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uxing2015
数量关系模块的复习要从基础知识、计算技巧、题型演练三个方面入手。了解数学运算基础理论知识的具体内容,并深刻理解其应用的特点;熟悉各种计算技巧,逐步提高解题速度;了解传统题型,重点掌握每种题型的常用解题方法和步骤。最后考生可常做模拟练习,提高解题速度和正确率。公务员考试《行测》中数学运算题的作答,是需要考生具有扎实的运算基础的,其次就要通过大量的练习题来摸索解题技巧。数学运算的答题技巧,除了将一些基本的数学公式牢记在心,比如等差、等比这类原理公式以外,还要熟悉各类数学题的考察本质,比如追击问题,成本和利润问题等等。最后,考生还必须掌握特定题型的特殊解题方法,比如整除性,比例法,特值法,尾数法,十字交叉法,统筹问题,容斥问题,牛吃草问题,鸡兔同笼问题等等。
暮光绝恋
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题解题技巧,如:代入排除法从选项入手,代入某个选项后,如果不符合已知条件,或推出矛盾,则可排除此选项。①直接代入:把选项一个一个代入验证,直至得到符合题意的选项为止。②选择性代入:根据数的特性(奇偶性、整除特性、尾数特性、余数特性等)先筛选,再代入排除的方法。图解法图解法运用的图形包括线段图、网状图/树状图、文氏图和表格等。①线段图:用线段来表示数字和数量关系的方法。一般,用线段来表示量与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整个运动过程等,来解决和差倍比问题、行程问题等。②网状图或树状图A.网状图一般由三组斜线组成,各组分别代表一种事物。从各自的顶端向下面走,分布率就从100%向下降。即用一个三角形网状表示某个对象在三个方面的分布情况。B.树状图通过列树状图列出某事件的所有可能的结果,求出其概率。③文氏图用一条封闭曲线直观地表示集合及其关系的图形,能直观地表现出集合之间的关系。其中圆表示一个类,两个圆相交,其相交部分就是两个类的共同部分。两个圆不相交,则说明这两个类没有共同元素。④表格将多次操作问题和还原问题中的复杂过程一一呈现,也可以用表格理清数量关系,帮助列方程。分合法利用分与合两种不同的思维解答数学运算的方法。①分类讨论指当不能对问题所给的对象进行统一研究时,需要对研究对象按某个标准进行分类,逐类研究,最后将结论汇总得解的方法。需注意分类标准统一,分类情况不遗漏、不重复,不越级讨论。一般是多种情况分类讨论后,再利用加法原理求出总的情况数。②整体法A.将某一部分看成一个整体,在问题中总是一起考虑,而不单独求解;B.不关心局部关系,只关心问题的整体情况,直接根据整体情况来考虑关系,这种形式经常用于平均数问题。
惠跳舞的鱼
一、数量关系是公务员考试常考的题型,主要测查考生理解、把握数量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技能技巧,主要涉及数字和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方面。二、答题方法对提高做题速度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考生首先要摸透每个方法的涵义,认真学习;其次,在理解的基础上多加练习,在实践中反复运用才能达到熟能生巧的效果,在临场中也可以灵活运用。三、如果自己数学基础非常差,其实复习的效果肯定不会很好,这时候就要选择性的放弃,把更多时间放在自己的优势题型上。例题:例:老王五年前投资的一套艺术品上涨了50%,为尽快出手,老王将艺术品按市价的八折出售,扣除成交价5%的交易费用后,发现与买进时相比赚了7万元。问老王买进该艺术品花了多少万元?A.43 B.50 C.84 D.100方程法:设老王买进该艺术品花了X万元,根据题意上涨50%,知道此时的价值为1.5X,接着按照市价的八折出售,就需要用1.5X×0.8,最后还要扣除成交价的5%,所以还要再乘以0.95,所以该艺术品最后能拿到手的价格就是1.5X×0.8×0.95=1.14X,又在最后赚了7万元,所以得到方程1.14X-X=0.14X,解得X=50,所以最后选择B选项。比例法:首先要明白什么是比例,其实比例就是用份数表示实际量,所以我们假设老王买进艺术品花了100份的钱,上涨50%,变成了150份,打八折之后又变成了120份,扣除成交价的5%,就用120×0.95,结果为114份,比最开始赚了14份,所以根据比例可以知道,14份对应7万元,所以每份就是0.5万元,成本是100份,所以成本为50万元,选择B选项。特值法:设老王的艺术品买进时100万,则上涨后150,打八折后150×0.8=120,在扣除交易费后120×0.95=114,则赚了114-100=14万。假设购进价100赚了14万,但实际赚了7万,所以实际的购进价就是50万。通过这道题目,我们不难看出,其实行测考试当中的数量关系的难度没有那么大,其实真正的难点在于拿到题目不能够非常快速的找到解题的关系条件,也不能够直接找到很好的解题方法。
最爱黄冕
数量关系主要测查报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常见的题型有:数字推理、数学运算等。在公务员考试的行测备考中,数量关系题最为让人头疼,特别是对文科生来说,一遇到数字脑子就大了,很多考生连题目都没有看,直接蒙答案。那么国考行测中的数量关系题真的有那么难吗,应该如何提高数量关系的正确率呢?数量关系主要测查报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常见的题型有:数字推理、数学运算等。数量关系题型考查的范围十分广泛,覆盖了我们从小学到高中的大多知识点,总结出了较为集中的几个考点,常见的题型包括极值问题、利润问题、行程问题、工程问题、排列组合、概率问题、容斥问题、几何问题等。1. 极值问题所谓极值问题,他的判断特征往往是在题干最后的问法中体现出来。这两年的数据可以看出极值问题是一个重点且考试中所占的比重较为固定。通常我们有两种方法来求特殊值,一种方法是设不等式所得结果往往就是我们要求的特殊值;另一种情况是直接假设最糟糕或者最佳的情况,带入这个数值,进而求得最终结果。第二种方法在我们的做题过程中更加常用,因为它可以更加快速的得出准确答案。在这里2018年国考真题的第66题为例,由题目中的问法至少有多少名党员,我们可以利用最不利原则,在四项培训中选择两项情况为六种那么保证每种情况均有四名党员选择,就有6x4最后加上另一位党员的情况,可以快速得出结果。在求特殊值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审清题干中所求的是最多还是最少。2. 行程问题行程问题也是历年来常考的考点,其实用到的思想十分简单,在行程问题中一个耳熟能详的中心公式是:路程=速度×时间。常见的考试类型有同向追击、反向背离、相向相遇,而且在语境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故障,会适当的去调节速度或者停顿时间。以2018年国考真题的第71题为例,这是一个典型的同向追击问题,而且附带考察了极值问题,在这个题目中我们需要抓住两点第一点是出发时间、出发地点、所用时间都相同,第二点是为保证两车相距最远都出最差情况假设。3. 方程问题方程法数量关系中的考察十分广泛,通过表格可知是方程问题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且出题形式千变万化,可以附带考察到许多知识点,当然也可能是考察其他知识点时运用到了方程法。总之希望大家建立起方程思维,重视起方程问题。我们需要做的是抓住题干中的有效信息并且作出正确的假设。对于其他考点的考查假如我们有方程思维往往可以帮助做题,以2019年国考真题第66题为例,我们可以看出这个题的考点其实在于求比重,但是运用方程法则是它的手段,考查比重时,我们要注意,部分值改变了而且整体值也改变了。而具体列方程的过程则十分简单,通俗来讲就是缺什么设什么,本题目中缺少的是该单位原本就有的党员人数一次可以设其为x,下一步是梳理题干得出其中的等量关系列方程即可。4. 几何问题几何问题几乎年年都会考查,且往往为压轴题,2018与2019年均考了一题,且不再像2017年一样考查体积的计算,更加倾向于考察我们的空间想象能力。但是对于体积等计算大家仍不可懈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做好几何问题首先需要我们对一些平面图形(三角形、正方形、梯形、圆、菱形等)和立面图形(正方体、长方体、球体、柱体、锥体等)的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记忆清晰。对于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大家可以选择几块积木或者方形的木块,摆放出不同的位置画出它们的正视图、左视图、右视图等。或者画出相应的图形,拿出木块来摆放,经常练习会对空间想象能力有一定的提升。以2018年国考真题的第75题为例,这是一个几何问题,但是其中还夹杂着极值问题,要满足如图那样的视图,有许多摆放方式我们可以发散思维,想尽可能多的方式,当然最后根据题目来选择最少的木块。之所以是四块,是因为下面的左右两块可以斜放,另一方面问的是最少所以我们在做选项的时候可以尽可能选择小的,正确概率会相对较大。5. 概率问题概率问题,几乎年年考查,但是题目不会很多,学生的难点可能是在概率的分析问题上也可能是在概率的计算上。以2018年国考真题的第63题为例简单分析一下概率问题需要注意什么,像题中这种简单的次数相对较少的题目,可以直接将他的情况罗列出来。比如要让乙战胜甲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乙中两发,而甲中一发或者0发;另一种情况是乙中一发,甲中0发。分析完情况之后,我们要进行计算,计算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概率何时该乘何时该加何时何时该翻倍。6. 工程问题近年来工程问题的考查往往都会设置很多背景。比如先合作后分工、或者先分工后合作、或者中途有人因事离开、或者到最后几天工具出现问题、也可能是天气问题、甚至有可能临时工作任务增大等等一些特殊情况。但是工程问题却不一定局限在完成工程里,以2019年国考真题的第70题为例,从题目的语境中看并不是工程问题,但是仔细分析会发现合资创业本身就是一个工程,筹集到的款数就是工程的任务量,而其中存在的有同学退出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特殊情况。所以大家依然可以按照工程问题来进行解答,这是一种知识的迁移,也是一种能力的培养。7. 利润问题做利润问题前,我们要先了解成本、进价、售价、定价、打折、打折率、折扣率、降价、利润、利润率(成本利润率、售价利润率)等名词并知道这些名词有着什么样的关联。在2018年的国考真题第65题和2019年国考真题中的第61题,都是对利润问题的一种考察。我们会发现题干本身都非常简单,只要我们审清楚之间各元素存在的内在关系、题干中给出我们的等量关系以及我们上面说到的一些基本公式,就可以顺利解题。
优质公务员考试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