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27

香喷喷的耗子
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公务员考试应急处置能力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美食界女王

已采纳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已正式拉下帷幕,2023国家人数突破250万,创历史新高。随着近几年的“考公热”,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加入考公的队伍中,尤其是公安公务员备受广大考生的青睐,那么公务员考公安需要考哪些科目,公安怎么备考呢?为此,小编特意整理了以下资料,一起跟着小编来看看吧!

(一)公务员考公安需要考哪些科目?

1.公安公务员考试科目:包括职业素质、基础知识、基本能力三个方面。

职业素质主要测查报考者的政治素质、对人民警察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的认知水平。

基础知识主要测查报考者掌握有关法律和公安基础知识,及运用相关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能力主要测查报考者在有关执法勤务活动中,正确观察、判断、分析案(事)件,严格守法、规范执法,有效沟通协调,妥善应对处置的能力。

(二)公安怎么备考?

所谓“知己知彼”要想在国考中突出重围,必须要了解国考公安科目考查具体内容、考查重点以及考查方式。公安专业科目考题分为50道单选、20道多选、30道情景分析,全部为客观题。近几年国考公安专业科目在考法上更加侧重于通过案例去考察,所以在学习时不仅要求考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还要求能够将知识点灵活运用解决考题里相关问题。为便于大家充分了解2023年度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专业科目笔试,特制定本大纲。

一、考试方式

采用闭卷考试方式,全部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

二、作答要求

报考者务必携带的考试文具包括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2B铅笔和橡皮。报考者必须用2B铅笔在指定位置上填涂准考证号,并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本或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三、考试内容

主要测查报考者报考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与能力,包括职业素养、基础知识、基本能力三个方面。

(一)职业素养。主要测查报考者的政治素质、对人民警察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的认知水平。

1.政治素质

(1)政治立场与忠诚度

(2)政治敏锐性与鉴别力

2.职业道德和纪律要求

(1)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

(2)人民警察职业道德

(3)人民警察职业纪律

(二)基础知识。主要测查报考者掌握有关法律和公安基础知识,及运用相关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1.法律基础知识及执法依据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2)法学基础理论

(3)宪法基础知识

(4)民法基础知识

(5)人民警察法基础知识

(6)行政执法基础知识

(7)刑事执法基础知识

2.公安基础知识

(1)公安机关的性质、任务、职能、职权与组织管理

(2)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方针、政策及公安历史沿革

(3)公安队伍建设

(4)公安执法监督

(三)基本能力。主要测查报考者在有关执法勤务活动中,正确观察、判断、分析案(事)件,严格守法、规范执法,有效沟通协调,妥善应对处置的能力。

1.群众工作能力

(1)宣传教育

(2)沟通协调

(3)组织动员

(4)服务群众

2.行政管理能力

(1)调查研究

(2)纠纷化解

(3)风险识别

(4)风险防范

3.信息工作能力

(1)信息收集

(2)信息分析

(3)信息应用

4.实务工作能力

(1)巡逻

(2)接警与处警

(3)安全检查

(4)安全保护

5.应急处理能力

(1)事态研判

(2)信息上报

(3)合理处置

(4)善后恢复

四、题型介绍

题目分为单项选择、多项选择、情境三种类型。

文章最后,小编希望能够给正在备考的你们带来一些帮助,同时,小编提醒各位考生,如果在备考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或者对于国考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欢迎随时点击右下角聊天框与我联系,最后,祝愿大家考试顺利,圆梦2023!

公务员考试应急处置能力

176 评论(11)

嘻哈精神9999

【导读】公务员面试其实考察的是面试者的逻辑观察性以及语言的组织能力,所以最主要的还是能力的考察,而解决紧急问题能力就是我们的应变能力,因为成为公务员,会遇到很多的紧急事件,我们必须第一时间做出判断,给出合理的处理方法,今天给大家带来的就是2020公务员面试考察题目:解决紧急问题能力,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1、群众围观或上访

题目中经常会涉及群众大量围观等问题,此类问题可能不会产生直接性的巨大影响,但是若不及时处理,很可能会导致围观人群越来越多扩大事态的发展,甚至影响公共秩序。如一群众在办事窗口办理业务时和办事人员产生了冲突,引起周围群众围观,扰乱了办公秩序,你是办事大厅负责人你会如何处理此事。此题中,除了一名办事人员和工作人员产生冲突需要解决之外,周围的群众围观问题也要予以重视,尽快安排安保人员、大厅内的引导人员等疏散围观群众,维护现场的办公秩序,避免事态升级。

2、情绪性问题

题目中经常出现沟通对象或服务对象有明显的情绪波动,这时无论题目中还有什么其他的问题要处理,若情绪性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往往其他问题也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所以需要我们对现存的情绪问题进行安抚,如在某工地施工现场,因施工时间问题,情绪激动,和施工队员产生冲突,领导让你处理此事,你会如何处理。这道例题中明确表明了居民强烈的情绪问题,所以想要维持现场秩序,避免后续出现其他安全隐患问题,就必须稳定好居民情绪,和居民诚恳致歉。

3、生命安全问题

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为群众服务的根本,因此在面试考试中生命安全类问题也有涉及,但此类问题在解决问题题目中出现较少,所以一旦出现很多同学容易有所疏忽,务必引起同学们的注意。如在乡道上一辆满载橙子的大货车发生侧翻,周围的村民哄抢散落在地的橙子,你作为村干部,在这种情况下,会如何处理此事。很多同学在解答此题目时会注重解决群众哄抢橙子的问题,但是题目中隐藏着很多必须引起关注的问题,如火车发生侧翻,驾驶的司机是否受伤?货车在马路上侧翻以及在马路上哄抢橙子,是否存在交通隐患,发生二次伤害?这些题干未明确表明的隐藏问题很多同学会有所疏忽。所以此题解答过程中,第一时间一定要了解司机情况,是否受伤,并安抚情绪,同时联系其他村干部设立警示牌,引导其他车辆减速慢行,维护交通执行。之后再考虑橙子追回等问题,才更符合工作实际中解决问题的场景和逻辑。

4、舆情问题

在解决问题题目中,并不是所有的事件都是在现场发生的,也有一些问题是在网络上产生的,这些问题虽然没有面对面的矛盾冲突,但是若不及时处理,影响范围巨大,对单位的形象会造成巨大损失。如一天领导让你发送一份紧急文件,在工作时间内你用手机发送了文件,这一幕被群众用手机拍了下来,并发到了网上,引起网友热议,领导让你处理此事,你会如何处理。这种情况下,因为此问题引起了网友的广泛热议,所以我们必须第一时间通过回帖、官网声明等方式进行回应,消除网友的误解,稳定住整体的局面。之后再进行进一步的信息收集和再次回应,以达到第一时间稳定事态,避免事态扩大的效果。

在各类面试考试中,应变能力都是重要的考试题目类型,而应变类题目在解题的过程中经常需要解决各类问题。但很多同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无法针对性的解决问题,以上就是此类题目中常出现的问题和情景应该如何解决的方法,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在解决问题题目中紧急性的问题经常出现,此类问题在解决的过程中一定要准确的把握题干描绘的情景,冷静思考所有问题的轻重缓急,紧急性问题优先处理,重要问题多角度全面处理,这样的话才能够详略得当,并全面的解决所有问题。

316 评论(15)

Cindy森小蝶

应急应变题型是公务员面试中的传统题型之一,在近些年的一些地方,应急应变题型目的考试概率越来越高,成为考试中的重点题型之一。应急应变能力的考核是面试考试的核心要素之一,主要有应急应变能力与人际沟通能力相结合,应急应变能力与组织管理能力相结合两种题型的考查方式。在该篇文章中,重点介绍应急应变能力与人际沟通能力相结合,下面将从考试的要求着手,通过一道真题,来谈谈这种题目的答题方法。举例说明:单位来了个新同事,领导教给他一些简单的工作,但他还是遇到困难,向你请求帮忙,问题是,这个时候,你刚好有紧急事情需要处理,问你应该怎么办?一、注重思维 形成步骤(一)审清题意 确定目的在这个步骤中,主要是要读懂其中的关键词,主要意思是同事遇到困难向我求而此刻我有紧急事情需要处理该怎么办,这个就是我们的目的。(二)针对目的 反向推导在该步骤中,主要是反向思考想要达到这个目的需要做的一些事情,希望老师们在授课的时候要注意更多的引导性。如,可以展现一个思维过程:重要→ 非我不可根据需要做出假设:我→ 事情 → 紧急 → 重要→ 非我也可不重要 →非我也可不重要 → 非我不可紧急 → 非我也可同事 → 困难 → 紧急 → 非我不可不紧急→ 非我也可不紧急 → 非我不可假设到这里,基本上在考生的脑海里已经形成了一个思维过程,而这个思维过程主要是方便考生在紧张的考场上可以更好的利用思考的一分钟左右的时间,做到心中有数。二、结合推导 确定思路结合假设,确定以同事或者“我”的工作任务为中心,紧扣问题,根据轻重缓急的基本原则,与同事做好沟通,权衡利弊,统筹考虑,整体规划,根据问题,提出可行性方案。(一)注意沟通 了解情况首先,要与同事进行紧急沟通,稳定新同事的情绪,在该题中,是领导交给同事的事情,通过沟通了解新同事对“困难”的理解,通过沟通了解“困难”具体问题是什么,新同事自己能解决到什么程度,以及该“困难”轻重缓急的程度,了解下领导对该任务的一些具体的要求和指示等。其次,要思考“我”的任务“紧急”的重要性,以及在处理的过程中是不是需要由“我”亲自处理该事情,该事情是不是只需要自己一个人就可以完成的,如果是,则直接进入下一步答题。如果除了自己以外还需要有别的领导、专家、同事等人来协助你完成,那么则还需要与这些人沟通,听取他们的意见。该题的关键就是做好沟通工作,了解自身工作的重要性,二者结合,做好整体统筹规划。(二)结合沟通 利用资源与领导、专家和同事们沟通之后,根据轻重缓急的基本原则,需要从以下方面做起:首先, 根据紧急程度做出假设,自己的工作紧急非我不可,而同事的困难不紧急非我也可,那我们在做好沟通的基础之上邀请其他同事,帮助新同事解决遇到的困难,这样使工作顺利开展。其次,根据紧急的程度做出假设,自己的工作紧急非我也可,而新同事的困难紧急且非我不可,那我们在做好沟通的基础之上邀请其他同事,帮助我完成工作,我帮助新同事解决困难,这样沟通协作,使工作顺利开展。再次,根据任务的重要性作出假设,我的任务紧急而且十分重要,非我不可,新同事的困难紧急重要非我也可,就可以邀请其他同事帮助新同事解决困难,顺利开展工作;我的任务紧急但不重要,且非我也可,而新同事的困难紧急重要非我不可,那就邀请同事帮助我完成任务而我解决新同事遇到的困难;我的任务紧急但不重要非我也可,新同事遇到的困难不紧急但很重要非我不可,那我就根据任务的轻重缓急合理安排,先解决我的任务,再帮助同事解决他遇到的困难,这样有机整合提高工作效率。我的任务紧急不重要非我也可,新同事遇到的困难不紧急也不重要且非我也可,那就合理安排工作,激发同事的工作积极性,知道他顺利完成工作。最后,结合本次工作,一定要充分做好工作的统筹规划,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主动性以及激发同事的积极工作热情,团结互助,具有强烈的集体意识观念,把问题在集体中解决,运用集体的资源优势,展示出集体的力量。同时,通过表达,体现自己的有条不紊的表达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思考问题的全面性。(三)加强协作 应急应变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层出不穷,做到的假设也就千方百计,还有很现实的问题,如果有资源可用还好,如果无资源可以帮助我们呢?问题该怎们办,遇到这一问题时,很多老师就引导学生不要做这样的假设,因为这样的假设给自己挖了一个陷阱,往往无法回答。这样的回答有几分道理但很难说服学生。那也就不是一个理想的处理问题的方法。其实,我们进入一个误区,上面的假设均是建立在一个有资源可用的基础之上,从而忽略了无资源可用的情况,如“我的任务很紧急且很重要,解决任务非我不可,而新同事的困难也很重要,解决困难也非我不可,没有其他同事可以求助,此时该怎么办?”遇到这样的假设,能够解决也就体现了我们的智慧。其实本质仍然是稳定情绪,充分发挥我与同事的积极主动性,与新同事沟通到位,了解基本情况,积极指导新同事,分清两件任务的轻重缓急,与新同事形成合力,顺利完成工作任务。这样的假设,建立在自己与同事本身就是解决任务与困难的根本资源之上,只要充分发挥积极主动性,二者合力,就会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使工作顺利完成。体现我们的应急应变能力,与良好的沟通能力,还有团结协作的能力。(四)整理结果 阳光总结结合本次的工作任务,同时要注意反思自己在该次工作中的经验和不足,可以做好与同事的积极沟通,根据工作任务的处理,指导新同事工作中该注意的事项,做好总结,为以后工作打好基础。总之,在应急应变题型目中,考生需要注意几个原则:先后轻重缓急原则、团队协调原则。注意答题前的思维过程和答题中的接地气,才能更好的把题目作答好。

170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