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08

我叫鑫小鑫
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公务员考试成分的定义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五月的史努比

已采纳

国考笔试公共科目包括申论和行测两科。申论为主观性试题,时长180分钟,满分100分。行测包括常识、言语、数量、判断、资料5个科目。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单从行测来说平均下来省级试卷给每道题的时间为55.38秒,市地级以下试卷给每道题的时间约为53.33秒。

公务员考试成分的定义

306 评论(8)

闪电小白猫

更多公务员考试备考资料:点击查看

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如何抓取定义的核心成分?

定义判断的题目特征是,题干中会给出一个定义,然后让我们选择符合定义或不符合定义的选项,核心考察考生快速分析和理解定义的能力。

而定义的出处是非常广泛的,我们所遇到的定义有可能来自于各个学科。诸如生物学,物理学,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等。而如果我们从学科知识上入手,理论体系过于庞大,学习起来效率很低。我们只能从技巧上入手,争取用几个通用的技巧来解决所有学科的定义。那么,中公教育在本文中便会为大家介绍解决定义判断的常用方法:核心成分分析法。

所谓的核心成分分析就是将题干给出的定义进行肢解,划分成多个要点,再用各个要点内容去对比选项,选择一个最符合定义的选项。如果选项中的信息不符合题干定义当中的某个要点,我们可以直接将其排除。虽然在定义判断专项当中,各种学科的定义都有可能出现,但是,无论是哪一个学科的定义,都可以通过这种将定义拆分的方法,将定义中的核心要点提取出来。现用一道例题来进行具体说明:

例:孝心消费是指子女或晚辈为表达自己对父母或长辈的关爱而进行的消费。

【中公解析】在这一个定义当中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孝心消费是发生在什么人身上的消费,很显然,进行孝心消费的人一定是子女或晚辈,这便是定义中需要我们提取的第一个要点,我们称之为“主体”。另外,孝心消费的解释中还包含了一个承受者,即父母或长辈,在这个定义中我们称之为“客体”。以上两个主体均出现比较明显,很容易提取,但定义中还存在着另外一个要点,即,孝心消费所产生的原因一定是“表达对父母或长辈的关爱”,这一要点我们可将之理解为定义产生的“原因”。故而,我们可以将这个定义拆分为三个要点,即,主体、原因和客体。

通过分析定义的要点,我们再来对选项进行筛选。选项的具体内容如下:

A. 小张为了新婚纪念日花了5000元钱给妻子买了一枚戒指

B. 小程抛弃年迈父亲,父亲将其告上法庭,法院判处小程支付10万元赡养费

C. 老张夫妇为了去探望远在外地的五岁的孙子,花了2000元钱买了一辆迷你电动车

D. 父亲节到了,小红花了半月的工资买了许多营养品寄给了家里的老父亲

【中公解析】根据题干提取的要点可知,孝心消费的主体一定是子女或晚辈,而A选项中的小张、C选项中的老张都不属于晚辈,故可直接排除A、C两个选项。而B项中的小程虽为晚辈,支付钱款的原因却不是因为表达对长辈的关爱,并且被法庭判处也不属于消费,也可排除。只有D选项可以符合定义中的所有要点,故,正确答案选择B项。

以上便是通过核心成分分析的方法来解决定义判断的题目。在这里,考生肯定会有疑问,定义当中的哪些内容可以被划为单独的一个要点呢?在一个定义当中,比较关键的信息大概包含以下八项,即:主体、客体、目的、方式、原因、结果、条件和性质。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定义都要包含这八个要点,多数的定义只涉及其中一个或几个,故而我们在阅读定义时,只要发现八大要点之中的一个,便可以及时提取,最后将所有要点对比选项,来确定最终答案。

核心成分分析方法特别适用于专业性强、难以理解的定义,算得上是定义判断部分最有效的一种解题方法。希望各位考生在做题的过程当中,能够养成拆分定义的思维,理解并熟练运用提取要点的方法,相信以此方法解题,定义判断的准确率一定会有所提升。

191 评论(8)

Joyce@静艳

1、综合分析能力

(一)概念界定

公务员考试综合分析就是从整体上把握事物,把事物视为多层次、多方面、多阶段互相联系的统一体,对各个部分和各个要素进行周密的分析,把内在联系的要素总结出来,从整体上真正认识客观事物。

(二)具体标准

1.对事物能从宏观方面进行总体考虑;

2.对事物能从微观方面对其各个组成成分予以考虑;

3.能注意整体和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各部分之间的有机协调组合。

举个公务员考试例子:每个人对幸福的看法不同,有人说奉献就是幸福,有人说财富就是幸福,也有人说放下就是幸福。你怎么看?

2、计划组织协调能力

(一)概念界定

对自己、他人、部门各项活动做出计划、合理地安排时间和调配资源,并对在此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矛盾冲突,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协调的能力。

(二)公务员考试具体标准

1.根据部门目标,预见未来的要求、机会和不利因素,并做出计划;

2.看清相互依赖的冲突各方间的关系;

3.根据现实需要和长远效果做出适当选择,及时做出决策;

4.调配、安置人、才、物等有关资源。

举个公务员考试例子:某市投放了24小时街区自助图书馆,人们可凭借身份证免费借阅图书。但在试运行期间自主图书馆借阅量很低。领导让你开展调查,并提出借阅量的建议,你怎么办?

3、应变能力

(一)概念界定

人们处于突发意外等压力情境下,能够迅速反应,抓住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寻求合适的方法,使事情得以妥善解决的能力。

(二)具体标准

1.迅速反应;

2.抓住需要解决的问题;

3.用合适的办法解决问题。

举个公务员考试例子:某校正在进行外语听力考试,突然下起大雨,雷电交加,影响了频道接收的效果。假如你是考场负责人,你会怎么办?

公务员考试这些能力都是根据岗位需求制定的,希望大家可以在平时多多练习,祝愿各位考生都能顺利通过考试。更多关于公务员考试的备考技巧,备考干货,新闻资讯等内容,小编会及时更新。

295 评论(12)

snowmemory098

2021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定义判断题,核心成分分析:运用说明将题干给出的定义进行分解,划分成多个要点,再用各个要点内容去对比选项,选择一个最符合定义的选项。如果选项中的信息不符合题干定义当中的某个要点,可以直接将其排除。适用题型用于专业性强、难以理解的定义类题。

324 评论(9)

仿佛那一天

报名人员可以登录公务员专题网站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网站进行网上报名;报考人员只能选择一个部门中的一个职位进行报名,报名与考试时使用的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必须一致;通过资格审查的人员,登录专录专题网站查询报名序号;报名序号是报考人员报名确认和下载打印准考证等事项的重要依据。

102 评论(14)

芝士大人

公务员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两部分。笔试分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主要测查从事公务员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有专业选项的,需要参加专业课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主要包括: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等部分。《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简单的来说,《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都是客观题,《申论》是主观题。

156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