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stangelus
【导语】作为封建社会的一种人才选拔制度,科举制的相关知识,一直是古代文化常识中的热门。其中考试的顺序和通过考试后相应的称呼,是很多考生记忆上的一个难点。学习常识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行测常识考察范围很广,对考生们平时的积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常识类题目作为行测考试中的常客,在试卷上设置基本是放在试卷的第一部分,行测常识判断考查题量大、范围广,是失分率较高的一种题型,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进行考点记忆,特别给大家进行了整理,下面我们就来看看2021省考公务员行测常识储备:古代“高考”,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1、院试
因主要童生参加(童生亦名文童、儒童、儒生、俊秀,但没有年龄上的限制),因此院试又被称为童生试,是士子进升的第一步。通过院试之后被称为秀才,获得进入府学、州学或者县学的资格。考试中的第一名称为案首,其中发布的榜被称为“案”。以明清为例,院试一般三年内举行两次。
2、乡试
乡试的参加者主要是通过院试的秀才(别称为茂才)、监生(国子监学生的简称。国子监是明清两代的最高学府,照规定必须贡生或荫生才有资格入监读书)。中榜者被称为举人,获得举人之后,开始具备做官的资格,第一名被称为解元。其中发布名次的榜被称为“桂榜”。乡试,明、清两代定为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具体时间上,因为一般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清代吴敬梓所著的第一部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大家所熟知的名篇《范进中举》的范进就是通过了乡试,获得了举人的资格。
3、会试
会试,由礼部举办,一般由获得举人资格的人参加。中榜者被称为贡士,其中第一名称为会员,第二三名称为经元。发布的榜称为杏榜。考试时间上来说,一般在乡试的次年举办,因具体时间一般在三月举办,所以又被称为春闱。
4、殿试
殿试,又称“御试”、廷试”、“廷对”,一般由皇帝主持,由获得贡士资格的人参加。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一般中榜者即可称为进士,在第一甲中取前三名,分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发布的榜被称为金榜,因此现在也有金榜题名这种说法。由于在殿试之后,皇帝召见新科进士时,状元位置居中,且稍前于榜眼、探花,如三角形的顶角位置,正好站在第一块御道石正中镌刻的巨鳌头部,独个踏占在鳌头之上,因此也就有了“独占鳌头”。
以上就是2021省考公务员行测常识储备:古代“高考”,上面给大家进行了梳理总结,另外希望大家在进行常识记忆的时候,能够进行对比整理,而不是单纯的死记硬背,大家在备考中除了系统学习之外更多要注意平时工作生活学习中的积累,常识的学习,需要平时不断的积累,才能在考场上游刃有余,祝大家成功!
福娃小宝贝
学历史,SO EASY历史记忆歌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一)一百七十万年前, 云南“元谋人”出现,会造工具能用火, 因此称为类人猿。(二)北京人在周口店, 手脚分工已明显,群体劳动和生活, 打制石器已出现,保存火种用途广, 原始社会已显见。(三)山顶洞人一发现, 距今一万八千年,磨光钻孔新技术, 人工取火史无前,血缘关系成氏族, 没有贫富和贵贱。原始的农耕生活(一)长江流域“河姆渡”, 磨制石器有进步,耒耜耕地种稻谷, 干栏房子共居住,挖井养畜造陶器, 简单玉器和乐器。(二)黄河流域有“半坡”, 地穴房子同居住,粮食最早种植粟, 副食蔬菜鱼和肉,早期文字出雏形, 还会纺线和织布。华夏之祖“人文初祖”是黄帝, 禅让制度尧舜禹,第一夏朝禹建立, 奴隶社会从此起。夏商西周的兴亡(一)夏朝开国是夏禹, 早期国家已建立,王位传给儿子启, 禅让从此变世袭,夏朝经历470(年), 暴君夏桀被商取(消)。(二)商汤灭夏建商朝, 盘庚迁都到殷商,有名暴君是纣王, 武王伐纣灭掉商。(三)武王伐纣灭掉商, 西周定都镐京上,分封制度定国策, 天子统治有加强,暴君厉王无人道, 前771(年)周灭亡。灿烂的青铜文明(一)原始社会到末期, 我国已有青铜器,夏朝种类渐增多, 商朝青铜灿烂期,“司母戊鼎”造型巨, “四羊方尊”精工艺,举世闻名“三星堆”, “青铜立人”有新意。(二)奴隶生活多悲惨, 非人待遇好辛酸,戴着枷锁搞生产, 没有自由和饱暖,生命不如牛和马, 人祭人殉任屠杀。春秋战国的纷争(一)齐国君王齐桓公, 任用丞相叫管仲,“尊王攘夷”为口号,第一霸主逞威风。第二霸主晋文公, 城濮之战称英雄,“退避三舍”诱楚军, 大败楚军城濮中。(二)齐楚燕韩赵魏秦, 战国七雄多战争,齐王军师名孙膑, 围魏救赵战桂陵,前二六0战又起, 秦赵之间战长平,赵括纸上来谈兵, 四十六天粮草尽,赵军大败秦军胜, 从此六国难抗衡。大变革的时代(一)春秋出现铁农具, 战国时期遍大地,春秋末年用牛耕, 农业史上大革命。(二)李冰修筑都江堰, 消除水患灌农田,治水功劳胜大禹, 造福人民几千年。(三)孝公治国有心计, 商鞅变法最有力,承认私人有土地, 奖励耕战免徭役,废除贵族的权力, 建立县制搞治理,经济得到大发展, 军队有了战斗力,战国后期秦最强, 商鞅变法了不起。中华文化的勃兴(一)文字可考在商朝, 甲骨文字算最早,青铜器上刻金文, 周晚大篆形成了。(二)古人观天很注意, 日食月食书中记,夏朝历法叫“夏历”, 战国二十四节气。(三)最早名医是扁鹊, 针刺汤药和按摩,“望闻问切”诊疾病,中医沿用真不错。(四)楚国诗人叫屈原, 上了世界名人篇,抒情长诗有《离骚》,思想艺术传千年。(五)孔子相传为圣人, 思想教育都精明,主张“爱人”察民情, “为政以德”反酷刑,办学收徒三千人, 因材施教出贤能,启发学生多思考, 主张温故而知新,言行收录在《论语》,儒家学派创始人。(六)老子道家创始人,学说记在《道德经》,主张事物对立面,正反两面要想清。(七)百家争鸣好形式,“墨儒道法兵”在此,“兼爱”“非攻”墨主张,“仁政”治国是孟子,道家代表是庄子, 主张“无为”而来治,法家代表韩非子, 反对空谈倡“法治”,兵家鼻祖是孙武, 《孙子兵法》论军事。“秦王扫六合”(一)前230 — 221(年),秦灭六国大统一,始皇咸阳来登基, 至高无上大权集。(二)丞相、太尉和御史, 地方推行郡县制,全国统一度量衡, 还有货币和文字,为了思想大控制, “焚书坑儒”有得失。(三)抵御匈奴筑长城, 开发南疆修灵渠,开疆拓土好疆域, 世界大国了不起。“伐无道 诛暴秦”(一)秦朝暴政民愤激, 戍卒大泽揭竿起,势如破竹建政权, 陈吴败后项刘继。(二)项羽领兵创奇迹, 巨鹿大败秦主力,刘邦率兵逼咸阳, 短命秦朝就灭亡,楚汉之争又四年, 刘邦长安建政权。未完,公务员考试每日一题强心记为你梳理了更多的历史记忆歌
Loli心的怪蜀黎
【导语】中国古代戏曲是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的重要考点,这一专项内容主要考察人物和作品,以及作品中的一些主人公。戏曲的考察包括了元朝的戏曲和明清时期的戏曲,不但要掌握这些戏曲对应的相关人物,还应该要掌握这些戏曲对应的作者,当然有一些特别的一些戏曲里面可能还会出现一些相关的典故,所以大家务必利用零碎时间翻阅梳理记忆,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进行备考复习,下面给大家整理了2021公务员省考行测常识考点:中国古代戏曲,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首先,说说元曲。元曲我们得掌握五个人物:元曲四大家和王实甫。王实甫的《西厢记》众所周知,爱情故事,但作者王实甫并不是元曲四大家,而且《西厢记》也不是原创的作品。《西厢记》改版于唐朝的《会真记》也就是《莺莺传》,王实甫是在这基础上进行了改版。《西厢记》我们必须要掌握的,除了作者名字之外,还要掌握的就是主人公名字---崔莺莺和张生(张君瑞)。元曲四大家包括了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人。这四位我们不但要知道他们代表着元曲最高的水准,更应该要掌握四人的代表作,尤其是关汉卿被称为曲圣,也有曲状元之称,代表作就是《窦娥冤》。《窦娥冤》是中国古代四大悲剧(其他有《赵氏孤儿》、《长生殿》、《桃花扇》)之一。白朴代表作《梧桐雨》,讲述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马致远,可能大家对于他比较熟悉,《天净沙.秋思》耳熟能详,他也被誉为“秋思之祖”,代表作《汉宫秋》,讲述汉元帝和王昭君的故事,描述了一段“昭君出塞”的悲歌。郑光祖,代表作《倩女离魂》,讲述了王文举和倩女两人“有情人终成眷属”且匪夷所思般的爱情,难怪有时候西方人会看不懂中国古典戏剧。这四位大师代表着元曲最高成就。
除了元朝鼎盛之外,到了明清时期,也出现了一个戏曲小高潮。明清时期,不但有兴盛的小说,也有继续发展的戏曲。明朝代表人物汤显祖,《牡丹亭》又是一个文学高潮,主人公---杜丽娘和柳梦梅,这是一段“不见也能钟情”的爱情故事,《牡丹亭》也是《还魂记》。汤显祖的作品最具代表的是临川四梦(《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汤显祖被誉为东方莎士比亚,他和莎士比亚都是在1616同年逝世,这一时期东西方两大剧作家可以说是遥相呼应了,同一年还有一位著名的作家逝世,就是《堂吉诃德》的作者塞万提斯。清朝的戏曲南北都得到了发展,北方代表是孔尚任,代表作《桃花扇》,主人公是侯方域和李香君,描述的是南明这段一年的历史,以爱情写亡国之情。南方的代表人物则是洪升,代表作《长生殿》也是唐玄宗和杨玉环的故事作为剧情。
总结一下,元、明、清戏曲需要同学们掌握的是作者对应的作品,作品对应的角色姓名。当然还有就是一些作品的历史地位,比如《桃花扇》是四大悲剧之一。最后,一个例题,大家来感受下这类的题目。
例题:以下关于中国古代戏曲说法正确的是( )
A.《拜月亭》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悲剧之一
B.《西厢记》作者是元曲四大家之一的王实甫
C.杜丽娘是《还魂记》中的女主人公
D.孔尚任有“东方莎士比亚”之美誉
【答案】C
解析:《还魂记》也就是《牡丹亭》,杜丽娘和柳梦梅是里面的主角。中国古代四大悲剧包括《窦娥冤》《赵氏孤儿》、《长生殿》、《桃花扇》,没有《拜月亭》;王实甫是元朝的,但不属于四大家;汤显祖是“东方莎士比亚”。故本题答案选C。
以上就是2021公务员省考行测常识考点:中国古代戏曲相关内容,行测常识判断考试中,文史知识是常考的知识点,希望大家在进行常识记忆的时候,能够进行对比整理,而不是单纯的死记硬背,行测常识判断部分就是诸多考生难以提分的一个版块,而常识的学习,需要平时不断的积累,才能在考场上游刃有余,祝大家成功!
江小赖007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公务员考试中常识判断题目从整体上看稳定性很强。通过分析历年的国考大纲,我们不难发现,常识判断题目的表述相对比较简单,但是其考察的基本核心却是一直围绕基本的知识的运用能力展开的。因此可以推测近年行测中,对知识运用能力的考察仍然是常识判断的主要目的,此外还有对基本能力、基本素质的测查,这三个基本点,是国考中常识判断部分的三个基调。此外,常识判断将更侧重对于考生综合管理素质的测查。公务员备考资料库: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黄小月abc
对于公考小白来说,翻看每年公考试卷的第一部分就是公基、常识。所以很多小白复习之初都会去看常识题,但是看到网上的各种常识3000题、5000题,看完之后发现做卷子遇到的还是没见过的,是不是就开始怀疑自己了!!!同样的,资深考公人刷真题时,有没有这种感觉,只要常识对10题以上,分数就80+,只要常识对4题以下,分数就很磕碜。没错!!!常识其实很大程度决定了你的考试的上限。究竟常识要不要复习呢?是全部复习还是全不复习呢?在我个人看来, 常识这一部分可以复习,但不要花太多时间。因为常识部分不像言语理解、判断推理、资料分析这些只要你努力刷题就一定会有成效的部分,常识题往往会让你有一百份耕耘才有一份收获的无力感。那我们怎么学呢?一、掌握基本知识,了解考情考点我们其实只需要掌握最基本的常识知识就够了。再去分析历年的考情,就能知道复习的重点了,大家没有时间自己去分析的话,也可以去选择报班或者看网课,直接学习别人整理好的。但是呢出题人也不是就固定每一年都是哪几个模块考的多,他也会变化,所以常识题说白了还是考察你的常识,所以我们平时还是得多积累(大家也可以关注我的抖音@万方卓胜公考,每天花6秒钟看一条我发的常识视频,日复一日也会有进步的!)二、学会答题技巧(蒙题)常识题遇到不会的怎么办呢,其实我们也是要会蒙题的(来劲儿了?)1、优先选体现民族自豪感的2、不选太绝对的(除了法律常识)3、符合生活中常理的4、相信自己第一印象常识题表面考常识,实际上也会考察你的分析推理,所以,遇到不会的,结合蒙题技巧也是能够推理分析出答案的!
优质公务员考试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