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拉pig
1、利润问题基本公式利润=售价-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价=成本×(1+利润率);打折率=现价÷原价2、先排除再带代入3、“变化量”本质为增长量,根据公式增长量=现期值-基期值;“变化率”本质为增长率,根据公式增长率=(现期值-基期值)/基期值4、行测计算问题中包含的考点很多,诸如公约公倍数、鸡兔同笼、等差数列、因数分解、不定方程等。
鲜嫩的小豆芽
一. 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数的奇偶性
对于一个整数,我们按照奇偶性进行划分。能够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如2、4、6、8等。反之,则为奇数,如1、3、5、7等(因为0能被任何一个非0的自然数整除,所以0也是偶数)。奇偶数的定义我们比较熟悉,而在做题中常用到的是奇偶数的性质,那么奇偶数都有哪些性质呢?
1. 基本性质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
2. 推论1:偶数个奇数的和或差是偶数;奇数个奇数的和或差是奇数。
推论2:若几个整数的乘积是奇数,则这几个数均为奇数,若几个整数的乘积是偶数,那么这几个数中至少有一个偶数。
推论3:两数之和与两数之差同奇(偶)。
二. 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数的质合性
数字按照质合性进行划分,又分为质数和合数。一个大于1的自然数,如果除了1和本身以外还有约数,我们称之为质数,如2、3、5等。如果还有其他约数,则为合数,如4、6、8、9等。划重点:“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2”是质数中唯一的偶数,是偶数中唯一的质数。在数学运算题目中,质合性常结合奇偶性进行考察。
看到上面的讲解,大家是不是对数的性质在数量关系中的应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呢?在公务员考试行测的备考,我们要从基础入手,稳扎稳打,层层递进,这样才能从量变引发质变,加油!更多关于公务员考试的备考技巧,备考干货,新闻资讯等内容,小编会持续更新。
大懒猪001
2023年国考笔试虽然已经延期,但是延期不延学,想上岸的宝子们在这段时间依旧要冲起来!数量关系是大家在做行测时最容易出错的地方,为此小编特意整理了历年国考出现过的数量关系公式汇总,希望能够帮助到你,一起来看看吧!
1.乘方尾数口诀:
以3为例,从1次方开始尾数分别为3、9、7、1、3、9、7、1、3、9、7、1······,从这里可以看出,3的幂次由低到高尾数分别为3、9、7、1四个数字循环,因此要求3n的尾数,只要看n÷4余数是几就可以确定n次方尾数会是3、9、7还是1了。
3.星期日期问题:
大小月:大月31天(1、3、5、7、8、10、12)
小月30天(4、6、9、11)
2月28天(或29天)
4.分数比例形式整除:
若a:b=m:n(m、n互质),
则a是m的倍数,b是n的倍数;
若a=m/n×b,则a=m/(m+n)×(a+b),即a+b是m+n的倍数;
5.尾数法:
选项尾数不同,且运算法则为加、减、乘、乘方运算,
6.等差数列相关公式:
和=(首项+末项)×项数÷2=平均数×项数=中位数×项数;
项数=(末项-首项)÷项数+1。从1开始,连续的n个奇数相加,总和=n×n,如:1+3+5+7=4×4=16,……
7.几何边端问题相关公式:
棵树=总长÷间隔+1;
总长=(棵树-1)×间隔
棵树=总长÷间隔;
总长=棵树×间隔
棵树=总长÷间隔-1;
总长=(棵树+1)×间隔
在一条路的一侧等距离栽种m棵树,然后要调整为种n棵树,则不需要移动的树木棵树为:(m-1)与(n-1)的最大公约数+1棵;
最外层总人数=4×(N-1)
相邻两层数量相差8
n阶方阵的总人数为n*n
8.行程问题:
路程=桥长+车长(火车过桥过的不是桥,而是桥长+车长)
相遇距离=(速度1+速度2)×相遇时间追及距离=(速度1-速度2)×追及时间
①队首→队尾:
队伍长度=(人速+队伍速度)×时间;
②队尾→队首:
队伍长度=(人速-队伍速度)×时间
流水行船问题公式:
顺速=船速+水速,逆速=船速-水速
①两岸型两次相遇:
S=3S1-S2,(第一次相遇距离A为S1,第二次相遇距离B为S2)
②单岸型两次相遇:
S=(3S1+S2)/2,(第一次相遇距离A为S1,第二次相遇距离A为S2);
③左右点出发:
第N次迎面相遇,路程和=(2N-1)×全程;
第N次追上相遇,路程差=(2N-1)×全程。
④同一点出发:
第N次迎面相遇,路程和=2N×全程;
第N次追上相遇,路程差=2N×全程。
9.几何特性:
三角形三边关系公式:
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
内角和定理:
正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n≥3且为整数);
已知正多边形内角度数,则其边数为:360°÷(180°-内角度数)。
若将一个图形尺度扩大为N倍,则:
10.经济利润问题:
利润=售价-进价
利润率=利润÷进价
总利润=单利润×销量售价=进价+利润=原价×折扣
11.溶液问题:
溶液=溶质+溶剂
浓度=溶质÷溶液
溶质=溶液×浓度混合溶液的浓度=(溶质1+溶质2)÷(溶液1+溶液2)
总而言之,不管今年的国考延期到什么时候,最后肯定还是要考的,各位能做的也只有听通知,毕竟目标还未实现,我们就要努力在备考的路上加油冲刺,在备考的路上小伙伴们并不孤单。要相信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国考延期意味着留给大家备考的时间更充足,小编建议大家在这段时间对以往学习中的薄弱点进行针对性的练习,查漏补缺。当然,如果在备考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或者对于国考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欢迎随时点击右下角聊天框与我联系,最后,祝愿大家考试顺利,圆梦2023!
纯情小泰伦
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题解法,比如:代入排除法从选项入手,代入某个选项后,如果不符合已知条件,或推出矛盾,则可排除此选项。①直接代入:把选项一个一个代入验证,直至得到符合题意的选项为止。②选择性代入:根据数的特性(奇偶性、整除特性、尾数特性、余数特性等)先筛选,再代入排除的方法。图解法图解法运用的图形包括线段图、网状图/树状图、文氏图和表格等。①线段图:用线段来表示数字和数量关系的方法。一般,用线段来表示量与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整个运动过程等,来解决和差倍比问题、行程问题等。②网状图或树状图A.网状图一般由三组斜线组成,各组分别代表一种事物。从各自的顶端向下面走,分布率就从100%向下降。即用一个三角形网状表示某个对象在三个方面的分布情况。B.树状图通过列树状图列出某事件的所有可能的结果,求出其概率。③文氏图用一条封闭曲线直观地表示集合及其关系的图形,能直观地表现出集合之间的关系。其中圆表示一个类,两个圆相交,其相交部分就是两个类的共同部分。两个圆不相交,则说明这两个类没有共同元素。④表格将多次操作问题和还原问题中的复杂过程一一呈现,也可以用表格理清数量关系,帮助列方程。分合法利用分与合两种不同的思维解答数学运算的方法。①分类讨论指当不能对问题所给的对象进行统一研究时,需要对研究对象按某个标准进行分类,逐类研究,最后将结论汇总得解的方法。需注意分类标准统一,分类情况不遗漏、不重复,不越级讨论。一般是多种情况分类讨论后,再利用加法原理求出总的情况数。②整体法A.将某一部分看成一个整体,在问题中总是一起考虑,而不单独求解;B.不关心局部关系,只关心问题的整体情况,直接根据整体情况来考虑关系,这种形式经常用于平均数问题。隔板法解决的是相同元素的不同分堆问题,如果把n个相同的元素分给m个不同的对象,问有多少种不同分法的问题,可以采用“隔板法”。适用隔板法需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①所要分的元素必须完全相同;②所要分的元素必须分完;③每个对象至少分到一个。比例法题目中通常给出多个比例,需通过多个比例之间的联系,将多个比例统一在一起,然后求出答案的一种方法。比例法答题步骤:写出比例,找不变量,统一份数。①写出比例是指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写成比例的形式;②找不变量是指找出多个比例之间的不变量;③统一份数是指将不变量的份数统一成一样的份数。省考备考或参考:2022省考行测大招课
大锅饭饭饭饭
您好,上海中公教育为您服务。一、认清题型难度,克服惧怕心理“数量关系”问题到底有多难?很多同学认为这部分考题相当于大学水平,因为不少大学生甚至研究生都不一定能解答。其实,“数量关系”问题所涉及的知识一般不超过高中范围。它主要考查考生在短时间里和高压力下快速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对于参加公务员考试的考生来说,解题所需要的基本知识是完全具备的。只要通过一段时间有针对性的训练,提高解题速度,完全可以攻克“数量关系”问题。所以,从心理上,对“数量关系”问题不应该有恐惧感。二、熟练求解方程,巧妙提高速度。大家知道“数量关系”中很多题型有对应的速算技巧,有些考生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就是每道题都想有巧妙的方法,把最基本的解方程的方法给抛弃了。其实,做“数量关系”题最忌讳的就是花太长时间去想做题的技巧。就算一道题有技巧,但你是想了3分钟后才发现,那这种技巧就没有价值了。所以,很多题目如果不能立刻想到对应技巧,就可以用最传统的解方程的方法了。尤其是有些题目,解方程往往是最简单的方法,比如牛吃草问题。当然,同样是解方程,不同人的速度相差却很大。解方程也有一定的技巧。第一点就是“列而不解”,即虽然方程组中有多个变量,却不一定要把每个变量都解出来;第二点就是“保留所求项”,即方程组多个变量中,可以用各种方法消掉很多个变量,最后只留下题目中需要求的变量。这样计算量就变小了,速度也就提高了。三、掌握基本题型,总结模块方法“数量关系”包含两个子模块,“数字推理”和“数学运算”,每部分的题目都包含多种类型。“数字推理”中,考生特别应该注意当中的“多级等差数列”和“运算递推数列”,这是出现最多的类型。解题方法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多级等差数列”是比较简单的类型,当然也是我们做题的“第一思维”,即这种题型我们要首先想到,同时也要坚决拿下。“数学运算”是整个“数量关系”部分变化最多的部分,也是让大家最头疼的部分。“数学运算”里面包括了十几个类型的题目。其中每种类型的题目,都有其独特的命题思路和解题方法。这要求复习时要有耐心,并把每种题型作为一个模块,记住相应的解法、公式以及技巧。争取做到看到题目就能马上判定其属于的类型和模块,以及对应的公式甚至结果。四、善用代入排除,巧用“猜题”技巧《行测》考试中的题目都是客观题,所以要用解客观题的方法来应对它,这和解主观题的方法是不一样的。特别是对待“数量关系”问题,解客观题的方法更加显得重要。如果没有把握在短时间内直接算出某道题的答案,可以运用代入法和排除法,只要检验这些选项是否符合要求即可,这无疑是节省时间提高做题准确率的好方法。当然,除了代入法和排除法,还有很多有效的“猜题”技巧。如果解下面一道题:某城市共有四个区,甲区人口数是全城的4/13,乙区的人口数是甲区的5/6,丙区人口数是前两区人口数的4/11,丁区比丙区多4000人,全城共有人口多少万? (A.18.6万 B.15.6万 C.21.8万 D.22.3万)这种题目不需要直接计算,可以用“数字特征法”快速得出答案。看到“甲区人口数是全城的4/13”这句话,可以知道全程总人数应该是13的倍数,四个选项中只有B符合要求。您后期可以关注上海中公教育的官方网站,我们会及时更新备考资料和公告信息以帮助考生备考。上海中公祝您好运!
优质公务员考试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