备考并不容易,再加上难度偏大,所以大多数人会把数量放在最后准备,甚至主张放弃这个模块。我建议把这个模块放在最后去学,但并不建议放弃这个它,因为行测这几个模块中,最能和别人拉开差距的其实就是数量关系。
其实数量关系主要考察的是数学思维和逻辑能力,这个模块对数学不好的人难度会大一些,自学会很难掌握其考察的思维能力,建议可以跟门课去学。之前我看的朱公子上岸,对数量关系的讲解算是很好的了,我原来数量最多只能做出两三道题,看完课掌握住里面的思路方法后,我的正确率就能稳定在70%。老师会先把数量经常考的那几道题型总结下来,然后再讲做题的思路方法和技巧,再用历年真题演示,很容易就能掌握。像里面讲的代入排除、数字特性、赋值法等,掌握之后就可以回避很多复杂计算和公式,正确率和做题速度都会提上去。
以上是一些对于考公务员的备考经验,希望有所帮助,谢谢。
530katrina
公务员考试分为国家公务员考试和各省省考两种。不同省份的公务员考试的环节也各不相同。一、国家公务员考试的环节一般如下: (一)发布公告及职位表,职位查询。报考人员可以查阅《职位表》,了解考试安排、招录职位及其要求。 (二)网上报名,网上报名按以下程序进行:1. 提交报考申请。2. 查询资格审查结果。3.报名确认。资格审查通过的考生应及时在公务员考试录用网进行网上报名缴费确认。4. 查询报名序号。 (三)考试,主要包括笔试、调剂、面试等环节。1.笔试 2.查询笔试成绩和进入面试的名单 3.如果没有进入面试可以申请调剂 4.进行面试确认和资格复审 5.面试和专业能力测试 (四)体检和考察 (五)公示拟录用人员名单二、各省省考的环节一般如下:各省省考的环节一般如下:1、发布招考公告和职位表。2、网上报名主要包括资格审查和报名确认。3、考试阶段:打印准考证然后参加笔试,查询笔试成绩 。然后参加资格复审,进入面试。4、体检和政审。5、录用人员名单公示。各省省考的考试环节不完全相同,但是大体都是一样的。省考和国考的流程主要区别在于,国考是会有调剂的环节的,省考一般是没有调节的。
PP的猪窝
报考公务员需要准备的有毕业证、身份证及照片,其报考条件是: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2、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应届毕业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非在职)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3、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4、具有良好的品行;5、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6、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公务员是各国负责统筹管理经济社会秩序和国家公共资源,维护国家法律规定,贯彻执行相关义务的公职人员。
公务员省考国考资源汇总百度云网盘资源下载
链接:
资源包含:行政能力测试、资料分析、公共基础、综合写作、常识、理论知识、判断推理、数量关系、言语理解、申论、时政、真题解析、面试等等国/省公务员考试学习资料汇总。
优质公务员考试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