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19

november1985
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2020年临沧公务员考试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青春你还

已采纳

你好,一般是每年的三四月份发布公告,考生报名以后两到三个月后考试,也就是在五六月份左右

2020年临沧公务员考试

243 评论(13)

永丰YF窗帘窗饰

过去公务员考试的加分政策很泛滥,各个地区自己制定加分政策,已经严重影响了公务员招录考试的公平性,细数各地公务员考试加分的项目,可能有十几种,归纳后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一、针对基层工作经历,比如“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四项目人员以及受聘到国家和自治区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及边境县的考生。二、主要与家庭因素有关,如烈士子女、配偶,因公牺牲警察子女等。三、面向少数民族考生。四、特殊技能或优秀人才者,这就有点乱了,如:有律师资格证、省部级以上先进工作者,甚至个别地区规定,有论文发表者也享有一定分值的加分政策。 现在基本没有加分了,最多就是限制报考资格。02目前关于公务员考试加分的政策,各位考生也可以结合自己的条件看看是否满足公务员考试加分条件:公务员考试加分条件一:首先你在毕业时就被选拔在基层事业单位服务过一年或者一年以上的时间,且你在这个时候报考公务员,如果当地的人事部对你的考核成绩达到了合格的分数,你就具有公务员考试加分的条件。公务员考试加分条件二:如果你在应届毕业的时候参加志愿服务的西部计划的期限已经满了,此时,你报考公务员,并且当地的部门对你考核成功,你也是具有公务员考试加分资格的。公务员考试加分条件三:针对一些报考民族自治地方的少数民族考生,公务员考试加分情况由当地的管事部门自己决定。但是最后公务员考试加分情况需要公布出来,并且需要进行档案备份。以上就是关于公务员考试加分的具体条件,各位考生可以结合自身情况,看自己是否满足条件。03偏远地区的(尤其那些自治区)少数民族加分当然必要,他们生来就面对巨大的教育不公,加分是一种弥补手段,没有任何问题。城市里的、享受同等教育资源的确实没有必要,尤其北京上海这样一无语言隔阂二本来就是集全国教育资源的地方。说完了加分来说一说公务员考试的问题。反对少民加分能够一呼百应,然而这说到底是一种能力差额,一部分人虽然同属教育发达地区,但是他们同样未享受到丰富的教育资源带来的阶级的提升。但是,从全国范围来说偏远地区无疑才是最需要关怀的,在相同竞争条件下我们需要的只是不断努力就有机会收获成功。最后,各地公务员考试加分有一些细微的差别,但是大体上加分的政策都是类似的,因此有加分政策的人群考公务员相对来说也能够和高水平教育地区的考生相竞争的。

191 评论(8)

aimyforever

你可以看一下历年考试竞争的人数,比一班地区公务员考试竞争虽然也比较大,但是不算激烈

224 评论(13)

落樱似雪

公务员这几年的竞争都挺大的,嗯,现在的话像很多乡镇里面的公务员,现在竞争都是非常的大,这个你可以参考一下前几年的那个报录比看看。

283 评论(11)

赵西法119

过去公务员考试的加分政策很泛滥,各个地区自己制定加分政策,已经严重影响了公务员招录考试的公平性,细数各地公务员考试加分的项目,可能有十几种

193 评论(10)

细舆媚砜

一、申论试卷构成翻阅历年国考试题试卷,大家都可以很容易看出,试卷是由三部分构成:①注意事项②给定资料③作答要求。对于试卷的构成,保持一个宏观的认识,不会导致大脑一片茫然。二、分级分类申论考试也讲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职位的不同要求,设置两类试卷:①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②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三、能力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由于职位的不同,相应对应试者的能力考查也就不同。(一)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主要考查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在真题中不是单独考查,几种能力杂糅到一起去考查。1、阅读理解能力:阅读理解能力要求对材料有层层递进的把握和认识,由表到里吃透材料,要全面把握内容、准确理解含义、准确提炼观点、揭示反映本质。2、综合分析能力:需要我们对材料所讲的内容有所分类,是内容、观点还是问题,多维度去看待思考,并给出自己合理的判断。3、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借助自身的实践经验、生活体验,在理解分析资料的基础上发现和界定问题,并对此问题作出评估或权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要求我们必须结合自身的经历经验,有助于我们能够对材料所讲的事件以及事件的本质有更好的把握。4、文字表达能力:运用指定的语种及说明、议论、陈述等方式,使用书面语而不是口头语,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指定语种一般是现代汉语,有的少数民族如果有特殊指定,按要求去书写就行。(二)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主要测查阅读理解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几种能力不是单独考查,而是综合体现在考题中的。1、阅读理解能力:要求理解材料、把握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对材料涉及的观点、事实作出恰当解释。考查的深度相比省级试卷来说有所降低,但是在考试中区分不是特别明显。2、贯彻执行能力:在准确理解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并遵循依法行政原则基础上,根据客观情况,及时有效完成任务。我们在完成任务中,一定是围绕的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去贯彻完成任务的。3、解决问题能力: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问题作出正确分析判断的基础上,提出可操作性强的措施。4、文字表达能力:运用指定的语种,对事件观点进行准确合理的说明、陈述或阐释,把观点在自己认识的基础上表达清楚。四、省级和市地级能力之间的关系二者之间在能力要求上有所不同。省级对综合分析能力有一定要求,并对提出问题也有相应要求,因为省级的职位需要人员有一定的决策能力。而市地级对贯彻执行能力有相应的要求,对问题只提到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因为市地级的岗位更需要工作落到实际执行。二者之间也是存在联系的。省级和市地级虽然在能力要求上有所不同,但是在真正的考试中,二者的相应能力要求并不明显,各种能力是在考题中综合体现的。例如:2017年国考副省级的第四题,要求提交一份建议,建议书的内容是关于“水生态+扶贫”模式的理由和可推广的相关措施。这是一道贯彻执行题,虽然省级能力要求中没有对“贯彻执行能力提出要求”,但是在省级考题中依旧有对这方面能力的考查。同时这道题也综合考察了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2017年国考市地级的第二题,让阐述“城市的水系就像城市的指纹”的意思。虽然市地级没有综合分析能力的要求,但是这道题也对综合分析能力进行了考查。因为只有经过对材料进行深入分析和把握,才能更好地解释这句话的意思。因此,在我们备考的过程中,无论是副省还是市地,我们都要具备以下几种能力:归纳概括、综合分析、提出对策、贯彻执行、申发论述,这五种能力也是申论必考的能力,过具体的试题来考察,所以我们要有的放矢,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有了新的认识,才能有更好的认知。申论大纲在我们的备考中起着方向性作用,我们应认真吃透大纲所要求的方方面面,为我们的考试做好有准备之仗。让大纲走进视野,不要无视它的存在;也要让大纲走进心里,有针对性的提升自己的不足。

352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