毓毓baby
我认为这种观点是正确的,科举考试是古代人唯一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而高考和公务员考试也是现代人改变自己人生走向的重要一环,尤其是高考,它决定了你以后人生的起点高低。
隋唐以后兴科举,普通百姓有了进入朝堂,改变命运的机会。科举有多重要呢?简单来说:只要考上秀才,家中就可以免徭役;考中举人,家中就有一定的田亩数不用交税,完全是衣食无忧;要是运气好,派出去为政一方,那获得的利益更是数不胜数。在那个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时代,科举可以说关乎一个人,甚至一个家族命运,其重要程度可想而知。
到了现代,科举制已经被淘汰了,高考就成了很多人改变命运起点的关键环节。90年代以前,大学生考取难度大,数量很少,毕业后可以直接分配工作,福利待遇相当好。后来大学扩招,大学生数量一下子多了起来,就不再像以前一样安排工作了,但是这个数量多只是相对而言,因为庞大的人口基数在这里,更多的是没有考上大学的人。如果说考上大学并没有科举那么重要,那么加上公务员考试,就可以说分量完全比得上古代的科举了。首先公务员考试基本要求就高,没有参加高考几乎没什么机会考试,岗位设定的时候就淘汰了;其次,公务员考试是当下进入行政机关工作的唯一方法,没有第二条途径。如果想像古代那些举人一样为政一方,那么公务员考试是必须参加的。
如果说科举和高考加公务员考试有什么区别的话,那么就是受限于时代背景,古代不参加科举,就永远无法得到更高的地位,而现代不参加高考、公务员考试,依然有一定概率取得成功,虽然比例很小就是了。这也是很多人平常口中所闲聊的,那个谁谁高中都没上完,生意做的有多大,但这样的绝对是极少数,之所以他们会被传扬,本身就是因为稀有性。而且随着社会的进步,要想光靠着个人先天的聪明才智取得成功会越来越难,因为眼界会限制人的思维,只有站得越高,才能看的越远,不依靠学习来提升自己的素养和眼界,只会慢慢被社会所淘汰。所以,高考和公务员考试的重要性会越来越接近于古代的科举,毕竟,它们都是鲤鱼跃龙门的那个龙门。
Mikewen126
明代科举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是科考, 县里组织的考试。 考上的就是秀才。 相当于现在的小学水平。第二层是基层选拔考试,叫乡试。 全省举行的科举考试,考上的叫举人。 是从考上秀才的人里进行选拔。 第一名叫会员。,这个就相当于现在的高考了 。 因为考上了举人,有资格做官,有了功名。就好像以前的人考上大学生刚是多么兴奋啊。其实中学毕业水平。 第三层是会试,全国举人进京的考试, 考上第一名叫解元。 第四层是殿试。 皇帝出题考,考中的叫进士。天子门生。 第一名就是状元。,现在的高考比以前的科举差多了, 充其量就是个乡试水平。 公务员考试有点会试的意思,只不过题弱智了一点而已,。
小鱼爱嘟嘟1206
高考和科举,都是为了选拔人才而组织的大规模竞争性考试,有些制度的设计和运作方面异曲同工,这是事实。不过,两者在考试内容、组织方式以及选拔目的上,还是区别甚大,也很难说高考就是科举的衍生品。
科举最高一级的考试是殿试,用皇帝的语气命题,理论上皇帝还要临场视察,亲笔取中(尤其是前几名),所以选中的都称“天子门生”。现在有什么考试可以与之类比呢?
晚清的时候,是把新式小学、中学、大学的毕业生,相应等同于秀才、举人、进士的,外国留学归来的也如此。
清华北大的考生能否中进士,真不好说,毕竟考试的内容和选拔目的相差太大。
只有一点,晚清的时候西方人来到中国,需要更多对西方介绍中国的教育体制及科举功名。很多时候也将进士及第比拟为近代大学中的学士学位,同样用degree一词,有时加个imperial在前标示。而科举废除前后,为了鼓励游学,对于去外国留学取得学位者,归国参加考试合格,也根据所学科目,授予相应的进士荣衔,称为洋进士。大家比较熟悉的詹天佑先生,从耶鲁毕业回来后,也曾被授予“工科进士”的头衔
都要考历史知识——等于废话,哈哈!
这么说吧,对于历史事实的记忆和历史问题的理解,确实是科举考试对考生的基本要求之一。科举考试中的很多出题形式,无不需要历史知识辅助才能解答更好,比较重要的题型,是类似于今天的问答题和论述题。
当然,与高考历史不同,科举考试中对历史知识的考察,往往需要考生从中阐发兴衰治乱的经验教训,并以历史知识为辅助,阐发儒家经典中的微言大义。毕竟,科举是为了选拔人才做官,高考是选拔人才读大学。而在中国古代的知识体系中,史学很多时候都是经学的羽翼和辅助。
最后一点,科举考试应该也是高考历史需要把握的知识领域之一哦!
就人才选拔的目的来说,还是可以这么类比的,这可能也是为什么英文通常将“科举考试”翻译成civil examination或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的原因。事实上,前辈学者如邓嗣禹先生,在细致对比考察早期中西文献之后,甚至提出,近代欧洲尤其是英国的文官考试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了科举考试制度的影响。
木雨大大雯
高考和科举都是全国范围的选拔考试,但由于举办目的不同,所以并不能相互进行一一对应。高考,又叫普通高考,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简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地区高等学校入学招生考试的专有名词。其考察对象为希望进入高等院校进行学习的高中及同等学历毕业生,考察内容为科学文化知识,通过考核的人可以进入心仪的高校就读。科举制度,是我国封建时期的一种全民性人才选拔制度。其考察对象为深入掌握儒家学说、有为君主服务的热情、希望进入官场的学子,考查内容为四书五经、治国理念、公务处理等,就其最终目的而言,其实更类似于目前的国家公务员考试,而非高考。
优质公务员考试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