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8

  • 浏览数

    231

康茂暖通
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平阳公务员考试舞弊新闻

8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静静的娇儿

已采纳

自认为是一个正常现象,每个人都想要有个金饭碗,所以国考热很正常!甚至有的考生认为这是至关重要的事情!

平阳公务员考试舞弊新闻

222 评论(8)

已然晕菜

考试时间到了,还没涂完机读卡,考生随即下跪请求老师多给点时间……前日,这一幕就出现在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乡镇单位公务员考试的考场中。(《扬子晚报》3月16日)古人云: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曾经很多人把“金榜题名”和“洞房花烛”作为人生两大喜事,“金榜题名”就能光宗耀祖,“洞房花烛”就能传宗接代;时至当代,高考走“独木桥”已不是骄傲,若能考上“公务员”,捧到财政的“金饭碗”,这才是皆大欢喜的事情,也完成了人生一个重大的鱼跃。于是在温州市平阳县乡镇单位公务员考试的考场中,女考生为了“金饭碗”,宁愿跪求,也就不足为奇了!据报道,在温州平阳正在进行平阳乡镇单位公务员招录考试。考试结束,大家都纷纷交卷离场的时候,一个座位靠窗、身着白色帽衫的女生突然下跪,请求监考老师多给她1分钟的时间涂完机读卡。这位女生就坚持跪在地上将最后5道题涂完,再跑到讲台把试卷给监考老师。但老师不收,她再次下跪。“她嘴巴里说,如果不收她的试卷,就会去跳楼之类的”。最终按违规来处理,该考生的行政测试科目成绩或将作废。在万众关注的公务员考试场合,这位女考生跪求的做法有失人格尊严,下跪也没有换来同情,有关方面依然按制度进行,因制度面前是平等。“跪求”是一幕冷幽默,能折射出啥样就业现象?男儿膝下有黄金,当今男女平等,女子膝下也有黄金,不是黄金也是白金呀!为什么这个女考生不要尊严?能为了涂完“最后5道题”曲膝哀求。笔者认为,这个女考生不是不懂得考场纪律,也不是患有软骨病,因公务员“金饭碗”太诱人,就业压力太了,福利待遇好的工作太难找了,否则她不会两度下跪。大学毕业工作难找,看看一场场大型招聘会人头攒动、摩肩接踵的场面,就不难从下跪的女生心里读出些许的悲情。如今,每次公务员考试,都会有大量的应考者前往,“公务员热”已经成了当前的热词。据媒体报道,今年浙江公务员考试,近30万考生报考,争夺10276个职位;首次改为一年一考的北京市2011年公务员考试上周六报名结束。据统计,已有56067人通过审核,平均考录比为13∶1,最热门的是410人抢一职位。安徽省公务员考试从2007年至2010年,最终招录比例就没低于过20∶1,去年参考人数约15万,而录用的约5118人,招录比例为29.3∶1……现在就业压力大,考公务员“金饭碗”成为了改变人生的重要出路。很多人都会把公务员考试看得很重,所以题做出来了,但没能涂在机读卡上,谁都会觉得可惜,“这一分钟或许就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总而言之,当前就业渠道太狭窄是一个重要原因。没其它地可去,一个现实的“金饭碗”摆在眼前,尽管看得见、难摸着,但也是一种巨大的诱惑,诱惑面前,不得不去做。按理说,市场经济实施这么多年,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市场很大,就业渠道应该很广才对。可一是事业单位就业凭关系,二是企业就业正当利益难以保障,两个原因关闭了很多就业渠道。 “公务员”尽管难摸到,还是先够一把再说。反过来,如果事业、企业就业相对公平公正些,学生们也不至于都跑去抢一个饭碗。古往今来,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着强烈的“官尊民卑”的“官本位”思想,在中国五千年封建礼教传统文化熏陶下的群众,知道什么叫官,现在官都改名了,叫公务员。你看那个企业的老总,拥有身价千万还不是对一个主管局的副科长点头哈腰。这一社会现象在人们脑海中形成一个共识:没钱的怕有钱的,有钱的怕有权的,谁有权?自然是国家公务员。 公务员社会地位高是大家公认的,也是“官本位”思想影响的结果,今天很多人同样认为,当公务员可以获得比其他工作更高的精神享受。因此,出现公务员考试热,出现女考生公务员考场为“金饭碗”而跪求,公众不应指责,不能站着说话腰不疼的横加嘲讽,这是一个社会现象,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就业难,工作难。其实跪求不能解决“金饭碗”,但折射出亟待思考的社会大问题。生活离不开稳定的工作,稳定的工作是人生存的根本,也是社会稳定与和谐的重要基因,但福利待遇较好的工作目前是“物以稀为贵”。如何破题?这是个大课题,也是大工程,需要不仅仅是制度的改革,也有制度的保障。泱泱大国,谋求就业公平、公正、稳定任重而道远……

174 评论(12)

无敌炒米饭

在公务员考试的过程当中,应该秉承公平公正的原则,应该严厉打击这种公务员考试当中徇私舞弊的行为。这样才能从根源上制止。

220 评论(9)

我只爱摄影

:“国考热”说明在当下中国,与企事业单位相比,公务员具有更高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声望,这一职业受到整个社会的普遍追捧。这一现象反映了国民的价值理想和职业偏好。人们可能普遍预期从事公务员既能够直接服务社会、报效国家,又能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目标。当前的“国考热”,主要是和年轻人就业相关,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今年轻人的择业观,也显示了社会流动渠道的匮乏以及困难。但是,我们应当客观看待这一现象。首先,我国就业压力大,特别是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突出,造成了公务员考试报名基数大,人数自然多;其次,要理性看待“国考热”。很多“国考”报名者是抱着“试试看”、“练练笔”的心态报名的。近几年来,全国各地各种形式的大学生就业招聘会、洽谈会、信息会哪次不是场面火爆?据了解,国有大企业对青年人来说吸引力并不亚于报考公务员。公务员考试采取集中考试录取,报名集中,所以人数多。如果让金融、通讯、电力等所有大企业也集中招聘,报名人数可能不低于“国考”人数,那么,我们是不是就会因此而称为“国企热”?

296 评论(10)

小七木瓜

人们思考问题时常常有心理预设,以“非常相信”的态度,接受预设表示的事物存在,在无形中显示出不可改变的“问题意识”。心理预设对于注意力乃至思维的发散度有着很大的影响,有时阻碍了注意力的指向,限制了行为能力发展的潜力和空间。看待“国考”热上,一些人陷进了心理预设。一方面,部分人将公务员的工作视作“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的悠闲,认为公务员只注重人际关系学,进而得出公务员现代价值的缺失;另一方面,公务员队伍中,存有一定的消极现象,被导放大后,造成了公务员利益的普遍灰色化印象。有人据此认为当下“国考”生们受公务员利益灰色化驱使。不可否认,这两种现象确有其市场。但是,如果我们认真看到“国考”职位设置,仔细研究“国考”科目,真正了解机关运作之后,就会得出另外的结论。“国考”大热要辩证看待。“热”与“不热”是相对的。“国考”生之中,应届高校毕业生占有很大比重。以“国考”生人数与高校毕业生数相比较:2010年,“国考”报名人数144万,与此同期,2009年普通高校毕业生610万,2010年达到630余万人,对比结论一目了然。百万数字放在我国巨大的人口基数前,并没有太多特别之处,称不上“异军突起”。百万考生进考场,堪称蔚为壮观。唐太宗看到文人鱼贯而入,笑着说道“天下英雄尽入吾榖中”。莘莘学子为“国考”孜孜不倦,在社会框架下追求个人理想,为社会贡献才智,增强了社会的内凝力。历年来,曾经参加过“国考”的人员何止百万,不论是否考取,都经过政治理论的教育、行政知识的灌输,具有初步的社会管理参与性,潜在的社会管理价值不可低估。重要的是,“国考”取才显示出时代的进步,对于优化公务员队伍结构,提高人员素质具有战略意义。多数“国考”生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经过完整的高等教育。其思维活力、法规意识、现代理念等具有必然的先进性。这些是公务员队伍素质提高的基本依据,也是“德才兼备”评价体系中重要内容。我国公务员掌握更多的行政自由裁量权,消极腐败现象源于权力滥用。行政意义上,“国考”公务员有望正确把握行政自由裁量权,具有划时代的潜在意义。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国考”公务员通过公平考核入行,最大程度上杜绝人控的因素,不承受个人的恩遇,赋予公务员更大的道德自由空间,从伦理角度排斥人身依附、人际羁绊。各级通过“国考”引才,提升自身创造力。公务员队伍作为社会的管理者,其创造性是国家创造力的重要一环。当下,社会管理专业化加强,专业人才需求量增大,需要大量专业人才通过正规考试进入到公务员队伍。那种认为“国考”降低社会创造性的想法是一种先入为主的思维方式作祟,其源头在于自身对公务员工作、生活、思维方式的错误理解,漠视现代社会管理。从职位设置看,“国考”提供的职位涉及英语、计算机、法律、公安业务、医药、技术监督等等,大多具有很强的技术性,与传统“官”大相径庭。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也迫切需要加强社会管理的科学性,不断创新社会管理。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2009年底,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强调社会管理创新是一项重点工作。当下,企业改制、征地拆迁、环境保护、劳动争议、流动人口管理、网络信息化发展等方面,情况复杂、例案百变、执行力薄弱,隐藏很多目前尚未掌握的规律。其本质涉及到社会学、经济学、法律等知识,社会管理科学化程度存有巨大创新空间。“国考”公务员在社会管理领域大有发展前途。从职业心理看,当下“国考”更多意义上是“考碗”,只是职业需求、发展需要而已,我们不能曲解其潜义。2005年,新浪调查“公务员考试热的根本原因”,最普遍的看法是公务员“工资高、福利好,工作稳定”。今天的职场充满着竞争、人们的职业稳定感直线下降。多数考生参加“国考”为了追求相对稳定的职业,获得清晰的职业预期。以笔者理解,“国考”只是一种职业选择而已,多数考生抱着试试而已的心态,没有想象中的“壮怀激烈”。走进“国考”考场也如走进人才市场一样,接受用人单位的选择。除此之外,也许就是残留的国家公务员的面子而已。近期,网暴浙江平阳乡镇公务员考试中,一女考生跪求延长考试时间。当事人跪求太给力,围观人群太有力。公务员考试仅仅是职场竞争,“跪求”也只是个体行为。“国考”热透露出高校毕业生的职业困境。“国考”热暴露出的年轻人职业偏向与高等教育的结构性矛盾相关。高等教育因学校办学模式、教育水平以及学生心理习惯等原因,效益明显不足,主动创新动力缺乏。另一方面,社会文化、经济结构、客观条件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大学生创业。以目前我国大量存在的个体私营经济看,其创业人群远非高学历群体。创业值得提倡,难以创业也是现实。从农村走出来的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深有感受:“不能怪大学生千军万马考公务员,这是一个保险的职位。我们一直在提倡鼓励创业,可是中小企业越来越艰难,集中资源型企业越来越强大。谁都看到了‘体制内’的力量。”当下“国考”热也有职业非理性传导催生的因素。社会上不少人认为,公务员具有优厚的薪金待遇,稳定的职业感受,良好的职业预期等等。调查显示,57.3%网民认为公务员各种收入高,44.4%的网民认为部分行业公务员收入高。民众的普遍心理反应被某些网络事件不断激发、放大,形成意识在社会中流传。信息误导还源于网络有关报道异化。不少学生社会阅历浅,缺乏工作感受,容易被误导。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国考人数较往年有所下降,呈现出职业理性回归。

156 评论(9)

喵喵咪儿

哎!难考啊!

124 评论(12)

小乐乐9

公务员违规招考是可以从根源上被终止的,比如说对于人员的审核要更加的严格,不能让一些没有资格的人进入到体制内工作。这里的政审就是很重要的,一定要依据事实填写审核报告,不要让不符合规格的人成为漏网之鱼。

每个人都会有一定的私心,比如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去获取一些不正当的利益,但大部分人都是可以遏制住这些欲望的,做一个清正廉洁的好官员。有一些人就没有办法遏制,可能会任其发展就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最终要在监狱中不过很长的时间。比如在这个案件中,因为自己的儿子没有通过资格审核,所以父亲就做出了以上的举动。这个男子根本就没有考过试,直接是在报名的时候就没有审核通过,只能说其学历太低或者是不符合岗位的报考要求。但父母都希望孩子有稳定的工作,所以就花了50万让孩子成为了一名公务员,最终还是把自己和收钱的人都送到了监狱中。

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够遵守规矩,按照规矩办事,不要想着去成为拥有特权的人,这是不可能的,除非你为社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不然就要像普通人一样平平淡淡的生活。并且公务员一辈子可能还不能挣到50万元钱,何必要这么做呢?这种事情是应该被明令取缔的,不然体制内就会出现很多只拿钱,不干实事的人也会让这个部门变得更加的混乱,甚至影响到当地的治安或者其他方向的发展。也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重视这种情况,在招录公务员的时候一定要公正严明一点,不要让走后门的人出现。

位高权重的人应该更要约束好自己的欲望,不然就会造成很严重的负面影响,也是会葬送自己的前途的。

349 评论(15)

janetwen1390

这样的行为在最近几年的发生概率是比较大的。所以才会受到国家的关注,最近国家一级开始治理有关这样的事情了,而国家也会针对这样的行为发布相应的政策以及管制的方式。

210 评论(9)

相关问答