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孙llllll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解题技巧,可以参照:资料分析不管是在国考还是省考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题量20道左右。也是各位考生在行测备考中提分的关键,常常是考生拉开考生之间差距的重要部分。一、理解概念打基础从近几年真题分析来看,资料分析有12-15个问题是非常简单的,主要是以考察简单的概念的理解,其中最为常考的就是增长,比重,倍数,平均量这些基本的概念。其他的问题也是在掌握基本的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演变,掌握相应的概念其实是帮助广大考生具备相应的列式的能力。一般情况下,20道题目中有15道都是比较简单列式,比如涉及到求增长量、增长率、比重做差等,当然现在平均量的增长率也应该作为重点掌握部分,因为化简后的公式比较简单,考生现在需要研读教材或者通过做真题掌握资料分析中常考的相关概念。二、掌握方法增信心很多考生认为资料分析比较难,主要就是在于遇到资料分析中复杂的列式望而却步,其实掌握了相关列式其实可以增强做题的信心。考生通过务实基础,具备相应的列式能力,还需要对能够计算出结果,对于不同的算式对应相应的计算方法。常考的主要有尾数法、首数法、有效数字法、特征数字法、同位比较法、错位加减法等。这些方法都需要考生掌握,并且遇到对应的算式快速计算的能力。三、坚持训练得效率有一些考生也会疑惑,就是虽然掌握了列式和计算方法,但是做题很慢,可能因为紧张反而正确率不高,这个时候考生在掌握资料分析中的相关概念和列式能力之后,需要多做练习,全国各地的真题或者模拟题,要像考试一样每天坚持做3-4篇,每天记录做题的时间。通过不断的练习加强对材料内容和数据关系的分析,提高对数据的敏感性,提升快速解题的能力。
smilejune521
提高1个百分点,比如原来是1%,现在是2%,这就提高了一个百分点。回落1个百分点,比如原来是2%,现在是1%,这就是回落了一个百分点。
拓展资料
公务员考试
公务员考试介绍:公务员考试是公务员主管部门组织的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的录用考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民族自治地方依照前款规定录用公务员时,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对少数民族报考者予以适当照顾。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的录用,由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地方各级机关公务员的录用,由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必要时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可以授权设区的市级公务员主管部门组织。
中国公务员正规统一都叫国家公务员,不管是中央还是地方都是国家公务员,具体才分为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和地方国家公务员。
国家公务员考试是指:中央、国家机关以及中央国家行政机关派驻机构、垂直管理系统所属机构录用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的考试。
地方的公务员考试是指:地方各级党政机关,社团等为招录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而组织进行的各级地方性考试。例如:山西公务员考试!
中央和地方考试单独进行,不存在从属关系,考生根据自己要报考的政府机关部门选择要参加的考试,也可同时报考,相互之间不受影响。
中央公务员考试和地方考试性质一样,都属于招录考试,考生填报相应的职位进行考试,一旦被录取便成为该职位的工作人员。具体公务员政策可参看国家公务员网的相关政策。
地方公务员考试有资格考试和招录考试两种,资格考试即成绩合格者发给公务员资格证书,考生可凭此资格证在市、区、县等国家机关求职,如北京市。有的需要再参加具体部门的一些考试,有的直接面试考核。绝大多数地方公务员考试采用的是招录考试的方式,考生选择职位报名参加考试,考上后就直接录取为该部门的公务员,和中央公务员考试程序一样。
kasumi0330
在公务员考试行测科目中,资料分析题具有材料复杂、信息量大的特点,命题人喜欢利用繁杂的材料信息掩盖自己的命题陷阱,常见的命题陷阱有:时间陷阱、概念陷阱、单位陷阱。考生该如何避免这三大陷阱呢?几乎所有的资料分析题目的题干都包含三个细节——时间、概念、单位。因此,考生只要在做题过程中有意识地注意这三个细节,就能够避免掉入命题人设定的陷进之中。
【例题】
2009年7月,全国粗钢产量同比增长12.6%,增速比上月提高6.6个百分点;钢材产量同比增长19.4%,增速比上月提高5.4个百分点;焦炭产量同比增长6.3%;铁合金产量同比增长15.1%。钢材出口181万吨,比上月增加38万吨;进口174万吨,比上月增加11万吨。钢坯进口57万吨,比上月增加19万吨。焦炭出口5万吨,比上月增加2万吨。
1~7月,全国粗钢产量31731万吨,同比增长2.9%,增速同比下降6.4个百分点。钢材产量37784万吨,同比增长7.6%,增速同比下降4.1个百分点。焦炭产量19048万吨,同比下降3.5%,上年同期的同比增长率为11.3%。铁合金产量1124万吨,同比增长0.8%,增速同比下降16.8个百分点。钢坯进口323万吨,同比增长27.9倍。钢材出口1116万吨,同比下降67.3%;进口988万吨,同比增长1.6%。铁矿砂进口35525万吨,同比增长31.8%。焦炭出口28万吨,同比下降96.6%。
问题:2007年1~7月全国粗钢产量约为多少亿吨?
A.2.0 B.2.4 C.2.8 D.3.2
【答案】:C
【解析】:题干中包含三个细节,分别是时间——“2007年1—7月”、概念——“粗钢产量”、单位——“亿吨”,命题人利用这三个细节设置陷阱。
一、时间陷阱。题干中,所给时间为“2007年1—7月”,材料中所给时间为“2009年1—7月”月。考生应看准时间,所求为2007年的量,而不是2009年的量。
二、概念陷阱。题干中,所给概念为“粗钢产量”,材料中给出了一个易混淆的概念“钢材产量”。考生应看准概念,所求为粗钢的产量,而不是钢材的产量。
三、单位陷阱。题干中,所给单位为“亿吨”,材料中所给单位为“万吨”。考生应看准单位,将万吨转化为亿吨进行计算。
考生只要能够有意识地注意这三个细节,就能避免掉入陷阱中。
由百分点的概念知,2008年1—7月粗钢产量的增长率为2.9%+6.4%=9.3%。由增长的概念知,2008年1—7月粗钢产量为万吨,同理,2007年1—7月粗钢产量为万吨。将万吨转化为亿吨,原式=,根据有效数字法,取两位有效数字,原式=,最接近的为C项,答案选C。
完善自已
资料分析的这个知识点你需要注意一下
在公务员考试中,行测作为一个涵盖常识、言语、数量、判断和资料五大部分的科目,既考查了大家对于知识掌握的广度,又考查了对于知识掌握的深度,因此,各部分知识点一直都是小伙伴们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而实际考试中,大多数人的行测往往很难取得高分,这又成为了大家一直以来的痛点。
我们都知道行测想要达到高分,首先必须保证资料分析取得较高的正确率,甚至是100%,这样才能在众多的竞争者中占据优势。对于资料分析来说,我认为虽然整体难度与数量关系相比低很多,但是其包含的知识点是比较丰富的,需要我们对于每个知识点完全掌握,才能够在考场上游刃有余。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资料分析众多知识点中的一个,它看似简单,实则很有内容,更是很多考生的易错点——百分点。
说到百分点,就必须要提到一个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术语了,那就是百分数,也是日常做题时经常出现的知识点,比如一班男生占全班人数的40%,或者2019年2月我的工资为3000元,全年工资为30000元,那么2月工资占全年的10%,这里的40%和10%都是百分数。那么百分点是什么含义呢,它跟百分数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通常被用来表示百分数之间做减法所得的结果。
比如2020年辽宁省玉米产量同比增长了13.3%,去年同比增长了9.1%。
这里要注意,两个增速做减法之后,单位应该是多少个百分点,而不是%!如果题目的运算方式是两个百分数做差,那么最终应该选择单位是“….个百分点”的选项,这种考法是非常简单的,在考试中就是送分题,所以大家应该熟悉不同的考法。第二种出现比较多的考查形式是已知一个百分数和相差的百分点,去求另一个百分数,比如下面的几道题目。
【例1】2018年6月,成品油产量中,汽油产量增长6%,增速同比加快(提高/上升)7.9个百分点,求2017年6月汽油的增速。
【例2】2018年6月,成品油产量中,汽油产量增长6%,增速同比减缓(降低/下降/回落)7.9个百分点,求2017年6月汽油的增速。
例1题干中出现“同比加快”,由此得到去年同期增速更小,直接做减法,得到2017年6月汽油的增速为 ;而例2出现“同比减缓”,与例1是反义词,得到2017年6月汽油的增速为 。
【例3】2018年6月,柴油产量下降28.1%,降幅同比扩大15.8个百分点,求2017年6月柴油的降幅。
【例4】2018年6月,柴油产量下降28.1%,降幅同比收窄15.8个百分点,求2017年6月柴油的降幅。
例3、4这两道题与例1、2不同的地方是求降幅,在这里我们要注意一个非常容易做错的地方,例3中出现了“同比扩大”,意思很容易理解为同比变大,所以很多人一不小心就得出2017年6月柴油的增速为 ,即降幅为43.9%,但很明显这个结果是错误的,题中提到“降幅同比扩大”,那么正确的计算过程应该是 ,总结下来我们发现这种“求过去的降幅”且“降幅扩大”的问题,是用现期增速的绝对值做减法,即可得到相应的答案;例4与例3的区别就在于“扩大”变成了反义词“收窄”,那么方法自然就是绝对值做加法了,即2017年6月柴油的降幅为 。
通过以上的内容,我们系统地对百分点相关知识进行了讲解,大家一要掌握百分点的概念,二要区别清楚在已知一个百分数和相差的百分点时,在不同语言描述下如何运用好加减法,如此就可以轻松求出另一个百分数了。
对于百分点知识,具体哪些语言运用加法,哪些语言运用减法,以增长率和比重为例(当然,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百分点,不仅可以用在增长率和比重上,还可以用在其他百分数上,只不过思维导图中的第3、4条是百分点在增长率上的专属应用),我们可以参考下面的思维导图,以此来加强本次的学习,让我们在考试中能够更加游刃有余地应对百分点的相关题目。
温暖三月5021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解题技巧 1、首先应读懂图、表或文字。资料分析试题是以图、表或文字反映的信息为依据,看不懂资料,也就失去答题的前提条件。因此,应当把图表内容的阅读和理解作为正确答题的首要条件。 2、读资料时,最好带着题中的问题去读,注意摘取与试题有关的重要信息。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对资料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可减少答题时重复看资料的时间。 3、适当采用“排除法”解决问题。资料分析题的备选答案,通常有一两项是迷惑性不强或极易排除的,往往通过图表或文字反映出的定性结论就可以排除;在进行计算时,往往通过比较数值大小、位数等可排除迷惑选项。 4、注意统计图表中的统计单位。技巧一:尾数法、首数法——尾数、首数判断选答案尾数法,主要指由结果的最末一位或者几位数字来确定选项的方法,常被运用于和、差的计算中,偶尔用于乘积的计算。首数法与尾数法类似,是通过运算结果的首位数字或前几位数字来确定选项的方法。一般运用于加、减、除法中,在除法运算中运用最广泛。技巧二:范围限定法——限定算式数据范围选答案范围限定法是指通过对计算式中数据进行放大或缩小,将计算式的数值限定在一定范围内,再通过选项或其他限定条件来选择正确选项或进行大小比较。在使用范围限定法时,要注意放缩的一致性。技巧三:乘除法转化法——除法化乘法简化计算乘除法转化法是只在计算某一分式的具体数值时,如果除数的形式为(1+x),其中|x|<10%,且选项间的差距大于绝对误差时,可以将除法转化为乘法从而降低计算难度。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优质公务员考试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