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60

无忧快乐起
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本年公务员考试题型分析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沫沫晓七

已采纳

2022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行测考情分析及特点总结.在省考笔试环节众多考生比较头疼的科目就是行测科目,作为笔试必考的公共科目之一,行测考试主要考察的是考生能否胜任公务员职业能力要求,这种考察主要通过客观化的纸笔测验来判断考生的一些职业能力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主要能力。

行测一般包括五个方面的知识板块,它们分别是语言理解和表达版块、数量关系版块、判断推理版块、资料分析版块还有常识判断版块。其中常识判断一般题量占比会比较大,考察频率比较高,推理判断则主要是考察方法灵活多变,对考生的推理分析能力要求较高,题目还是非常具有趣味性的。

2022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行测考试的题型分布和考察频次分析。我们可以从中看到许多山东省考行测题型的变化趋势和考察方向。接下来上岸鸭小编就来帮助大家分析一下近几年来山东省考行测考试的一些趋势特点,帮助大家正确认识省考行测备考的方向,更好的制定接下来复习备考的策略。

一、常识判断遵循党建思路,更具地区特色

一、常识判断遵循党建思路,更具地区特色。在2022年山东省考行测考试中,常识判断题型考查的内容比较广发,涉及了时事热点、法律法规、科学技术、文化历史等诸多,其中主要的还是对中国建党百年的一些相关内容考查的比较多,依托一些党史,也涉及了十九届六中全会的内容。同时还有部分内容涉及了山东省当地的政治时事,落到实地的内容是关于黄河治理方面的问题。

二、言语理解结合热点,考察方法创新

二、言语理解结合热点,考察方法创新。在2022年山东省考行测考试中,言语理解部分所给材料也是广泛涉及到了现今阶段的一些热门话题和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例如网络阅读、网红爆款、中国传统文化典籍、春联、榫卯结构等内容。在此基础上相关的考察方式和问题设置也让人感觉非常有新鲜感。在题目中有题中题的创新问法,考察方式变得更加灵活。

三、判断推理问法创新,内在考点不变

三、判断推理问法创新,内在考点不变。还有就是判断推理类型的题目还是保持往年的题型设置,虽然部分题型的考察方式和问题设置都比较新颖,但是内在的考察点和基本解题的方法仍然没变,可谓是“旧瓶装新酒”。整体依然是从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和逻辑判断这四个方面考察。

四、资料分析侧重基础,整体难度降低

四、资料分析侧重基础,整体难度降低。最后就是关于资料分析题型在。整体的考查形式比较灵活多变,题型设置除了文字、表格等形式还出现图形、排序以及范围等形式。这其中的主要侧重考查点主要是比例、比重、增长、倍数等对于考生的基本公式理解和拓展延伸的应用考查尤为明显。整体列式比较简单,难度有所下降。领取公务员省考资料

本年公务员考试题型分析

238 评论(10)

lilyran0910

一、行测国考题型分布特点

国考题型分值分布:行测考试一般省级为135道题,常识判断20题,言语理解40题,数量关系15题,判断推理40题,资料分析20题,满分100分。地市级为130道题,常识判断20题,言语理解40题,数量关系10题,判断推理40题,资料分析20题,满分100分。

我们可以发现近年的国考行测在题型题量方面具有以下特点:

1.题量趋于稳定。地市级题量为130道,副省级题量减少为135道,并趋于稳定。

2.题型非常稳定。每年均考查固定的五大类题型: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

3.试题结构基本稳定。从五大类题型的题量占比方面来看,比重最大的是言语理解与表达和判断推理,其次是常识判断、资料分析,数量关系题量占比最小。

二、申论国考题型分布特点

按照国考申论试卷的题目顺序,国考申论有五种题型:概括归纳、对策题、综合分析、公文写作、大作文。但国考是有副省级试卷和市(地)级试卷之分的,因此两张不同的试卷的题型分布又不一样。而继续细分,申论题型又可以划分出概括题、原因题、对策题、综合题、应用文题、发言稿、建议书等,但无论各个机构怎样细分,都脱不开最开始提到的国考申论五大题型。

以上就是高顿公考小编整理的“国考题型分布”的相关内容,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关于2023国考的信息,欢迎关注公务员考试网。

229 评论(13)

新津东方

旺黔诚大树职教给大家解答!

公务员考试行测一共分为五大题型,分别是常识判断、数量关系、言语理解与表达、资料分析和判断推理等五个题型!大树职教作为贵州本土的专注于公考/编制类培训的企业,有着很多的经验,大家有关于这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问哦!旺黔诚·大树职教在省考面试中已经连续三年拿下省考面试全省第一!

行测题型及分值分布

国考(国家公务员考试

1.常识判断:总共25个题目,每个题目0.5分,共计12.5分;

2.数量关系:总共20个题目,每个题目1分,共计20分;

3.言语理解与表达:总共40个题目,每个题目0.6分,共计24分;

4.资料分析:总共20个题目,每个题目1分,共计20分。

5.判断推理:总共35个题目,图形推理每个题目0.5分,定义判断每个题目0.8分,类比推理每个题目0.5分,逻辑判断每个题目0.8分,共计23.5分。

省考(省度公务员考试)

1.常识判断:考查政治、经济、法律、历史、地理、自然、科技等常识,总共20道题,每题分值在0.5分左右;

2.数量关系:总共10道题。每题分值在1分左右。

3.言语理解:选词填空20道题,片段阅读20道题,总共40道题。每题分数在0.6至0.8分左右;

4.资料分析:分为三份资料,每份资料有5道题,总共15道题,每题分值在1分左右;

5.判断推理:定义判断10道题,图形推理5道题,类比推理10道题,逻辑判断10道题,总共35道题。每题分数在0.6至0.8分左右;

第一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

一、言语理解与表达

省级和市地级,言语理解与表达均考查40道题目。其中文章阅读只在省级中考查;2020年国考中省级和市地级言语理解差别加大,选词填空、片段阅读、语句表达三个题型题目不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二、考查重点

(一)选词填空

1.考查重点:从考查形式上看,以两空、三空为主;从考查的词语类型看成语是重点;从考点上看语境分析是重点。

2.备考策略:选词填空题目是易错题型,需长时间备考。一方面提升文字理解能力,掌握语境分析、词语辩词等解题方法,另外一方面需提升“底蕴”积累。

(二)片段阅读

1.考查重点:题型上主要考查主旨观点题。材料结构上主要考查总分、分总、转折、因果文段。

2.备考策略:片段阅读是国考中复习重点。要求考生系统性学习、掌握行文脉络分析方法,重点分析句意及句间关系,建立正确解题的思维路径。

(三)语句表达

1.考查重点:排序题与衔接题目平分秋色。省级每年考查3或4题,市地级每年考查4或5题。

2.备考策略:重点提升句间关系分析能力,掌握解题原则,熟练运用解题技巧。

(四)篇章阅读

1.考查重点:文章类型为社会科学文和科普说明文。题型重点为主旨观点题、细节判断题及特殊小题型。

2.备考策略:面对文章阅读不要“慌”,核心考查的还是基础题型,重点从解题顺序和阅读方法上下功夫。

第二部分 数量关系

一、考查题型相对稳定,把握重点题型是关键

1.考查重点:近四年考查计算问题21道,行程问题5道,工程问题6道,排列组合5道,概率问题6道,几何问题7道,函数图像4道。

二、常规方法要会用,答题技巧更重要

数量关系除常规的方程法外,若是能够结合整除、特值、比例、盈亏等技巧性方法解题,往往能够事半功倍。

第三部分 判断推理

一、判断推理

在国考中,逻辑判断、图形推理、类比推理和定义判断是四大常考题型,每种题型均考查10道题。市地级有5道题目是以一题五问的形式考查。图形推理市地级比副省简单。定义判断命题形式更加灵活,以诗句、俗语、古文以及图片等呈现。类比推理侧重考查概念间关系和常识。

二、考察重点

(一)图形推理

1.考查重点:图形共性、数量关系和立体图形。其中图形对称性、相对位置等考查频率较高;立体图形考点多样、难度大,包括空间折叠、三视图、截面图和立体拼接等。

2.备考策略:掌握基础考点,每日一练,培养图形敏感度,明确解题思路。

(二)定义判断

1.考查重点:常考社会学、心理学、文学、法学以及管理学等学科概念。

2.备考策略:掌握定义判断核心成分的分析方法,充分理解定义内涵,积累社会热点、拓宽常识储备。

(三)类比推理

1.考查重点:经验常识中的功能关系、加工关系、职业关系,言语关系中的词义关系,逻辑关系中的概念间关系。

2.备考策略:掌握基础考点,常态思维,分析词项间本质关联。积累常识。

(四)逻辑判断

1.考查重点:必然性推理重点考查假言命题、综合推理和朴素逻辑。可能性推理侧重考查加强型、削弱型、前提型;从论证模型上看,求异论证和实践论证等考查频率较高;其中,选项力度比较是可能性推理需要关注的重点。

2.备考策略:逻辑和生活思维大相径庭,需系统性学习以转换思维,大量刷题掌握推理规则和常考论证模型,进而形成高效解题的思维路径。

第四部分 资料分析

一、常规考点最重要,概念公式要记牢

1.考查重点:每年均以考查增长、比重、平均数、倍数为主,覆盖了80%以上的题目,其中主要考查基本公式的比较或求值、也会多考点结合考查。与此同时,还存在部分查找类题目,考查材料分析及数据查找能力。

2.备考策略:资料分析每年的考点基本没有多少变化,是行测成绩能有变化的突破点。把握常规考点,勤加练习,很容易有一个漂亮的分数。

二、计算比较没难度,选对方法成绩高

国考资料分析大部分题目计算难度不大,存在部分列式复杂、参与运算数据较大的题目,但选项差距较大,甚至选项给出一个范围,这一特点在2020年考试中非常明显,变相降低了整体的计算难度。因此,提升基本的计算能力,保证计算不出现低级错误非常关键。国考题目也注重解题技巧,熟练掌握基本的估算方法,结合题目及选项特点,灵活应用即可快速解题。

第五部分 常识

一、系统梳理理论知识

首先,在之前知识积累的基础上,把常识部分所有科目的内容都翻阅一遍,看完一遍并做相应的专项练习题,不要求过多,在冲刺阶段挑选一些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题目来做,每个部分20-30道题即可,真正达到巩固和复习内容的目的。

其次,考题及模拟训练。之前考生应该做了不少模拟题,这时考生要掌握做题的时间和感觉,更重要的是通过做题掌握考查的重难点。这时反复做考题,在做考题的时候检验自己的复习效果。同时配套做模拟题进行巩固提高。通过广泛的做题,锻炼自己的做题节奏及摸清考题的出题规律,将自己的知识薄弱点一一击破。

最后,临考试很近了的时候,再重新翻阅一遍知识点,温故而知新。另外,再把之前做过的考题和模拟题拿出来看看,做对的继续巩固,做错的总结经验,考生切忌焦虑、浮躁,要沉得住气,再次看书,可以参考相关辅导资料多重视一些重难点及预测点。总之,在此阶段要调整好心态,不放弃看书,一直坚持到底。

二、巧取分数的备考方法

多关注国情社情。所谓国情社情除了指中国的地理、历史、国家性质等内容外,还有国家的大政方针、主要政策,考生应将复习的重点放在这一部分。比如党的十八大报告内容、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央一号文件等。

掌握各学科整体脉络。常识判断考查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法律、历史等多个方面,知识点繁多,考生在复习这部分内容时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建议考生整体把握学科内容,提纲挈领的复习可更好地抓住各学科的精髓,不至于因小失大。

经济部分:宏观经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分配政策、消费政策等。

人文历史:中国古代史、近现代史(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太平天国、辛亥革命等)、世界史,人文文学: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世界文学。

有舍有得。行测题目相对较多,答题时间相对较短,而常识判断部分考查内容涵盖广泛,考生在答题时千万要掌握好答题速度,对于没有复习到的地方,要有所舍弃,将答题的珍贵时间用在更有把握的题目上。

三、备考策略

1、平时多关注热点素材和新闻,比如说利用抖音平台、头条平台、以及各类公众号进行知识的积累,各大类平台都是相应的知识整理,都可以进行搜集整理。

2、做题过程当中及时把自己的错题进行收集整理,将个套模拟卷之间的异同点找出,然后进行查缺补漏,对于已知的知识点,可以加深记忆,对于未知的知识点,需要着重的去补充。

以上是旺黔诚大树职教整理的应届生如何备考行测内容,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或者学习更多关于公务员考试/遴选、事业单位\教师\银行\国企招聘等的内容或者想问的问题,小编都可以给大家解答!欢迎大家前往贵州旺黔诚大树教育官网具体了解!

155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