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10

  • 浏览数

    82

A广州淘上居
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公务员考试平均数问题

10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重庆渝祥居

已采纳

在资料分析题目当中,有很多题目会考察平均数的概念,基本的平均数概念的考察,例如:人均收入、单位面积产量等等。那如果时间条件是基期的话,还会让我们求基期的平均数。众所周知,这是比较简单的两类考查方式,比较难的一些题目是让我们求平均数的变化率,首先平均数的变化率是存在的,比如:今年的房价比去年上升了百分之多少?这其实就是一个平均数求增长率的一个简单问法,但是像这类题目如果列式子按照常规计算方法往往会比较麻烦,需要大量计算时间,如果我们掌握这类问题的规律,找到平均数变化的本质,就可以根据快速计算平均数的增长率。今天中公教育专家就来一起学习一下解决平均数增长率的快速解决方法。

第一步:了解基本平均数概念

第二步:了解基期平均数

如果题干当中告诉我们总量、份数、以及总量和份数的同比增长率,让我们求基期的平均数的话,我们就需要先算出基期的总量与份数,再计算基期平均数,我们看一道题。

例如:2019年某省份粮食播种面积2746万公顷,同比增长24.3%,其中小麦产量1823万吨,同比增长14.7%,求2018年小麦单位面积产量是多少?

第三步:快速求解平均数增长率

例如:2011年某省份粮食播种面积2356.45万公顷,同比增长23.4%,其中小麦产量1458.57万吨,同比增长12.3%,求2011年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比上年增长了百分之几?

公务员考试平均数问题

324 评论(13)

了了大哥

公务员考试行测计算类题如数量关系、资料分析题,解题技巧:数量关系题解法,如:代入排除法从选项入手,代入某个选项后,如果不符合已知条件,或推出矛盾,则可排除此选项。①直接代入:把选项一个一个代入验证,直至得到符合题意的选项为止。②选择性代入:根据数的特性(奇偶性、整除特性、尾数特性、余数特性等)先筛选,再代入排除的方法。图解法图解法运用的图形包括线段图、网状图/树状图、文氏图和表格等。①线段图:用线段来表示数字和数量关系的方法。一般,用线段来表示量与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整个运动过程等,来解决和差倍比问题、行程问题等。②网状图或树状图A.网状图一般由三组斜线组成,各组分别代表一种事物。从各自的顶端向下面走,分布率就从100%向下降。即用一个三角形网状表示某个对象在三个方面的分布情况。B.树状图通过列树状图列出某事件的所有可能的结果,求出其概率。③文氏图用一条封闭曲线直观地表示集合及其关系的图形,能直观地表现出集合之间的关系。其中圆表示一个类,两个圆相交,其相交部分就是两个类的共同部分。两个圆不相交,则说明这两个类没有共同元素。④表格将多次操作问题和还原问题中的复杂过程一一呈现,也可以用表格理清数量关系,帮助列方程。分合法利用分与合两种不同的思维解答数学运算的方法。①分类讨论指当不能对问题所给的对象进行统一研究时,需要对研究对象按某个标准进行分类,逐类研究,最后将结论汇总得解的方法。需注意分类标准统一,分类情况不遗漏、不重复,不越级讨论。一般是多种情况分类讨论后,再利用加法原理求出总的情况数。②整体法A.将某一部分看成一个整体,在问题中总是一起考虑,而不单独求解;B.不关心局部关系,只关心问题的整体情况,直接根据整体情况来考虑关系,这种形式经常用于平均数问题。隔板法解决的是相同元素的不同分堆问题,如果把n个相同的元素分给m个不同的对象,问有多少种不同分法的问题,可以采用“隔板法”。适用隔板法需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①所要分的元素必须完全相同;②所要分的元素必须分完;③每个对象至少分到一个。比例法题目中通常给出多个比例,需通过多个比例之间的联系,将多个比例统一在一起,然后求出答案的一种方法。比例法答题步骤:写出比例,找不变量,统一份数。①写出比例是指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写成比例的形式;②找不变量是指找出多个比例之间的不变量;③统一份数是指将不变量的份数统一成一样的份数。资料分析题解法,如:错位加减法分子、分母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分数的数值保持不变。当题中各个选项形式相同、数量级相同,只需考虑结果的有效数字,计算结果一般不需要考虑小数点。有效数字法一个数从左边第一个不为0的数字数起一直到最后一位数字,称为有效数字。即,把一个数字前面的0都去掉就是有效数字。尾数法通过题干结果的末一位从而得出答案。1)根据选项确定计算到末几位;2)以小数点后位数多的为准,不足的在后面补0;3)先加后减。特征数字法将百分数化成接近的分数,能约分的先约分、再计算,从而化简运算步骤。

248 评论(11)

阿雯雯777

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题,平均数的增长率:平均数的增长率是指现期平均数较于基期平均数的增长幅度。运算公式

199 评论(8)

二月的小桃子

公务员考试行测80分确实是需要天赋的,行测主要考察的就是逻辑能力,同时行测体量大,时间少,确实是很考个人能力的,除了平时多练习,确实还需要一定的天赋。

311 评论(10)

毒师999999

数量关系是历年公务员考试中的难点,针对这类型的题目,我们不可能全部放弃,在平时备考过程中要主抓我们会做的,在考试中找到那些会做的给做出来,其余的靠运气吧。在考试时这类型的题尽量放到最后来做。

329 评论(8)

fionazhang77

可以利用以下五个技巧进行答题:

一、代入排除法;

二、数字特性法;

三、比例法;

四、赋值法;

五、十字交叉法。

我们可以利用以下五招解数学题:

一、代入排除法

代入排除是最直观快捷的行测解题方法。在两种情况下考虑用代入排除法:一是看到多位数

问题、年龄问题、同余问题等题型,用代入排除;二是没有思路和方向的时候,考虑代入排除。

【例 1】有四个学生恰好一个比一个大一岁,他们的年龄相乘等于93024,

问其中最大的年龄是多少岁?( )

A.16岁 B.18岁 C.19岁 D.20岁

【答案】C

【解析】直接求解比较麻烦,考虑代入排除。带入A选项,最大的16岁,这几个人就是6,

15,14,13。四个数的乘积尾数为0,不符合,排除。同理排除BD。因此答案选择C选项。

二、数字特性法

【例1】(2008-广东-15)某年级有4个班,不算甲班其余三个班的总人数是131人;不算丁班其余

三个班的总人数是134人;乙、丙两班的总人数比甲、丁两班的总人数少1人,问这四个                      班共有多少人?

A.177 B.176C.266  D.265

【答案】A

【解析】考虑数字特性法中的奇偶特性。乙、丙两班总人数比甲、丁两班总人数少1人,

运用奇 偶特性可知乙、丙与甲、丁之和也就是四个班总人数必然是奇数,排除B、C。

由题意(乙+丙+丁)+(甲+乙+丙)=131+134=265,可以推出四个班人数小于265,

因此答案选择A选项。

三、比例法

比例是各数或各物理量之间的对比关系。凡是符合等式A=M×N的形式,其中,A、M、N代表

不同的物理量,且三个量中必须有一个量确定,都可以采用比例法。在实际的应用中,诸如路

程=速度×时间,收入=单价×销量等均符合条件。当A固定时,M与N成反比例关系;

当M固定时A与N成正比例关系。

【2012浙江-53】A、B两地间有条公路,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先走半小

时后,乙才出发,一小时后两人相遇,甲的速度是乙的2/3。问甲、乙所走的路程之比是多少?

A.5:6 B.1:1  C.6:5 D.4:3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核行程问题。路程=速度×时间。V甲:V乙=2:3,T甲:T乙=1.5:1,

则S甲:S乙=2×1.5:3×1=1:1。因此,答案选择B选项。

【2008年山东-43】两个相同的瓶子装满酒精溶液,一个瓶子中酒精与水的体积比是 3:1,

另一个瓶子中酒精与水的体积比是 4:1,若把两瓶酒精溶液混合,则混合后的酒精和水的

体积之比是多少?

A.31:9  B.7:2  C.31:40  D.20:11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核溶液问题。两个瓶子体积相同,酒精和水的体积比分别为“3:1”和“4:1”,

分别将瓶子分成“3+1=4”和“4+1=5”份,因此,要变成“和同”的比例形式。

4和5的最小公倍数为20,则3:1=15:5,4:1=16:4,

混合后酒精和水的体积比=(15+16): (5+4)=31:9。

因此,答案选择A选项。

四、赋值法

【例 1】(国考2012-71)2010年某种货物的进口价格是15元/公斤,2011年该货物的进口量

增加了 一半,进口金额增加了20%。问2011年该货物的进口价格是多少元/公斤?

A.10 B.12 C.18 D.24

【答案】 B

【解析】题中2010与2011两年中的进口价、进口量和进口金额发生改变,故可赋值2010

年的进口量为2公斤,则2011年的进口量为3公斤,两年中单价、数量和金额的数量

关系如下图所示:

2010年进口额=15×2=30 元,则2011年进口额=30×(1+20%)=36元,

那么2011年的进口价格=36÷3=12元 故2011年该货物的进口价格是12元/公斤。

因此答案选择B选项。

五、十字交叉法

十字交叉法在溶液问题、经济问题、工程问题和和差倍比问题中均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1】(2010贵州-9)要将浓度分别为20%和5%的A、B两种食盐水混合配成浓度为15%的

食盐水900克。问5%的食盐水需要多少克?( )

A.250  B.285  C.300  D.325

【答案】C.

参考资料

华图教育.华图教育网[引用时间2018-4-13]

89 评论(14)

sherry美享家

先放给那。等把会的写完了。再好好考虑那个问题。

218 评论(13)

许多多000

我只能说有天赋更好,还是需要努力和技巧的。

公考行测不是考察天赋的。公考行政测试是面向普通人正常人的。是在平凡人之中尽可能去选择一些素质比较高的人进入到公务员队伍的考试,我们常说要和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我们需要那些能够和群众和其他干部能够有效打交道的这么一个维度。

规划行测不同题型的作答思路:

1、常识判断

这一个部分需要根据大家平时的积累来权衡时间比重,如果你的知识库像百科全书一般,那么这一个部分其实我们是可以花一些时间每一道题都仔仔细细的看一看的,但是如果平时你只关注娱乐新闻,那么相信我,常识判断是不会考察某某明星最近有什么花边新闻的,那这一部分可以简单的看看,把它完成,留下充足的时间交给下一个部分。

2、言语理解与表达

这个部分的意义涉及到两个方面,得分与速度,在正确率得意保证的前提下,大多数人无法完成试卷都是因为在片段阅读这一部分浪费了太多的时间,所以我们可以经过系统的学习,掌握快速解题的技巧,从而利用这一部分在时间维度上快人一步。

3、数量关系

数量计算这一部分其实往往会决定你整张试卷分数上限,要知道我们的考试是竞争性质的考试,其实阅卷人考量的不是你能考多少分,而是你能比别人多考多少分,这就决定了数量关系的意义,因为我们都知道,大多数人的数学基础较弱,这一部分往往会成为被放弃掉的一部分,小伙伴们同样可以通过系统的学习,掌握数量关系的解题技巧,从而利用这一部分在分数上赢下别人。

4、判断推理

整个判断推理的部分对于没有准备过考试的学生,大家都是零基础的,这一部分学理性较强,但难度并不是很大,所以判断推理是一个只要你肯踏实学就可以拿分的学科,它可以决定你整张试卷分数的下限,利用这一部分无论你其他部分如何爆炸,整张试卷的分数也不会太难看。

8、资料分析

这一个部分一定是要得分的一部分,该部分涉及到了阅读能力与计算能力,要求大家注意力要十分集中并且保持高度清醒,所以建议大家放在第一部分解答,虽然考察到的能力较多,但是要求并不高,系统的学习之后,该部分也是可以得高分的。

高分靠的是技巧。

1、先做简单题,拿分是目的。

公务员考试的题目是难易掺杂的,有一些资料分析、常识判断、选词填空、类比推理、图形判断等题型都非常简单,是送分题,更容易拿分,可以先做这些。

2、要答案,不要步骤。

选择题是不需要计算结果的,不管你是怎么算的,只要结果对就行了,所以不要总想着一步一步的计算,不会题目,可以蒙,蒙对了就是赚到,这个就是靠运气,我当时就蒙对了好几个。

3、带题阅读节省时间。

题量大、时间不够是行测最大的特点,这就需要答题技巧和时间控制来应对。例如:资料分析虽然阅读量很大,但题目还是比较简单的,简单计算或者是按图索骥,其实就没有太大问题,建议大家在题目读问题可以带题阅读节省很多时间。

三年的公考经验告诉我,题目是可以跳着回答的。试卷考察的是你在规定时间答对了多少题目,而不是你答道试卷的哪个部分。行测适合一目十行,不需要深究钻研,对于难得题目或者短时间得不答案的要果断跳过。

226 评论(13)

小昕总理

行测80的秘诀

行测分为常识判断,言语理解,数量关系,资料分析,判断推理,五大模块。我分两部分为大家讲解。一是行测学习必须要遵守的高效法则,二是各板块需要掌握的重点知识点和解题方法。

1、行测高效法则(非常重要)

大家在学习行测的过程中,一定要分析正确答案为什么对,错误答案为什么错!这步非常关键,千万不能模棱两可。我们在做真题的时候,做一套题2个小时,但是研究清楚一套题可能要4个小时。所以我强调的是,是研究真题,而不是,刷题!诸如很多同学一直苦学,然后开始苦不堪言的题海战术,但是始终得不到提升,其实绝大部分原因都是因为不会分析错误答案。(我自己以前就是这样,这也是我为什么第一次备考失败了的原因!)那么,如何研究真题呢?举个例子,言语理解的正确答案通常是对主旨句的“同义替换”,错误答案的原因有:主观臆断,过度推理,原文干扰,以偏概全,张冠李戴,时态错误,无中生有等

2、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点

常识判断:常识判断我就不说了,没有太多技巧可言,平时多关注一些时政和法律方面的知识就好,有精力的可以再关注一些历史和经济方面的东西。其他四个板块我作为重点讲述。

言语理解:言语理解可以说是行测的重头戏,分值高,题量多。一般考35个题(个别地区不同)。言语理解需要掌握的是解题关系思维,比如转折关系,要注意转折之后是重点,答案都是出自转折之后,答案必出自转折之后。并列关系、条件关系、因果关系、递进关系和假设关系,大家都要理清楚答案从哪个地方出。

数量关系:这款是行测的难点,也是很多同学说最难拿分的,很多人都会放弃。其实不然,数量关系做对1个题的分值比常识做对2个还要高,大家不可放弃。数量关系掌握好代入排除法、数字特性法、赋值法、整除法、奇偶数法和极限法,基本上拿下6成分是不成问题的。

判断推理:这块又细分为图形推理,类比推理,定义判断和逻辑推理。图形推理要掌握好点线角面素、旋转翻转、九宫格、对称(包括中心对称)、空间重构和三视图。类比推理的话比较简单,定义判断的话就掌握一个方法:主客关联法。逻辑推理的话要掌握好翻译推理,3种关系是前推后,还是后推前,要背下来。其次就是真假推理,记住选项最大原则,从信息最大化找突破口,然后就是加强和削弱型,要重点掌握论点的加强与削弱,以及学会“搭桥”和“拆桥”。

资料分析:资料分析是行测中最最最重要的,可以说得资料分析者得行测。这部分要把速算技巧和求解公式作为重点掌握。基期量、增长量、增长率、比重问题、平均数问题是重要考点。然后速算技巧的话直除法、截位法、化同法、差分法、绝地反击法,这几个方法是超级重要的。尤其是直除法、截位法和绝地反击法,可以拿下绝80%左右的资料分析题了。

如果你复习确实找不到头绪这边有整理行测高分笔记,所有题型的技巧都有梳理。

158 评论(10)

萌萌小妹纸

旺黔诚大树职教很高兴为大家做出解答!

公务员行测的各个模块里,最令人头疼的就是数量关系模块,它需要你能快速的读懂题目,列出相关的算式,在进行计算,稍一偏差,就前功尽弃,在考场里,有很多人的数量关系模块是直接填涂的'眼缘'答案,甚至还有人没来得及看题,时间不够就直接填涂了,这是一个很让人“放弃”的模块,但是如果想要和其他竞争者拉开差距,数量模块你必须有所收获。

复习阶段,首先是抓重点。自己去总结最近几年的数量题,看看哪些知识点是一直再出现的,比如相遇追及,工程效率,利润率,概率,排列组合等等,对于一直出现在考试卷的题型,我们应该重点去复习,不至于盲目的刷题。

其次,深入理解。数量关系不像言语,常识类型的知识点,需要你去记忆,它的答题需要你对这个知识点的高度理解,能快速找到破题点,并且得出答案,所以需要你去对相应的重点考点加深理解,将它的原理理解透彻,越是囫囵吞枣,你拿到题目,一时间就无法举一反三,需要大量的思考时间,这样也就得不偿失了。

最后,不要迷信于网上的秒杀技巧,也不要排斥秒杀技巧。网络现在有很多的秒杀技巧,但是大多数的时候,你是无法去直接秒杀出来的,只有极少数特定的情况才能使用,所以在复习的过程中,不要沉迷于秒杀技巧的钻研,可以做一个了解,在特殊的情况下,你时间不够无法去按步骤做题时,恰好有相关的类型也可以大胆一试。

应考时,你要做的是有全局观,数量关系最后做。数量关系确实是一个最难的模块,你千万不要一上来就要先把它做完在去做其他题目,正常情况下,你做完其他四个模块后,大约还有10-20分钟的时间,这个时间才是你去破题得分的时候。

有取舍,数量关系题目每年的难度差距不大,题量也固定在20道,短时间里,你不可能每题都做出来,所以你要选择性的去做一些简单的题目,将太难的直接放弃,留出时间来多做一道。

心态平和,在考场的最后十五分钟里,会有语音播报,提醒你还有最后的十五分钟,请检查并且填涂答案等,这个时候千万不要心慌,心态依然平和,十五分钟可以做很多题了;在最后的三分钟里,一定要检查一下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之类的填写是否正确,答题卡是否填涂完毕,力争做到万无一失,不犯低级错误。

数量模块是一个难点,也是拉分差的一个点,你不能完全放弃,但也不能完全得到,抓重点,有取舍,可得分。

行测数量关系答题技巧有很多,考生可针对不同的题型选择合适自己的方法来帮助答题,常用的方法如下。

1、特值法,所谓特值法,就是在某一范围内取一个特殊值,将繁杂的问题简单化,这对于只需要把握整体分析的数学运算题非常有效。其中,“有效设1法”是最常用的特值法。

2、分合法,分合法主要包括分类讨论法和分步讨论法两种,重点应用于排列组合问题中。在解答某些数学运算问题时,会遇到多种情况,需要对各种情况加以分类,并逐类求解,然后综合得解,这就是分类讨论法。而分步讨论法则是指有时候有些问题是无法解决的,此时需要把问题进行分步,按步骤一步一步地解决。

3、方程法,将题目中未知的数用变量(如x,y)表示,根据题目中所含的等量关系,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通过求解未知数的值,来解应用题的方法。方程法应用较为广泛,公务员考试数学运算部分有相当一部分的题目都可以通过方程法来求解。

4、比例法,根据题干中相关比例数据,解题过程中将各部分份数正确画出来,进行分析,往往能简化难题,加速解题。

5、计算代换法,计算代换法是指解数学运算题时,把某个式子看成一个整体,用一个变量去代替它,从而使问题得到简化。实质是数量之间的转化,目的是变换研究对象,将问题移至新对象的知识背景中去研究,从而使非标准型问题标准化、复杂问题简单化,变得容易处理。

6、尾数计算法,尾数法是数学运算题解答的一个重要方法,即当四个答案全不相同时,可以采用尾数计算法,最后选择出正确答案。

行测数量关系解题技巧的详细内容如上文所述,相信大家都已经看懂了,总之,如果你要获得更多关于考试的方法技巧的话,关注出国留学网,一定会有极大的收获。

五大方法:代入法、赋值法、倍数比例法、奇偶特性法、方程法;五大题型:工程问题、行程问题、溶液问题、容斥原理、最值问题

一、五大方法

1.代入法

代入法时行测第一大法,优先考虑。

2.赋值法

对于公式当中形如A=B*C的式子若能根据其具体情况,合理巧妙地对某些元素赋值,特别是赋予确定的特殊值,往往能使问题获得简捷有效的解决。题干中有分数,比例,或者倍数关系时一般采用赋值法简化计算,赋值法经常应用在如工程问题,行程问题,费用问题等题目中。

3.倍数比例法

若a : b=m : n(m、n互质),则说明: a占m份,是m的倍数;b占n份,是n的倍数;a+b占m+n份,是m+n的倍数;a-b占m-n份,是m-n的倍数。

4.奇偶特性法

两个奇数之和/差为偶数,两个偶数之和/差为偶数,一奇一偶之和/差为奇数;

两个数的和/差为奇数,则它们奇偶相反,两个数的和/差为偶数,则它们奇偶相同;

两个数的和为奇数,则其差也为奇数,两个数的和为偶数,则其差也为偶数;

5.方程法

很多数学运算题目都可以采用列方程进行求解。

方程法注意事项:未知数要便于列方程;未知数可以用字母表示,当题目中出现比例,百分数等形式也可以用“份数”设NX。

二、五大题型

1.工程问题: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程问题一般采用赋值法解题。赋值法有2种应用情况,第一种是题干中已知每个人完成工作的时间,这时我们假设工作量为工作时间的最小公倍数,进而得到每个人的工作效率,从而快速求解;第二种是题干中已知的是每个人工作效率的等量关系,这时我们通过直接赋效率为具体值进行快速求解。

2.行程问题:路程=速度×时间

行程问题一般要通过数形结合进行快速求解,常见的解法包括列方程,比例法等。常考的题型包括相遇问题和追及问题。

相遇问题:路程和=速度和×时间

追及问题:路程差=速度差×时间

3.溶液问题:浓度=溶质÷溶液

溶液问题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溶液的混合,这种问题用公式解决;另外一种是单一溶液的蒸发或稀释,这种题目一般用比例法解决,即利用溶质不变进行求解。

4.容斥原理

两集合型的容斥原理题目,关键是分清题目中的条件I和条件II,然后直接套用公式:满足条件I的个数+满足条件II的个数-两者都满足的个数=总个数-两者都不满足的个数

三集合公式型题目,需要大家记住公式核心公式:

A+B+C-AB-AC-BC+ABC=总个数-三者都不满足的个数

三集合图示型题目,当题目条件不能直接代入标准公式时,我们可以考虑利用图示配合,标数解答。

5.最值问题:三类

第一,抽屉原理,特征“至少+保证”,方法“最不利原则”,答案“所有最不利+1”;

第二,多集合问题,特征“至少”,方法“逆向考虑”;这类题目的做法,一般就是将每个集合不满足的个数求出,然后求和得到有不满足集合的个数最多,再用总数减去这个和,得到满足的个数最少为多少。

第三,构造数列,特征“最多最少”,方法“极端思想”这类题目的做法就是在极端思维情况下,构造出满足条件的一个数列,然后数列求和等于题目所给总和,再根据提问方式得到最终结果。

以上就是大树职教给大家整理的有关于国考行测的数量关系题如何得分的一些资料,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如果你想要了解或者学习更多关于公务员考试和事业单位考试的知识,欢迎大家前往贵州旺黔诚大树教育官网具体了解!

201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