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uebirdtang
参照管理是指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政协机关、民主党派和工商联机关、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社会团体机关参照《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结合各机关实际进行干部人事管理的总称。参照公务员管理一般是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人员,就是编制不是行政编制也就是所说的公务员,编制是事业编制,但是工资和福利都和公务员一样,公务员法最后的条款中说到参照公务员管理的适合本法,除了编制和公务员不一样外,其他都一样!!
拓展资料:事业单位和行政单位的主要区别:
1、行政单位是国家机关,是法定的行政主体,而事业单位则是国家基于公共目的成立的公共事业组织,除过法律授权的事业单位,均不是行政主体。
2、行政单位使用行政编制、由国家行政经费负担。事业单位使用事业编制,由国家事业经费负担。
部分事业单位也是行政主体,比如国家地震局、中央气象局、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等。
依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除工勤人员外的工作人员,执行公务员的人事制度,工资待遇以及工资构成和公务员相同,而且不得实行职称工资,人员也和行政机关一样通过公务员考试录用。
RRRenee火锅控
从字面意思上来讲,参照公务员管理就是:1、你不是公务员;2、组织上要按照公务员的标准把你管理起来,当然权责对等,也是按照公务员的待遇把你供养起来。出现参照公务员管理的核心所在就是编制问题,公务员使用的是行政编制,参照公务员管理使用的是事业编制,事业编制说白了就是事业单位的正式职工使用的编制,比如学校、医院之类都是事业单位。能够参照公务员管理起来的,一般都是事业单位里面比较重要的,承担一部分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能,通常有三类:1是农业局、海洋与渔业局之类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比如水产管理处、农机站等承担一部分政府职能。2团委、妇联等党群组织,这类也使用参公编制,因为党和政府原则上是分开的,只有政府的才是行政编制。3、贸促会、商会之类的社团组织,也是属于参公类型。参公管理与行政编制在绝大部分地区都可以相互调动,只要你通过公务员考试,你个人就是具有“公务员身份”,而你的编制是受到所在单位的影响,你工作在参公事业单位,那你就是参公编制,你如果去行政部门,那你就可以转换为行政编制。因此,参公编制享受着等同于公务员的福利待遇。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参公单位是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产物,单位的编制数往往比行政单位多。因为,在全国层面,国家只控制行政编制,省、较大市控制参公编制,县市区控制着事业编制总数。所以说由事业单位改革过来的参公单位原先编制往往比较多,这就导致了在同等情况下。新人进步参公单位晋升空间比较小,试想,一个局永远只有一个局长,一个农业局下面有100个人,一个发改局只有20个行政编。机关多半还是论资排辈的,哪个前途好,可想而知。
520贝基清净果
参公,即参照公务员管理法管理。参公是我国政府各单位政工干部和工作人员比较口语化的一种表述,全称是参照公务员管理法管理。是指对政府委托或授权具有行政执法能力的单位和不属公务员系列的人员,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
参公单位人员要具体分析,通过中央、省两级公务员(参公)考试正常考录的工作人员,严格意义上讲不是公务员,但在录用、晋升、考核、离退等方面按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
拓展资料:参公与公务员、事业编的区别
公务员是行政编制,工资薪水由国家财政发放,行使管理国家职能,三者缺一不可。很显然,除此以外的都不是公务员。
事业单位:是国家机关依据法律法规设立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事业单位一般要接受国家行政机关的领导,从目前情况来看,事业单位绝大部分由国家出资建立,大多为行政单位的下属机构。
与企业相比,事业单位有以下特征:一是不以盈利为目的;二是财政及其他单位拨入的资金主要不以经济利益的获取为回报。
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参公人员录用、考核、晋级、工资待遇、福利与本地区公务员基本相同,享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的权利和利益,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约束。可见,参公身份是介于行政编制和普通事业编制之间的一种特殊事业编制身份。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一百零六条 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经批准参照本法进行管理。这就是参公的来源。
参考资料:人民网区别对待参照公务员管理人员
幽花零落
具体名称应该是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就是说本质是事业单位,但工资及职务晋升参照公务员的要求办理,目前退休也是按照公务员的比例进行的,但事业单位改革在即,以后什么情况谁也说不准,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blackiron.sh
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管理,简称参公人员,享受的待遇和公务员一样,就目前的发展前景来看,以后和公务员会趋同的。如果有公务员的好职位,最好考公务员的职位,但是如果参公的岗位很适合你,也不要因为身份问题放弃,没得太大区别的。
贪吃的双鱼宝宝
参照管理全称叫“参照公务员管理法管理”,指对政府委托或授权具有行政执法能力的单位和不属公务员系列的人员,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这些被管理的人员就叫参公人员。公务员与参公的区别:
1、编制上的区别
按照国家规定,公务员全部是行政编,事业单位则是事业编,而参公则比较特殊,它介于二者之间。
目前在我国,绝大部分参公人员属于事业编,但是一些参公单位(如总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属于行政编制。
2、名称上的区别
参公人员的名称为“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人员”,从广义上讲具有公务员身份,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不能算是正式的公务员。
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需具备2个条件,一必须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二是具有法律法规赋予的管理职能。
3、待遇上的区别
参公单位一般是党政机关的下级单位或者执法机构,它们的工资待遇跟公务员一样,都是财政全额拨款,但因为大部分参公单位机构规格比党政机关要低,因此薪酬涨幅的空间要相对小一些。
优质公务员考试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