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86

龙龙爱龙眼
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公务员考试定义判断题真题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依锦风韵

已采纳

应该是C,因为问题说的差别信贷,看题目主干,主要说的是:国家通过实施信贷的差别化政策,调控经济。主语是国家,谓语是实施信贷政策,宾语是经济。这么理解就很简单:B 项中商业银行是主语,属于偷换了概念。实施差别信贷政策的应该是国家。而且其针对的也不是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群体、不同用途,它只是对还款方式做了一个区分。C项就比较明了,国家通过对购买房子的人群(是不是首套房购买者)做了区分,给了不同的贷款买房政策,使不同的社会阶层在购房问题上享受了不同的待遇,防止两极分化。这就是差别信贷政策。针对你说的信贷和首付款是有区别的理解,我觉得可以看最后一句“贷款首付比例不得低于30%,这就是一种贷款额度的国家调控,符合题干。另外在做题目的时候,特别是概念题,不能先入为主,人们往往把自己熟悉的内容以为是文章要你选择的正确答案,要紧扣题干,不能带入自己的个人理解。希望对这道题目的解答有助于你。

公务员考试定义判断题真题

128 评论(8)

mimi若闻

定义判断

1.关键词法

(1)主语;(2)谓语;(3)宾语;(4)定语;(5)状语;(6)属性;

2.且关系和或关系

(1)合取定义:各个要件之间“合而取之,缺一不可”

(2)择取定义:各个要件之间“选而取之,数者择一”

【例1】正强化又称“阳性强化”,是指个体做出某种行为或反应,随后或同时得到某种奖励,从而使行为或反应强度、概率或速度增加的过程。也可以说,正强化是通过增加一个喜欢的刺激以提高事件发生的概率。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运用了正强化的是( )

A.小明觉得电视上宇航员叔叔很酷,下决心好好学习,长大了也要上太空

B.老师激励学生好好复习考试,承诺数学95 分以上的同学可以不做假期作业

C.某中学规定上课玩手机的同学,手机一律没收,规定执行后,几乎没人敢玩手机了

D.父亲为了鼓励儿子努力学习,承诺儿子如果他能考进全班前三名,就带他出国旅游

【答案】D【解析】本题属于选是题。关键信息为∶1.个体做出某种行为或反应,随后或同时得到某种奖励;2.使行为或反应强度、概率或速度增加的过程;3.通过增加一个喜欢的刺激以提高事件发生的概率。A 项,看到叔叔很酷决心好好学习,并未体现“获得某种奖励”,不符合定义;B 项,老师承诺95 分以上的可以不做假期作业,是减少了一个大家不喜欢做的事情,不符合定义;C 项,没收手机并非“某种奖励”,不符合定义;D 项,父亲承诺儿子的出国旅游是对考进前三名的奖励,可以提高将来继续考进前三的概率,符合定义。因此,选择D 选项。

【例2】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预备、犯罪实行和实行终了之后犯罪结果发生之前,出于自己的意志自动中止犯罪或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犯罪中止的是( )

A.钱某准备开车撞死周某,行驶在路上,钱某想起可能会因此入狱,便打消了杀人的念头,掉头回家

B.李某一直猜疑邻居老王和自己媳妇有染,一天晚上他堵在老王平时回家的必经之路上准备趁老王路过时将其暴打一顿。然而,当晚老王由于加班没有回家,李某等到凌晨三点便悻悻而归

C.孙某与宿舍同学赵某发生过纠纷,一日趁赵某上课,孙某在饮水机里投下了剧毒氰化物便离开宿舍,妄图毒死赵某。当日,校园里正在举办普法活动,听了法律宣讲之后,孙某迅速跑回宿舍准备把水倒掉。不料赵某当日因为身体不舒服提前回到了宿舍,等孙某到宿舍后发现赵某已经中毒死亡

D.张某到一户别墅入室行窃,撬开房门之后,正欲行窃之时,突然看到地上有一摊血,晕血的他突然就晕倒在地

【答案】A【解析】本题属于选是题,为多定义,考查“犯罪中止”,其关键信息如下∶1.在犯罪预备、犯罪实行和实行终了之后犯罪结果发生之前;2.出于自己的意志自动中止犯罪或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A 项,杀人之前改变主意掉头回家,是“犯罪实行、犯罪结果发生之前”,打消杀人念头,体现出“出于自己的意志自动中止犯罪”,符合定义;B 项,老王因加班未归,李某等到三点悻悻而归,并未体现“出于自己的意志自动中止犯罪”,不符合定义;C 项,虽然孙某跑回宿舍准备把水倒掉,但赵某已中毒死亡,犯罪结果已经发生,并未中止犯罪,不符合定义;D 项,欲行窃时看到地上有血,因晕血而突然倒地,并非“出于自己的意志自动中止犯罪”,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A 选项。

201 评论(11)

雪蓝的枫叶

B一个明显漏洞就是它的实施单位是商业银行,不是国家,既然不是国家,那就不可能进行宏观调控,跟题干完全没有联系了。C虽然你说的题目有一定异议,但是后面不是写了“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30%”么,这不就是贷款政策?同时购房政策的出台是政府行为,符合宏观调控的主体。

250 评论(8)

flower99sunny

您好,华图教育为您服务。正确答案:C96.C【解析】A项是是央行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的政策,不是银行对信贷者的政策,因此不是差别化信贷;差别化信贷是宏观调控手段,故B项商业银行的个别规定,且没有体现根据“不同行业、不同群体、不同用途”确定信贷额度、还款方式;D项是国际银行的贷款政策,,不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不属于差别化信贷。C项,是通过不同群体的首套房实行差别化信贷来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符合定义如有疑问,欢迎向华图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145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