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30

香雪海Jackie
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公务员考试真假推理公式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dyanne1987

已采纳

很多同学在判断推理复习过程中,经常会觉得真假话问题毫无思路、无从下手。其实真假话问题技巧性还是很强的,我们在做题过程中,要明确每句话之间有什么联系,找准矛盾关系,理解矛盾关系的最大特征就是互为一真一假,这样再去做题的话就会简单许多了,这有一道格燃教育的例题你可以看下:1.一件盗窃刑事案件中,警方抓获了甲、乙、丙、丁四名犯罪嫌疑人,对他们进行质问,他们是这样说的:甲:是乙作的案;乙:是丁和我一起作的案;丙:丁是案犯;丁:不是我作的案。且四句话只有一句是谎言。如果以上为真,则:A.说假话的是甲,作案的是丙;B.说假话的是丙,作案的是乙;C.说假话的是丁,作案的乙和丁;D.说假话的是乙,作案的是乙这道题中虽然出现了四句话,且只有一句话为真,看起来很复杂。但是其实我们分析每一句话之间的联系,能很快找到丙和丁互为矛盾关系,根据矛盾的定义可知丙和丁必有一真一假,剩下的甲和乙两句话就必为真话了。【答案】C。参考解析:题干中丙丁的话互为矛盾关系,即必有一真一假,故甲与乙的话皆为真话。根据乙的话可知丁作案,所以丁的话为假话。故正确答案为C。

公务员考试真假推理公式

313 评论(13)

挥之不去215

判断推理公式六句口诀:

1、确定条件出发推,相关条件作突破。

2、假设代入最常用,选项全面可排除。

3、几类元素列图表,先后顺序需注意。

4、题干出现上反对关系,正确选项“是”或“非”与题干中“某个”是或非相同。

5、题干出现下反对关系,正确选项“是”或“非”与题干中“某个”是或非相反。

6、正确选项如果有“所有”就选“所有”,最具代表性,没有“所有”选“有些”。

判断推理题型:

第一种题型:图形推理。每道题给出一套或两套图形,要求报考者通过观察分析找出图形排列的规律,选出符合规律的一项。

第二种题型:定义判断。每道题先给出一个概念的定义,然后分别列出四种情况,要求报考者严格依据定义选出一个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该定义的答案。

第三种题型:类比推理。给出一组相关的词,要求通过观察分析,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一组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或相似的词。

第四种题型:逻辑判断。每道题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要求报考者根据这段陈述,选择一个最恰当答案,该答案应与所给的陈述相符合,应不需要任何附加说明即可以从陈述中直接推出。

以往在一些省市还考过机械推理,比如2010年前的湖南省考。目前则因为联考的趋势而取消了这类型判断推理的考查。目前上海的公务员考试仍旧保留了机械推理方面的试题。通过真题的训练能较好的把握判断推理部分的考查重点。

328 评论(15)

天才和笨蛋

逻辑判断是我们江苏省公务员考试的必考题型,题量是15题,其中真假推理能占1题左右。虽说占得比例不是很大,但是非常容易得分,可以说是送分的题目。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真假推理题目的解题技巧。 真假推理解题技巧 首先:辨析题型。真假推理题型特征,题干出现若干真假论断,提问方式出现真假判断。其次:找关系。关系分为矛盾关系以及反对关系。矛盾关系有六对:(1)某个是与某个不是;(2)所有S都是P与有些S不是P;(3)所有S都不是P与有些S是P;(4)P→Q与P且﹣Q;(5)P且Q与﹣P或﹣Q;(6)P或Q与﹣P且﹣Q。反对关系有2对:(1)所有S都是P与所有S都不是P,两个所有必有一假;(2)有些S是P与有些S不是P,两个有些必有一真。最后:看其余。 例题精讲 例1.某班级有学生做好事不留名。甲、乙、丙、丁等4位老师对班上的4位学生表达了他们的看法。甲说:“这件事如果不是张三做的,肯定就是赵六做的。”乙说:“这件事如果是张三做的,那么李四或王五也会做。”丙说:“这件事如果李四不做,则王五也不做;赵六也不会是做这件事的人。”丁说:“这件事肯定是张三做的,而李四与王五都不会做。”事后得知,四位教师的看法中只有一种是对的。 据此,可以推出做好事的学生是: A.张三 B.李四 C.王五 D.赵六 【答案】C。解析:第一步,辨析题型。题干有若干论断和真假限定,确定为真假推理。第二步,找关系。甲:¬张三→赵六;乙:张三→李四或王五;丙:¬李四→¬王五;¬赵六;丁:张三且¬李四且¬王五;乙和丁为矛盾关系。第三步,看其余。根据矛盾关系的特性“必有一真,必有一假”及题干的真假限定,“四位教师的看法中只有一种是对的”,则甲和丙的话都为假;甲:“¬张三→赵六”为假,则“¬张三且¬赵六”为真,即张三不做,赵六也不做,排除A、D;丙:“¬李四→¬王五;¬赵六”为假,因赵六不做,即“¬李四→¬王五”为假,则“¬李四且王五”为真,即李四不做,王五做。因此,选择C选项。 例2.某公司举行优秀员工评选活动,在最后一轮评选中有甲、乙、丙、丁四名员工入围,甲认为乙会当选,乙认为丙会当选,丙和丁都认为自己不能当选。评选结果公布后发现,上述四种猜测只有一种是错误的。 由此可以推出,一定当选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B。解析:第一步,辨析题型。题干有若干论断和真假限定,确定为真假推理。第二步,找关系。乙的猜测“丙会当选”和丙的猜测“丙不会当选”为矛盾关系。第三步,看其余。根据矛盾关系的特性“必定一真一假”及题干的真假限定“只有一项是错误的”,则乙和丙之间必有一假,则甲和丁的猜测均为真,可以推出:乙当选。因此,选择B选项。 相信通过上面两道题目的讲解,大家应该掌握了这类题型的解题技巧,希望大家在今后的考试中遇到这类题目能够得心应手。

215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