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80

小胖爱旅游
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天津公务员考试用书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蓝海Mario

已采纳

2020天津公务员招录公告尚未发布,参照2019年天津市考考试大纲:笔试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报考法院系法官助理职位、检察院系统检察官助理职位的考生需在考公共科目基础上,增加进行专业科目(法律综合)的考试。

天津公务员考试用书

320 评论(11)

一只自由鱼儿

您好, 中政行测 和 中政申论 备考平台为您解答!天津市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笔试的内容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两科。《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常识判断(侧重法律知识运用)、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全部为客观性试题。《申论》主要通过报考者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报考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如仍有疑问,欢迎向"中政行测在线备考平台"和"中政申论在线备考平台"提问,我们会及时解答。

199 评论(11)

yiyi1169681829

笔试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

报考市级机关和市级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的考生,如没有取得学士及以上学位,也没有通过大学外语四级考试,需加试外语(英、日、俄语任选一种)。外语成绩不计入笔试成绩,但须达到60分合格标准。面试为结构化面谈(无领导小组讨论)和专业考试。

报考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应届毕业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

(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四)具有良好的品行;

(五)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六)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七)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八)具备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公务员考试录用公共科目

315 评论(13)

许清池79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建议使用中公版的图书教材中公教育(),创建于1999年,公司总部位于北京,是目前国内直营分校覆盖城市最广、专职教师数量最多、公职类职业培训规模最大的现代化职业教育机构。 经过十余年潜心发展,中公教育在国内31个省份、300余个地市,拥有300余家直营分校和旗舰学习中心、1500余名专职授课教师、1000余种教辅图书出版物、5000余名员工,成为集合面授教学培训、网校远程教育、图书教材及音像制品的出版发行于一体的大型知识产业实体。中公教育是国内公职考试培训的开创者与领导者,秉承着“实用、有效、专业、深度”的办学宗旨,依靠顶级的师资阵容和完整的自主研发实力,培训业务涵盖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考试、军转干考试、招警考试、选调生/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考试、政法干警考试、公开选拨领导干部考试、教师招录考试等,拥有国内首家公职考试研究院,面向全国培训学员超过1000余万人次,为众多考生实现公职梦想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与服务保障。作为职业教育服务业的综合性企业,中公教育针对公众“终身学习”和“素质教育”的需求,在国家专业硕士(MBA/MPA等)招生考试、建筑工程行业执业资格考试、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银行/农信社等金融系统入职资格考试、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等领域,提供全方位的考前培训,并在职业规划、求职就业培训等领域为广大青年人提供深度辅导,实现了培训产品的规模化、多元化和差异化,在中国职业教育领域独树一帜。以学员为根本,以创新为动力,以卓越为目标,中公教育始终致力于为学员改变未来提供最强劲的力量。凭借专业深入的研发、精良有效的教学、诚信规范的服务,在社会各界以及全国五千万读者的关爱和支持下,中公教育将为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实现“建设一个伟大的教育企业”的中公人之梦!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92 评论(15)

家军小太郎

全国各省市的公务员考试的内容是一样的。行测:主要考核阅读理解,数据分析,逻辑推理,数量关系和常识判断,其实说白了,120分钟要做150道题,算下来不到一分钟做一道,时间很紧凑,很少有人能很全面的答题,我建议你找你最拿手的几个部分扎实的做做习题,完全可以放弃一部分,这样下来,虽然放弃了一部分,但是其他的你可是十拿九稳的,再说了,放弃的部分最起码还不混对几个?做这部分练习的时候一定要找规律、分题型,这样才能在拿到题的时候,很迅速、准确的答题。申论:主要考核阅读理解和对材料的概括总结,其次才是写作能力。时间上比较充裕,要认真读材料,概括和总结材料内容。虽说写作不是一朝一夕练出来的,但是你要是把材料掌握好,还是能得高分的。在阅读材料的时候,把重点部分要画出来,在旁边要有记录,分辨整理信息,比如,对策类、建议类、实例类、问题类、社会影响类等,在每一个材料阅读完都要有一个明确的概括大意。这样才能更好的把握材料的方向,有助于后面的写作,在最后一篇论文中,完全可以使用材料中的内容,也最好使用。

239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